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首页 >> 如意佳婿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洛公子 春色田野 寡嫂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天眼神医 
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 如意佳婿全文阅读 - 如意佳婿txt下载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立夏过后,刘延根的婚事也定下了,他的婚事比刘延林要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姑娘是邻县钟秀才的妹妹,钟秀才的父亲也是位老秀才,钟家姑娘家底殷实,父兄皆有功名,刘延根能说到这样的姑娘,刘家人人喜不自胜,仿佛天下掉的大馅饼。

钟家挑中刘延根,倒也不委屈,钟秀才和刘延宁虽结识于乡试时,却早已对邻县这位少年英才向往已久,乡试钟秀才落榜,刘延宁却成为本届最年轻的举人,名声大噪,这便叫钟秀才起了心思。

相比起还在以种地为生的刘家,钟家则不太一般,早年钟家便家底殷实,三代皆为读书人,家中良田百亩,皆有佃农长工看顾,衣食无忧;后举家迁至城中,钟父广开私塾,先后教出包括钟秀才之内的三名秀才学生,在邻县已是令人尊敬的秀才先生;钟秀才二十有六,正是青年才俊,未尝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钟家姑娘出门更有仆妇跟随,小家碧玉,知书达理,定给刘延林,委实不般配。

可这门亲事却是钟秀才一力促成的。

许是因父之故,钟秀才甚是爱惜英才,见了刘延宁便主动结交,他落榜之时刘延宁正风光无限,钟秀才却也并未和刘延宁断了联系,后来刘延林大婚,钟秀才不远千里前来贺喜,心胸之豁达,刘延宁亦是万分欣赏。

钟秀才促成亲事,一是与刘延宁惺惺相惜,欲结成两姓之好;其二是他放心刘家人,刘延宁中举后,刘延林的未来岳家与刘家相差甚远,便是找理由推掉亲事,另择佳妇,想必对方也不能作何,刘家上下却并无异心,婚事如约进行,婚礼也甚是尽心,婚礼之时钟秀才观其言行,发现刘家人皆是喜气洋洋,毫无勉强之意,刘家一朝得势,仍能守住本心,可见秉性宽厚,堪为良配。

否则,钟秀才便是再和刘延宁交好,也不会把亲妹妹推入火坑。

见过刘延宁弟媳的家境之后,钟秀才便起了心思,又见与妹妹年纪合适的刘延根性情敦厚,其父母一见便是温和良善之辈,幼弟小小年纪甚为机敏,钟秀才心底越发满意了。

钟秀才心里思忖,一时落魄不算什么,相信以刘贤弟之才华,刘家不可能永远如此,即便他不中进士,以刘贤弟如今的才名,又拜在自京城而来、气度非凡的江先生门下,未尝不能以举人之身补官。

刘延宁一旦踏入仕途,刘家便改换门庭了。

钟秀才此番心思,也算有远见,只是他不知道刘延宁的机缘远不止此,江远辰不是普通的京城人士,出身公侯之家,才名远播,而今家族蛰伏,为的是出自江宁侯府的淑妃和五皇子。

江远辰此时收徒,怎会只满足于举人之身?

钟秀才看不透的东西,自有明白人,与刘家合作的省城张家也打起了结亲的主意,他们看中的是刘青。

张家知晓江远辰的身份,自然不敢肖想刘延宁,张家巨富,到底只是商户,即便在本府颇有善名,却也明白自家还不够与江先生唯一的弟子结亲。便是刘青,与江先生虽无师徒之名,也有师徒之实,其兄前途无量,想必也不会嫁入商户之家。

因此,张老爷想让外孙与刘青定亲。

张家虽是商户,世代经营,在京城贵人面前不算什么,却也是本府首富,张氏家族子孙兴旺,与官/场名流皆有亲,最叫张老爷得意的要数嫡女孙张氏,为孙知府嫡次子填房。

虽是填房,前头夫人并未留下子嗣,孙张氏过门后便为孙家开枝散叶,随丈夫外任时只带走了幼子幼女,长子留下来了,据说孙知府市场代在身旁教导。

这位孙少爷排行为三,人称三少,因知府几位公子都不是科举出身,未及弱冠已考取童生的孙三少,便最令人孙知府看重,张老爷也对其颇为期待。

张家虽富,却和贵字沾不上边,子孙更无读书天赋,张家要想再进一步,一门荣耀恐怕全系在外孙身上;孙家同样如此,孙知府年迈,任职数年并无突出政绩,入京想必是无望了,守着现在的位置,还能再荫庇几年子孙族人。

孙三少颇有读书天赋,张老爷和孙知府都看到了希望,举孙、张两家之力,若能令其在京城站稳脚跟,便是他们百年,两家荣华依旧,说不定还能再进一步。

因为看重,所以孙三少如今还未定亲,张老爷中意刘青,首先是因为她兄长是江先生唯一的弟子,她自己也被江先生亲自教导过;其次,张家大爷和刘青兄妹有几面之缘,刘家姑娘肖其兄之聪慧,便也传入了张老爷耳里。

刘延宁是整个府中最年轻的举人,天纵英才,他妹妹若能有他的一分二分,已是难得,兄妹十分之相似,可能吗?

张老爷心底却是信的,他想刘家姑娘若无过人之处,又怎能入江先生那般的人之眼?听闻刘姑娘在江先生府中,待遇与江姑娘无异,想来不是爱屋及乌这般原因,江先生的确是将刘姑娘当做女儿一般对待。

江先生师出名门,才华横溢,早年便才满京城,不奢望拜其为师,倘若外孙与刘姑娘结亲,江先生可会看在他们兄妹的份上,对外孙指点一二?玉阳郡主家那位据说不学无术的小少爷,只是在江先生身边待了数月,如今也成了童生,只等来年的院试开考了。

更何况江先生出身显贵,江宁侯府出了位淑妃娘娘,可以说只要淑妃娘娘和五皇子殿下不犯大罪,江宁侯府便能屹立不倒,如今蛰伏不过是一时之计,等时机成熟,江先生势必要回京。

而那时,想必也是刘举人大放异彩的时候,刘举人父亲早逝,孤儿寡母,只刘姑娘这一位亲妹,他日若能出人头地,又岂会弃亲妹不顾?

张老爷子想到这些,心下便是一片火热,张家积极钻营,不过是在一方颇有权势,纵是家财万贯,也不曾被真正的贵人看在眼里,京中无人帮衬,竟是捧着金银也无法投一方靠山,长此以往,方家家业怕是富不过三代。

出自江宁侯府的江先生入江州来,为其弟子找上了自家,张老爷子欢喜之余,还不至于看不出来,江先生只想让弟子与自家合作,还不曾打算让他张家入侯府门下。瞧着这桩生意的势头,往后张家或许会有入侯府之眼的时候,可张老爷子也不能把宝都压在这上面,希望两家联姻,便是出于多方考量。

张老爷子的打算,倒和孙大人不谋而合,自鹿鸣宴上见过这位名声大噪刘举子,孙大人心思也活动了,他原是想把孙女许配给刘延宁,奈何膝下适龄且未订婚的孙女只一个,老妻尤为疼爱,说什么也不肯同意将孙女配给这样一个毫无根基、祖上三代都是贫农的穷书生。

夫人态度坚决,寸步不退,孙大人只能暂且按下不表,起初听见张老爷子的意思,孙大人委实震惊。

孙女是出嫁,对方门第不高,但只要有潜力能上进,孙大人倒也不介意,孙媳却大不相同,嫁进他孙家,往后就是孙家的人,娘家门第太差,这不是让他们跟着丢人吗?

若是庶出子孙也就罢了,孙三少却是孙大人最看重的那个,比起资质平庸的孙大少,说不得孙三少日后才是撑起孙家门楣的人,孙大人对他期望值甚高,同僚家的千金都让他婉拒了,自然无法接受刘家这样的门第。

可孙大人也知道,老亲家同他一样,也指着他的好孙儿早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好提携提携外家,是以张老爷子的考量,也是出于为孙儿好的立场。

孙大人思量了几日,到底不舍得放过和江宁侯府结交的机会。

说是结交,实则附庸。孙大人进士出身,沉浮官场大半辈子,始终不过是地方官,从未真正踏入过权利中心,他也不是没想站队,附庸某一方势力,可惜他连站队的机会都未曾有过。

当年和他交好的几位同年,同样寒门出身,金榜题名之时俱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可半生过去,如他这般安稳的竟是大善。

因此,孙大人深知寒门出头之艰难,以他的能耐,也只能在本府荫庇子孙,往后去了京城,他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

那刘姓举子委实幸运,被大名鼎鼎的江远辰招入门下,便等于搭上了一条青云梯,以江远辰的才华,教出位进士自不在话下,刘举子往后入了朝堂,就能发现大半个朝堂,文武百官,不是与他师傅关系甚笃,便是与他师傅的师傅有旧。

这是怎样一份用之不尽的资源!

想到刘延宁的幸运,孙大人心头便一阵感慨,读书之人不信鬼神,却相信运势,科举需要有运势,当官更需要运势,不然同样是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有些人一入朝便青云直上,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甚至每况日下呢?

刘延宁,想来便是有大运势大造化之人。

不过,天下之大,江远辰偏偏来到他管辖之下的江州,又何尝不是他们孙家的机缘?

思前想后,孙大人终是听从了张老爷子的建议,却并没有把话说的太满,只道:“总要让韶渝先见过这位刘姑娘。”

孙大人疼爱孙子,也不想真叫他娶乡野村姑,先见过面,若孙儿实在不满意,他也不想勉强。

“大人莫急,下月是年中盘算,我让老大下去一趟,先问过刘家人的意思,以免到时冒冒失失。”

孙大人见他这般小心,心下不满,淡淡的道:“韶渝那般人才,他刘家有何不满意?”

那刘举子的前程再远大,他们刘家如今也不过是平头百姓,这门亲事他们高攀了不知多少,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大人有所不知。”张老爷子摇头,挥退仆从,方附耳道,“那刘家姑娘颇受江先生看重,她的婚事,多半要江先生点头。”

孙大人突然绷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问:“此话当真?”

张老爷子抚须浅笑,把握十足:“大人想想,刘举人进京赶考还在三年后,其妹如今年岁正好,怎能耽误数年那刘家却无一人为刘家姑娘张罗亲事,据闻江州的陈山长有意结亲,最后仍不了了之,想来已被刘家婉拒了,若没有江先生的言语,刘家何来这般底气?”

孙大人目光闪动,久久没有言语。

立夏过后,刘延根的婚事也定下了,他的婚事比刘延林要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姑娘是邻县钟秀才的妹妹,钟秀才的父亲也是位老秀才,钟家姑娘家底殷实,父兄皆有功名,刘延根能说到这样的姑娘,刘家人人喜不自胜,仿佛天下掉的大馅饼。

钟家挑中刘延根,倒也不委屈,钟秀才和刘延宁虽结识于乡试时,却早已对邻县这位少年英才向往已久,乡试钟秀才落榜,刘延宁却成为本届最年轻的举人,名声大噪,这便叫钟秀才起了心思。

相比起还在以种地为生的刘家,钟家则不太一般,早年钟家便家底殷实,三代皆为读书人,家中良田百亩,皆有佃农长工看顾,衣食无忧;后举家迁至城中,钟父广开私塾,先后教出包括钟秀才之内的三名秀才学生,在邻县已是令人尊敬的秀才先生;钟秀才二十有六,正是青年才俊,未尝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钟家姑娘出门更有仆妇跟随,小家碧玉,知书达理,定给刘延林,委实不般配。

可这门亲事却是钟秀才一力促成的。

许是因父之故,钟秀才甚是爱惜英才,见了刘延宁便主动结交,他落榜之时刘延宁正风光无限,钟秀才却也并未和刘延宁断了联系,后来刘延林大婚,钟秀才不远千里前来贺喜,心胸之豁达,刘延宁亦是万分欣赏。

钟秀才促成亲事,一是与刘延宁惺惺相惜,欲结成两姓之好;其二是他放心刘家人,刘延宁中举后,刘延林的未来岳家与刘家相差甚远,便是找理由推掉亲事,另择佳妇,想必对方也不能作何,刘家上下却并无异心,婚事如约进行,婚礼也甚是尽心,婚礼之时钟秀才观其言行,发现刘家人皆是喜气洋洋,毫无勉强之意,刘家一朝得势,仍能守住本心,可见秉性宽厚,堪为良配。

否则,钟秀才便是再和刘延宁交好,也不会把亲妹妹推入火坑。

见过刘延宁弟媳的家境之后,钟秀才便起了心思,又见与妹妹年纪合适的刘延根性情敦厚,其父母一见便是温和良善之辈,幼弟小小年纪甚为机敏,钟秀才心底越发满意了。

钟秀才心里思忖,一时落魄不算什么,相信以刘贤弟之才华,刘家不可能永远如此,即便他不中进士,以刘贤弟如今的才名,又拜在自京城而来、气度非凡的江先生门下,未尝不能以举人之身补官。

刘延宁一旦踏入仕途,刘家便改换门庭了。

钟秀才此番心思,也算有远见,只是他不知道刘延宁的机缘远不止此,江远辰不是普通的京城人士,出身公侯之家,才名远播,而今家族蛰伏,为的是出自江宁侯府的淑妃和五皇子。

江远辰此时收徒,怎会只满足于举人之身?

钟秀才看不透的东西,自有明白人,与刘家合作的省城张家也打起了结亲的主意,他们看中的是刘青。

张家知晓江远辰的身份,自然不敢肖想刘延宁,张家巨富,到底只是商户,即便在本府颇有善名,却也明白自家还不够与江先生唯一的弟子结亲。便是刘青,与江先生虽无师徒之名,也有师徒之实,其兄前途无量,想必也不会嫁入商户之家。

因此,张老爷想让外孙与刘青定亲。

张家虽是商户,世代经营,在京城贵人面前不算什么,却也是本府首富,张氏家族子孙兴旺,与官/场名流皆有亲,最叫张老爷得意的要数嫡女孙张氏,为孙知府嫡次子填房。

虽是填房,前头夫人并未留下子嗣,孙张氏过门后便为孙家开枝散叶,随丈夫外任时只带走了幼子幼女,长子留下来了,据说孙知府市场代在身旁教导。

这位孙少爷排行为三,人称三少,因知府几位公子都不是科举出身,未及弱冠已考取童生的孙三少,便最令人孙知府看重,张老爷也对其颇为期待。

张家虽富,却和贵字沾不上边,子孙更无读书天赋,张家要想再进一步,一门荣耀恐怕全系在外孙身上;孙家同样如此,孙知府年迈,任职数年并无突出政绩,入京想必是无望了,守着现在的位置,还能再荫庇几年子孙族人。

孙三少颇有读书天赋,张老爷和孙知府都看到了希望,举孙、张两家之力,若能令其在京城站稳脚跟,便是他们百年,两家荣华依旧,说不定还能再进一步。

因为看重,所以孙三少如今还未定亲,张老爷中意刘青,首先是因为她兄长是江先生唯一的弟子,她自己也被江先生亲自教导过;其次,张家大爷和刘青兄妹有几面之缘,刘家姑娘肖其兄之聪慧,便也传入了张老爷耳里。

刘延宁是整个府中最年轻的举人,天纵英才,他妹妹若能有他的一分二分,已是难得,兄妹十分之相似,可能吗?

张老爷心底却是信的,他想刘家姑娘若无过人之处,又怎能入江先生那般的人之眼?听闻刘姑娘在江先生府中,待遇与江姑娘无异,想来不是爱屋及乌这般原因,江先生的确是将刘姑娘当做女儿一般对待。

江先生师出名门,才华横溢,早年便才满京城,不奢望拜其为师,倘若外孙与刘姑娘结亲,江先生可会看在他们兄妹的份上,对外孙指点一二?玉阳郡主家那位据说不学无术的小少爷,只是在江先生身边待了数月,如今也成了童生,只等来年的院试开考了。

更何况江先生出身显贵,江宁侯府出了位淑妃娘娘,可以说只要淑妃娘娘和五皇子殿下不犯大罪,江宁侯府便能屹立不倒,如今蛰伏不过是一时之计,等时机成熟,江先生势必要回京。

而那时,想必也是刘举人大放异彩的时候,刘举人父亲早逝,孤儿寡母,只刘姑娘这一位亲妹,他日若能出人头地,又岂会弃亲妹不顾?

张老爷子想到这些,心下便是一片火热,张家积极钻营,不过是在一方颇有权势,纵是家财万贯,也不曾被真正的贵人看在眼里,京中无人帮衬,竟是捧着金银也无法投一方靠山,长此以往,方家家业怕是富不过三代。

出自江宁侯府的江先生入江州来,为其弟子找上了自家,张老爷子欢喜之余,还不至于看不出来,江先生只想让弟子与自家合作,还不曾打算让他张家入侯府门下。瞧着这桩生意的势头,往后张家或许会有入侯府之眼的时候,可张老爷子也不能把宝都压在这上面,希望两家联姻,便是出于多方考量。

张老爷子的打算,倒和孙大人不谋而合,自鹿鸣宴上见过这位名声大噪刘举子,孙大人心思也活动了,他原是想把孙女许配给刘延宁,奈何膝下适龄且未订婚的孙女只一个,老妻尤为疼爱,说什么也不肯同意将孙女配给这样一个毫无根基、祖上三代都是贫农的穷书生。

夫人态度坚决,寸步不退,孙大人只能暂且按下不表,起初听见张老爷子的意思,孙大人委实震惊。

孙女是出嫁,对方门第不高,但只要有潜力能上进,孙大人倒也不介意,孙媳却大不相同,嫁进他孙家,往后就是孙家的人,娘家门第太差,这不是让他们跟着丢人吗?

若是庶出子孙也就罢了,孙三少却是孙大人最看重的那个,比起资质平庸的孙大少,说不得孙三少日后才是撑起孙家门楣的人,孙大人对他期望值甚高,同僚家的千金都让他婉拒了,自然无法接受刘家这样的门第。

可孙大人也知道,老亲家同他一样,也指着他的好孙儿早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好提携提携外家,是以张老爷子的考量,也是出于为孙儿好的立场。

孙大人思量了几日,到底不舍得放过和江宁侯府结交的机会。

说是结交,实则附庸。孙大人进士出身,沉浮官场大半辈子,始终不过是地方官,从未真正踏入过权利中心,他也不是没想站队,附庸某一方势力,可惜他连站队的机会都未曾有过。

当年和他交好的几位同年,同样寒门出身,金榜题名之时俱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可半生过去,如他这般安稳的竟是大善。

因此,孙大人深知寒门出头之艰难,以他的能耐,也只能在本府荫庇子孙,往后去了京城,他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

那刘姓举子委实幸运,被大名鼎鼎的江远辰招入门下,便等于搭上了一条青云梯,以江远辰的才华,教出位进士自不在话下,刘举子往后入了朝堂,就能发现大半个朝堂,文武百官,不是与他师傅关系甚笃,便是与他师傅的师傅有旧。

这是怎样一份用之不尽的资源!

想到刘延宁的幸运,孙大人心头便一阵感慨,读书之人不信鬼神,却相信运势,科举需要有运势,当官更需要运势,不然同样是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有些人一入朝便青云直上,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甚至每况日下呢?

刘延宁,想来便是有大运势大造化之人。

不过,天下之大,江远辰偏偏来到他管辖之下的江州,又何尝不是他们孙家的机缘?

思前想后,孙大人终是听从了张老爷子的建议,却并没有把话说的太满,只道:“总要让韶渝先见过这位刘姑娘。”

孙大人疼爱孙子,也不想真叫他娶乡野村姑,先见过面,若孙儿实在不满意,他也不想勉强。

“大人莫急,下月是年中盘算,我让老大下去一趟,先问过刘家人的意思,以免到时冒冒失失。”

孙大人见他这般小心,心下不满,淡淡的道:“韶渝那般人才,他刘家有何不满意?”

那刘举子的前程再远大,他们刘家如今也不过是平头百姓,这门亲事他们高攀了不知多少,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大人有所不知。”张老爷子摇头,挥退仆从,方附耳道,“那刘家姑娘颇受江先生看重,她的婚事,多半要江先生点头。”

孙大人突然绷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问:“此话当真?”

张老爷子抚须浅笑,把握十足:“大人想想,刘举人进京赶考还在三年后,其妹如今年岁正好,怎能耽误数年那刘家却无一人为刘家姑娘张罗亲事,据闻江州的陈山长有意结亲,最后仍不了了之,想来已被刘家婉拒了,若没有江先生的言语,刘家何来这般底气?”

孙大人目光闪动,久久没有言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wtw1974 新现代逍遥录 曼陀罗妖精 苍海皓云 逆世谋妃 
经典收藏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花语 遍地尤物 都市极乐后后宫 绝色神雕 动漫之后宫之旅 逍遥人生 仙剑御香录 后宫春春色 重回1982小渔村 春色田野 重生51年:隐居深山建立超级家 重回78 我是全能大明星 重生断绝关系,她们陆续重生回来 四合院:这一家子惹不起 
最近更新刚重生就被绿!我竟成了赘婿 点亮星星的使者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港娱:谈钱可以,别谈感情 重燃九零年代 万界交易:开局换到六十万野山参 从零开始,纵横黑暗世界 开局纸人术,横推超凡世界 修士下山,红尘十八劫 穿越少帅:三十万北军杀疯了 当谐音梗成为驱鬼密码:我无敌了 让你照顾朋友女儿,你让她生娃? 从街头痞子到地下皇帝 修罗狂医 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 相亲对象大三岁,是你啊,老师 未婚妻出轨后,我和冰山女总裁领证了 只因我写萝莉小说,变成可爱小萝莉 大叔的歪歪之路 南台岛的蓝奇的新书 
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 如意佳婿txt下载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 - 如意佳婿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