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

祈祷君

首页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人人都爱马文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修罗武神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我在亮剑卖军械 大明崇祯,开局释放魏忠贤 大夏第一宠妃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大明1617 神圣罗马帝国 
人人都爱马文才 祈祷君 - 人人都爱马文才全文阅读 - 人人都爱马文才txt下载 - 人人都爱马文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3章 开科取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傅歧的到来带来了梁国的消息,也带来了马文才在梁国的一半人手。

若没有马文才这些在庄园里招揽、训练的游侠儿和甲卫,傅歧绝无可能一个人顺利通过层层关卡的梁国,更不能在现在『乱』成一锅粥的魏国平安无阻的到达洛阳。

傅歧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打断了花夭和马文才的“尝试”,并且以眼下几乎可以预见的“忙碌”可以看出,短期内也没有“尝试”的可能。

这一半人手也解了马文才如今的燃眉之急,他在魏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根基不稳,很多时候一些事情不放心别人去做。

白袍军是他的核心兵马不可能随意调出,黑山军又在外征战,洛阳那些裴公的弟子朋友毕竟是外人,哪里有自己的人用的舒服。

“所以说,陛下已经被软禁在同泰寺里‘出家’了,对外却宣称他自己出家不愿还俗,禁卫只是保护?”

马文才皱着眉头,“其他官员又不是傻子,难道看不出其中的蹊跷吗?”

“看的出也没有用啊,台城和建康都被禁卫与北府军把持着,三皇子是名正言顺监国的最年长皇子,现在建康『乱』成这样,人人都巴不得粉饰太平,哪里希望『乱』起来?”

傅歧嘲讽道。

未必没人看出萧衍被关在了同泰寺,可他两次出家掏空了国库,已经让血多臣子对他产生了不满,甚至有了“他已经年老昏聩”的想法。

眼看着萧纲和昭明太子一样礼贤下士、重用士族,不少世家倒向的很快,有禁卫把守京畿,建康易守难攻,更别说无论谁当了皇帝,都不会轻慢对待他们这些高门,所以他们对帝位上是谁并没有多么忠诚。

可对于冤死的傅翙来说,便从头到尾就是被萧衍父子坑了,而且作为萧纲上位的踏脚石,承担了所有的恶名。

他的两位血脉至亲,他的父亲和兄弟两人,说到底都是被萧衍父子坑死的。

萧衍不听劝说,执意要修浮山堰用下游的水淹上游,直接导致了他的兄长坠入淮水、被敌国所俘,甚至还要自残身体回来解救同僚,最终导致了伤重不治而亡;

他的父亲含泪送走了长子,却又要为萧衍三脚猫一样的计划扫尾,成为父子争夺权位的牺牲品,他兢兢业业把守建康门户十余年,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傅歧本身是个欢脱直率的『性』子,接二连三的受到打击,已经对梁国皇室产生了深深的憎恶,更对这对将臣子百姓都当做私产的父子恨之入骨,千里迢迢来找马文才,并不是因为他是什么“忠臣”,也不是为了送什么“诏书”,只是希望能有个给他报仇的机会。

“节哀。”

看着傅歧一副强装着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表情,马文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多年相交,自然明白他想什么。

“若哪一日我们南下,我一定让你单独领一军,打回建康。”

傅歧忍着家破人亡的痛苦、老母寡嫂对他的期望,一路历经磨难的来到魏国,途中各种怀疑和不安,一边想着自己从来没有领军打仗的经验、无论是谁都不会放心让他带兵,一边又想着就算不要脸的死乞白赖,也要找马文才要点人来……

如今马文才没有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直接回应了他的期待,他这一路的不安和忐忑仿佛都成了他自己的庸人自扰,这让傅歧一个面目刚毅的汉子,竟像是小孩子受了委屈一般红了眼眶。

“我无事,他们想让我如丧家之犬一般仓皇度日,我就偏精神振作的过每一天!总有一日,我要让他们都知道萧纲才是那个谋朝篡位、引狼入室之人,我父亲是冤枉的!”

傅歧从怀中掏出那张诏书,狠狠地拍在案几上。

“这就是皇帝给我的诏书,他以为我带兵去救他是一心忠于他,便把这个托付给了我。”

马文才将诏书打开一看,见到上面那筋骨俱备无法模仿的字迹,便知道是萧衍的亲笔。

“这是对三皇子多失望,既然将储位给了萧综?”

再一见上面的内容,他笑了。

“他是想让全天下都知道他宁愿选个血统混淆不清的孽种,也不愿让和太子一母同胞的儿子登位吗?”

仅仅从这张诏书上,就能看出皇帝对这个儿子多失望。

说起来也是讽刺,如今三皇子萧纲做的一切,都是萧衍第一次出家时皇帝希望甚至暗地里推动太子做的事情。

太子不肯软禁父亲、也不愿辜负东宫官员们的期待,直接出家了,萧衍在怒其不争的同时,未必没有感到欣慰,所以一直不肯摘了他的储君之位。

而萧纲顺应东宫官员,在争权上表现出了太子少有的狠心和利落,明明才符合萧衍心中期望的,却被父亲所厌弃。

如此想想,竟然是怎么选都不对,也许太子萧统当年自请出家的选择,才是真正懂自己的父亲,选择了唯一一条能保全父子之情的路。

“皇帝也许是怕白袍军知道他被软禁后脱离了控制,担心你们在外拥兵自重、对萧综不利,所以才让和你交好的我送这封诏书过来,好给你们吃颗定心丸。”

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傅歧也已今非昔比,能够看出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了这封诏书在手,你们就会对萧综越发尊敬,就算他出了什么事,有这封继位诏书在手,你们随手都有护送二皇子回国的理由。”

“傅歧,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这番话如果出自梁山伯或是花夭、陈庆之之口,马文才一点都不会觉得惊讶,可偏偏从直来直去的傅歧口中说出来,倒让马文才吃惊。

“这一路北上,我总免不了胡思『乱』想,就多想了点。”

傅歧也看出了马文才的吃惊,挠了挠脑袋。

“那你以后还是最好多想一想,其实你和你兄长一样聪慧机敏,只是以前一直有傅使君和傅大郎在前面顶着而已。现在你肩上承担的东西多了,光凭武勇已经不够了。”

马文才想起他是为何成长,也有些心疼这位好友。“平日你没事的时候,可以向花夭和陈庆之请教下兵法和带兵之道,他们练兵的时候,你也可以多看看。”

这便是给他带兵做准备了。

“马文才,旁的话我也不说,以后但有驱使,就是上刀山下油锅我也不会眨一眨眼!”

傅歧狠狠抱了马文才一下。

“啧啧,你这身上味儿,是几天没洗澡了?”

马文才嫌弃地推开傅歧,“别和我动手动脚的!”

“你刚刚和人家花夭亲亲抱抱的,也没见嫌弃人家啊……”

傅歧嘀咕着。

“你叽咕叽咕什么呢?”

马文才皱眉。

“没没没……”

傅歧连忙转移话题,“话说回来,我这一路北上简直吓傻了,听说你把豫州拿下了,把齐军也灭了?我从徐州北上一路打着白袍军的旗号,几乎没有被阻拦,比魏国宗室的牌子还好使,你到底做了什么?”

要说他在这世上最佩服的人,除了他兄长就是马文才了。

“听说关陇人马现在也跟着黑山军为你征战?你怎么做到的?”

“没什么,以前黑山军走私的时候本就是从关陇南下,做买卖时认识了李阀的人,他们有马有人,我有钱粮,就这么牵线搭桥有些了解。”

马文才淡淡几句,好似并没有什么,其中的布局却已经从几年前就开始了,显然早有预谋。

“我北上时,杨白华给了我几封荐书。仇池氐人原本就过的苦,我答应他们打下雍州、豫州后会给他们一块可以放牧、经营的地盘,他们便带着凉州的人马过来了。”

所谓“一呼百应”,有时候并不真的是因为人格魅力,很多人其实都有如同看热闹一样的从众心理。

杨家世代统领仇池氐族,仇池氐南下“打天下”去了,其他氐人氏族也不甘落后,也跟着走了。关中李阀选择投机,李阀的姻亲们有盘根错节的关系,自然也就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谁都知道蛋不能放在一个筐里的道理。

在外人看来,好似他野心勃勃、早就经营多年,可就跟怀朔葛荣起事一样,大多数时候来投的人只是觉得同乡或有认识的人有个照应,就这么一点点壮大起来了。

马文才那时倒没觉得这些后手能帮他夺下关中,那时候只不过想着这些势力离并州极近,如果白袍军对抗尔朱荣不幸落败或有危机时刻,他们伺机在侧釜底抽薪,或许能多出一条活路。

结果白袍军节节胜利,又是取了洛阳又是打退了柔然人马,今时不同往日,这些关陇世族一直被边缘化在洛阳贵族之外,早就有重新翻身的野心,眼见着马文才从无败着,自然是一拍即合。

但他们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必须联系不断的胜利、联系不断的有好处让他们品尝到,否则他们随时都可能抛弃掉马文才这支外来的势力。

原本马文才还在担忧,等六镇兵马也投向他这边后,北方基本没有什么仗打了,该如何满足这些渴望军功的关陇势力,现在看来……

“傅歧,你真是我的福星。”

马文才嗟叹。

“你带着诏书来,解决了我一个大麻烦。”

傅歧不明所以,只知道傻笑。

在拿到傅歧带来的“诏书”后,马文才原本已经准备停滞的步伐又开始迈动起来,私底下不停接触其他方的势力,也不忘了安抚有思乡情绪的白袍军,解决他们的一些问题。

现在魏国各处动『乱』其实大多已经被平定,北方最大军阀尔朱荣的势力已经烟消云散,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和贺六浑的人马不合,即使归顺了洛阳势力也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倒是便宜了马文才。

花夭生擒了尔朱荣麾下不少首领,譬如贺拔胜、侯莫陈悦等,这些人大多是武川军镇的势力,出身北镇,倒是和六镇人马相处的还可以,虽然未必能服花夭这个女人,但看在马文才和贺六浑的面子上,明面上还是尊奉她一句“大将军”。

如今萧宝夤的势力已经被灭,尔朱荣、葛荣的势力也是如此,河东豪族尽附,南方徐州、兖州、青州、豫州的宗室将领死的死、南逃的南逃,只要黑山军继续带兵攻伐,南方便能全部平定。

现在大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最迫在眉睫的问题则是“夏种”和“秋收”。

魏国因为长期的征战,地方官员几近屠戮、更换,很多地方根本无人治理,男丁被强征为兵、女人被劫掠为奴,大块大块肥沃的荒地闲置在田间没人耕种,尤其以饱经战『乱』的河北、河东为甚。

相比较之下,雍州、豫州两地因为萧宝夤用强兵把守,反倒没有耽误耕种,这也是他有胆气向中原发起挑战的原因。

现在齐军覆灭,马文才直接出手夺了这两地,为的也是这两地的粮食和人口。这两州没有经过太大的动『乱』,他又下了死命让征西军不许扰民和毁坏农田,等到秋天,这两地恐怕是唯一能自给自足的地方。

但仅凭这两州的粮食,供养不了这么多的兵马,顶多能再支持征西军平定中原的战事,再负担其他人马、尤其是洛阳附近驻扎的那么多士卒,完全不切实际。

除此之外,各地官员的空虚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尔朱荣是个没有文化的粗人,还是胡族出身,只知道用杀戮来解决问题,整个中原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被他杀了个干净,贺六浑军中那些首领、包括后来归顺的各方势力,也大多是武将,没有什么文臣。

这些人带兵打仗可以,也许也能镇守一方土地,可真正要统治一个地方,就必须要使用能够书写计算、会治理地方的有能之人。

中原遭受如此劫难,现在掌权得势的又是以将领为主,但凡有些抱负的,此时都不敢出仕,就害怕一不留神又被砍了,自己死了事小,祸及家门才是更大的悲剧。

正因为如此,马文才不得不将尔朱荣一族、以及曾经参与过河阴之变的刽子手们全部从牢中提了出来,尔朱荣等贼首当着洛阳百姓的面车裂了,其余从者皆除以腰斩之刑,并昭告天下。

马文才并不喜欢这样的场面,所以车裂尔朱荣一族的时候他并没有去,车裂的监刑官是元子攸、元彝和几位家中惨遭灭门的高门官员之后。

北地民风彪悍激进,听闻尔朱荣将被车裂后,洛阳的百姓纷纷涌上刑场,甚至还有从周边的并州、甚至更远地方赶来的,就是为了亲眼目睹尔朱荣如何被除以极刑。

尔朱荣及其诸部受刑后,残缺的尸体被百姓们带来的凶器瓜分一空,有些带回去喂狗,有些带回去祭祀家中亡人,还有些是准备带回家煮了吃掉的。

本应控制局面的元子攸不但没有控制这样群情激奋的场面,甚至还带头捡起了尔朱荣的头颅,用自己特意带去的铁锤将他敲成了肉饼。

有元子攸领头,等马文才派去维持秩序的白袍军赶到时,明明死了上百人,可在刑场中甚至连一片完整的尸身都找不到,最多有几块肉泥,还被闻到牵来的狗给吃了。

事发时的血腥味几欲让人作呕,腥臭之气甚至让位处内城的马文才都能嗅到,何况又是夏天,马文才担心会出现疫病,派人清洗刑场,触动了水车水龙并五百杂役,清洗了三天才散去那股异味。

这件事也极大的震慑了归顺了马文才和白袍军的尔朱荣旧部。

以往尔朱荣得势时,他们一直跟随尔朱荣烧杀抢掠,并将洛阳贵族当成猪狗,军纪尤其散漫,洛阳士人羸弱荒/『淫』的印象也挥之不去,即便他们现在来了洛阳,也瞧不起这些几次弃城投降的“上等人”。

然后一场行刑,让不少去送故友同僚的尔朱荣旧部深受震动,那人人争而分食残骸、生啖其肉、渴饮其血的场面实在是骇人,很多人明明都是征战多年的战场煞星,回去后竟整日整夜噩梦不断,大改心『性』。

更多的,如同六镇子弟,甚至庆幸他们在葛荣落败后选择了跟随贺六浑南下,否则现在被生吞活剥的那些,就是他们了。

在已经安抚过百姓、又履行了与元子攸的诺言后,马文才第一次使用了自己的权力,正式在洛阳的太极殿中召集了一场大朝。

洛阳官位空悬,元子攸沦为傀儡,大权基本把持在马文才等人的手里,他们没有授官,这些空悬的官位也就没人弥补,于是来上朝的大部分都是武将,夹杂着因为守洛阳而幸免于难的官员。

“如今民心已定,百废俱兴,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选拔新的官员和地方将领,今年的秋收可能会耽误了,明年的春耕却不能再耽误。”

马文才开门见山,指出魏国现在最大的问题。

“我们没粮了。”

听说要选拔新的“官员”,在殿上的大部分人心中都蠢蠢欲动。

他们都不是傻子,知道马文才会让他们来,便是要“论功行赏”,借封赏官职,拉拢、分化各方势力。

但即便知道他的用意,却没有人能抵挡的了这样的诱『惑』。

魏国战『乱』不休、起义不断,盖因自迁都洛阳以后让大部分有能之士失去了晋升的可能,有些因罪贬谪的,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有起复的可能。

而且北方杂胡混处,比起政治局面平衡的南方朝堂更加复杂,不靠武力手段清洗一番,完全没办法获得平等谈话的机会。

他们死了这么多人、杀了那么多,为的不就是像今天这样,站在金殿上,和所谓的“贵人们”商议该如何“有能者居之”吗?

元子攸作为“吉祥物”,并没有多少『插』嘴的机会,倒是任城王替他们问出自己的疑问:“那现有的人马,要如何安置?”

“各州府的刺史都已空缺,我并不准备用诸位将领治理地方,诸位之才在于保家卫国,不在于经营谋划,用你们来做这个太大材小用了。”

马文才尽量说的委婉点,“除此之外,洛阳诸部、诸衙门几乎都没有了主官和佐臣,这些地方人事庞杂、政务繁苛,并未我等一朝一夕能够填补完全的。”

朝堂上许多将领连汉字都不认得,让他们去当文官简直是要命,听闻马文才准备让他们去各地镇守,当即都长舒了一口气,再听说洛阳这些衙门还要人,一个个都你看看我,我看看。

“那怎么办?到哪儿去抓这么多文官?”

尉迟智硬问出了大部分将领的疑问。

“其实魏国还有不少能用的贤良,只是被尔朱荣动辄杀人的手段惊骇到了,所以不愿出仕。如今国家空虚,我想请陛下下诏‘举贤良’,除了提拔原本曾担任过官职的下野官员外……”

他的目光在一片听得懵懂的将领们面上扫过,这才说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

“……还要‘开科取士’。”

“开科取士?”

这个“士”字实在太过敏感,好多被中正九品的门第所限坑了几代人的将领们当即就皱起眉头,呼喊起来。

“你准备在我们魏国搞梁国那一套?”

陈庆之也担忧地看着马文才,怕一个意见不合,就毁坏了现在大好的局面。

却见马文才摇了摇头。

“这个‘士’指的不是士族,我也不准备用科举选拔新的‘士人’。这个‘士’指的是官僚,被选拔者通过科举后,只有官职,不会得到出身,用‘开科取士’的名头,不过是为了招揽、吸引天下的读书人罢了。”

他顿了顿,又说。

“况且,现在的魏国,已经不适宜‘九品中正’了,‘开科取士’之后,这将成为魏国的惯例,和‘推举制’一并作为魏国选拔官员的依据,不再有士门、吏门、将门之分,也没有三六九等。”

“此话当真!”

“真有此事?!”

霎时间,满殿轰然,皆是不敢置信。

自孝文帝迁都之后,魏国就只能以门第论出身和官职,大部分将领只要不是出身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以及汉族头等门阀崔、卢、郑、王四门,基本就和高官无缘。

尔朱荣杀了那么多汉化官员,六镇一路走一路杀,都是为了废除这一道以出身论英雄的破规矩,如今马文才说出自己准备推行的政令,自然立刻赢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除了出身宗室皇族的任城王和元子攸外,只有寥寥几个出身大姓的首领皱起了眉头,殿上其余诸人几乎都是欢天喜地。

选拔官员没有了门第之见,他们的儿女也可以去读国子监、去各地郡学读书,能被举荐成为官员,甚至将他们的家业传承下去。

他们把脑袋提在裤子上造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过的不像他们那么窝囊吗?!

花夭曾对六镇人马说的天花『乱』坠,此时都抵不过马文才寥寥几语,此时不免有些无奈。

她站在殿前,看着殿下的马文才在朝堂上意气风发、肆意挥洒着自己的才能和抱负,没有人的目光能从他身上转开,没有人不认真倾听他的话语,不由得扬起了一抹笑意。

能让她花夭倾心并效忠的人,是个真正的英雄。

相比起其他人关心以后将没有门第之见,贺六浑更关心的是“开科取士”。

“那何谓‘科举’?”

“这是我在梁国曾经尝试过的一种选拔方法。我梁国的五馆之中用策论选拔甲乙等学子,而后朝中也曾用考试的方法选拔过一批官员。”

马文才曾在祝英台那里听过天马行空的几句,后来便上了心,再后来马头城选拔官员时,他便向梁帝领了选拔的事情,试验了一番这种选拔可能。

他大致地介绍了下梁国是如何选拔出互市司的官员们的,又无奈道:“现在中书、尚书、秘书等省几乎没有人用,我们需要的是立刻能用的人才,不是只会夸夸其谈出身高门的蠢物,所以考试必不可少。”

“除了用时务策和经义学问选拔天下有识之士外,我们还需要大量佐臣和属官,负责主持各个地方的耕种、流民安置和赋税等职责,因此还需要大量历算、天文、术数和书法等方面的人才,不拘一格。”

马文才看着听着『迷』『迷』糊糊的“大臣们”,又说道,“诸位将军们去各地开府,没有校尉和军师也不行,所以还要开‘武科’,选拔武艺过人、膂力矫壮的勇士,亦或擅兵法、后勤的军中辅臣,诸位将军麾下若有厉害的士卒,也可举荐他们来考武科,谋个出身。”

他笑笑摊手。

“我毕竟不是诸位将军,可不知道你们手下有什么能人,就算想为国举贤也不知道贤良在哪里啊,你们说是不是?”

这句话才真正打动了他们,心中一片火热。

要说考什么时务策,什么书法天文术算,就算把他们剐了也倒不出几点东西,他们也不是这样的材料,可他们手底下会打架力气大的人多啊!

眼见着他们马上要去当官了,不能让昔日的弟兄们吃糠喝稀是不是?

以为马文才开“武举”是为了名正言顺给他们赏赐手下的,一群将领们都兴高采烈地商议了起来。

“哈哈哈,梁王说的对,你哪里知道哪里有勇士可用,当然是我们来推荐了!”

“那是,我麾下有一勇士,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可开两百斤的大弓,骑『射』是一等一的好,谋个小将不在话下!”

“我也需要一个军师!我每次打仗都头疼什么粮草,算都算不清,梁王帮我记着,挑个好用的人啊!”

一时间,殿上喧闹如菜市场,又要推荐人的,有喊着要优先挑人的,还有急着催马上“开科”的,吵得人头晕脑胀,哪里还将殿上坐着的魏主元子攸放在眼里。

贺六浑和任城王一干势力,眼看着马文才借由“取士”一下子拉拢了大半的朝臣,再一想等真“开科取士”,马文才少不了就是一言九鼎的选拔之人,日后为了官位投效的人会更多,眼中就不免闪过一抹忧『色』。

虽然忧虑他将在魏国只手遮天,可即便他们想要管理好这个国家,却一没有马文才那样在梁国朝堂历练过多年的能力,也没有马文才那样曾在梁国试验过考试取士的经验。

甚至他们还听得云里雾里,没有完全明白他要怎么施为。

然而即便他们再怎么无知,也能察觉到这确实是解决魏国眼下危急的最好办法。

士人和有学问的人都瞧不起武将,他们都是武将,他们来征召贤人,没有人会来应召,但马文才不同,他是出身南方衣冠之国的汉人,会比魏国人更重视文人,由他来发动“征召”,才会真正有人来尝试。

更别说听他的意思,开科取士要开很多科,他们也许行军大战、管理后勤是一把能手,真到“出题”这一关,都要歇了。

听闻这马文才是梁主的“门生”,是从地方到国子学一路历练上来的,又曾任皇帝的秘书和侍郎,学问一定极好。

他们即便想要主持考试,也揽不了这个活儿。

想到此,贺六浑和慕容绍宗也就放弃了争取这个招揽未来官员们的权利,转而积极的参与到“武举”的讨论中,要为自己军中的心腹争取几个要害的官职。

“开科取士”的设想在梁国不可能推行,只有在中原官员几乎被屠戮一空的魏国才有可能,马文才曾经设想过许久的计划今日才缓缓展『露』光彩,他看着殿中热烈讨论着“开科”的官员们,心中也放下了一块大石。

他“抛砖引玉”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的事,便是水到渠成了。

“诸位大人莫急,即使要开科取士也没那么快,我们得先要统计出各部、各地的官员空缺,然后再先往各州府、郡发布‘举贤令’,先将各地方能用的人手提拔上来,才能准备下一步的‘开科’。”

他见武将们都一脸被泼了冷水的僵硬,啼笑皆非地说:“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抚地方,武举可以先行举行,为文举打下基础、积累经验。”

于是一干武将们又齐齐松了口气,跟演戏似的。

即便是马文才看到这一幕也觉得有些好笑,喜悦之中越发壮志勃发道:“我们的‘开科取士’,不仅仅要选拔魏国的人才,而是要选拔全天下的能人贤士来到魏国,为魏国效力。”

他见着怔住的诸臣们,微微一笑。

“魏国现在可用的人才,因兵祸损失殆尽,然而在江对岸的南朝,却有大量有志却不能伸展的年轻人和怀才不遇的贤士,正在寻找着大展其才的机会。”

陈庆之身子一震,不敢置信的看向马文才。

“你还准备在南朝取士?这……这怎么可能?”

“为何不可能?”马文才转首看向陈庆之,自信道:“魏国废除门第之见、‘开科取士’的消息只要传遍天下,全天下的能人志士都会齐聚洛阳!”

“这天下,因‘士庶天别’、‘门第之见’,实在是受压抑太久了,已经到了爆发灾祸的边缘。陈公如此大才,领军作战堪称神人,为何在梁国却三十余年名声不显,甚至连领兵作战的机会都没有?”

马文才叹息道:“难道不是因为门第之见的原因吗?”

他想起那些连马都不认识、高喊着“这是老虎啊”的衣冠华族们,轻松就能担任像陈庆之这样的将才一辈子都担任不了的高官;

再想想自己因为是“二流士族”,恐怕苦熬一辈子才能在梁国当个太守,马文才不由得越发感激上苍还能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

见马文才提到自己的遭遇,陈庆之也只能长叹一口气,不愿再多说。

“就怕他们宁愿在梁国为官,也不愿来我们魏国。”

贺六浑见过洛阳汉人对他们的鄙视,南朝只会更甚,“梁国政局平稳、百姓富足,何必背井离乡来我们魏国?”

“谁说梁国政局平稳?我看梁国即将大『乱』了!”

马文才笑着抛下一句“预言”。

“这是何意?”

“难道梁国出了什么事?”

一时间,殿中窃窃私语不断。

马文才这才命人请了傅歧上殿,让他将自己家在梁国的遭遇说了一遍。

听闻三皇子囚禁了皇帝、控制禁军把守住了建康,而他和御史率人冲破层层包围冲入同泰寺,得到了梁帝的勤王诏书后,不少人对着健壮的汉子生出了好感,纷纷大声赞道:

“好汉子!”

“有血『性』!”

“这位勇士来我们魏国吧,别回梁国跟随什么狗屁萧老儿了!”

“我和陈将军是在外征战的将领,白袍军又是梁帝的本部兵马,按照规矩,是要回国勤王的。”

马文才的话成功让众人又安静了下来,“但现在魏国百业俱废、危机四伏,我们这时候抽身事外,便是不负责任。所以……”

他顿了顿,看向所有人。

“……等梁国真的生『乱』,又有了合适的时机,我们可能要劳烦几位将军领军南下,以白袍军的名义‘勤王’。”

这句话的含义实在太多,不少人听出了其中的隐晦之意,均是若有所思。

现在魏国缺粮、缺人,实在没办法趁『乱』南下,何况魏国自己也一片『乱』,需要整治一番、团结起各方势力,才能将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重新运作起来。

在这个时候,自然是没办法还有余力去梁国的,所以马文才才说要等真的生『乱』,又有了“合适的时机”,方能南下。

可即便如此,这个“诱饵”也实在是太具有诱『惑』『性』了,武将们的天职是打仗,功名利禄都得从战争中获取,即便现在有“开科取士”,选拔出来的人才也得有用武之地不是?

于是一时间,朝中诸将都蠢蠢欲动,有些恨不得当即把自己的儿郎们全扒了衣服换上白袍,送到南边去“勤王”才好。

陈庆之虽然听了马文才的“企图”后也心中有所动摇,但本心却不想这群穷凶极恶的魏国将领有南下的机会,他很担心真有如此可趁之机,这些野蛮的将领们会学尔朱荣一般将南方劫掠一空,只留下一片焦土。

他毕竟是南人,不想见到这样的情景出现。

马文才看懂了他的眼神,给了他一个安抚的表情,显然有些事只适合私下去谈。

陈庆之心中一定,便不再赘言,看着马文才与各方交涉、回答各方首领的问题,面对种种刁难和质问都迎刃有余,显然早有准备。

不知不觉间,马文才也已经成长为可以与一国之主比肩的人物了啊……

陈庆之在心中如此感慨着,再看着金殿上犹如树桩一般木着脸被人遗忘的元子攸,实在有些同情。

如果马文才是和尔朱荣一样只会用威『逼』手段的粗人,元子攸还能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他身为魏国之主的“刚烈”,可马文才从头到尾都对他恭恭敬敬的,也只字不提“禅位”的事。

这一路过来,无论是要举贤还是开科都征求他的意见要求他下令,如果元子攸不同意,反倒是急着要为部下们谋利的诸位首领要先把元子攸撕了。

除此之外,正在外征战的关陇集团要听到“开科取士”的消息,必然也会放弃拥兵自重占据地方的念头,即便是为了家中的子弟,也要想办法班师回朝、在马文才面前为家中子孙们讨取个官职。

说是“开科”,不过是为了服众罢了,文章这种东西,谁好谁坏主观『性』太强,哪怕文章不好,马文才泄漏点时务策的范围,找个门客家臣写一封难道不会吗?

反倒是那些术算、律法等诸科选拔出的“学士”,才是魏国现在最需要的人才,左右没有了“门第”这个阻碍,官员考核全靠功绩,一旦有了施展的舞台,还怕不能升迁不成?

“莫怪马文才瞧不上白袍军的统军之权,他心怀之大,岂是一个小小的白袍军能装得下的啊!”

如此一想,陈庆之对马文才越发叹服,心中那最后一点不甘也『荡』然无存。

等朝堂上众人讨论的差不多了,马文才方才出声打断了他们的议论。

“现在讨论梁国之『乱』,还为时尚早。我说出此事,也只是让诸位将军心中有数,静观其变以待来年而已。眼下要紧的,是耕种和举贤之事,为了日后能有兵有粮争夺天下,眼下还有个难以克服的难关,还希望诸位将军能助我……”

马文才对着众人,微微躬身。

“不敢不敢!”

“梁王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

马文才见气氛渲染的差不多了,这才说道:“如今地多人少,各地流民丧『乱』,即便陛下下令各地流民回到故乡,恐怕也不可能那么快放下恐惧回到故里。所以大片荒芜的良田没有人耕种,更是缺少可以耕地的牛马……”

他见其他人茫然,面『露』羞愧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我再怎么有能力,也没办法变出这么多人和耕牛来。”

“如今已经没有了大的战事,军营里兵马闲着也是闲着,听闻过去军户还要为军中耕种、养马,不知可否请诸位将军帮忙,让你们的士卒去耕种、放牧,筹集粮草?”

马文才见众人没有太多抵触的意思,又施之以利。“当然,秋收得到的粮草和牛羊,诸位将军可以留下七成,将三成交予国库便可。”

这一句话,彻底让所有人心动。

“哪里的话,真要没粮了我们也要饿肚子不是?我允了!”

立刻有首领一口答应。

“我们六镇子弟最穷困时,在山中打猎几天不吃也是有的,不过是耕田放牧,有什么使不得的!”

“我们也允了!”

一时间,从者如云。

贺六浑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花夭,见她对自己点了点头,心中也是一叹。

花夭说马文才想要改革军制,有“军户”变为“府兵”,这协助耕种放牧的“尝试”,便是迈出的第一步了。

现在如此缺粮,哪个将领心里不慌?听闻可以留下七成,就是抢种也要种下一批粮食,甚至比马文才还急。

等尝到了这上面的甜头,再加上军户们习惯了耕田放牧,便会觉得放下武器干这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再推出府兵制、赐下军田,恐怕还会感激不尽。

“我曾听闻‘治大国如烹小鲜’,这马文才的手段如此温和,却又无法抗拒行之有效,实在是令人骇然。”

贺六浑看着马文才,不明白他年纪轻轻为什么会有如此沉稳和老辣。

难道真有人生而知之?

被贺六浑当成“生而知之”的马文才却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一下了朝就躲开各方“攀交情”、“托关系”的势力,请了陈庆之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说话。

“马文才,你刚刚说要让魏人带兵南下,这是何意?”

陈庆之面『露』不忧虑,“难道你要趁机攻打梁国吗?”

“我拿下豫州,为的不是河南,而是荆楚巴陵。”

马文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用意。

陈庆之错愕。

“如今梁帝下令各地勤王,荆襄是梁国发迹之地,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宗室将领盘踞,富庶无比,唯有拿下荆襄巴楚,方有在南方立足之能。”

马文才压低了声音,“陛下下令回兵勤王,镇守各地的皇子为了储位必然要班师回朝,一旦地方空虚,便有了可趁之机。”

“……边境的守将怎么可能眼睁睁让我等南下?”

陈庆之被马文才的野心吓到了。

“何况荆襄之地皆有重兵把守,你以为是腹地空虚的魏国吗?”

“原本不太容易过关,但现在傅歧带来了这个……”

马文才取出了梁帝“传位”的诏书和命令白袍军勤王的“手谕”,一一在陈庆之面前展开。

“这……这……”

陈庆之瞠目结舌,终于悟了。

“难道你要找个假萧综,好出师有名,用他叩关回国?”

这……这简直太过疯狂。

可仔细想想,若梁国真能『乱』起来,也未必不能。

若能占据豫州,再攻其不备,一路南下便是湘州、荆州和巴州……

马文才听到陈庆之的疑问,眸中微微一闪,但笑不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田野花香 洛公子 绝色神雕 十日终焉 寂寞少妇的欲望 诡舍 都市偷心龙爪手 倚天屠龙夺艳记 曼陀罗妖精 wtw1974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黑龙新传 动漫之后宫之旅 好色小姨 破天丹神 将军榻上 四合院之修罗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我的谍战岁月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大唐皇太子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唐奇谭 大明锤王 夫子很闲 极品皇太子 宅男的冒险生活 三国之殖民海外 史上最强策谋师 混在皇宫当侍卫 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 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 
最近更新登基要杀我,我走了后悔啥? 三国开局先苟住爆兵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废物养子,竟是绝世强龙 全球刷副本:我靠了解所有历史传说赢麻了 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 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 大明:开局佣兵十万,被怀疑造反 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 大唐,开局带小公主去现代 饥荒年,我资助女将军打造盛世王朝 乱世枭皇:柴荣 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是,陛下 圣朝皇子 战神王爷请冷静,你我古今不通婚! 草根的逆袭之路 安平县男 汉末大司马 
人人都爱马文才 祈祷君 - 人人都爱马文才txt下载 - 人人都爱马文才最新章节 - 人人都爱马文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