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首页 >> 唐朝工科生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世子无双 嫡女惊华:倾世小魔妃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满唐华彩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乖乖老婆,别闹了 三国之我成了大汉天子 漠唐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气转凉之后,除了御寒物资越来越贵之外,京中权贵圈最热闹的谈资之一,除了张德入京,太子东行之外,还有东北海发现了大量的海洋哺乳动物聚集区。

消息已经是迟了三年,因为三年前,杜构所在的小集团,早就知道了那一片海豹、海象的聚集区。每年供应给朝鲜道的油脂、肉干、骨粉、皮革,数量都是相当的惊人。

一头成年海象重达四千斤,能够提供数百斤的肉,数百斤的油脂,还有相当不错的皮子。

按照武汉现行的皮革等级,只有海獭能够跟海象的皮相提并论,并且海獭皮的产量,远不如海象。

油脂作为帝国重要的物资组成部分,涵盖到了帝国大中城市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女性的化妆品、护肤品、保养品,也大量使用了海洋哺乳动物的油脂。

只是因为消息闭塞,大量中国权贵豪门,都以为这些名贵物品,是产自朝鲜道。

直到今年暴露了东北海的存在,终于有野生的冒险家,在穿越鲸海之外,意外踏入了使鹿部的外海,然后接触到了东北海。

这里,是整个“东海”的北部,一连串的岛屿,像珍珠一样形成了一个圆弧,将整个东北海包裹在其中。

风高浪急之余,入秋之后,就不断地会出现暴风雪,然后朝着东南方向疯狂卷动。

整个东北海,又被称作“白海”。

探险队在看到北极光之后,就找到了在中原极为名贵的白熊,还有大量体型硕大的海象。

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这里的海象,和朝鲜道出品的海象品种,还不是同一个品种。

也就是说,朝鲜道出品的海象种群,应该另有他处。

这种惊人的大发现,让探险队满载而归的同时,又让消息惊爆了整个都市圈。

“这岂不是说,杜东海三年之前,就掌控了一座金山?”

“难怪东海宣政院这般红火……”

对于京中中低层的贵族们而言,大贵族的富贵,大概就源自贸易之类。或许是丝绸之路,又或许东瀛州挖矿……总之就是大概如此吧。但要说个所以然来,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重重的迷雾,笼罩在他们头顶之上。

蒙昧,就像是蒙昧的蛮荒之人一般。

但是现在,却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报纸都在疯狂地转载着各种夺人眼球的消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个杂志小报,似乎都开了窍一样,除了广告,还知道不断地提高发行量需要更丰富的内容来支撑。

而海外的“新奇”,是最丰富的最让人好奇也最有意思的内容。

京城的人,第一次知道,天圆地方是错的,原来大地真的是如一颗鸡子。而为了证明这一点,武汉那里,已经有人出发,一路向东,准备环绕东海一周……只是环绕东海一周,就能证明大地如鸡子吗?

有人怀疑着。

最重要的是,许久的时间过去了,武汉的船只虽然有陆续回来的,却大多都是失败者。

他们见到了东海尽头的景色,也看到了土着,但一无所获。

而有的人,至今还没有回来。

“当年我就奇怪,怎地有恁多海象象牙的?”

“杜东海入贡的海象牙,有一对长五尺的巨牙,堪称稀世珍宝。听闻是一头八千斤重的海象王所有,杜东海命人驱熊围猎,这才扑杀!”

“驱熊?”

“白熊,武汉人命名为北极熊。长于流鬼国境内,北极光照耀之地,便是白熊生长之所。”

“杜东海还有驱熊围猎的异能?”

“这有甚么?既然能使鹿,就能使熊。”

“这当真是匪夷所思……”

“听说吴王府还养着食铁兽,谓之熊猫,亦是熊科猛兽。吴王亦能驱使熊猫,杜东海驱赶白熊……这也差不多吧。”

“甚么差不多,颜色都不对!”

“这白熊穿个黑色护手戴个墨镜,跟熊猫有甚区别?”

“你……你说的好有道理……”

关于东海宣政院的话事人到底有没有驱使北极熊的异能,京城茶馆里也算是讨论的很是热闹。

说到底,三年前的消息,到今年才让人知道。三年啊,那么多的资源,就被一家给独吞了,这简直……简直是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吃独食啊杜构!

可转念一想,那时候杜如晦还没死呢。

当时河南地区最重要的动物油脂来源,一是河南河北本地的畜牧业油脂,二是东海捕鲸业。

鲸油,才是那时候的重头戏。

但是随着皮革业越趋成熟,贵妇人并不介意身上有全套的海獭制品。至于家中地毯用的是海象皮制成,那更是显得豪奢富贵,底蕴十足。

至于买不起整张海象皮的,简单,买一些边角料,送到武汉车个珠子戴手上也是可以的。

再上档次一点,海象牙也可以车个珠子。

总之,车珠子就对了。

“操之,杜大郎那些个行当,没了你,应该不能成事吧。”

“女儿国”中,一群老汉正趴着享受着按摩,老张则是坐着靠墙,几个技师正在给他揉捏肢体。

闭着眼睛正爽着的张德眼睛也没有睁开:“当年王万岁跟着王太史厮混了一阵,主要还是王万岁和王太史的徒子徒孙在忙活,我就是牵线搭桥。”

“有这好处,怎地不想着我们这些个长辈?”

“你们都是半只脚进棺材的,要那么多钱作甚?!”

“……”

“……”

“……”

哄笑了一阵,前来消遣的秦琼问道:“最近老夫也看了报纸,照报纸上所言,入海东行两万里,亦有大陆。东海尽头,地理之貌,似乎是有类中国?”

“差不多吧。”

听到秦琼的声音,张德眼睛微张,“就是土着稀少,还要往南走一点。但也无甚意思,远不如南海。”

“太远了啊。”

“太远了。”

几个老家伙稍微思量一下,就知道这个距离上,想要直接统治,无疑是做梦。

但是,花个三五代人经营……倒是非常值得。

三五代人的移民,差不多就能建设成一个小国,跟扶桑地相比肯定大大不如,但类似现在的流求,却是够了。

要知道按照国朝标准,流求这么个海外领地,也算是“海外盛国”。

账面上,也有十数万丁口,甭管组成结构是什么样的,但全岛能算作一个体系内的丁口,的的确确超过了十万。这不是“盛国”,什么是“盛国”?

只不过很可惜,因为扩大了“天下”的范围,相对应的,传统的“开疆拓土”功劳含金量,当真是每况愈下。

功劳的指标在不断转移,地方治理的权重比在不断增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人口。

不是国朝一定要粗暴地选择某个指标,而是在大环境之下,总体只要还算稳定的话,选择一个最直观的指标,往往就能反应现实需要和长远期望。

贞观朝的当下,不管赚多少钱,又或者说开辟多少土地,增加多少财政收入,其核心只有一个,有足够的劳动人口在支撑。

这时候谈什么资金、政策,都是假的。

所有的资源中,劳动力资源,就是第一位,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第一位。

帝国的精英在统治中央到地方的时候,严厉打击蓄奴那是喊的震天响,那是因为要把世家大族手中的奴婢“解放”出来,否则这些人口窝在世家大族手中,有等于无,他们的存在,就是行动的尸体,还消耗了帝国土地产出来的粮食。

但同时,帝国的精英又默许着奴隶贸易。无他,庄园需要开辟,港口需要建设,道路需要修通。如果全靠征发民夫、雇佣劳工,哪有那么多的劳力?

像“广交会”建设广州和交州的河口地区,主要消耗的,并非是本地的治下百姓,而是奴工。

“天竺奴”“海角奴”,成百上千地死,上万上万地往里面填。

以往一到雨季,就要损失惨重的广州,今年已经能够保证坡底不划破,塘坝不溃坝,半数耕地能够顺利排涝。

这些水利设施,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中央到地方的精英官僚,不会没有看到这一点,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建设需求,所以打击非法蓄奴的口号要喊,精准清除的工作要做,但是,奴隶贸易短期内,根本不会废除,反而会变本加厉,大搞特搞。

原因嘛,很简单。

“天下如此之大,老夫真想去看看啊。”

趴软垫上的几个老家伙们,有人如此深情地感慨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关东山,黑刀客 快穿:病美人仙君又拿白月光剧本 忘羡的孩子们从天而降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 绝色寡嫂 碧蓝航线界限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天崩开局,我和系统玩儿命求生 报告三爷,夫人又去打架了 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乾坤葫芦 玄鉴仙族 玄天龙尊 我瓷真心甜 NBA:我打球真的只是兴趣 红楼大当家 绝色神雕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谍海潮生 诸天皇帝聊天群 谍海风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特工代号431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唐皇太子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大汉兵王 问棠gl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生死主 死不了我也很绝望啊 明末军阀 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 我的明朝我的王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大唐小医师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时空乱叙 重生美好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正德皇帝朱厚照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