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只想铲屎

首页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史前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无双 衣冠不南渡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铁血中唐 神圣罗马帝国 
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只想铲屎 - 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文阅读 - 史前部落生存记txt下载 - 史前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0章 捉鸽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除了利用这些天然的磁石,部落里缝制衣服的铁针也派上了用场。

将磁石在铁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打磨,打磨个几次之后,铁针就获得了一些磁力,将有磁性的铁针穿过一小截草杆,然后投放到装满水的碗里,静置一段时间,磁针就能准确地分辨出南北了。

或者采用悬挂法,在针中间绑上一根头发丝,吊在空中,也能用来指示方向。

有了指北针,张洪等人长距离的探索,就不容易迷路了。

……

除夕的假日,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快要结束了。

这十来天的节日假期,让忙碌一年的族人们,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即便是假日期间,部落里的好消息也有很多,比如族中又有2个小生命诞生。

这2个婴儿的父亲,都不是熊部落的族人,是去年和前年相亲中,被熊巫用很多物资“换”回来的,跟熊部落的女性成家后,很快就融入到了部落中,而有了孩子后,他们对熊部落的羁绊就会更深。

张洪还特意去看了看这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很可爱,就像当初的熊花熊草的孩子一样——他刚到部落的那个冬天,手忙脚乱地用陶盆接热水,给新生儿接生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没有什么事情是比部落添丁更让人开心的了。

在张洪的鼓励下,部落这两年自然出生的人口达到了15人,原本还担心有族人难产或者生产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情况,在引入了张洪一知半解所知不多的后世经验后,大大降低了这些风险。

而且原始人本来体质就要好一些,生出来的婴儿体重也没有后世那么重,对产妇生产的各项条件也不算高,幸而这两年来,孕妇及婴儿的死亡人数为零。

不过要继续保持这样的水准,还有很多路要走。

部落里接生经验最丰富的,居然是熊巫。

记忆里,几乎每次部落有孕妇临盆,都会去请熊巫来给大家祈福,而且熊巫还掌握着不少草药的知识,用常见的植物配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张洪也大为惊叹。所以他作为“接生婆”,怕是再适合不过。

只不过他会的东西太多了,基本上学一样会一样,所以张洪不禁感慨着,巫就是巫,没有聪明的脑袋怎么能当上巫的。

这几天,在族人们休息的时候,张洪也带着族中的小孩子们在雪地里抓鸟。

过完除夕之后没几天,又下了一场大雪,整个围墙里被打扫过的地方都被积雪重新覆盖,张洪休息的时候,忽然想起后世学过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里面就提到了,在雪天用秕谷和筛子捕捉鸟雀的事情。

说干就干,张洪从厨房拿了两个竹筛和两根木棍,又从麻布坊那边扯了一团麻线,顺便从谷仓旁边,让值守的族人舀了一木碗的谷子出来。

带着几个小孩来到南门门口,外面的积雪要比围墙里面更厚,离门口不远的地方,张洪扫出了一块半径2米左右的空地,然后用绳子捆在棍子上,再把棍子竖起来,将筛子的边沿放在棍子顶端,与地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空间后,在筛子底下再撒上一把谷子。

剩下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躲远一点,看到有小鸟飞下来到这里找吃的,拉动绷紧的绳子,把木棍拉倒,上方的筛子就会倒扣下来,把贪吃的小鸟给罩住。

在离这里十几米远的另一处,也按照这样的办法做了另外一处陷阱。

没过多久,张洪和孩子们手握着绳子,远远地看着有鸟儿从远处飞来。

南门这边有一小片树林,里面大部分是移栽的果树,冬季也有一些鸟类没有迁徙或者冬眠,它们会在田野、树林里寻找一些草籽、果实果腹,视力都是很好的。而且部落厨房附近,经常会有一点食物的碎屑,这些小鸟就会飞过来寻找吃的,他们对部落里比有些族人还要熟悉。

看到张洪布置的陷阱下面有谷子,毫不犹豫地飞下来,落在筛子下面,一边吃着谷子,一边警惕着打量着周围,只要有东西靠近,立马就能飞走。

这种高度的警惕性,是这些鸟类躲避天敌猎杀的手段,也是他们敢来吃谷子的依靠。

不过与狡诈的人类相比,它们的应对方式就很落后了。

等到筛子底下聚集了好几只鸟,正在吃东西后,张洪将绳子猛地一拉,木棍应声而倒,支在木棍上的筛子也落在地上,躲闪不及时的鸟类有好几只被罩在了里面。

“成功喽成功喽,”孩子们兴奋地跳着鼓掌,“族长族长,真厉害。”

张洪也很开心,说明鲁迅先生的方法很靠谱。

这些鸟以麻雀居多,对于这种毛茸茸的小家伙们,后世张洪依稀记得那篇文章上写的“张飞鸟”,被人捕捉后不吃不喝,很快就气死了,张洪没有吃它们的打算,而是让孩子们摸一摸之后,就给它们放归野外。

不是张洪爱心泛滥,而是这些鸟类身上总会带着一些病毒、细菌,摸一摸还好,要是吃下去,指不定能得什么病出来,毕竟后世很多疾病引起的原因,就是食用这些野生动物。

除了麻雀外,还有一种体型更大的鸟类,就是野鸽子。

张洪让人送来了装鸟的小笼子,把这些鸽子给放了进去。张洪有人工繁殖、驯养这些鸽子的想法。

在制作指北针的时候,张洪就想到了一件事情,比起需要在野外辨别方向,远距离地传递消息也很重要。

鸽子可以驯养成肉鸽和信鸽,对于肉食不怎么缺的熊部落,驯养成信鸽的价值无疑更大。

在前世,信鸽被人类使用了好几千年,直到二战,信鸽的作用依旧很大,甚至在民间,都有很多个人和机构专门培养信鸽,组织各类信鸽比赛。

张洪小的时候,家里就落下过一只受伤的信鸽,他还照顾过很多天,小时候不明白它们腿上绑着的号码牌的含义,直到长大后偶然看到信鸽比赛,出于好奇搜索了一下,才知道信鸽的一些知识。

当然在原始时代,没有人比张洪更清楚这些小家伙们的用法。

孩子们的欢呼声持续了好几天,直到另一场降雪把扫开的空地给覆盖住,这支原本只有几个小孩后来发展到几十人的队伍,才被张洪下令解散。

收获不小。

被抓住的除了麻雀、野鸽子、斑鸠外,还有几只八哥和其他叫不上名字的鸟类。

既然不是为了吃肉,那也没必要弄死这些小家伙,对于大自然,张洪一向敬畏,于是让孩子们摸了摸之后,这些鸟就被放归大自然了。

除了野鸽子。

随着部落领地的不断扩大,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要跟得上,而且张洪这两年要开始着手把周围的部落都纳入到熊部落的势力范围里面,那跟各部落建立及时的沟通交流就十分有必要。

另外,如果再有像冬天外出长时间在外面的情况,定期放飞鸽子回来,也能让留在部落的族人们放下心,让族人们也能知晓这些外出族人的动态。

有人说鸽子送信的原理是利用鸽子的归巢本能。

鸽子会在出生后或者被人类驯养后,对自己的巢或者住所产生强烈的依恋,无论飞到哪里,都会想要回到自己的家。

当然以上的说法都是人们美好的想象。

实际上鸽子能否送信,取决于这只鸽子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

鸽子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呢?后世科学家们多年研究,发现鸽子有多种导航方式。一种是利用地球的磁场,鸽子的头部有一些含铁的细胞,可以感知磁场的方向,帮助它们确定南北方向。另一种是利用太阳的位置,鸽子有一个生物钟,可以根据太阳的高度和角度判断时间和方向。还有一种是利用地标,鸽子会记住沿途飞行时看到的山脉、河流、建筑物等特征物,作为参考点。

当然,鸽子也会受到风力、气候、视觉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并不是每只鸽子都能成功送达信息。

还有不少以鸽子为猎物的猛禽,比如游隼,在部落附近就曾见过他们的身影。

被抓到的野鸽子有20多只,虽然一时半会分不出来公母,张洪还是决定在鸡窝旁边再搭一个大一点的笼子,周围围上网,让这些鸽子住在里面。

每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让他们对这里产生依赖,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可以逐渐地打开鸽子笼,让它们飞出去,看是否可以再回来,如果回来,就说明驯化差不多算是成功了。

等到这些鸽子再次产卵、孵化,这第一批的信鸽,估计就能驯化完成了吧。

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个几个月的时间,这第一代的信鸽就基本可以投入使用了。

张洪计划在鸽子能够稳定归巢后,开始训练它们携带小布条或者轻巧的信物,这样就可以在部落之间传递简单的信息。

到那个时候,只要远距离的外出,就可以带上一对鸽子中的一只,有需要的时候,把信息写在麻布上,让它带回部落,让部落留守的人员知道前线的事情和需求,就能更好地配合。

这些鸽子被张洪寄予厚望,要想维持一个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保持良好的信息传递方式与匹配的武力同样重要。

抓鸟尤其是抓这种野鸽子的工作还是不能停下来,恰好在部落周围,树林有的是,栖息着不少这种野鸽子,平日里很难抓到,当然要趁着这个冬天,多捕获一些,否则光靠现在的20多只自然繁育,估计要等到张洪入土才能完成把鸽子站遍布各个部落的设想。

除了自己部落要用,明年准备组织起来的部落联盟,也要有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不然光靠马匹传递信息,很多紧急情况就容易被耽搁。

既然是部落族长要求的一项“政治任务”,而且还十分有趣,不管是熊部落的族人还是其他部落的支援力量,大家都十分欢迎这个“工作”。

雪停后,部落围墙内外,到处是拿着筛子、藤筐、木棍和绳子的族人,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这项抓鸟活动,也成为了另一项族人们津津乐道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爱玩更是他们的天性。

用竹子做成的鸟笼中,放着许多被抓到的鸽子,但能够配对的却很少,只能由部落强制分配他们的配偶,让它们慢慢产生感情。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第一代的驯化肯定是最难,等到这些鸽子能下蛋,孵化出第二代、第三代鸽子,基本上这个事情就差不多完成了。

被活捉到的鸽子,都被放在笼子里饲养,这个冬天下来,用竹子做出了不少物品,包括用来喂养小鸡的鸡罩。鸽子笼大部分材料都是竹子编成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由木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

结构简单,但非常适合野鸽子的饲养。而野鸽虽然有个“野”字,但驯养起来却十分容易。可以尝试与野鸽子进行互动,并逐渐建立信任。

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熊部落公认的“全能型人才”——熊巫,张洪将不多的后世驯养知识也一并告诉了他:可以给它们一些食物和水,并尝试与它们交流。一旦发现野鸽子对你的声音和动作有反应,你可以尝试喂它们一些小型的昆虫或种子。

互相熟悉之后,可以尝试让野鸽子逐渐适应人类的喂养和照顾。然后将它们带到住人的房间里,并给它们一些食物和水。逐渐地,可以让它们在室内生活,并逐渐适应人类的喂养和照顾。

等到更加熟悉之后,它们对人类的气味就可以接受了,这个时候就能给它们一些训练了。当然训练以幼鸽最好。

信号训练的目的就是使鸽子能领会主人的意图,懂得不同信号的含义,从而形成“条件反射”,按照主人的各种信号准确行事。

信号可根据部落的需要自行规定,但是,信号一经确定,不可随意乱改、滥用,以免混淆,否则,信号就会失去作用。熟悉信号训练可与亲和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张洪为此还与巫商议了两天,确定了一些基本信息的规范统一。

常用信号一般分为声响(哨子或口哨)、颜色旗语两大类。声响用于在部落饲养时,呼唤吃食、出舍、归巢、散步、洗澡和发出警告等。颜色旗语用于飞翔运动、飞行训练指挥等。

例如吃食训练,喂食前把鸽舍地面打扫干净,吹口哨的同时再在幼鸽身旁撒少量食物,让它们慢慢啄食。如此重复训练,只要有几只胆大的吃了,其余的也会跟着啄食。这样在喂食之前,先吹口哨,再喂,久而久之,哨声成了有食物可食的信号,而形成条件反射。此后幼鸽只要听到哨声,就知道能得到食物而群集,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

除了哨声,还有颜色训练:

部落里常用的颜色有绿、红、黄、白、黑。一般使用方法为:

红色旗:插在鸽舍屋顶作为强制飞翔的信号,人为地强制信鸽作长时间飞行训练,时间可达数小时。训练日久,便能使信鸽养成见舍顶有红色旗就飞行的习惯。

绿色旗:在强制飞行快结束时,立即用绿色旗换下红色旗,并人为地让疲劳的信鸽降落入舍。如此反复训练,信鸽在飞行回到驻地上空见到绿色旗时就能迅速降落入舍。

白色旗:插白色旗在舍顶时,人为地让鸽在舍外自由活动,久之,鸽就能养成见到白色旗就自由活动的习惯。

黄色旗:作为唤鸽入舍的信号,可与声响信号同时使用。

黑色旗:作为对鸽遇险急需立即飞走并扶摇直上的警告信号。

总之,此项训练要人为地从强制、奖励(喂食)的方法入手,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自行辨别并按主人的指挥行事。颜色旗语训练和声响信号训练最好是配合使用。

(以上驯养信鸽的方法均来自某度,为了避免凑字数的嫌疑,现简单介绍一下,有想了解如何驯鸽的,可自行查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在大唐做战神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后宫春春色 魔艳武林后宫传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新现代逍遥录 春棠欲醉 男欢女爱 【斩天剑】 美女的兵王保镖 我在异世封神 曼陀罗妖精 赤心巡天 从红海开始崛起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风水之王 都市花语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长夜谍影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最近更新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 隋烽 堪破三千世相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庶民崛起 边荒枭龙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纨绔世子觉醒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只想铲屎 - 史前部落生存记txt下载 - 史前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 - 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