大宋苏轼

凤岛

首页 >> 大宋苏轼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的侯门悍妻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东汉末年烽火路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非洲创业实录 超时空史记 
大宋苏轼 凤岛 - 大宋苏轼全文阅读 - 大宋苏轼txt下载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八 此少年未纵笔时(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放榜之后,中举者照例要入谢主考官,苏洵携二子进翰林院,来谢欧阳修,来谢梅尧臣。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亦称翰林院。作为皇帝的顾问,翰林学士正三品,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宰相多选自之。

翰林学士欧阳修,在任上做得风生水起,用假寐藏住忧心,一任草木枯败,从容压住虚掩他的飘风,日子滋润胜过宰辅与神仙:“尝谓宰辅有任责之忧,神仙无爵禄之宠。既都荣显,又享清闲,而兼有天人之乐者,惟学士也。”

学士此言也非虚拟,后世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所记“书马犬事”,抚摸旧的轮廓,微妙处,寒枝翅晚,或能挥开记忆中的一曲旧调,不曾蹉跎过: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

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

曰:“内翰云何?”

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父子三人被引领进入书房,只见正当中椅子上坐着一个人“欧人瘦小、脸苍白、眼(高度)近视。面白过耳,唇不包齿。”(刘小川《品中国文人》)欧阳修长相不如人意,早就成了小酒馆里,举子们煮酒围炉的谈资。据说当年欧公刚中进士,欲拜谢主考官、富豪晏殊。当日,欧公乘兴而去,恭候主考大人多时,车至,不料晏殊只隔着帘子,远远地瞟了一眼,见欧阳修长相实在“抱歉”,于是径直驾车绝尘而去,不留见面的机会…。

故事被录在北宋笔记文集《默记》中:“晏元献以前两府作御史中丞,知贡举,出司空掌舆地之图赋。既而举人上请者,皆不契元献之意。最后,一目眊瘦弱少年独至帘前……少年举人,乃欧阳公也,是榜为省元……”晏殊以欧公为“目眊瘦弱少年”,高度近视且瘦弱。但苏轼不觉得眼前的这张面孔有多么“抱歉”,倒更多些有趣、庄严、和蔼。

挨着欧阳修,右边的一排椅子上坐着四五个翰林院同僚。上首一人“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想必是尚书都官员外郎梅尧臣了。不同与眼前的形象,苏轼心里的梅公却是另一面,爱女情真,泣血人生:“其喜也笑,不知其乐;其怒也啼,不知其悲;动舌而未能言,无口过;动股而未能行,无蹈危;饮乳无犯食之禁;爱恶无有情之系。”(梅尧臣《小女称称砖铭》)

三人急忙上前施礼,欧公及众人纷纷起身还礼,向苏洵道:恭喜苏兄,二令郎高中!苏洵忙道:“惭愧惭愧,若不仰仗各位大人提携,犬子怎会有今日。”

“到底还是令郎的文章好啊”梅圣俞赞道。引领苏家父子落在左边的一溜椅子上。

下属献茶后,梅圣俞按耐不住,急于想解开他脑际中那个缠绕多日的密码,还没等三人坐稳,开口便向苏轼问道:苏大公子,恕梅某唐突,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此见于何书?

于官场应对,老泉或许有些经历,却也够不上老手。突围樽俎折冲,全在灵动机智。在来这里前,父子三人在寓所也模拟了各种应对之策。却不料都官梅上来就发此一问,枝节横生。苏洵心下不悦,“我等还没热身,你老梅就出绝招,实在不讲武德!”,正欲起身进行搪塞,替大儿子接下这一剑势。旁边的苏轼暗自按住了老泉的手,稳稳站起,躬身回道:

“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

见老友如此直接,虽不是故意,给人感觉下马以威,出乎欧阳修意料。欧公忙吩咐侍从:“快取书来!”一边圆还道:“公子有所不知,自那天圣俞公选取公子文章,以此典故示某,我二人均不知出处,某故说‘此郎必有所据,更恨吾辈不能记耳’,今日看来此言不虚。”

翰林院最不缺的就是故纸典籍,话音刚落,下属已经呈上《三国志.孔融传》。欧公翻书,梅公在一旁照看,专注的神情生怕错漏锱铢。《孔融传》这章,没几页便翻完了,也没见苏轼说的那个典故。二人放下书,正疑惑间,苏轼忙又躬身解释道:

“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

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

虽则在言词上,二人感觉有点儿被戏耍,但苏轼那一双眸子所透露的,并无戏耍之意,只有自信。

“典故虽为公子杜撰,但其立论,则全然契合我辈所求之‘明德慎罚’。”梅圣俞徐徐道。

“二位贤师误会了,其实这‘三宥’还是有所本的”,苏轼再次躬身答道。

哦,和谐的气氛顿时凝固,话语在空气中碰撞、打结,苏轼的语调时缓时急,调动着听者的情绪。“《周礼.秋官.司刺》有云,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讼狱。”

“三刺,一刺曰讯群臣,再刺曰讯群吏,三刺曰讯万民。

三宥,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

三赦,一赦曰弱幼,再赦曰老旄,三赦曰蠢愚。”

“一击即中\\准确地应用语调\\把握节奏中少有的延时、停顿\\又不忘即兴而来的词语\\嵌入一颗星\\照耀整个马场……”

欧阳修虽有看过千帆的定力,但眼前这个年轻人,还是给了他的灵魂以迎合的战栗:“苏公子,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所言的“三刺、三宥和三赦”,是先秦司法的一种程序。

先贤认为,“人命至重,难生易杀,气绝不续者也,是以圣贤重之”。生命无二,死刑乃大辟之刑,一旦错杀,无可逆转。是故先秦之时,已立“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司法原则,即疑罪从轻、从无。又别设“司刺”一职,“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

“三刺”,是死刑定案时,有司如遇案情有疑,罪名难决,或事关重大,则须召集三组陪审员—士大夫、众吏、庶民,共同听审。群士坐于法庭之左,群吏坐于法庭之右,众庶坐于法庭之前。以其意见决之。

“三宥”,三种罪行可从轻发落。汉代郑玄的《周礼注》,“不识”,乃指将陌生人甲误作仇人乙杀伤;“过失”,过失伤害、杀人;“遗忘”则是杀人于未知情。

“三赦”,三类人如犯死罪,应获赦免,不施以极刑:幼弱,为服刑人员;老旄,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蠢愚,为缺乏行为能力的智障人士。

由是,有司如遇富有争议的死刑案件,将会被要求启动“三刺”的程序,并甄别是否属于“三宥”、“三赦”的范围。这个程序,由“司刺”的法官负责。只有当来自贵族、众吏、庶民的三组陪审员,都确认犯人的死刑罪名成立,且排除了“三宥”、“三赦”的适用性时,方可施以刑杀:“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罪,然后刑杀。”如此处决一个死囚,方显司法的正义,方能衡平顾及情、理、法,方能让人口服心服。

秦代周后,“三刺、三宥、三赦”也不复存在。然则“慎杀恤刑”一直为历代传承。宋代更以“回向三代”为志,“慎刑”不可动摇。在这一原则之下,宋朝司法形成了一套隐蔽的防止错杀的司法程序,包括“录问”、“翻异别勘”、“鞫谳分司”等设置。(《南方都市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在大唐做战神 山村情事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神外传仙界篇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有一柄摄魂幡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美女的兵王保镖 动漫之后宫之旅 余生为你着迷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霸道总裁毒宠美妻 魔女的箱庭笔记 猎天争锋 都市花语 奇术色医 好色小姨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皇太子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明末朱重八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最近更新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纨绔世子觉醒 大唐储君 明风再起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李淳风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九霄魂录 纨绔世子的一生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大明伪君子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大宋苏轼 凤岛 - 大宋苏轼txt下载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 大宋苏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