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辛亥英雄 嫡女惊华:倾世小魔妃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国军舰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三国第一狠人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卫宣公名叫晋,为人荒淫放纵,毫无检点。在他还是公子的时候,就与父亲卫庄公的妾室夷姜私通,生下一个儿子,寄养在民间,取名为急子。宣公即位后,原配邢妃不受宠爱,只有夷姜得宠,二人如同夫妻一般。宣公还许下承诺,要立急子为继承人,并将他托付给右公子职照顾。

当时急子已经长大,年满十六岁,宣公为他聘娶了齐僖公的长女。使者回国后,宣公听闻齐女有绝世美貌,心中贪恋其美色,却难以开口表达。于是,他找来能工巧匠,在淇河之上修筑了一座高台,台顶朱栏环绕,华美的楼阁林立,内部宫殿重重,极为奢华,取名为新台。宣公先是以聘问宋国为名,把急子支开,然后派左公子泄前往齐国,直接将齐女姜氏迎到新台,自己娶了她,这就是宣姜。当时的人创作了《新台》一诗,来讽刺宣公的淫乱行为:“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诗中的 “籧篨”“戚施”,都是形容丑恶的外貌,以此来比喻宣公。意思是姜氏原本追求美好的伴侣,没想到却嫁给了如此丑恶之人。后人读到这段历史,都说齐僖公的两个女儿,长女宣姜,次女文姜,宣姜与公公乱伦,文姜与兄长乱伦,人伦天理在她们身上完全灭绝了!有人写诗感叹道:“妖艳春秋首二姜,致令齐卫紊纲常。天生尤物殃人国,不及无盐佐伯王!”

急子从宋国回到卫国,前往新台复命。宣公让他以庶母之礼,拜见姜氏。急子没有丝毫怨恨之意。宣公自从娶了齐女后,整天在新台寻欢作乐,又将夷姜抛在了一边。这样过了三年,宣公与齐姜接连生下两个儿子,长子叫寿,次子叫朔。自古就有 “母爱子贵” 的说法。宣公因为偏爱齐姜,便把从前对急子的怜爱之情,都转移到了寿和朔的身上。他心里想着,等自己百年之后,把卫国的江山传给寿和朔兄弟,这样他就心满意足了,反而觉得急子成了多余的人。只是因为公子寿天性孝顺友爱,与急子如同亲兄弟一般亲密,常常在父母面前为兄长说好话。而急子又性情温柔,恭敬谨慎,没有任何失德之处,所以宣公一直没有表露自己的想法。他私下里将公子寿托付给左公子泄,希望日后能扶持他成为国君。

公子朔虽然与寿是一母所生,但两人的贤愚截然不同。公子朔年纪尚小,却天生狡猾,仗着母亲受宠,暗中豢养敢死之士,心怀不轨。他不仅厌恶急子,就连亲哥哥公子寿,也像眼中钉一样讨厌。只是事情有轻重缓急,他觉得先除掉急子最为要紧。于是,他常常在母亲面前挑拨,说:“父亲现在虽然对待我们母子还不错,但有急子在先,他是兄长,我们是弟弟。将来传位,难免要遵循长幼顺序。况且夷姜被您夺走宠爱,心中积怨已久。如果急子成为国君,她就是国母,我们母子就没有安身之地了!” 齐姜原本是急子的未婚妻,如今跟随宣公,又生下儿子,也觉得急子对自己不利。于是,她与公子朔合谋,经常在宣公面前诋毁急子。

有一天,是急子的生日,公子寿摆酒为他庆贺,公子朔也一同赴宴。席间,急子与公子寿交谈甚欢,公子朔插不上话,便借口生病提前离开了。他径直跑到母亲齐姜面前,双眼流泪,编造了一个大谎言,哭诉道:“孩儿好心和自己的哥哥一起给急子祝寿,急子喝酒喝到半醉时,在玩笑中竟然叫孩儿‘儿子’。孩儿心中不服,说了他几句。他却说:‘你母亲原本就是我的妻子,你叫我父亲,也是理所当然。’孩儿还想再开口,他就挥舞着手臂要打我。多亏自己的哥哥劝阻,孩儿才逃席跑了回来。孩儿受了这么大的侮辱,希望母亲告诉父亲,为孩儿做主!” 齐姜信以为真。等宣公入宫后,她便呜呜咽咽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宣公,还添油加醋地说:“他还想玷污我,说:‘我母亲夷姜,原本是父亲的庶母,尚且被收纳为妻。何况你母亲原本是我的旧妻,父亲只不过是暂时借用,早晚要把卫国江山连同你母亲一起还给我。’” 宣公召来公子寿询问,寿回答说:“根本没有这回事。” 宣公半信半疑,只是派内侍传旨责备夷姜,说她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儿子。夷姜心中充满怨气,无处申诉,最终上吊自杀。髯翁写诗感叹道:“父妾如何与子通?聚麀传笑卫淫风。夷姜此日投缳晚,何似当初守节终!”

急子悲痛地思念母亲,又担心父亲责怪,只能暗自哭泣。公子朔又与齐姜一起诋毁急子,说他因为生母死于非命,口出怨言,日后还要让他们母子偿命。宣公原本并不相信这些话,但禁不住嫉妒的妾室和心怀叵测的儿子日夜在耳边挑拨,一定要宣公杀掉急子,以绝后患,宣公最终不得不听从。但他反复思量,始终觉得没有合适的理由杀掉急子,必须借助他人之手,让急子死在道路上,才能掩人耳目。

当时,恰好齐僖公约请各国一起讨伐纪国,并向卫国征兵。宣公于是与公子朔商议,借口前去商定出兵日期,派急子前往齐国,并交给他白色的旗帜作为标识。莘野是前往齐国的必经之路,急子乘船到了那里,必然要上岸。在莘野安排人手,他肯定毫无防备。公子朔向来私下豢养敢死之士,此时正好派上用场,让他们假扮盗贼,埋伏在莘野。只要看到白色旗帜经过,就一拥而上动手。事成之后,拿着旗帜回来复命,必定会得到重赏。公子朔安排妥当后,回去告诉了齐姜,齐姜心中十分高兴。

公子寿看到父亲屏退众人,单独召见弟弟朔商议事情,心中起了疑惑。他入宫去见母亲,试探母亲的口气。齐姜没有隐瞒,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他,并嘱咐道:“这是你父亲的主意,想要除掉我们母子的后患,千万不能泄露给别人。” 公子寿知道这个计划已经确定,劝谏也没有用。于是,他私下里去见急子,把父亲的计划告诉了他:“此去莘野是必经之路,恐怕凶多吉少。你不如逃到别的国家,另做打算。” 急子却说:“作为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抛弃父亲的命令,就是逆子。世上哪有无父之国,就算想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他整理行装,毅然登上了前往齐国的船。

公子寿哭着劝阻,但急子不听。公子寿心想:“我哥哥真是个仁人君子!他这次出行,如果死在盗贼手里,父亲立我为继承人,我又怎能表明自己的清白呢?儿子不能没有父亲,弟弟也不能没有哥哥,我应该在哥哥之前出发,代他一死,这样哥哥必然能够幸免于难。父亲如果能因为我的死而有所感悟,那么既能成全父亲的慈爱,又能保全哥哥的孝道,我也能落得个万古留名。” 于是,他另外准备了一艘船,装上美酒,急忙赶到河边,邀请急子前来饯行。急子推辞说:“君命在身,不敢耽搁。” 公子寿便把酒搬到急子的船上,满满地斟上一杯,还没等开口,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酒杯里。急子连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公子寿说:“酒已经被弄脏了!” 急子说:“我正是要喝弟弟这份情谊。” 公子寿擦了擦眼泪说:“今日这杯酒,是我们兄弟永别的酒。哥哥如果体谅弟弟的情谊,就多喝几杯。” 急子说:“我怎敢不喝个尽兴!” 两人泪眼相对,互相劝酒。公子寿有意留着酒量,急子却是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地喝,不知不觉就喝醉了,倒在席上呼呼大睡。

公子寿对急子的随从说:“君命不可延误,我代替他前往。” 他立刻拿过急子手中的白色旗帜,故意插在船头,带着自己的仆从跟随。他又嘱咐急子的随从们,要好好守候,并从袖中拿出一封信,交给他们说:“等世子酒醒后,把这封信给他看。” 说完,便下令开船。船行到莘野附近,正要准备上岸,那些埋伏好的敢死之士,远远望见河中的旗帜飘扬,认出了白色旗帜,认定是急子来了。他们一声呼哨,像蜜蜂一样围了上来。公子寿挺身而出,大声喝道:“我是本国卫侯的长子,奉命前往齐国。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前来拦截?” 众贼齐声说:“我们奉卫侯的密旨,来取你的首级!” 说着便举刀砍来。公子寿的随从们见势头凶猛,又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一时间吓得四散而逃。可怜公子寿引颈受刀,贼党割下他的头,装在木匣里,一起下船,收起旗帜回去复命。

再说急子酒量原本就浅,不一会儿就醒了过来。他发现公子寿不见了,随从们把那封信呈上。急子拆开一看,信上只有八个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 急子不禁流下泪来,说:“弟弟为我赴难,我必须赶紧去。不然,恐怕他们会误杀我的弟弟!” 幸好仆从们都还在,急子便乘坐公子寿的船,催促船夫赶紧前行。船行得极快,如同闪电划过,飞鸟掠过。当晚,月光如水,急子心中挂念弟弟,一夜未眠。他注视着船头前方,远远望见一艘船,心中一喜,说:“幸好我弟弟还在!” 随从禀报说:“这是回来的船,不是去的船!” 急子心中起疑,让船靠过去。两艘船渐渐靠近,船上的设施都看得清清楚楚。只见船上一群贼党,却不见公子寿的踪影。急子更加疑惑,便假装问道:“主公交代的事情,办妥了吗?” 众贼听他说出了秘密,以为他是公子朔派来接应的,便捧着木匣回答说:“事情已经办妥了。” 急子打开木匣一看,里面竟是公子寿的首级,他仰天大哭道:“天啊,太冤枉了!” 众贼大吃一惊,问道:“父亲杀儿子,为什么说冤枉?” 急子说:“我才是真正的急子。我得罪了父亲,父亲命令杀我。这是我的弟弟寿,他有什么罪要被杀呢?你们快砍下我的头,回去献给父亲,好赎回误杀的罪过。” 贼党中有认识两位公子的,在月光下仔细辨认后说:“真的误杀了!” 众贼于是将急子斩首,也装在木匣里。急子的随从们也都四散逃走了。《卫风》中有一首《乘舟》的诗,正是咏叹兄弟争死这件事的,诗中写道:“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诗人不敢明说,只是追念乘船的人,以此来寄托悲痛思念之情。

再说众贼连夜奔入卫城,先去见公子朔,呈上白色旗帜,然后把先后杀死两位公子的事情详细讲述了一遍,还担心误杀会获罪。谁知这一箭双雕的结果,正中公子朔的下怀。公子朔拿出自己的金银财宝,重重地赏赐了众贼。接着,他入宫去见母亲,说:“公子寿打着旗帜先行,自己送了命。幸好急子随后赶到,老天有眼,让他自己说出真名,偿还了哥哥的命。” 齐姜虽然为公子寿的死感到悲痛,但也庆幸除掉了急子,拔掉了眼中钉,心中忧喜参半。母子二人商量,决定先不着急把这件事告诉宣公。

左公子泄原本受急子托付,右公子职则受公子寿托付,两人对各自所托之事一直挂心。他们派人打探消息,得到的回报竟是急子与公子寿双双遇害。起初,他们各自为自己所效忠的公子着想,可如今同遭惨祸,不禁同病相怜,便聚在一起商议对策。等到宣公早朝时,二人径直进入朝堂,拜倒在地,放声大哭。宣公惊讶地询问缘由,公子泄和公子职异口同声,将急子与公子寿被杀的详细经过讲述了一遍,并请求道:“恳请国君收拾二位公子的尸首予以埋葬,以尽我们当初受托之情。” 说完,哭声愈发悲切。宣公虽对急子有所不满,但对公子寿还是疼爱的。听闻两个儿子同时被害,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半晌说不出话来。悲痛过后,眼泪止不住地流,连声叹息道:“齐姜害了我,齐姜害了我啊!” 随即召来公子朔询问,公子朔推脱说不知情。宣公大怒,责令公子朔去捉拿杀人凶手。公子朔嘴上答应,却只是敷衍,根本不肯交出那些贼党。

宣公自从受此惊吓后,又思念公子寿,因此染病。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见夷姜、急子、寿子等人在面前啼哭。祈祷也不见效,半个月后便去世了。公子朔为其发丧,然后继承君位,这就是卫惠公。当时公子朔年仅十五岁,他将左、右二公子罢官不用。庶兄公子硕,字昭伯,心中不服,连夜逃到齐国。公子泄与公子职对惠公满怀怨恨,时常想着为急子和公子寿报仇,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事情要从多方面说起。卫侯朔刚即位那年,因为帮助齐国攻打纪国,却被郑国打败,心中一直怀恨。忽然听说郑国有使者前来,询问来意后,得知郑厉公出逃,群臣迎接旧君忽复位,心中大喜。当即派出军队,护送昭公回国。祭足再次拜谢,为自己昔日没能保护好昭公而请罪。昭公虽然没有治他的罪,但心中始终不痛快,对祭足的恩宠礼遇也不如从前。祭足也觉得局促不安,常常称病不上朝。高渠弥向来不受昭公喜爱,等到昭公复国后,他担心自己被害,便暗中豢养敢死之士,图谋杀掉昭公忽,拥立公子亹。此时,郑厉公在蔡国,也用心结交蔡国人。他派人传信给驻守栎地的檀伯,想以栎地作为据点,檀伯没有答应。于是,郑厉公让蔡国人假扮成商人,在栎地往来贸易,借此厚待栎地百姓,暗中约定里应外合,找机会杀了檀伯。厉公随后便占据了栎地,增筑城墙,深挖护城河,大力整治军备,谋划着袭击郑国,从此与郑国成为敌国。祭足得知消息后大惊,急忙上奏昭公,命令大夫傅瑕在大陵屯兵,以阻挡厉公来袭。厉公知道郑国已有防备,便派人转而请求鲁侯,向宋国谢罪,并承诺如果能够复国,一定会补齐之前答应却未交纳的贿赂。鲁国使者到了宋国,宋庄公贪心再起,联合蔡国、卫国,一同支持厉公复位。此时,卫侯朔曾有护送昭公复国的功劳,可昭公并未按礼前往致谢,所以卫侯朔也怨恨昭公,反而与宋公合谋。由于卫侯朔即位以来,还从未与诸侯会盟,于是决定亲自带兵前往。

公子泄对公子职说:“国君远行,正是我们起事的好时机!” 公子职说:“若要起事,首先要确定拥立之人,百姓有了君主,才能保证不乱。” 两人正在秘密商议时,守门人来报:“大夫宁跪有事前来拜访。” 两位公子将宁跪迎入。宁跪说:“二位公子难道忘了急子和公子寿的冤屈吗?如今机会来了,不可错过!” 公子职说:“我们正在商议拥立之事,只是还没确定合适的人选。” 宁跪说:“我看诸位公子中,只有黔牟为人仁厚,可以辅佐,况且他是周王的女婿,能够镇得住国人。” 三人于是歃血为盟,定下计划。他们暗中联络急子、寿子原来的一班随从,假传一份谍报,声称:“卫侯攻打郑国,兵败身亡。” 于是迎接公子黔牟即位。百官朝拜完毕后,接着宣布卫朔陷害两位兄长,致使父亲含恨而死的恶行。重新为急子、公子寿发丧,改葬他们的灵柩。还派使者前往周朝报告新君即位之事。宁跪率领军队驻扎在郊外,以阻挡惠公回国的路。公子泄想杀了宣姜,公子职劝阻道:“宣姜虽然有罪,但她是齐侯的妹妹,杀了她恐怕会得罪齐国。不如留她一命,以此与齐国交好。” 于是让宣姜搬到别宫居住,每月都供给她充足的粮食。

再说宋国、鲁国、蔡国、卫国四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祭足亲自带兵到大陵,与傅瑕合力抵御敌军,随机应变,一直没有战败。四国军队无法取胜,只好退兵。

单说卫侯朔攻打郑国没有成功,在回国途中,听说两位公子发动叛乱,已经拥立黔牟为君,便逃到齐国。齐襄公说:“他是我的外甥。” 于是优厚地招待他,还答应帮他兴兵复国。朔与襄公立下约定:“如果我能回国,内府的宝玉,全部作为酬谢之礼。” 襄公十分高兴。这时,突然有鲁国使者到来。原来,齐侯向周朝求婚,周王答应了,让鲁侯主持婚礼,要将王姬下嫁给齐侯。鲁侯想亲自到齐国,当面商议此事。襄公想起妹妹文姜,许久未曾相见,何不让她一同前来?于是派使者到鲁国,一并迎接文姜。各位大夫询问攻打卫国的日期。襄公说:“黔牟也是天子的女婿。我正打算与周朝联姻,此事暂且缓一缓。” 但襄公又担心卫国人杀害宣姜,便派公孙无知送公子硕回卫国。他私下嘱咐无知,要公子硕与宣姜成婚,以此为卫朔复位创造条件。公孙无知领命,与公子硕回到卫国,与新君黔牟相见。当时公子硕的妻子已经去世,无知将齐侯的意思,传达给卫国的君臣,也告诉了宣姜。宣姜倒也愿意。卫国的大臣们,向来厌恶宣姜僭居王后之位,如今想要贬损她的名号,都乐意听从。只是公子硕顾念父子伦理,坚决不答应。无知私下对公子职说:“此事若不成,如何回复我们国君的命令?” 公子职担心失去齐国的支持,便定下计策,邀请公子硕赴宴,让歌女陪酒,将他灌得烂醉,扶入别宫,与宣姜同宿,在公子硕醉酒之时促成了此事。公子硕醒来后虽然后悔,却已来不及了。从此,宣姜与公子硕成为夫妇,后来生下五个子女:长子齐子早逝,次子是戴公申,三子是文公毁;两个女儿,分别成为宋桓公夫人和许穆公夫人。史臣写诗感叹道:“子妇如何攘作妻,子烝庶母报非迟!夷姜生子宣姜继,家法源流未足奇。” 这首诗说的是昔日宣公娶了父亲的妾室夷姜,生下急子。如今他的儿子昭伯,也与宣姜成婚,生下五个子女。这种违背伦理的家法相传,不只是新台之事的报应。

事情又回到郑国这边。郑祭足从大陵回朝后,因为旧君子突占据栎地,始终是郑国的隐患,便思考着如何制衡他。他想到齐国与厉公原本就因攻打纪国结仇,如今谋划着让厉公复位,只有齐国不会参与。况且新君即位,正好可以与齐国修好。又听说鲁侯为齐国主持婚礼,齐鲁两国即将交好。于是,祭足奏明昭公,亲自带着礼物前往齐国结好,借此机会也与鲁国修好。如果能得到两国相助,就可以对抗宋国。自古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祭足只想着防备厉公,却不知高渠弥的毒计已经谋划妥当,只是忌惮祭足足智多谋,不敢轻易动手。如今见祭足远行,便肆无忌惮起来。他暗中派人将公子亹接到家中,趁着昭公冬天举行祭祀活动时,在半路埋伏敢死之士,突然发动袭击,杀了昭公,对外谎称是盗贼所为。随后,高渠弥拥立公子亹为君,派人以公子亹的名义,召祭足回国,与他一同执掌国政。可怜昭公复国还不满三年,就遭遇逆臣之祸!髯仙读到这段历史时评论道,昭公还是世子的时候,就知道高渠弥为人险恶。等到两次成为国君,却没能除掉这个恶人,反而给自己招来灾祸,这难道不是优柔寡断带来的祸患吗?有诗感叹道:“明知恶草自当锄,蛇虎如何与共居?我不制人人制我,当年枉自识高渠!”

不知郑子亹的命运将如何收场,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神外传仙界篇 我有一柄摄魂幡 绝品桃花命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和竹马睡了以后 美食之末世求生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琥珀之剑 仙灵图谱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从红海开始崛起 好色小姨 快穿系统之女配上位记 军少大人,体力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生死暗战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红色脊梁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最近更新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军统财神爷 东方神话集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凉州布衣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九霄魂录 合鸣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寒门人杰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幼帝传奇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