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首页 >> 华夏风云人物传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流氓帝师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将门枭虎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夏第一宠妃 
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 华夏风云人物传全文阅读 - 华夏风云人物传txt下载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章 惠文王时期张仪连横破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战国风云激荡,局势错综复杂,恰似一幅波澜壮阔却又暗藏玄机的历史长卷。在那烽火连天、诸侯纷争的时代,秦国于秦惠文王的统治下,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田野间农桑繁茂,谷仓中粟米堆积如山;律法严苛而公正,令行禁止,使得整个国家的运转如同精密的器械;军队经过严苛训练,士卒悍勇无畏,秦国的崛起之势已初露端倪,引得山东诸国侧目且忌惮不已,于是乎,六国合纵联盟应运而生,如同一条铁链,妄图将秦国这条猛虎锁于函谷关内,使其无法东进扩张。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负奇才、精通纵横捭阖之术的人物——张仪,踏入了秦国的朝堂,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就此开启了一场改写战国历史走向的惊世传奇。

张仪,出身于魏国的寻常巷陌,家境贫寒却掩盖不住他与生俱来的聪慧光芒。年少时,他怀着对知识与权谋的炽热渴望,投身于鬼谷先生门下求学,与苏秦一同钻研学问,二人日夜不辍,探讨天下山川的险要地势、各国诸侯的脾气秉性、朝堂内外的人心向背,在权谋谋略与游说技巧方面造诣极深,练就了一身足以颠倒乾坤、纵横诸侯的本领。然而,学成之后的张仪在魏国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与重用,一身才华仿若明珠蒙尘。无奈之下,他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漂泊之旅。

一路上,张仪仿若一只孤独却敏锐的苍狼,穿梭于各国的街巷市井、宫廷朝堂,默默观察着各国的风土人情、政治生态以及君臣之间微妙的关系。他看到魏国朝堂上的犹豫不决、楚国贵族的奢靡腐朽、赵国因连年征战而疲惫不堪的百姓……这些景象如同拼图的碎片,被他一一收集,在心底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天下大势图,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自己的满腹经纶与奇谋伟略尽情施展。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张仪终于来到了秦国。这片充满朝气与野心的土地,让他仿佛找到了施展拳脚的舞台。秦惠文王,这位雄心勃勃的君主,听闻张仪的到来,立刻放下手中政务,亲自召见。宫殿之中,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张仪昂首阔步,气宇轩昂地站在殿下,面对秦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剖析起当下的天下大势:

“大王,当今之六国,虽表面上结成合纵同盟,一致对抗吾秦,可实际上却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您且看楚国,地广物博,资源丰富,本应是称霸一方的强国,然而楚国的贵族们骄奢淫逸,沉醉于声色犬马,政令在层层盘剥之下难以有效传达,国家看似强大,实则一盘散沙,难以凝聚起真正的战斗力;再瞧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四周强敌环伺,多年来饱受战乱之苦,为求一时安稳,在合纵与连横之间摇摆不定,毫无坚定立场可言;至于齐国,坐拥东海之滨的富饶土地,商业繁荣昌盛,文化百家争鸣,民众生活富足安逸,却因此滋生了安于现状的惰性,缺乏进取之心,对于合纵抗秦之事,不过是敷衍了事……反观秦国,经历商鞅变法的洗礼,国家制度优越,律法严明公正,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士气高昂,此时正是打破僵局、突围而出的绝佳时机。大王若采用连横之策,针对各国的弱点与利益诉求,拉拢分化,各个击破,必能让秦国摆脱困境,成就千秋霸业。”

秦惠文王静静地聆听着,眼中的光芒随着张仪的话语愈发闪耀,待张仪话音落下,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龙颜大悦,当即宣布拜张仪为相,赋予他军政大权,许他便宜行事,全力支持他施展连横大计。

张仪领命之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到连横策略的谋划之中。他深知,六国虽有合纵之名,但彼此之间矛盾重重,利益纷争不断,只要找准切入点,便能以巧破千斤,打破这个看似坚固的联盟。

魏国,作为中原腹地的战略要冲,地理位置险要,却也正因如此,成为了各国争夺的焦点,常年遭受战争的蹂躏,百姓苦不堪言。张仪将破纵的第一步棋,稳稳地落在了魏国。

他轻装简从,带着几名亲信,马不停蹄地奔赴魏都大梁。踏入魏国朝堂的那一刻,张仪便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焦虑。面对魏国君臣,他昂首挺胸,步伐坚定,不卑不亢地开口说道:

“魏王,秦国如今的崛起之势,犹如旭日东升,光芒万丈,不可阻挡。魏国身处合纵联盟之中,看似有所依靠,实则危机四伏。您想一想,秦魏两国相邻,疆土犬牙交错,秦国的铁骑若要出征,大梁城近在咫尺,旦夕之间便可兵临城下。到那时,魏国的宗庙社稷将毁于一旦,百姓生灵涂炭,您又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呢?但倘若魏王您能审时度势,与秦国修好,秦国不仅愿意派出精锐之师,助您保卫疆土,抵御外敌,还将开放通商口岸,让魏国的商贾在秦国的土地上自由往来,互通有无。如此一来,魏国既能保国安民,又能借助贸易繁荣经济,实乃一举两得的明智之举,魏王以为如何?”

魏王听着张仪的这番话,心中不禁一颤。这些年来,魏国在合纵与连横之间反复权衡,早已疲惫不堪,秦国的兵威更是让他如芒在背。如今张仪所言,句句击中他的痛点,他的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朝堂之下,亲秦派大臣们见机而动,纷纷出列,言辞恳切地陈述连横的好处,力主与秦国结盟;而反秦派大臣们则涨红了脸,据理力争,强调合纵是魏国生存的根基,绝不可动摇。一时间,魏国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争吵声此起彼伏,人心惶惶,摇摆不定。

与此同时,合纵联盟内部的矛盾也在悄然加剧。楚国,作为六国之中实力较强的一方,一直对魏国在联盟中的摇摆态度颇为不满,两国之间嫌隙渐生。张仪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暗中指使心腹之人,在楚魏边境以及两国的都城之中,散播各种流言蜚语,添油加醋地渲染魏国即将背盟投秦的消息。楚国朝堂听闻此事,对魏国的猜忌愈发深重,两国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

而魏国这边,在张仪的连番游说以及秦国军事威慑的双重压力下,最终还是没能扛住。魏王经过反复思量,权衡利弊,无奈之下,只得放弃合纵盟约,暗中与秦国互通款曲。张仪的首次出击,大获全胜,他的名声也在各国之间悄然传开。

首战告捷,张仪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的目光紧接着投向了楚国——这个秦国东进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楚国,疆域辽阔,物产丰饶,楚人向来以剽悍善战着称,是秦国统一道路上的一座雄关险隘。张仪深知,要想彻底打破合纵联盟,必须先从楚国入手,扰乱楚国的军心民心。

于是,张仪带着精心策划的阴谋,踏上了前往楚国的征程。一入楚境,他便利用重金贿赂了楚国权臣靳尚,通过靳尚的引荐,顺利地见到了楚怀王。

殿堂之上,张仪整了整衣冠,恭敬地向怀王行礼,随后脸上露出一抹看似真诚的微笑,缓缓开口说道:

“大王,秦楚两国,本就是天下的强国,何必被这合纵的虚名所束缚,与秦国交恶呢?如今秦国诚心诚意,愿将商于之地六百里献上,以此表达与楚国交好的赤诚之心,只求两国罢兵息战,永结秦楚之好,日后携手共进,平分天下,岂不快哉?”

楚怀王一听这话,眼睛瞬间瞪得溜圆,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商于之地,那可是楚国梦寐以求的肥沃土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若能将其收入囊中,楚国的国力必将更上一层楼。想到这里,怀王心中的喜悦再也抑制不住,他当即拍板决定,应允了张仪的提议,全然不顾屈原等大臣的冒死劝谏,执意与秦国交好,还迫不及待地派人跟随张仪回秦接收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后,却佯装坠车受伤,闭门不出,整整三个月,对楚使避而不见。而在这三个月里,秦国朝堂上下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切。前方的关隘悄悄增兵,加强戒备,以防楚军突然来袭;后方的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为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好充分准备;谋士们日夜聚在一起,商讨后续的外交辞令,以便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变局。

楚使在秦都心急如焚,四处求见张仪,却屡屡碰壁,吃了闭门羹。而楚国这边,早已按捺不住喜悦之情,昭告天下与秦国结盟,合纵联盟因此大乱。

待张仪“病愈”露面,面对楚使索要土地,他竟耍赖称只答应了六里封地,而非六百里。楚使气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拂袖而归,向怀王禀报详情。怀王这才如梦初醒,方知自己上当受骗,顿时恼羞成怒,不顾两国实力悬殊,贸然决定兴兵伐秦。

秦军早有防备,以精锐铁骑为先锋,如狂风般冲破楚军防线,步卒随后掩杀,楚军阵型大乱,丢盔弃甲,四处逃窜。秦军趁势斩首数万,缴获辎重无数,楚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合纵联盟也因楚国的溃败而摇摇欲坠。

在成功瓦解魏、楚之后,张仪马不停捷,将连横谋略的触角伸向赵国、齐国、燕国等诸国。

赵国,自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以来,军事力量大增,骑兵纵横驰骋,威震四方。但多年的征战也让赵国的国力损耗不小,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张仪亲赴邯郸,向赵王陈说利害:

“赵王,秦国与赵国相邻,本应和睦共处,共图霸业。如今六国合纵,徒耗赵国兵力财力,却未得实利。反观秦国,诚心与赵修好,愿以秦之良马,其品种源自西陲高寒之地,耐力超凡,耐寒性极强,精铁,其冶炼工艺独特,杂质极少,所铸兵器锋利无比,助赵强军,且秦国东出,首当其冲者乃韩、魏,赵国可借机休养生息,待时坐收渔利,何乐而不为?”

赵王听后,心中暗自思忖,若依张仪之言,赵国既能暂避锋芒,又可得秦国助力,可若坚守合纵,万一秦赵交恶,赵国又当如何……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赵王最终还是放缓了合纵步伐,对秦国态度暧昧起来。

齐国,东海之滨的富庶之国,商业繁荣,文化昌盛,素以富足安逸着称。张仪派使者携厚礼至齐,晓谕齐王:

“齐乃大国,雄踞东方,富甲天下,何必卷入中原纷争,为他国火中取栗?今秦国专注西陲,无意与齐争雄,唯愿通商交好,共保太平。若齐执意从纵,秦国虽远,然兵锋所指,齐国亦难独善其身。”

齐王本就对合纵一事不太热心,如今见秦国主动示好,且权衡利弊后,觉得参与合纵无大利可图,反可能引火烧身,便也默认了与秦国的交好态势,在合纵之事上消极应对。

燕国,地处北疆,天寒地冻,国力相对弱小,常受邻国欺凌。张仪针对燕国处境,传书燕王:

“燕王,燕国偏安一隅,所望者不过保境安民。如今合纵联盟动荡,燕国若强出头,必遭秦国记恨,他日兵祸临头,悔之晚矣。秦国愿与燕结盟,护燕周全,还可助燕威慑周边,保燕国长治久安。”

燕王接信,审时度势,自知无力抗衡秦国,又惧怕被卷入战火,遂亦悄悄疏离合纵阵营,向秦国暗送秋波。

各国在张仪连横策略下,反应各异。有的国家,如魏国、楚国,起初积极抗秦,后因利益诱惑、内部矛盾被分化瓦解;有的国家,像赵国、齐国、燕国,本就对合纵心存犹疑,在秦国连番外交攻势下,更倾向于自保观望。合纵联盟内部猜忌丛生,各国为共求自保,纷纷暗通秦国,联盟逐渐分崩离析。

张仪连横破纵之举,对秦国及战国局势影响深远。于秦国而言,打破了六国合纵封锁,得以从容东出,鲸吞蚕食周边土地,进一步拓展疆域。秦国凭借此策略,将各国玩弄于股掌之间,不断削弱他国实力,壮大自身,为后续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根基。而在整个战国格局中,连横策略使得各国关系重新洗牌,往昔合纵联盟营造的短暂平衡被打破,强弱分化愈发显着,各国陷入更深的相互猜忌与争斗泥潭,天下大势愈发朝着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倾斜,战国乱世步入更为波谲云诡的新篇章。

此后数年,张仪凭借卓越谋略与果敢手段,穿梭各国,凭借一张利嘴和秦国强大实力为后盾,持续巩固连横成果,令秦国在战国风云中始终占据主动,其名也随着连横传奇威震四方,成为战国史上一抹不可磨灭的亮色,为后世谋略家所敬仰赞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洛公子 艳海风波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神外传仙界篇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曼陀罗妖精 和竹马睡了以后 东汉末年枭雄志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仙灵图谱 踏天境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都市花语 重生后我带着小青梅白手起家 竹马他有自闭症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特工代号431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嘻哈史诗看古今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纨绔世子的一生 皇子无双 大明伪君子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以捕快之名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权征 
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 华夏风云人物传txt下载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 - 华夏风云人物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