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首页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世子无双 王妃你是魔鬼吗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军工科技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铁血中唐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txt下载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5章 归动天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听到了燕王朱棣举旗造反的消息传来,建文皇帝朱允文心中是无比的震惊的,自己的叔叔都带头来反抗自己的政权,所以说明自己有多么的失败,这对他的威信和名誉都是莫大的打击。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最害怕的就是被人谋朝篡位了,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皇位被别人抢去了,跟煮熟的鸭子又飞了一样。对于皇帝来讲,即便是自己的亲兄弟,也得小心防范。中国封建专制的皇上是没有兄弟的,只有臣子。清朝雍正皇帝继位前的九子夺嫡,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在雍正继位后,首先打击的就是当年和他争夺皇位的几个皇子,有的被软禁严加看管,有的被贬为平民。这都是皇帝对可能有人会谋朝篡位的担忧,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亲兄弟。

但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就恰恰相反。对造反的弟弟不仅没有严加处置,反而封他为藩王,每次都赦免了他,真是个宠弟狂魔,深刻的诠释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他就是汉明帝刘庄。刘庄能继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顺的,他虽然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但母亲却是光烈皇后阴丽华,所以在继承皇位之前就被立为太子了。不过在刘庄继位后,他的兄弟们对刘庄以第四子的身份继位都很不服气,特别是刘荆。

刘荆是汉明帝刘庄的同母兄弟,为光武帝刘秀的第九个儿子,被光武帝封为山阳王。他对于刘庄的继位非常不满,便勾结哥哥刘疆(刘疆原本是光武帝刘秀与郭皇后所生的儿子,刘疆曾被立为太子,但因后来郭皇后被废,刘疆的太子之位也被撤掉,之后被封东海王),希望刘疆协助他夺取皇位。但刘疆这人生性软弱,非常胆小,只想在自己的藩地安稳的度过一生,从没想过篡位造反。所以当他听到刘荆要与他一起造反的主意后,他便立刻把此事反映给了皇帝刘庄。他希望不要因为刘荆的谋反而牵连自己,毕竟如果稍有闪失,自己可能性命不保。

按说这么大的罪状,谋朝篡位,对于皇帝来讲,即便是自己的亲兄弟,这也是杀头的大罪。因为如果不及时处置,搞不好死的就是自己。但是汉明帝不仅没有让刘荆身首异处,连罪状都懒得定,直接给刘荆赐了个封地,让他迁到别的地方住了。

刘荆可能觉得哥哥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连造反这种事都懒得跟他计较。所以,不知悔改的他,又要准备再来一次。当时正直东汉边境被羌族人侵扰的时候,东汉一直都想彻底镇压羌族人,所以就派大兵前往战场。刘荆此时甚是欢喜,认为只要大战开始,他就能趁乱直接起兵造反,夺得皇位,高兴得彻夜不能眠。

但是汉明帝也早已对刘荆有了警惕之心,秘密派了一些人时刻监视他,刘荆计划造反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其实早就被汉明帝所掌握。他的第二次谋反还未实施,就又被人举报了。这次汉明帝依旧没有处置刘荆,反而将他封为广陵王。

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但刘荆偏偏不信这个邪。自己在封地称王称霸,渐渐的又膨胀起来了,看着前两次造反自己都安然无恙,想着再来一次也无妨。他在自己三十岁的时候,让一位算命先生替自己算命。他问算命先生自己可否像光武帝刘秀一样,在三十岁的时候起兵夺取天下。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竟然被刘荆很随意的就说出来了,这智商真的有待商榷。

算命先生听到刘荆问这样的话,当时吓得就魂飞魄散,找了个借口就赶紧离开了。然后直接跑到官府报告了刘荆想要谋反的事。这次的谋反计划又被汉明帝知道了,他对自己的弟弟也是无奈了。然而汉明帝还是没有准备处置刘荆,而是派人对刘荆严加看管。

三次谋反均失败的刘荆有点沮丧了,他不在执着于武力夺取皇位,转而想用巫术来祸害皇帝。所以他找了很多术士来施法,祈求用巫术致皇上于死地。这次还是不出意外,专门负责看管刘荆的官员怕他又捅出什么大娄子,在得之消息后,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皇帝。

刘荆这次事情败露,想到前几次皇帝一直没有对自己下手,觉得这次肯定是完了。在惊慌失措中他竟然选择了自杀。其实汉明帝本来打算继续原谅他的,没想到,不等皇帝出手,自己就先行了断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好好的藩王不当,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但很显然,这位四叔燕王朱棣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优渥下场,但同样的,建文皇帝朱允文也不忍心对自己这位叔叔直接动用屠刀,已让自己获得一个残忍的罪名。

很快,便在发布了廷对策的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便下达了一个奇葩的命令。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十岁的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上台后的朱允炆看到自己的众位叔叔,也就是各地藩王兵强马壮,开始着手削藩。朱允炆削藩的手段酷烈,采取的也是诬告之类上不得台面的手法,终于逼反了藩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朱棣采纳谋士姚广孝的意见,以“靖难”的名义起兵谋反,很快控制了北平城,南下进攻都城南京。

面对自己的四叔朱棣发起的叛乱,建文帝朱允炆一边命令各地驻军抵抗,一边出动大军平乱,但大军出征时,朱允炆下了这样一道圣旨:“今尔等将士,与燕王对垒,亦须善体此意,毋使朕负杀叔父名。”这道命令恐怕让现代读明史的人错愕,要镇压叛乱,却不能对叛乱的首领下杀手,这不是相当于捆上官兵的手脚,再让他们去打仗吗?朱允炆这个举动,未免太过心慈手软,难怪最后被朱棣取而代之。

朱允炆是否真的心慈手软?看他在祖父朱元璋面前的表现的确如此,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之所以没有改立其他儿子为太子,而是将朱允炆立为继承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的仁厚之名,当朱标病重时,才十多岁的朱允炆便衣不解带地侍候父亲,长达两年,让他赢得了仁孝的名声。朱允炆还数次上书,要求更改一些比较苛刻的律法,朱元璋自知手段酷烈,引起民间力量反弹,便有心立一位宽厚仁恕的继承人,让大明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但继位后的朱允炆很快露出心狠手辣的一面,为了削藩,不惜劝说藩王的儿子诬告自己的父亲,手段残酷,湘王朱柏被迫全家自焚后,还给他上了一个“戾”的恶谥。他怎么会对造反的朱棣法外开恩呢?

根据后人的分析,建文帝的真正意思应当是,朱棣不能由我来亲自诛杀,因此朱棣可以死在战场上,可以自杀,但不能俘虏后押回南京,由朕亲自下令处决。大将们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朱棣并没有因为建文帝的命令,而像赵子龙一样在战场上七进七出,反而多次差点阵亡。先锋大将平安曾经冲进燕军阵中,以马槊攻击朱棣,险些刺中;都督瞿能追杀朱棣,也是险些用大刀砍中,瞿能儿子瞿郁一箭射中朱棣头盔;济南守将铁铉诈降,用千斤闸将朱棣困在瓮城中,再命弩手齐射,要不是卫士拼死保护,朱棣已经被射成刺猬。

可惜建文帝手下虽有众多名将,也打了不少胜仗,却因为不能彻底歼灭朱棣,而把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李景隆。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儿子,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只有他一个人把“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条命令当真了,下令不得伤害燕王朱棣。从此朱棣开始有如神助,甚至率领十多名骑兵窥探李景隆大营,被发现后也无人敢攻击,大军目送朱棣离开,连一个放箭的都没有(诸将皆以帝有诏,毋使朕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眙,不敢发一矢)。

有了护身符的朱棣轻易击败了李景隆大军,杀到南京城下。面对建文帝使者的责问,这时的李景隆还搬出“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道圣旨,来为自己的失败辩解,自然很快被撤职,但迷惑的是,建文帝又让他负责南京城的防卫。李景隆权衡一番,认为即使守住城池,也难免被建文帝追责,不如投降燕王,立下大功,还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于是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大军,建文帝见大势已去,放火焚烧宫殿,从此下落不明。

那就是朝中文武大臣嚷嚷着要讨伐燕王朱棣可以,要踏平燕王府也可以,但绝对不可以刀斧相向,绝对不可以伤害自己的这位叔叔一根毫毛,绝对不可以。

以李景隆为首的大臣,虽说有些懵逼,但在张丹青看来,这一切一切都显得那么幼稚可笑,自己对朝廷的剿抚行动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了,安安心心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着燕王朱棣登基称帝吧。

这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的原文,出自《明史.恭闵帝本纪》,原句如下:

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

朱棣带领着数十兵马逼近南军营地,结果被包围,但南军将领因为朱允炆曾经说过不要让自己背负杀害亲叔叔的恶名,所以都不敢下令放箭,射杀朱棣。于是乎,叛贼朱棣从容地从敌军营穿过,毫发无损。

建文帝的这个命令,非常令人费解。在中国古代,君臣身份是排在长幼身份之前的,参考汉高祖刘邦在取得政权后,他的父亲——太上皇刘老太公也要对他行君臣之礼,可见在中国古代儒家的观念中,“忠君”才是第一要位。从小博览群书,聪颖机敏的建文帝朱允炆,肯定很明白这一点。朱允炆发兵,是在燕王朱棣已经确确实实谋反的前提下,因此朱棣此时的身份就是叛贼,而不是皇叔。再者,在对朱棣动手之前,朱允炆已经对很多藩王下手,其中湘王朱柏——建文帝的另一个叔叔,就是被他逼死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原文记载的这种场景下,武将们完全有机会将朱棣活捉,押解到南京接受审判,不一定非要杀死他。但这些武将却一动不敢动,几乎是目送朱棣成功侦查离开,非常违反常识。

所以,朱允炆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句话,其真实性存在很大的疑问。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史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界限不清,很有可能这句话是着史之人杜撰出来的。

这样说来,朱棣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朱棣当时手下的士兵,多是在边境与蒙古军交战厮杀的精锐之兵,同时朱棣本人也积极招募蒙古骑兵加入他的阵营;而南方的军队,多是由军户组成的,因为承平日久,战斗能力已然大大下滑,岂是朱棣部队的对手?更何况,朱棣后来兼并了同是精锐的宁王边军以及蒙古朵颜三卫,实力更是有了巨大提升。要知道,在任何时候,军队的素质都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

将领的素质,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毕竟,军队的数量再多,单兵素质再高,如果没有能够正确领导,那么军队的威力也是发挥不出来的。因此,在军队战斗力不给力的情况下,如果南军能够出现一位合适的将领,那未必就敌不过朱棣。然而,可惜的是,南军不仅军队素质不行,将领也没有几个能用的。南方资历最老的,是老将耿炳文,此人善于防守,然而与燕王的作战,需要的是进攻,能够进攻的将领,或是自然死亡(如常遇春,徐达),或是被朱元璋提前干掉(如蓝玉,冯胜,傅友德),建文帝实在是无人可用。不出预料,耿炳文惨败。唯一能和朱棣掰手腕的徐辉祖,根本得不到重用。

反观朱棣一方,朱棣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的儿子朱高煦更是出色的将才。除此之外,张钰,朱能等人,在后来都证明了是可用之将才。因此,朱棣在将领的质量方面存在着绝对的优势。

最后,谋士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朱允炆身边的三书生,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虽说是熟读儒家经典,且书生意气,善于指点江山,但毕竟都是些政治经验为零的青年才俊,说不好听就是愣头青,他们的建议都是纸上谈兵,从来不去考虑操作的可行性。面对这样的队友,朱允炆自然是在智谋方面完全被碾压。

因此,朱允炆这个愣头青,注定是无法削藩成功。因为他根本不是并经将强,老谋深算的四叔朱棣的对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剑道第一魔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修神外传仙界篇 修仙狂徒 【斩天剑】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我在异世封神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赤心巡天 踏天境 最强狂兵 重生后我带着小青梅白手起家 贵族 流年流不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伐就在今日 长夜谍影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宋歌声声慢 大唐钓鱼人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九霄魂录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纨绔世子的一生 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 我的外卖通万朝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txt下载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