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首页 >> 大唐马王爷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第一搅屎棍 三国:从徐州县令开始争霸天下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清话事人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 大唐马王爷全文阅读 - 大唐马王爷txt下载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36章 初四开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高审行带着一名万年县的衙役来见皇帝,皇帝怀里抱着伤者,在马上对延州刺史道,“高大人真是神勇,朕很钦佩……你还能不能动一动?”

高刺史早将靴子蹬上了,回道,“陛下,微臣方才都以为要绝后了,但发觉无恙,真是万幸。”

皇帝笑了笑,示意那个衙役,对刺史道,“那么请刺史沿街巡他一遍,登记伤者和店铺毁损,随后到胜业坊江安王府来见朕。”

高审行带人去了,护牧队在身后喊道,“高大人,宝刀未老啊,还是我们西州人的风格!”

高审行头也不回,冲身后摆摆手。

皇帝道,“禁卫们护送皇后及众妃速回大明宫,王妃这是内伤,一个侍女带护牧队、回永宁坊请凝血珠,一个侍女引朕去胜业坊救人,再去个人请太医到胜业坊。”

……

为了迎接正月上元节的狂欢,少府准备赶制一批特种规格的二踢脚,到时要在长安各门同时燃放。这样的场景也很壮观的。

这批“巨炮”先做了样品,每一支粗逾门轴,一尺来长,红衣金箍儿,由少府的人带到城外试验,结果一支保一支,没有哑炮,射得也高,药量也足,动静非常之大。

最后成批制作要由工部核准,少府官员特意带了三支样品送至工部来。工部尚书是阎立德,濮王妃阎婉的父亲,办事官员将三支炮送给了濮王府管家。

初三是个重要的日子,午饭后,管家听着城中鞭炮声如潮,便将三支“重炮”拿出来,说正该“震一震”他们。

但这么个大家伙竖在地下可不能掉以轻心,信子还很短。

点燃第一支时,下人们掐着香、试试乎乎,几次后总算成功,却将它斜射到长乐坊方向去了。

第二炮则有了经验,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

第三支,恰好濮王李泰看到了,他要过香来说,“让本王亲自燃一支。”

谁知他将炮射得更歪,擦着王府的院墙飞出去了——又是长乐坊方向。

李泰当然不知道他亲手施放的这一支重炮炸到了江安王妃。

亲眼看见归林居巷口一幕的也没几个人,知道长乐坊街上出现过一匹惊马的人还多些,但知道驭手是谁的又不甚多。

但天山牧四名护牧队员巧拦惊马的事,却传的人人皆知。坊间的未嫁女子们传得更邪乎,说护牧队的人深谙马性,又个个神力,一把攋住马缰,惊马喀噔一下,便停住,然后服服贴贴的。

姑娘们嘀咕,“这些西州人可真神奇,长安是不好找了!”

“你哪里懂,陛下便是从西州出来的呀,那这些人还差得了?你都不知道吧,我听上街的人说,陛下的骑术超过了所有人!他骑着红马,一眨眼便到了惊马身后,再轻飘飘的一伸手,便将坠马女子打半程空里接住了!那可不是个小物件呀!”

……

初四,含元殿早朝如期举行。

皇帝往下一看,赵国公,江夏王在下边安然就坐,二人各领一班,在京的诸王、入京的边州刺史们也都到了。

看起来每个人都精神焕发,这个年过得不错。

晋王、吏部尚书李治奏禀开年的人事任用,第一个便涉及到洪州。

人们竖着耳朵听,不知这个从二品的洪州大都督到底花落谁家。

尤其是亲王们,异常的紧张。亲王们除了那位纪王殿下,料想每个人都不愿意离开原封地,多年的经营一旦离开,损失说不清楚。

建州刺史王茸,任洪州刺史。

赵国公在底下听出来了,委任的不是洪州大都督,而是洪州刺史。也就是说,这次洪州不再督领其他四州,洪州降格了!

有些人想了一阵子,才想起这个王茸的来历。

泉州海溢时,建州刺史王茸未等长安分派,也未等泉州求援,在第一时间用快船将赈灾粮运抵泉州。

洪州由大都督府一下子降为上州,主官由从二品直接改为了从三品。那么也就不必非得亲王担任了,亲王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不过王茸应该满意了,建州原是东南一隅深山中的一座下州,下州刺史直接跨入上州刺史的行列,谁都认为王茸拣了个大便宜。

正四品下阶变成了从三品,虽然只是两阶,但三品,那就跟龙门一样!人走时气马走膘,没有人表示异议。

江州刺史由御史中丞王盛泰出任。

这个王盛泰众人又很熟悉,他原是工部的水部郎中,随皇帝参与了泉州赈灾之后,曾经升了一阶。

没想到这一次,王盛泰又要跑到江州主政去了。

江州是中州,王盛泰不出意外的、将由正五品上阶,再到正四品上阶,一步跨了四阶!

如果一位亲王去江州可能很失落,但王盛泰——这次人们真有点忌妒了!

赵国公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王茸和王盛泰既不属于自己这一伙,也不属于江夏王那一伙,不过这二人品阶升得虽快,任地却并不令赵国公看好。

那里全都是江防要地,也许一场大水、一次决堤,便能冲下去个三五阶。

他在等两个人的去向,一个是吴王李恪,一个是他的老儿子长孙润。他要看看这两个人到底要任去何地。

岳州刺史年高致仕,由扬州长史褚惟春接任。

这是个平级调任,大都督府长史和上州刺史都是从三品,但刺史却是主政一方,比长史好看多了。

人们听出来了,沿江三座州府新上任的主官,都是参加过去年泉州海灾赈济的。他们不是关陇的人,也不是山东的人,更不是辽东的人。

随后的委任又印证了他们的判断,原泉州长史赵昌贞,迁任庐州刺史。

皇帝在上边听着李治一个个往下念,看着底下江夏王和赵国公的神情。还行,两位打头的老臣看起来还算平静,坐在那里连身子也不摇一摇。

说明这几个人的任用,没有明显令他们吃惊,吃惊也不好表现出来。

王茸、王盛泰、褚惟春、赵昌贞这些人都是立身很正、未见有什么派系,且长期任劳任怨的官员。

皇帝早已猜到,这些人因赈济泉州海灾而为人所知,任地又是沿江州府,不论是江夏王爷,还是他的舅父赵国公,都不会站出来明着反对。

且不说反对的成效占几成,关键是,反对也不能制衡到彼此,反而有可能将他们反对的人,也推到对面去了。

搞个平衡、见缝插个针就能多么容易?

皇帝心中暗哼,怪不得接连听了几项如此重要的委任,江夏王和赵国公仍是面色如常,所有人都看着呢,实在是咧咧嘴也不方便啊。

接下来,该动动亲王了。

但皇帝忽然问道,“对沿江几处州府的官员委派,不知赵国公和江夏王爷有什么看法?”

赵国公不抢着说,江夏王也不抢话,彼此谦让。

然后李道宗起身道,“陛下所任这几人,依微臣看真是再合适不过!这几位都有赈济水灾的履历,多年来,官声亦属踏实勤勉,陛下将他们任往沿江州府,正是人尽其才。”

赵国公道,“嗯嗯!江夏王爷所言,正是微臣所想!”

皇帝如释重负的样子,说道,“难得我们君臣想到一起去了。”

赵国公暗道,“应该是陛下你同晋王殿下……想到一起去才对吧?陛下你何时让我想过什么呢!”

江夏王暗道,“当着这么多的亲王、重臣,让我怎么说?恶人让我做?又不牵筋扯骨,本王凭什么!”

皇帝一乐,“别的臣工……哪位还有不同看法,今日尽可畅所欲言。”

褚遂良奏道,“几州所任,恰如其分,微臣由衷拥戴!”

皇帝道,“如此甚好,晋王,你再往下讲。”

晋王躬身道,“臣弟遵命。”底下的许多人重新屏息静听。

“年前,曹王明奏请为其母妃迁葬一事,使天下人尽知其孝道,陛下犹为在意。曹王年仅十五,尚未成家,任地却远在曹州,一早一晚孤身一人,如今就连离着母妃的陵寝也远了,令我们这些身为兄长的,时时想起来,都忍不住自责!”

怎么说着说着委任,又转到孝道上去了?

晋王说的言辞恳切,令听者动容,真是这么回事!但这到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晋王转达陛下的意思?

曹王李明从班列中出来,朝龙座方向施礼,“臣弟多谢陛下想着!”

赵国公暗道,“陛下难道这是要替曹王作媒?可老夫家里已经准备出两个义女、要匹配给曹王了!”

这件事就不同于什么岳州或江州的刺史了,陛下若是一张嘴,再将太极宫女学中哪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赐婚曹王,自己的打算岂不落空?

赵国公连忙起身,奏道,“陛下之意,微臣深有感慨!微臣这里有一事,思虑了数日,正想请陛下主张!”

“哦?”皇帝很是有兴趣地看向赵国公,“国公有什么事是同曹王有关,怎么不早说?”

长孙无忌道,“呃……老夫府上认得了白雪、白梅两位义女,此次曹王抵京,老夫倒看两个女儿同曹王极为匹合,有心搓合,只差个英豪月老。”

如果能请到陛下出来作媒,那么曹王的婚事便跑不掉了!他看向皇帝,若皇帝肯说句好,那他便就势、请这个天底下块头最大的媒人。

江夏王低头寻思,长孙大人真不愧做买卖的出身。

皇帝十分惊讶,“不错!朕必得亲自为曹王选个英豪的月老!国公,朕看江夏王爷才最当得起这一角色!朕定下来,月老便是江夏王叔了!”

李道宗有些意外,但欣然起身,回道,“陛下无命,微臣也正有此意!”

王爷意外于皇帝来得快,本来是赵国公借着义女婚事去拉曹王,但皇帝又将自己掺和进来。

按常理去想,赵国公既然嫁女,那么自己自然就是代表着曹王一方了。

他哪能不马上答应呢?

曹王的婚姻大事便在三言两语间定了下来。皇帝说散朝之后,还要将这件喜事告诉皇后及众妃,必要让她们人人都备厚礼。

朝堂上充满了人情味,两位当朝重臣,共同为大唐的一位年轻亲王操办婚事,堪称新年中的一段佳话了。

皇帝对众臣道,“常言道,‘家有孝子,天地不绝其嗣’,朕一直在考虑曹王婚事。白氏姐妹人品出众,如花并蒂,不瞒诸位——朕在承天门夜宴上见了白氏姐妹,便生出了同样的想法,看来真是与赵国公不谋而合!”

长孙无忌暗道,“老夫做件功德事,李道宗抢一块出去、陛下你又抢。”但也成,总之义女也是老夫的!

曹王道,“臣弟请求为母妃迁葬,事先曾经忐忑不安,唯恐给陛下出了个难题。陛下不但恩准臣弟所请,还为臣弟婚事操心,令臣弟感激莫名!”

皇帝道,“朕已然走在赵国公的后头了,那便追上一步!曹王大婚在即,曹州便不必去了。”

连李明在内,人人都有些诧异,看来曹王要动一动了。

李治这才接话道,“按陛下之意,岐州刺史致仕后,曹王转任岐州刺史,封邑等级与官品不变,仍食一千户。”

皇帝插话道,“岐州人口二十五万,总比曹州近七十万人口好管些。岐州又地近京师,一来可以使曹王安心成婚,婚后两位王妃归省亦便。二来又方便曹王就近在其母妃陵前尽孝。三来,又可方便朕、与他在京的诸王兄多尽手足之谊。”

没毛病!

真没毛病!

一点毛病都没有!看看人家金徽陛下和晋王殿下,一唱一和想的多周到。

而对曹王来说,任地上多几人、少几人还真不算什么,因为李明的职、禄什么都没少。小兄弟靠着皇兄,成家立业先!

曹王满怀欣喜,立刻谢恩。

但众人想,曹州这么大块肥肉,难道是吴王的、或者是长孙润的?除了这两位应该也没别人了!

凉州刺史李袭誉,也就是婉妃的父亲、皇帝岳丈,已上了奏章请求致仕。左武卫大将军长孙润,接任凉州中都督,正三品。

凉州升格了!

赵国公一阵激动,听了这么久,这是头一个都督!

凉州,西接肃州、甘州,勾连着偏远的西州、安西都护府方向。在南边接应河源重地鄯州、河州。往东又与灵州隔河呼应,这样的重地,实为长安西半片的门轴!

升格升的理所当然!

赵国公想,就差吴王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剑道第一魔 我在大唐做战神 穿越大周 虚空塔 曼陀罗妖精 我在异世封神 都市偷心龙爪手 萧阳叶云舒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穿越陪都之谍战重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何寄锦书来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 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天命逍遥王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大周第一纨绔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回到古代积功德 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我四叔是朱元璋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 大唐马王爷txt下载 - 大唐马王爷最新章节 - 大唐马王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