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的侯门悍妻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东汉末年烽火路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非洲创业实录 奋斗在五代幽州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四十五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骨余一脉倾元必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成梁靠在椅背上看着蔡献臣迷茫的样子,露出一抹笑容,他作为一个熟读矛盾说的边方将领,其实很理解蔡献臣的迷茫,他现在所有的迷茫,都是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导致的,而不是坏,更不是蠢。

李成梁也读矛盾说,读的是陛下注解本,李成梁读矛盾说,解开了一个心中的疑惑。

世界是基于道德而存在还是基于物质而存在

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也曾困扰过李成梁很久,朝中的士大夫们告诉李成梁,要修德,修德则百事具备,但李成梁在边方,根本不能理解,修德有个屁用!

要是修德有用的话,抚顺马市备御裴承祖,就不会死于建奴偷袭了。

在许多不事生产、五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大夫眼里,世界是道德的,只要有道德就可以有一切,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把知行合一去掉,只留下良知,有良知就有一切;

但是在大明大多数人,尤其是穷民苦力的眼里,世界是物质的,缺衣少食没有柴真的会死,没有教育孩子永远当牛做马;

矛盾说给出的答案是世界是基于物质而存在,而不是道德。

无论你有怎么样的道德目标要去实现,所有人都要尊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万物无穷之理。

分析、利用万物无穷之理,利用万事万物的矛盾,去解决问题,以达到道德目标的过程,就是矛盾说的主要内容。

正如陛下在矛盾说中的批注:乾坤之本,物也,世存于物,非系于德;

纵有尧舜之志,亦须俯察物理,阴阳消息,寒暑往来,此自然不易之轨;循道者必先明器,怀德者不可昧物。斯乃矛盾要义,昭昭若日月经天。

(图片翻译不收费)

此刻的蔡献臣,他的迷茫,他的疑惑,他的不解,都是还没有彻底搞明白这个问题,世界是以物质为基础存在的,他追求的高道德,追求的平等、追求的公正,想要实现颇为困难,需要物质的支持。

“陛下,蔡献臣就是现在大明大多数读书人的样子,以前的读书人不是这样的。”李成梁坐直了身子,对着皇帝说道:“臣在辽东的时候,见到过很多的读书人,巡抚、巡按、各级官员,还有到辽东讨生活的读书人。”

“和过去的读书人交流,你和他聊正义、道德、大义、善良,他就两眼放光,滔滔不绝,仿佛自己就是仁义礼智信的本身,只要听他的话,就可以完全实现这些道德。”

“每当臣问起,这些美德应该如何去实现呢臣就是想知道,如何让蛮夷听得懂大明人说话,仅此而已。”

“但是这些读书人,就会支支吾吾,左右而言他,说些怪话,说这些是人人都应该做到的。”

“在旧文人的心里,他们读孔夫子,觉得人性本善,所以人,天生就该有崇高的道德。”

李成梁这波澜壮阔的一生,见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在这些人里,有两个人让李成梁印象深刻,一个是徐渭,他曾经做过李如松的老师,因为李如松实在是不开窍,师生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

第二个就是侯于赵,侯于赵也谈道德崇高,但侯于赵更在乎如何实现这些道德。

“现在的读书人不是这样了,像蔡献臣这些读书人,看问题,不是从德出发,而是从理出发,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些读书人会觉得有恶有善。”李成梁颇为感慨的说道。

朱翊钧笑着说道:“宁远侯这么一说,还真是,最近聚谈还是很好玩的,至少不是胡言乱语了。”

李成梁赶忙说道:“当然了,这些士子里,也有些倒灶玩意儿,臣今天来,是找一个贱儒,此人名叫安希范,是万历十三年的举人,号称南衙第一才子,也不知道为何,万历十四年居然没能考中进士。”

有些读书人熟读矛盾说后,看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但大明还是有些读书人,冥顽不灵。

朱翊钧听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仔细想了想说道:“他考不中进士,是朕专门把他划去了,此人是官宦世家,他们家在胶山南麓所建西林园,比朕这通和宫都不遑多让,朕把他划掉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是顾宪成的弟子。”

万历五年,朱翊钧还没有大婚,以朕德凉幼冲为由,把顾宪成给划去了,划去的时候,张居正也无法阻拦,因为陛下问的时候,已经划完了,划完了再问,张居正再反对,那不成僭越主上威福之权了吗

同时,划掉的还有顾宪成的仕途。(226章)

安希范的名字被划掉,是被顾宪成给连累的,朱翊钧收拾不了小民,因为很早的时候,朱翊钧就知道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226)。

收拾不了小民,还收拾不了这些个士大夫吗!

“这个安希范怎么了”朱翊钧好奇的问道。

李成梁十分肯定的说道:“他说岳飞、文天祥不过愚忠,臣听不了这种话,准备找他辩论一二,如果辩赢了,那自然最好,辩输了,臣就揍他一顿。”

“他来了。”

朱翊钧是第一次见到安希范,就这第一眼,朱翊钧就不待见这人。

因为这安希范粉油头粉面,扮作妇人状,一些士大夫参加诗会,都会用些胭脂水粉,这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出席公共场合,注意下公众形象,非常合理。

但是弄到安希范这种浓妆艳抹的地步,实在是不讨喜。

“他这是举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是准备上台唱戏呢。”朱翊钧眉头紧锁,有些厌恶的说道。

冯保看着安希范的样子,差点憋不住笑出声来,幸亏他受过专业的训练,没有笑出来。

蔡献臣提出了一个非常逆天的观点,给万民每年发十二贯,但蔡献臣要讨论的还是一种社会兜底的机制,虽然有些过于幼稚和不切实际,但总归还是一种思路,蔡献臣和士大夫们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蔡献臣这些士大夫好不容易把士大夫的形象挽回了一些,安希范又狠狠地败坏了士大夫的形象。

“承蒙诸位抬爱,本人安希范,师承顾宪成,来自南衙无锡,家住北林园。”安希范抬手对着四方行礼后坐定。

师承、籍贯、自报家门,这一套丝滑的小连招,安希范告诉所有人,他的来头很大。

李成梁很不喜欢安希范的做派,这唤醒了他很多非常非常不好的记忆,他家自洪武年间起,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但是到了李成梁这一代,因为穷困潦倒,他一直到四十岁,才入京来走通了门路,世袭了家里的职位。

朝中有规矩,保奏给官,武将世袭也要有文臣保举,否则不给官,慢慢就演化成了不给足够的银子,没人给你保奏。

四十岁的李成梁进京袭职,见多了这种做派的读书人,也被这些读书人嘲弄,征战一生,被这些读书人为难。

安希范看向了四方,继续说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这首传唱了无数年的满江红,让人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英勇而无畏和忠诚而不屈,被世代传颂,但今日再看,我不禁要问,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禁要问,历史上的岳飞,他不顾一切的北伐,真的对南宋有利吗”

“还是为了他自己的抱负,枉顾国朝境遇,还是将南宋强行拖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南宋初年,国力衰微财政困难,人心惶惶不安,军队战力有限,而金国则占据中原,兵强马壮,携灭国大胜之威,人心可用,此时岳飞主张北伐,是不是过于急切”

朱翊钧听到这里的时候,嘴角抽动了下,不敢置信的看着安希范,而后转头看向了李成梁,愣愣的说道:“李帅,他这是在指桑骂槐,骂朕穷兵黩武吧,出兵朝鲜进攻倭国,都是因为朕好大喜功。”

作为读书人的朱翊钧,只想到了这一个可能,就是为了批评皇帝,批评朝廷,才这么编排岳飞,要不然实在是过于逆天了。

秦桧和赵构这对君臣,要是因为万历维新而翻案,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同,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臣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陛下还要听吗陛下若是不打算听了,臣就下去揍他了。”李成梁站了起来,活动了下身体,面色不善的说道。

“李帅自便。”朱翊钧伸手引了下,这贱儒到底是别有用心,还是真的这么想的,先让李成梁狠揍一顿再说。

“哪来的杂种,敢在京师太白楼这般胡诌!”李成梁人还没走出包厢,暴喝声已经传遍了太白楼。

朱翊钧看着李成梁十分魁梧的背影,确信这位六十二岁的武将,还是三十岁的身子,安希范这种贱儒,李成梁能打一百个!

李成梁走下楼的时候,十几个铁林军就出现了,走到了太白楼的门口处,直接关上了大门,这本该引起骚乱的关门,却没有任何惊呼声传来,看客们对此似乎已经习惯了。

“朕怎么觉得,楼下这些看客,就是为了看李帅揍人来了”朱翊钧看着看客们的反应,觉得这氛围有点古怪,一看就是有备而来,聚谈的场次多了,随时都能看到,李成梁揍贱儒,那可是稀罕事儿。

冯保有的时候也不知道陛下是心大,还是不怕,李成梁带着人把太白楼关了,这多危险,万一台下的看客直接一掀衣服,拿出兵刃来,要刺王杀驾,该如何是好

当然冯保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楼下坐的的确都是看客,而不是刺客。

朱翊钧不是心大,是他很相信赵梦佑的安保能力,在京师要是让皇帝出了事儿,他赵梦佑这个缇帅,这十五年全都白干了。

李成梁每天上几次厕所,赵梦佑都盯得死死的,自从上次李成梁揍了贱儒赵南星之后,宁远侯府就没有任何读书人,拜访过了,而且陛下要听的聚谈,前前后后,赵梦佑都把这看客的底细摸排的非常清楚。

聚谈可不是有钱就能来听的,聚谈看客一次要十五银,可是银子不是关键,身份才关键,太白楼会专门核验身份,至少也得取得秀才功名才能进门。

这天下事似乎总是如此,无论做什么,都有门槛。

“你是何人”安希范眉头紧锁,他的腿有点抖,因为他已经猜到了来者何人,因为京师的各色传说中,李成梁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记住了,爷爷我是李成梁!”李成梁疾走了几步,一个炮拳就砸了出去,直接砸在了安希范的脸上,安希范根本没能招架得住,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嚯!”台下一名看客,看到这又准又狠的一拳,不住地惊呼:“李帅雄风不减当年啊!”

看客们的确是来看贱儒挨揍的,因为李成梁揍贱儒是很有规律的,甚至京师还有赌盘,赌哪个贱儒会被李成梁揍,赌时间,赌拳数。

李成梁也没理会看客们起哄,他可知道天字号包厢坐着皇帝在看着他,他踹了踹安希范,然后将安希范拎了起来,用脑袋撞了下安希范的脑袋上。

“装死就打死你,睁开眼!”李成梁有点不耐烦的说道,这安希范还在装死。

安希范终于不敢再装死,赶忙睁开了眼说道:“李爷饶命啊!”

“哈哈哈!”

太白楼内爆发了一阵阵的哄笑,太白楼内一片欢快的空气。

朱翊钧摇了摇头,这些个贱儒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和那些蛮夷一样,只能听得懂拳头这一种说话方式,没有拳头就不会好好说话。

“我问你答,敢胡说一句,要你狗命!打死一个举人,顶多削我的爵。”李成梁露出了一个残忍的笑容,吓得安希范浓妆艳抹的脸‘花容失色’。

李成梁见恐惧生效,知道安希范已然胆怯,才开口说道:“我来问你,岳爷爷北伐,是枉顾南宋局势吗”

安希范吓得直哆嗦,赶忙说道:“不是不是,岳爷爷北伐,是天时地利人和,人心所向!金人内部不和多有内讧,而那时众志成城,人心可用,而且因为岳爷爷四次北伐的成功,才让南宋彻底稳住了局面!”

“岳爷爷没有建节前,建炎三年,金人南下攻破杭州,也就是行在临安,搜山检海要抓宋高宗,是岳爷爷一次次北伐,一次次胜利,打消了金人南下的雄心。”

搜山检海抓赵构,那时候岳飞还没有成为节度使,还是无名小辈,南宋的都城临安被金人攻破,这就是南宋初期的情景。

正如安希范所言,不是岳飞四次北伐屡战屡胜,在金人反复南下的情况下,南宋的局面只会更加糟糕。

“那个时候,只有打赢一条路可以走,别无他法!”安希范看李成梁面色凶狠,赶紧说道:“金人灭辽灭北宋,势如破竹,只有打一条路可以走,而且必须赢!”

“金人怎么可能给南宋苟延残喘的机会!趁你病,要你命,我一个读书人都知道,打仗的将领能不知道吗”

“那岳爷爷是藩镇吗”李成梁的语气稍微平和了些,看来因为安希范的话,情绪稳定了下来。

朱翊钧听闻眉头紧蹙了起来,他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他察觉到了李成梁身上有了杀气,这股杀气当然不是对着皇帝来的,而是对着安希范去的。

李成梁要杀人。

杀气这种东西无形无质,甚至有些玄妙,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大概就是,想刀了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李成梁看似平静,但真的打算把安希范打死。

“李爷爷说笑了,说笑了,岳爷爷当然不是藩镇,岳爷爷带的兵是神武后军,是朝廷的兵马,而且将领也是朝廷任免,若岳爷爷是藩镇…”安希范说到这里,猛的瞪大了眼睛,他终于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哪里!

岳飞要是藩镇,那李成梁算什么

“说下去。”李成梁语气更加平静:“敢扒瞎,要你狗命,怎么想怎么说。”

“若岳爷爷是藩镇,那韩世忠岂不是地头王了”安希范身体开始打摆子,他意识到今天不是挨顿打就能过关了。

李成梁微眯着眼问道:“为什么是岳爷爷死了,而不是韩世忠死了真的要杀将议和,为什么是岳爷爷”

安希范吞了吞喉咙,颤抖的说道:“因为…因为…”

“说!”李成梁厉声喝道。

“因为宋高宗根本杀不掉韩世忠!宋高宗连韩世忠军中的账本,都无法审计!如果宋高宗要动韩世忠,很可能会再次引发类似于苗刘兵变的叛乱。”安希范眼神躲闪的说道。

苗刘兵变,发生在建炎三年,由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赵构唯一的儿子,那会儿才三岁,也是因为这次兵变惊惧,不久后病逝。

李成梁继续问道:“为什么动不了韩世忠”

“因为韩世忠养寇自重!”安希范真的是被吓傻了,连五谷轮回都无法控制了,尿湿了裤子,他知道李成梁要听什么,一直躲避不想开口,但李成梁步步紧逼,最后,安希范被吓破胆了,只能说出来了。

说韩世忠养寇自重,就是骂李成梁,这是武将生存的第二个必要的法门,第一个法门是自污,第二个法门就是养寇、拥兵自重。

岳飞就是不会这两样法门,才能动,韩世忠深谙此道,反而不能动,这便是历史留下的讽刺。

“文相公是不是愚忠”李成梁没有看向天字号包厢,继续询问,但他知道,陛下在看着他,陛下都听到了。

李成梁之所以苦苦相逼,就是想告诉陛下,他不想做韩世忠,他只想吃饭睡觉打贱儒,看儿子继续建功立业。

陛下二十六岁,他李成梁六十二岁,熬老头,陛下一定能熬死李成梁,也能熬死李如松。

安希范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大声的说道:“不是,忽必烈整整劝降了六次,六次皆不成。”

“文相公就是一根透骨钉,扎在了胡元的眉心上!正因为文相公英魂尚在,所以神州陆沉,但依旧有人前赴后继的要推翻元廷!”

“哦六次都是哪六次”李成梁继续问道。

安希范赶忙说道:“第一次是南宋投降的宰相留梦炎,忽必烈此举是为了告诉文相公,投降就可以荣华富贵一生,留梦炎投降元廷后得到了重用,仍然身居高位。”

“第二次是宋恭帝赵显,忽必烈以为文相公清高,就搬出了旧主,准备给文相公一个台阶,但是文相公仍然不肯降。”

“第三次第四次是阿合马、孛罗,这二人是忽必烈的宰相和谋士,能言善辩,阿合马以成王败寇,孛罗以天命归元,二人和文相公辩天命。”

“第五次是文相公的家人,妻子和女儿,劝说文相公归降元廷,文相公坚决不肯。”

“第六次是忽必烈亲自劝降,最终仍然未果,忽必烈只好赐死了文相公。”

“这六次分别是,高官厚禄、旧主大伦、恃武强逼、天命气数、亲情人伦、礼贤下士,轮番上阵,最终仍然未能劝降文相公。”

“文相公若真的是愚忠,忽必烈杀人无数,何必婆婆妈妈,拖到不得不斩的地步他知道这次杀人,恐怕留下大祸,但多次劝降未果,不杀如何服众”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骨余一脉倾元必汉。”

安希范解释了这六次劝降背后代表着什么,文天祥的这六次不肯归降,最终成为了胡元永远无法摆脱的噩梦,因为文天祥一死,他就成了神州陆沉之后的最大精神寄托,永不妥协的图腾。

“倾元必汉”李成梁有些疑惑的问道,在他看来,后面这句话改为宋余一脉,倾元必宋,这样更加工整些。

安希范眼神有些晦暗的说道:“文相公在牢中听闻崖山海战的悲壮后,作诗《哭崖山》曰:吴儿进退寻常事,汉氏存亡顷刻中。文相公眼里,亡的是赵宋江山,更是汉室天下。”

朱翊钧站了起来,看向了安希范,这人很有才学,冤枉你的人,比你都知道你有多冤枉。

大明末年,洪承畴作为大明的一品大员,督师松锦之战,战败被俘,大明朝廷收到消息称‘洪督师临砍时,只求速死’,崇祯皇帝下旨赞其节烈弥笃,赐九坛准备亲自祭奠,议定谥号。

洪承畴最终投降了鞑清,后来南下江南,招抚江南诸省,经略五省,攻灭南明。

“你什么都知道,还如此这般胡言乱语为哪般!谁派你来的”李成梁手开始用力,面前这个油头粉面的家伙,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

这安希范甚至连文天祥的诗都能信手捏来,但他就是要说岳飞是藩镇军阀,文天祥是不识时务的愚忠!

安希范赶忙说道:“为了挨宁远侯的打,那赵南星挨了侯爷的揍后,回到了南衙,颇受追捧,我眼看着功名无望,故此借侯爷之手求名。”

故意发表逆天言论,吸引宁远侯注意,利用宁远侯揍人的热点,推高自己的身家,这就是安希范的目的。

李成梁听闻大怒,攥着安希范的手用力后松开,又用力,忽然又是一记炮拳怼到了安希范的脸上。

“犯贱!”李成梁真的想杀人,但是今天赶巧了,陛下在,他不能当着陛下的面儿杀人。

宁远侯府与国同休这件事,根本不在李成梁的考虑范围内,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儿子李如松真的很能打,侯爵位真的丢掉了,再立功请皇帝赏赐回来就是。

能打就是这么为所欲为。

杀人是闯祸,但当着皇帝的面儿杀人,那就有点僭越主上了,毕竟死刑要三次复奏,对于刑名管理十分严苛的大明,当着皇帝面儿杀人,那是不给陛下面子。

生死大权归陛下管。

李成梁回到了天字号包厢,等待陛下处置。

朱翊钧没有直接处置,而是让人把安希范关在了后院,安排了缇骑看守,命人打开了太白楼。

皇帝让缇骑去调查一番,看看这个安希范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身后是否有人。

缇骑的动作很快,到日暮时分,情况就调查清楚了,安希范的确是官宦世家,他多方打探后,才知道受到了恩师的牵连,没法考取功名,就打算回南衙了,这灵机一动,决定仿赵南星旧事。

“把这个赵南星流放到崇古堡去,把安希范流放金池,永不启用,永不得回大明腹地。”朱翊钧最终做出了个决定,不仅把安希范给处置了,顺便把赵南星追加处罚。

能承受得起流放的代价,就故意惹怒宁远侯好了。

朱翊钧没有搞因言获罪,这事儿一定会搞成清风乱翻书那样的文字狱。

文字狱的危害不是死多少读书人的问题,而是全面阻碍教育的普及。

比如鞑清有一种很冷门、却非常普遍的籍贯,叫冷籍,三代以内没有取得功名者或无官位者,被列为冷籍,永久不得科举。

广西泗城府凌云县有块碑刻:凌云县陋规,童生考试,有暖籍、冷籍之分。至有父兄,初送子弟读书,衙蠧多以冷籍廪保勒索。

三代以内没有当官的,就不必上学了,因为你上学就要改名换姓到暖籍之家,否则你无法参加科举考试。

而这条规矩,就是文字狱的遗毒之一。

除此之外,大兴文字狱会导致另外一个可怕现象,印书坊的大量关门。

这些书行的匠人,也不知道哪一本书会有犯忌讳的地方,涉及其中,就会有灭门之灾,书坊关门,无书可用,想读书就只能抄书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遍地尤物 修仙狂徒 【斩天剑】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我在异世封神 东汉末年枭雄志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赤心巡天 猎天争锋 最强狂兵 军少大人,体力好 竹马他有自闭症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皇太子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明末朱重八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凉州布衣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合鸣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天命逍遥王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我的外卖通万朝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 天命储君扫天下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