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北朝

红莲素心

首页 >> 逐鹿北朝 >> 逐鹿北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衣冠不南渡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色泪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铁血中唐 
逐鹿北朝 红莲素心 - 逐鹿北朝全文阅读 - 逐鹿北朝txt下载 - 逐鹿北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8章 大业五年(开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隋国,秦州。

尉迟迥终于得到了消息,催遒死了,是杨坚杀的,罪名是挑拨离间,诬陷国公。

看着杨坚的信,尉迟迥又惊又惧,李天罡果然猜对了,催遒真的背叛了他们。

可李天罡又没猜对,因为杨坚没有因此出兵镇压,而是好言安抚尉迟迥,让他好好养病。

杨坚这招以退为进,直接让尉迟迥失去了大义,而且杨坚还下了罪己诏,表示自己有愧先帝嘱托,他也是迫不得已。

朝廷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起事已经失去了先机,尉迟迥没有向齐国求援,因为他也不想齐国参与进来。

杨坚的一系列举动,获得了人心,他极力拉拢各方势力,就此进一步稳定了隋国的局面。

而司马消难那边,也收到了杨坚的来信,杨坚在信中对双方实力做了对比,他们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

历史上周国灭了齐国,二人的实力增加了数倍,而此时他们仅有不到半数的地盘,的确不是朝廷的对手。

就这样,一场叛乱被杨坚成功化解,哪怕李天罡挑唆,也弥补不了实力上的差距。

突厥提前爆发了内战,不可能给他们支援,最重要的是齐国的存在,让他们只能团结一致,否则只有灭亡。

到底还是走到这一步,高顺心中暗叹,不管怎么说,当国家危难之际,总会有人挺身而出。

历史上陈国还抵抗了一段时间,要不是陈叔宝太昏庸,陈国或许可以坚持更久。

如今杨坚已经建立了隋国,在他的治理下隋朝正快速恢复着元气,已经无法一举覆灭。

接下来两国要比的是发展,比对时机的把握,比谁更有耐心,战争不会停止,直到分出胜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大业五年,邺城皇宫。

朝堂之上,高顺一身龙袍,散发着王者的威严,颔下的胡须,让他多了一分成熟的气质。

剑眉星目,俯视着下方的臣子,大臣们正在讨论一件事,到底要不要修渠。

“齐州大水,泱及数州,无数百姓被淹死,更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岂能视而不见?”

“魏阁老此言差矣,齐州大水虽然严重,可官府早有准备,提前撤走了沿岸大部分百姓。

去岁的大水,最多是淹没一些土地房屋,百姓虽有死伤,但不是很严重。”

两位阁老在朝堂上争论,阁老是高顺的称呼,其他官员都插不上话,但他们心里早有判断,基本上就是三方,支持、反对、中立。

“袁阁老的意思是,官府已经做了工作,那水患就不用治理了?”

“魏阁老这话有些偏颇,老夫不是说不治理水患,而是说没必要大兴土木,去修什么水渠。”

看着下方争吵的二人,高顺面无表情,这四年来,齐国一直在稳定发展,完善各方面工作。

高长恭在幽州,已经完成了长城的修建,那些劳工都被迁到辽州,继续向北建设。

经过四年的发展,辽州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室韦已经适应了农耕生活,朝廷设置了吉州和黑州,正式成为齐国领土。

那些劳工到了东北,朝廷终于还他们自由,让他们在东北大地成家立室,算是补充了一下人口。

可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部分从国内征调的民夫,他们习惯了给人打工,已经不愿意兄弟。

这些人有几万人,是新兴的工人阶级,国内的市场已经饱和,根本没地方安顿他们。

按理说这里面他们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可以回到国内享受安定的生活,可其中大部分人都不愿意享受,表示想继续干活。

和耕种比,这种雇佣方式的确更容易创造效益,要不是官府管控,会有更多人加入他们。

面对这些富裕的劳动力,大臣们对他们的安置产生了分歧,一部分觉得可以启动运河计划,这是早些年就定下来的。

而另一部分人觉得没必要开凿运河,而是让他们去开垦土地,毕竟现在齐国的耕地面积还没有饱和。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粮食问题也提现出来,要不是有南方的支撑,北方很可能会出现饥荒。

可是从南方运粮,运输又成了问题,陆路运输速度慢、消耗大,不如水路便捷。

而水路又受到河道限制,根本无法贯穿南北,所以有一部分大臣也开始支持修运河。

一边是自给自足,一边是南粮北调,都是为了民生大计,谁说的都有道理,如此就吵了起来。

如今的内阁,人员也发生了变动,阳休之和徐陵先后去世,高顺启用了裴蕴和房彦谦,同样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裴蕴,河东闻喜人,陈朝都官尚书裴忌之子,门荫入仕陈朝,起家直阁将军,出任兴宁县令。

裴蕴性明辩,有吏干,一开始在陈朝做官,任过直阁将军、兴宁令,但他却始终思念着北方的故土和亲人。

大业初,考绩连最,高顺闻其善政,征为刺史州官。

当时南方初治,户口脱漏现象很严重,年龄不实“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齐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利于发展生产,成为当时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因为裴蕴曾经做过刺史,对其中的内情比较清楚,于是他上疏,提出了一整套核实户口的措施。

他奏请采取的“貌阅法”,也就是说,每个户口均由官司检阅,与本人核实,这样,不但性别、年龄能够落实,人数也比较可靠。

为了贯彻这些措施,他还规定:“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

又规定了奖励告发的办法:凡有户口漏报者,告发者只要“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

这些措施付诸实施后,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结果“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南方的隐藏人口都被找了出来。

在此时的历史条件下,采取按人查对户口的“貌阅法”,确是一项有利于核实人口、促进生产的政策。

尽管裴蕴提出这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客观上对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的实力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此高顺很满意,向大臣们道:“前代无好人,致此罔冒。

今进民户口皆从实者,全由裴蕴一人用心,古语云,得贤而治,验之信也。”

由是渐见亲委,拜京兆赞治,发擿纤毫,吏民慑惮。

这样的贤臣,高顺自然不能浪费,于是五年内多次破格提拔,从地方官到中央,从户部进了内阁。

这样的升迁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快了,高顺之所以选择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年轻。

至于房彦谦,房彦谦,字孝冲,齐州临淄人,出身清河房氏,起家广宁王高孝珩主簿。

大家族的文化熏陶和动荡的政局变换,铸就了他的清正品格和娴熟的从政能力,十八岁时他就担任了家乡齐郡的主薄。

历史上他一直在政府任职,直到四十岁才被郡守举荐进京,做了监察御史,职责是“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其职责既像后世的纪律监察干部,还兼具司法监督和整治朝廷风气的责任,官品虽然不高,权力却也不小。

后迁为河南长葛县令,在全国官员考核中,因其清正廉洁,被评为“天下第一”,并因此而晋升郡司马,州郡军事官员“二把手”。

如今高顺提前启用他,并不是他表现的有多突出,因为高顺突然发现,他儿子也不简单。

他是房玄龄的父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碧蓝航线界限 踏天境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首席爱妻命中注定 贵女明珠 铁血特战队 嫡女娇媚,疯批摄政王拿命宠 快穿:小白花她日日都想拐走男配 无罪之证 绝色神雕 点金主教 大清九福晋 修仙之龙帅崛起 一叶倾城,天才太子妃 江湖饮剑曲 无处不在的哲思之旅 重组星河 追爱101次,宝贝别闹了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唐逍遥小神医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医冠权宦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风雪战火 大漠群英传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梗王饶命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奋斗在嘉靖年间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堪破三千世相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国舅凶猛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逐鹿北朝 红莲素心 - 逐鹿北朝txt下载 - 逐鹿北朝最新章节 - 逐鹿北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