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首页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流氓帝师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抗战之血怒军团 逍遥小贵婿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奋斗在五代幽州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txt下载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4章 争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整个燕王府的地下,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打造兵器和准备筹划工作。但此事此刻的燕文朱棣心里却十分的没底,这原因结果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改因为造反这条路着实不好走,古往今来,多少造反的乱臣贼子,都已沦为刀下之魂,一区区一个北平城对抗整个天下,朱棣心里终究是害怕和忐忑的,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了。

古往今来,这些造反分子从陈胜,吴广开始,就没几个能落得好下场的。从近一点的开始算来,比如说着名的梁山泊起义,还有招安和封官的可能,但燕王朱棣显然是没有任何退路了。

公元209年,陈胜吴广为反抗暴秦的残酷统治,面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局面,毅然举起反秦大旗,掀起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然而,这次起义如流星划过天际般迅速坠落,陈胜、吴广虽然是败在秦军手里,但是,最后却惨死在自己人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陈胜过早自立为王,埋下诸多隐患。起义军在攻下陈县后,面对地方三老说的“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的劝说,陈胜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和喜悦,迫不及待地自立为王了。

其实,陈胜的部下还是有头脑清醒的人,比如魏国大将张耳和陈余。它们就曾力劝陈胜缓称王,“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

但陈胜称王的决心坚如磐石。

正是因为陈胜过早称王,暴露了他起义的私心。

陈胜有过一句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对他起义终极目标的最好诠释。说明他在走投无路情况下的奋起反抗,目的是追逐名利,求取富贵,封王拜侯。所以,陈胜无视张耳陈余的劝告,急迫地满足了自己对权利的渴求。

过早称王的后果之一,就是失掉民心。

在当时的情况下,民心是起义队伍的根基,失掉了民心,便师出无名,便丢掉了队伍。

过早称王的后果之二,就是造成队伍内部的分崩离析。

陈胜在陈县称王后,派遣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为副将,进攻赵地。在武臣的努力下,赵地得以迅速平定。武臣打算亲自将捷报呈报陈胜,张耳、陈余阻止了武臣,劝说他自立为王。武臣抵挡不住诱惑,随即在赵地称王。陈胜闻讯后,极为愤怒,欲诛杀武臣全家。后经蔡赐好言相劝,方才罢手。

但由此引起了连锁反应,韩广称燕王,田儋自立为齐王,周市立魏咎为魏王。

诸王并立,各怀鬼胎,相互掣肘,内耗不断。队伍不再听从陈胜调遣,陈胜的威信也急剧下降,整支义军各自为阵,一盘散沙,大大地削弱了起义队伍的战斗力。

过早称王的后果之三,就是贪图享乐。

称王后的陈胜,面对已经取得的一点小成就,沾沾自喜,尽情享受权力和王位带来的虚荣。不再亲临战事一线,不再与当初的贫苦农民并肩战斗,导致他和义军官兵离心离德,战事每况愈下。

第二,言而无信,诛杀功臣。

陈胜的另一句名言是“苟富贵,勿相忘”。但当初的田垄伙伴前来投靠他时,他的不屑一顾和傲慢冷酷就显露了出来。他甚至诛杀了因一时不小心说错话的长工同事。对同事如此,对老丈人同样无礼。见面时“长揖不拜”,老丈人只好扔下一句话:“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愤而离去。

至于葛婴,在不知陈胜已经自立为王的情况下,拥立了楚国贵族后裔襄强为王。其目的不外乎稳定军心,安抚百姓。且在得知陈胜称王后,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斩杀了襄强。但陈胜仍不能容,取了葛婴的性命。

葛婴对陈胜忠心耿耿,稍有差错便遭致杀身之祸,这种做法未免让其他功臣寒心。

吴广的死,陈胜也难脱干系。

周文在西征路上高歌猛进,几乎没有遇到秦军的抵抗,直抵函谷关,距离咸阳仅百十里地。胡亥慌了神,遣章邯率一干死囚,以不要命的打法,大败周文于渑池,周文自杀身亡。消息传到荥阳,吴广已率部围困荥阳数月,久攻不下,军心不稳。

吴广部将田臧、李归担心被章邯和城内守兵内外夹击,劝说吴广早作打算,但吴广不为所动,决意攻下荥阳。

田臧、李归等随即假传陈胜王命,“吴广久留荥阳,暗藏祸心,蓄意谋反,我等受陈王命处立斩”。斩杀吴广后,田臧修书一封,将情况报告陈胜。

陈胜的表现相当反常,不但没有问罪于田臧,反而任命他为楚国的令尹,着其率部阻击章邯。

吴广在大泽乡和陈胜共举大事,为成功起义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和陈胜算是患难之交,又是陈胜敕封的“假王”。陈胜对吴广的死如此冷漠,莫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抑或就是他的授意?

第三,陈胜、吴广缺乏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

当初,张耳、陈余苦劝陈胜暂缓称王时,还有一个战略目的,就是希望陈胜拉拢各国贵族后裔,聚拢人心,凝聚力量,协助他们反抗暴秦,恢复旧国。如此一来,何愁霸业不成,反秦不胜?

但农民出生的陈胜显然缺乏如此长远的战略眼光,阶级局限性暴露无遗。

所以,陈胜最终为自己的无知买了单,被车夫庄贾所杀。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由于它的主要剧情是揭露官逼民反,宣扬农民起义,很多人便以为《水浒传》在明朝一定是禁书,但实际上,在整个明朝此书都颇为流行,许多士大夫也对其推崇至极。俗话说,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明太祖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反抗暴政起家的,自然不会过于打压《水浒传》。不过好景不长,到了崇祯年间,明政府的统治已经昏庸腐朽,全国起兵造反的农民数不胜数,《水浒传》才成了禁书。

在《水浒传》流行的二百多年,书中活灵活现的英雄好汉们对广大书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催生了一大批效仿者。明末的农民起义领袖往往从《水浒传》中得到启发,有的是采用其政治口号,如李自成的“奉天倡议”就是从“替天行道”修改而来;有的是仿效其决策战术,如张献忠把《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埋伏攻袭拿出来用于实战;还有一群河盗,其首领把宋江的名号冠在自己头上,把自己想象成统领一百零八好汉的“公明哥哥”。

其中有一支起义军,对《水浒传》的模仿更是有模有样,不仅在梁山揭竿而起,给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明王朝沉重一击,还同样接受了招安,堪称“骨灰级粉丝”。而之后没几年明朝就灭亡了,崇祯帝吊死于煤山。问题来了,当时明王朝此时已经危机四伏,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他们为什么还要接受招安?他们被招安后又是否如愿获得了朝廷的庇护呢?

这支起义军的领袖名为李青山,他本身就是山东梁山寿山集人,从小深受《水浒传》的熏陶,梦想成为乱世枭雄。此时的梁山泊虽然已经不再是宋代八百里烟波浩渺的水域,但也素来多水,灌莽颇深,李青山自幼在此地玩耍,对地形了如指掌,一旦钻到灌丛里就如鱼入大海,一溜烟不见人影。

梁山泊又和漕渠紧密连接,自元代开凿会通河,梁山就成为了南北漕运的必经之地。李青山发现,每次东南来的运粮船经过这里,等待开船闸时都会排很长的队,“闸层次栉比,不数里即衔尾”。而且枯水期等待蓄水时粮船还集中于梁山一侧,这样一来控制了安山闸就等于控制了漕运,李青山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才在梁山泊发动起义的。

不过起义大事能成,还得借天势。明朝此时正巧是多事之秋,不仅吏治腐败、经济衰退,还天灾不断,纵然崇祯帝有心励精图治,但奈何国家已经到了烂泥扶不上墙的地步。崇祯十三年(1640),就在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浙江等地发生旱灾蝗灾,百姓的收成寥寥无几,到了冬天草木俱尽,无情的饥荒开始吞噬百姓的生命。

倘若次年丰收还好,偏偏第二年又是旱荒大饥,直接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而灾荒发生后,朝廷本应发挥赈灾济民的功能,可此时他们却在为剿灭农民军和应付后金入侵疲于奔命,国库又无钱赈灾,于是对灾荒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下灾情便一发不可收拾,百姓父子相食,行人断绝,山东诸镇群盗四起,所到之处只见饿鸱衔人肠,道路尸纷纭,普通人已经处于无法生存的状态。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山东各地的纷乱动荡对李青山造成了很大触动,他一方面想聚集人马在乱世中保卫村寨与自己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是把起义大事当成了一门投机生意,希望通过与朝廷对抗的方式引起政府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实现被招安后加官进爵的目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青山开始召集昔日党羽,掠取远近马匹兵仗,聚集数千人上了梁山,并招揽附近州县灾民入伙来扩大队伍。由于梁山泊地域狭小,物资匮乏,为了获取与朝廷长期斗争的粮草与物资,李青山除了劫掠附近州县外,还抢夺国家漕粮,向路过的运军收取货物税收,派遣其手下分据韩庄等八个闸口,直接切断了王朝的经济咽喉。

虽然李青山的起义事业方兴未艾,但他并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一直在寻找被招安的机会。崇祯十四年(1641)的夏天,当时新任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北上京城途中,经过山东济宁时,李青山对其大表忠心,称自己是率众护漕,并非造反。周延儒考虑到朝廷内外交困的现状,为了稳定地方社会,保障国家运道通畅,也一口答应了授予他官职。

但李青山实际上获得的是类似于“弼马温”一样的底层官职,史料记载,崇祯十四年(1641)李青山在兖州同知李芳蕴的率领下疏通河道,干的都是苦力活。由此看出,朝廷并不是真心实意对待李青山,而是先稳他一手,暂时缓和山东混乱的局势,之后伺机除掉他。就连那位搭桥牵线的周延儒也密奏崇祯帝,建议尽快除掉李青山这个心腹大患。

察觉到朝廷的企图后,李青山先下手为强,率领起义军一口气攻破了东阿、新乐,并南下抵达扬州沙河店,劫漕船三十,转而夜攻东平,杀了一千余人,官兵二百。李青山的巨大声势传回京城后,皇帝大怒,朝廷下定决心派兵武力镇压,会兵二万五千剿贼。

李青山的手下都是什么人?大部分是当地走投无路的灾民,为了混口饭吃上的梁山,这些组织涣散、武器落后的农民军哪儿见过这阵仗,遇到正规军队自然是一碰就碎,李青山也被生擒活捉,押赴京城当街凌迟处死。

事实证明,想通过起义招安谋求官职的想法无异于与虎谋皮,深受忠君思想的束缚的李青山,终究被朝廷背叛,落得了与宋江等梁山好汉同样的结局。而当时国力匮乏的明王朝,也因为假招安一事彻底失去了缓和农民起义局势的机会,反而要将有限的兵力拿来镇压李青山,最终王朝覆灭也是咎由自取。

不过,陈胜、吴广仍不失为英雄,他们敢于直面压迫,奋起抗争。虽最后祸起萧墙,惨遭自己人杀害,但他们在大泽乡的振臂一呼,注定载入历史,光耀千秋。

而能够成功的,大概就会有汉高祖刘邦,抑或是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的风光结局,所以开创一个全新的帝国。但这毕竟是少数。

但事实上,被招安的梁山泊起义诸多英雄,最后也落得一个个生身死的悲凉下场。

和燕王朱棣就更加不同了,他是皇帝的叔叔,朱元璋的儿子,皇帝坚决不可能容许他的造反成功,碧必欲杀之而后快,甚至全家都不会留一个。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绝品桃花命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曼陀罗妖精 和竹马睡了以后 东汉末年枭雄志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仙灵图谱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都市花语 重生后我带着小青梅白手起家 军少大人,体力好 竹马他有自闭症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抗日:大将之路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宋河山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嘻哈史诗看古今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纨绔世子的一生 皇子无双 大明伪君子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以捕快之名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权征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txt下载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