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刀

祝家大郎

首页 >> 诗与刀 >> 诗与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楼群芳谱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重生之征战岁月 拂袖红妆gl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诗与刀 祝家大郎 - 诗与刀全文阅读 - 诗与刀txt下载 - 诗与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二十五章 开海(感谢智瞳万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军事改革依旧如火如荼在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是骑兵部队,这是大华对室韦的重中之重。

具体组建多大规模的骑兵,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骑兵不只是要马,还有甲胄兵器。

大汉最强的时候,骑兵也在十万之内,也就是卫青霍去病灭亡匈奴的所有主力。

骑兵这个兵种,实在太贵,组建是消花费是一方面,后续保持与维护的消耗,更是天文数字。

这些都会让捉襟见肘的朝廷财政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

所以发展生产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那么生产力该如何发展?

毫无疑问,那就是要进行科学技术的推广。

只可惜科学技术的推广,并非徐杰一个人努力就能做到,而且徐杰也只是有一些基础的知识,甚至都没有动手做过什么东西。许多东西,也并非有基础知识就能立马着手做成的。

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说一个水力纺纱机,不明所以的人,只以为知道原理就可以做出来。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徐杰,他显然知道水力纺纱机是什么原理,真要他动手做,甚至都不知如何开始。

人力纺纱机都是一个复杂的机器,何况水力纺纱机。

徐杰以往并非没有想过动手做些什么东西,但是都无疾而终。肥皂也好,水泥也罢,又或者烧制玻璃,听起来简单,没有这方面真正的从业经历,真动起手来,当真不是一个人一朝一夕的事情。还不如练几趟刀法让徐杰愉快。

什么事情才是徐杰如今立马可以做的呢?

夏文案前放着徐杰派人送上来的一份奏折。

奏折之中,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开海禁,鼓励沿海居民商户出海。

历朝历代,几乎都有海禁,包括大华。

之所以要海禁,其实并非后人所说的古人愚蠢。

海禁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中华大地,本身就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出海是获取什么东西,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中国自古都是一个极其稳定的农业社会,人口都要绑在土地里进行生产,一旦开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人口大量流失,那么许多田地无人种植,就会导致粮食减产,更会导致国家实力下降。特别是一个朝代在战乱之后初建,更是要保住人口进行农业生产。

其三,避免沿海匪乱,因为一旦人出海找到了居住地,那就彻底脱离了法律的管辖,沿海盗匪就会滋生,这是不可避免的。明朝倭寇,就是明证,倭寇之中,很大一部分,本就是汉人。

所以这么几方面的原因,历朝历代的海禁也就产生了,甚至在人口爆发的中后期,大多也不会解禁。

但是徐杰要开海禁,海禁带来的好处太多,贸易只是其中之一,往黑暗里说,还有掠夺。

每朝每代的海禁虽然严松不一,但是即便再严格的海禁,冒险出海的人依旧不少,这也证明了海贸的利益之大,这还仅仅是商贸。

朝廷一旦官方开海,甚至朝廷势力直接加入这个过程之中,真正的掠夺就会随之而然的发生,殖民更是不可避免。

这其中的好处,徐杰是见识过的。

夏文看着这份开海的奏折,惊得双眼发直,细看徐杰奏折中具体的内容之后,夏文依旧久久缓不过神来。

只得开口吩咐门外太监,四处去请各位相公来。

海禁一开,乱象丛生。

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连徐杰都知道不可避免。

“海盗”这个词,不是玩笑,中国的海岸线实在太长太长,这会给沿海带来巨大的治安压力。

中国自古,其实只追求一个词,那就是“国泰民安”,这是中国历朝历代最大的政治正确,一旦违背了这个政治正确,其中后果,不言而喻。

徐杰这份开海的奏折,似乎就在挑战这个政治正确,

相公们匆匆忙忙从各处衙门赶来,看着徐杰这份开海的奏折,皆是面面相觑。

面面相觑的相公们,连商议都还没有开始,就又匆匆带着奏折往徐杰府中而去,甚至连夏文都一起出了宫。

可见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冲击。

始作俑者徐杰,正在家中慢慢完善着手中的那份地图,身边还有三个皇子,时不时发问。

徐杰也事无巨细地回答,自从铁球与石球的问题之后,徐杰还亲自动手在三个皇子面前做过一次更加严谨的试验,这三个皇子都开始慢慢相信了徐杰的一些话语,虽然不至于深信不疑,却也当真开始各种好奇。

地图是世界地图,大致成型了,却依旧粗略无比,徐杰甚至都记不起爱尔兰与威尔士哪个在东哪个在西,但也不妨碍徐杰完成这份世界地图。

徐狗儿一脸惊慌匆匆而入,口中结巴说道:“少……少爷,皇帝陛下来了,皇帝陛下来了。”

徐杰抬头,问道:“在哪呢?”

“在门口等着。”徐狗儿答道。

“那还不快把人请进来?”徐杰有些生气,哪里有让皇帝在家门口等候的道理?

徐狗儿也是冤枉,他自然不敢把皇帝挡在门外,是那皇帝夏文自己要在门外等候通禀。徐狗儿又连忙奔出去请。

徐杰也顾不得三个小皇子,俯身一把抱起自己完成的这些地图,便往大厅而去。

谢昉,吴仲书,刘汜,梁伯庸,跟着夏文直入正厅,站成一圈,无一人落座。

徐杰走了进来,先是见礼,然后把地图一张张往地上铺去。

谢昉却先开口问:“太师,你所言海禁之事,我等心中皆是震惊无比,不知从何商议,特来府中解惑。”

徐杰一边点头,一边铺着地图,口中答道:“陛下与诸位相公是怕生乱事不可收拾?”

谢昉点头:“这是自然,首要之事,便是民脱律法,不可管束,必然盗匪横生。”

这里面有一个道理,出海本就是提头卖命,天有不测风云。若是真有那些胆大匪类,只要稍稍聚出几十人,劫掠沿海居民,岂不比航行几千里贸易来得快?

这世间,哪里还有比中华之地更富庶的地方?哪里还有比抢劫自己人来钱更快的办法?一旦海禁开了,也就预示着就算拿着钱在海外岛屿生活,一辈子不回内地,也可以通过开海的政策轻易获得与内地一样的生活物资,获得与内地一样的生活品质。

不开海禁,也有这个原因。那就是那些想在海外岛屿为匪的人,就算抢到钱,也难以花出去,生活品质有钱也无法保障,等于白抢。开了海,岛屿上的钱就变得有意义了,随时随地都能买到内陆所有的物资,过着逍遥的生活。

这个区别看似不大,其实很大。穿了绸缎的人,穿不下麻布。用了陶瓷的人,用不了竹碗。坐上了马车,就不愿意走路。用了舒适家具,就不远坐石头墩子,踩了大理石板的房间,就难以接受泥泞土地面。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品质。

没有几个人愿意抢了百万家财,却还活得像个深山野林里的人。

但是海禁一开,这个区别,几乎就没有了,只要有钱,在海岛上还是在内陆里,几乎都是一回事,需要的东西,自然有人争先恐后给你运来。

但是徐杰提出开海,自然不是一时头昏,只听徐杰说道:“谢先生不必过于担忧,开海生乱,这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控制这个乱,使之走向正轨,我也有一些对策。首要对策便是朝廷要竭尽全力投入其中,朝廷要大力打造水师,把附近海上之陆地都占住,开州府管辖,如此就能把律法推出去,控制近处乱民滋生,如此可保沿海安宁。

海外之地,并非都是荒蛮无用之地,反而大多都是肥沃之地,我大华如今人口已过万万,土地出产难以再有大的增长,这些海外之地,正可减小许多压力。如吕宋一岛,便有几十州府的广阔地盘,种植水稻再合适不过,而且气候稳定,一年几熟,若是尽开发之,再养几千万人不在话下,朝廷便再也不用去烦忧度支上的问题,大灾小祸,皆有余粮应对。”

谢昉闻言,似有不信,开口问了一语:“不知这吕宋在何处?”

徐杰走了几步,点了一下地图:“此处。”

夏文与众人皆俯身去看,夏文已然开口:“此处当真有太师说的这么大?”

徐杰点头:“吕宋这一带,可不止这么大,群岛无数,面积巨大,皆是种稻之地,若是真把这一带全部占得,多少万人都能养活。”

能养活人这个论点,显然打动了谢昉等人,这些人都是治国之人,农业社会,其实粮食就是国家之本,没有什么能种出无数粮食更有吸引力的论点了。什么矿产资源,什么土地面积,什么林木产出,都不如粮食来得直接。

谢昉依旧理性非常,闻言又道:“若想大面积种植作物,民岂愿背井离乡?无民,再多的田地,也无甚意义。”

徐杰面色一沉,指着另外一块地图:“此处不远,南下往西,过海峡,越一片广洋,沿途皆有补给,广洋之北,便是天竺之地,广洋之西,乃黑人之地。无人可用便可在此两处寻人来用。此两处人口众多,取之不尽。”

徐杰所言之海峡,便是马六甲,沿途行船,不比太平洋难找补给,而是皆可沿岸而走,补给不缺,郑和下西洋也基本是这个路线。印度洋北,就是印度与斯里兰卡,印度洋之西,就是非洲。

徐杰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有一个词汇呼之欲出,那就是“奴隶”。历史上的黑奴贸易,本身就是用来做农业生产的,造就了无数美洲的大庄园主,这些大庄园主生产的东西,极大部分都被运回了欧洲,欧洲的人口暴涨,也从这个时期开始。

谢昉听得明白,却是叹息一声,说道:“太师说的是昆仑奴啊,若是大量以人为畜,有违天和啊。”

徐杰已然牙关一咬,目光在厅内几人来去,口中说出一语:“此乃江山社稷万年不失之法。从夏商周至今,天道轮回,往复不止,从来没有过千秋万代,虽天朝上国,亦内忧外患,不曾断绝。何以强如汉唐,亦会覆灭?内忧不过人多无养,外患不过国贫无力。若是人再多也可好生好养,国再久也能恒富不弱。才可千秋万代,万岁万岁万万岁才可成实际之言。”

徐杰这一语,再也没有什么仁义道德,说得直白露骨。却还有一句直白之言没有说,那就是不断的对外扩张,会让百姓保持对战争厮杀的血性,强军强军,还有什么比这样更好的强军办法?

也说得几个儒士眉头深皱,心中触动,翻江倒海。

徐杰再说一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利尔,有何天和顾忌?为我大华之民争利,岂不就是大仁大义?大恩大德?”

夏文略微有些颤抖开口:“太师,楚王,若是大兴水师,那室韦怎么办?”

“陛下,室韦不过小患,若真水师大兴,海贸繁荣,朝廷有钱有粮,臣可保证,臣有生之年,必彻底覆灭室韦,甚至在草原开设州府,永绝后患。”徐杰坚定而言,统治草原,对于以前的中原王朝来说是不现实的。

因为补给线太过长,连强如汉唐,也不过只能保持战争时期的补给线,长远驻守的补给都很难维持。一旦朝廷实力稍有减弱,不说草原,就说在西域经营了几代人的影响力,说没有就没有了。

但若是有钱有粮,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就能真正做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了。

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有足够足够多的粮食,天涯海角,也能兵锋所指。有足够多的粮食,其实就是解放了更多的人手,解放更多的人手不仅可以用来发展生产力,更可以用来发展军事能力。

大厅之内,已然沉默,针落可闻。

谢昉似乎被定住了一般,一动不动。吴仲书眼神不断往身边人看来看去。

刘汜低头苦想,梁伯庸盯着徐杰脚下的地图在看。

夏文许久之后再问:“太师,此法当真可行?”

徐杰答道:“此法必然可行!”

夏文闻言点点头,看向谢昉。

对于夏文来说,那一句真正的千秋万代,兴许已经就打动了他。

谢昉依旧十分理性,开口说道:“太师,我朝之民,向来有故土之观念,不愿背井离乡,就怕海禁一开,出海的良民无几,反而皆是盗匪之人得利。”

徐杰答了一语:“江南血刀堂,第一个出海。待得血刀堂得利而回,便是诱惑,必然会从者如云。”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徐杰。

唯有谢昉说了一语:“太师,既然如此,这海禁可以慢开一步,不若先颁给江南血刀堂开海许可,让其先试一试,朝廷也可在这段时间发展一下水师。待得血刀堂得利,若当真从者如云,再开海禁,如何?”

徐杰点头答道:“也可!就依谢先生所言。”

谢昉再叮嘱一语:“定要保沿海治安无忧。”‘

“谢先生放心便是。”徐杰答着,脑中已经在构建一个徐家的巨型海洋利益集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碧蓝航线界限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我在大唐做战神 后宫春春色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肥水不流外人田 乡村大凶器 王爷的心尖宠妃 军少大人,体力好 穿越三天即流放,大佬被迫造反了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拒嫁豪门,首富小叔哄着我结婚 萧阳叶云舒 我在异世封神 洪荒夺美记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唐逍遥小神医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千门36天局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强国,从清末开始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小兕子驾到 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朱门风流 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诗与刀 祝家大郎 - 诗与刀txt下载 - 诗与刀最新章节 - 诗与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