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首页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军工科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金牌帝婿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章 祸起肘腋(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提到赵普,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印象就是这人是宋朝的开国宰相、北宋名相,这是一个能臣、重臣、贤臣,是帮助赵匡胤建立宋朝其后又掌理国政甚至是帮助赵匡胤逐步统一全国的大宋开国和立国元勋。没错,这些都没错,单从个人对国家的功绩来说,他这些头衔是当之无愧。

自大宋建立之后不久,赵普就坐上了宰相的宝座,而且是独相且时间长达十余年,尽管他有副手——参知政事,但无论是薛居正还是吕余庆都无法在赵普的面前硬气得起来,赵普时代的参知政事根本不像后来那样几乎可以与宰相平起平坐,在名义上参知政事是赵普的副手,可在职权上他们差得太远,薛、吕二人被明文规定:不宣制(皇帝的敕书或敕令他们不能经手),不押班(上朝的时候永远在赵普身后站着),不知印(没有动用中书省公章的权利),不升政事堂(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而且工资只有赵普的一半,这哪是什么副宰相?基本上就是一个宰相的高级机要秘书兼参谋的角色,也就是可以参政议政但只能提意见或建议而不能做决定。

这样的规定和权力分配造就了赵普的行事风格,宋史对其的评价是“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这对于一个执掌国家行政权柄的宰相来说无疑是溢美之词,而赵普对这样的评价同样可以说是受之无愧。不过,几乎没有限制的权力也让赵普变得独断专行,很多时候在做决策时全凭个人喜恶。他在自己的办公场所摆了一个大瓦炉子,全国各地的公文奏疏凡是他觉得没有价值的或是不想理睬和采纳的全部扔进去,装满了之后一把火就给烧了。

怎么样?霸气吧?

再来看赵普是怎么“伺候”他的皇帝陛下的:赵普曾经向赵匡胤举荐一个人为官,但赵匡胤不同意,于是赵普连续三天上奏举荐这个人。赵匡胤于是大怒,他撕毁奏章扔在地上,而赵普则又镇定自若地捡了起来,第二天赵普又写了同样的奏章送到赵匡胤的办公桌上。这回赵匡胤同意了,后来这人被证明果然是一个干吏。

怎么样?这简直就是魏征在世嘛!

同样性质的事还有一件:赵普举荐一个有功之人升官,赵匡胤不喜欢这个人,于是他不允,赵普坚持要这样做。赵匡胤大怒:“老子就不给他升官,你能咋的?”

赵普怎么说?面对皇帝近乎于耍流氓的暴怒,赵普毫不畏惧和妥协地正色说道:“有功就该赏,有恶就该罚,赏罚乃天道,这不是你一个皇帝能够决定的。”

赵匡胤再次大怒,他起身就走,赵普竟也追了上去,赵匡胤一转弯溜进了皇宫内院。这下赵普就不能进去了,他再怎么刚直大胆可君臣之礼他还是得遵守的,但他没有就此妥协,而是就站在门外边愣是不走,到最后赵匡胤反而向他妥协了。

这个事又如何?这恐怕连魏征也会自愧不如吧?可赵普就是这么干了。

第三件事:赵匡胤曾经在宫里举办了一场宴会,就要开席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且经久不停,这可把赵匡胤搞得鬼火大冒,他开始骂骂咧咧起来,身边的太监宫女都为之而震恐。赵普上前对他说道:“外面的百姓因为干旱都盼着这场雨早点来,这雨又不影响我们吃饭,受影响的不过就是外面那些吹拉弹唱的乐官们,你在这儿发的是哪门子火啊?”

听罢此言,赵匡胤这才转怒为喜,这顿饭也顺利地吃完。

看完上面这些有关于赵普的故事是何感触?伟光正吧?确实如此,可接下来我们就要说点宋朝的这位又一个伟光正的黑材料了。

赵匡胤开启统一模式之后陆续对周边的小伙伴拳打脚踢且都被打得有家不能回只能到开封去住豪宅,这让那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凡卓绝的词人李煜不能不整日提心吊胆。赵匡胤每次打人都要找理由,以求自己是出师有名是在吊民伐罪,但李煜在这方面表现得很乖,他不暴力,不横征暴敛,南唐在他的治下根本谈不上什么民不聊生,而且他早就上表称臣,每回过年过节都给赵匡胤送去大笔的金银绢帛,他尽可能地让赵匡胤找不到打他的理由和借口。可是,这样还是让他觉得不稳当,于是他打起了赵普的主意。

赵普爱财,准确说不能叫爱财,世人有几个不爱财?应该说是赵普喜欢收别人的钱。这个事不怎么在历史常识里被提及,因为这有损其伟光正的形象,但史书从来不避讳谈及他在钱财和个人私欲享受上面的种种行为。赵普先生喜欢收钱这种事在当时几乎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首先,赵匡胤在早年与其共事时应该就知道且在当皇帝后不止一次地听别人说赵普贪赃受贿。其次,朝中的各位大佬以及他的下属们也知道,但有赵匡胤罩着他,即使告发了他也没有用,这些事也就见怪不怪各自心照不宣了。再者,赵普的这个好名声就连赵匡胤的那些敌人都知道,比如李煜。

应该就是在宋朝平定南汉期间,李煜为了给自己一点安全感,同时也是为了让赵普在赵匡胤面前多说点南唐的好话以免让南唐紧跟着步了南汉的后尘,李煜就托人给赵普送了点小钱——五万两白银!

李煜有钱,江南之富庶绝不输给蜀川,孟昶能用七宝装饰夜壶,李煜的家底也就可想而知。区区五万两白银对他来说虽然不至于是不值一提,但也绝对是谈不上肉疼。赵普不一样,他是草根出身,他哪里见过有人一次性送给他这么多钱,说他没有脸红心跳肯定是假的,但这个钱他不敢拿,因为送钱的人身份是如此的敏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赵匡胤接下来要打的人是谁,他如果敢偷偷地收下这笔钱,那他这辈子估计也差不多提前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了。

有个现象倒是很有趣:古今凡是收了钱的人民公仆多半都是会拿钱就办事,如果这事他办不了多半是不会收钱的,除非对方愿意拿钱买交情。这几乎成了行业准则,而公仆们在这方面也非常有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当然,例外也是有的,可下场往往不怎么样,在这方面没有职业道德不遵守行业规则的人民公仆在哪里都会被人唾弃或鄙视,最后说不定还会落得一个枷木铁镣加身的下场。

赵普这回的情况有点例外,李煜给他钱但没叫他办什么事,但赵普是心知肚明的,难处就在于这事他不好去做。按理说他就该拒收了事,可他这回没有按套路出牌,他把李煜给卖了,把这事直接告诉给了赵匡胤。皇帝陛下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这份礼你不可不收,但要写封信感谢一下李煜,再拿点钱出来打点一下那个给你送钱的人。”

赵普心里大喜但嘴上和身体上却无比的惶恐,他跪下磕头说这个钱他怎么也不能收。赵匡胤说道:“别这么小气,咱们是大国,别那么小心眼,你收了这钱也可以让李煜不用那么整日的惴惴不安。”

于是乎,赵普就此把这五万两白银收入囊中。几个月后,李煜派遣自己的弟弟李从善到开封来向赵匡胤进贡,按照惯例,赵匡胤得回礼,只是这一次他额外又加了一份回礼,其价值正好是与五万两白银等价的白金。李煜也不是傻子,赵匡胤这样做的用意他显然知道,至于行贿的事他是再也不敢干了。

再来说另一件事,这事应该跟李煜行贿赵普之事的前后时日相差无几。

同样是出于对赵匡胤灭掉南汉之后的恐惧和担忧,吴越国王钱俶也给赵普送礼来了。不为别的。只因为赵普在全国一统的节奏和步伐上面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他的意见可以左右甚至决定赵匡胤接下来先对哪一个动手。吴越虽然这些年一直都表现得特别乖顺,可毕竟在实际的层面上吴越还是处于独立的状态,所谓的天下一统就必须得将吴越之地纳入宋朝的州县名册里才能名副其实。所以,这时候不但李煜在心肝乱颤,钱俶丝毫不比那位大词人好到哪里去。

钱俶这次送的礼物很特别,而且也没有李煜直接送银子那么暴力和直接,他送给赵普的是十罐海鲜外加一封书信。很不巧的是,赵匡胤这天刚好又溜出皇宫散心并且又正好在这个时候路过赵普的家。赵匡胤经常外出溜达甚至有时候是半夜出来溜达,而且他也经常到赵普家里来串门,这甚至搞得赵普后来都有些神经质了——下班回家后他不敢脱朝服,因为赵匡胤喜欢搞突然袭击来个空降赵府,可是这一次赵匡胤正好卡在钱俶派人来给赵普送礼的这个点上来到赵普家里串门就让人很是怀疑他究竟是“碰巧”还是有意为之。

这边赵普刚刚叫人把海鲜放在院子里的屋檐下面,钱俶给他的信根本还来不及打开,可就在这时候听到通报说赵匡胤已经到门口了。赵普吓得赶紧把信藏在了身上,然后急忙出迎。估计这十个装海鲜的罐子确实够大,赵匡胤到了院子里一眼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些罐子身上。

他问:“呃?这些东西是啥啊?”

赵普回道:“是吴越国王钱俶刚派人送的海鲜,刚到,还没来得及搬呢!”

赵匡胤眉毛一挑:“噢!海鲜?钱俶送的海鲜肯定不一般。来,打开让朕瞅瞅。”

这一打开可不得了,现场的人无不瞠目结舌——只见这些海鲜全都金光闪闪!这哪里是什么海鲜,全是瓜子状的金子。赵普当即吓傻了,他随即跪倒在地一个劲儿地磕头。这可是欺君之罪,他连忙解释道:“陛下,我实在是不知道这里面装的不是海鲜,来人只是说这里面装的是海鲜,如果我知道是这玩意儿肯定不会收而且还会向你奏报此事,望陛下明鉴啊!”

哪知道赵匡胤不但不生气反而笑了,说道:“没事,既然是他送给你的,那就收下吧!钱俶这小子也真是的,他还以为宋朝的国家大事都是你这个宰相说了算呢!”

这事就这么完了,但从赵匡胤这句话里还是能够知道他已经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对于钱俶以及李煜相继给赵普送钱这种事,他完全读懂了其背后的缘由。虽然他轻描淡写地把这事给放过了,可他心里显然不是如此的平静和轻松。今时不同往昔了,当初赵普只是赵匡胤的幕僚之时,如果遇到这等事赵匡胤自然是笑得纯粹,可现在他是皇帝,而赵普是宰相,一切就都不再单纯和简单了。

好了,现在这场党争的两位主角都已经登场亮相了,没错,就是赵普和赵光义。

按理说,你赵光义在行政上就是一个首都的市长,而且还处于皇帝以及由赵普主导的中央政府双重领导和压制之下,你是不是应该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地小心做人和做官呢?换了别的人可能会这样,比如后来的包拯、欧阳修、范仲淹和蔡确,甚至包括寇准,这些人里面就算有人敢于对皇权和相权说不,但也不敢染指甚至是侵凌皇权和相权,可赵光义不一样。他是皇弟,当今的皇上宠着他让着他,他虽然只是开封的市长,可中央政府里的朝廷大员们无不对这位名义上的下级谦让恭敬,而下面的中下层官吏更是以能够跟他沾上点关系为荣,就连军中猛人党进也是对赵光义忌惮三分。而且,赵匡胤御驾亲征之时,他更是留守京城成了代理皇帝,只是在转眼间他就让自己曾经的那些所谓的上级变成了他的下级。

上述的这些条件和因素加在一起让赵光义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其影响力变得错综复杂且令人敬畏不已。在朝中他是主管京城重地的大臣,在皇室里他是亲王,他的身份和地位以及手中的权力注定了他会与皇权和相权产生交集,甚至是重叠,长此以往这不可避免地会擦出火花,矛盾也就越积越深,由此而产生的自然是不可言说的明争暗斗。

试问:长此以往,中央政府的一号首长、当今朝堂之上的第一人赵普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好你个小破孩!当初你妈妈叫我带你出去玩时,你嘴上的毛都还没长几根,没想到现在居然这么膨胀了,竟然把手伸得这么长。你仗着有你哥哥给你撑腰就可以有恃无恐了吗?别忘了,你哥哥还管我叫大哥呢!既然你这么没规矩,那我就让你懂点规矩。

在另一头,面对实力和野心都极具膨胀甚至还主动去跟朝廷内外的大臣和禁军殿前司控鹤军指挥使暗中勾联的这位亲弟弟,赵匡胤又会怎么想?事实上,他才是这“三兄弟”里面最难做的那一个,他被夹在了中间好不难受。一边是雄心勃勃且小动作不断的弟弟,一边是大权独揽且嚣张跋扈外加总是被人告发贪赃敛财的大哥,这两边都不是省油的灯,但赵匡胤对两边都不忍心下手。

想当初这赵氏三兄弟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可如今却因为各自所处的位置而变得心生嫌隙,可这就是权力场的真实写照。没办法,权力这个东西会侵蚀人性,别说关系好的兄弟好友,就连父子骨肉都逃脱不了被权力左右的这个铁律。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好戏是不是就该正式开场了?很遗憾,我们在前面就已经说过这场党争牵扯到了未来的太宗陛下且光义兄还是主角之一,因此如今的我们没法在史书里看到这场持续了很多年的争斗究竟达到了怎么样的激烈程度,也不知道这中间的过程有多么的惊心动魄,更不知道双方具体都用了哪些手段相互扔了多少砖头。因为太宗陛下是伟光正,史书里怎么可以有那些会玷污其伟光正形象的内容呢?因此,如今的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在史书中所记录下来的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暗藏玄机的碎片信息去感受当年的那场发生在宋朝顶级权力场的龙争虎斗到底有如何的激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剑道第一魔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修神外传仙界篇 我在异世封神 都市偷心龙爪手 苍海皓云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宋歌声声慢 大唐钓鱼人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九霄魂录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纨绔世子的一生 烛影迷局 皇子无双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