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首页 >> 唐朝工科生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世子无双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在亮剑卖军械 大国军舰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非洲创业实录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九章 人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出来可能不信,贞观朝河套地区的百姓,对植树造林非常感兴趣,而且“乐此不疲”。

究其原因,大概是为了防止大风刮的太厉害,把碱蒿子给干死。

同时又因为丰州、灵州等地,引进了一种“天竺黍”,这种黍因为个头太高,很容易出现大风天“倒伏”,又逼得河套地区的老乡们继续种树。

漫漫荒原有心开垦,奈何人力不足,填在现有的农耕区中,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再想开辟更多的田地,基本是痴心妄想。

而原本的游牧、放牧,因为朝廷为了便利管理各个部族,严格划分了草场,加上广种苜蓿,大量修建青料塔,基本大一点的聚落,都不会扩大种群。

其中树立起来的典型,就是斛薛部,也就是现在的薛州。

整个斛薛部,目前的主要营收,就是靠出口劳动力、羊毛、皮革、碱面、风干肉制品、奶干制品。

从事游牧,且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个都没有。

原因也是多种的,一是朝廷明令禁止蓄奴,草原传统游牧,真正经手游牧的群体,其实是牧奴,现如今明令禁止蓄奴,除非斛薛部降而复叛,否则根本不能进行这样的活动。

二是一帐或者数帐的小型聚落,抗风险能力极差,不管是夏季的疫病还是冬天的雪灾,脱离组织就是死,跑路去金山以北,除非跟野人一样生活,否则要么被蚊子咬死,要么被大雪埋死,绝对没有别的出路。

三是朝廷为了消化“昆仑海”地区和河中地区,长期施行草原抽丁移民的政策,这个政策带来的补贴,是各部首领的重要收入组成,同时也能缓解部族内部的资源分配压力。

实际上自夷男被诛杀以来,整个高原地区,长期处于一种资源动态平衡的状态。而其中大量的部落头领,在进入到唐朝体制之中后,因为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加上人员的大量交流,他们迅速地高效地,从一个普通的部落酋长,转化为一个不算太合格,但一定很称职的官僚。

做一族之酋长,方方面面都要考虑,要琢磨着今年的水草肥不肥,要想着今年的牛羊壮不壮,甚至要不要提拔几个牧奴成为族人,都是要想好的,不能出错。

甚至跟别的部落竞争,失败之后是投降还是跑路,这依然要想好。

但转型为官僚之后,比如斛薛部的族长,成为薛州刺史之后,每逢灾害,他要做的事情就两个。

一,找上官或者老大帮忙。

二,原地待命。

至于说慰问灾民之类的……如果是斛薛部时期,作为族长,那肯定是要干的。但他薛不弃现在是薛州刺史,这活儿轮不到他来干,自有天使前来慰问,他只要负责跟着喊“辛苦了”就行了。

大部分时期,薛不弃薛刺史,平日里上班就是划划水,别看薛州残破鄙陋,办公场所还是有的,用了不少水泥。

原先修建的归降城、受降城因为军事上的意义不再存在,逐渐就变成了薛州境内的两个畜牧中心,其中归降城主营屠宰和制革,受降城主要功用是分选饲料。

至于薛州治所,则是迁徙到了狼山附近,朝廷特意赐名狼山县。

狼山县别看小,城市人口数量比一般的中原县城还要多,一万两千多的城市居民,按照中原传统来计算,差不多是两千四百多户。

其中有不少的一部分,是匈奴遗民,也就是呼延部。

只是居住在狼山县的匈奴人,其主要工作却是种地,“天竺黍”最早就是呼延部通过贸易,从天竺带过来的。

薛州刺史薛不弃得知前右武卫大将军史大奈之子,居然搞到了丰州的碱面场,便来了精神。

原本京兆韦氏暗中控制丰州这一出碱面场的时候,薛不弃根本没机会和碱面场打交道。

他既不能做中间商,也不能做承销商,甚至连做个买家……京兆韦氏也没打算卖给他。

原因很简单,京兆韦氏在直隶近畿和关中地区,本身就有大量的自销市场在,碱面场每年制作的那点碱面,自己都不够用,又怎么可能卖给薛不弃呢?

而随着磨面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小麦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增加,但凡家有余财的,都愿意吃口感更好的面食。

饮食习惯的改变,又进一步促进着碱蒿子的种植规模,以及碱面的产量。

但这根薛不弃关系不大,他在狼山附近的几个荒原,也有碱蒿子种植,可销路主要是散单,反而是丝路上赚头更大。

对薛不弃而言,能够从近在眼前的丰州赚钱,又何必舍近求远?

最重要的是,管理碱面场主要靠堆人力,一个大型碱面场的劳动力数量是相当丰富的,这就导致每天的粮食消耗不低。

薛不弃既想出口劳动力到丰州各个碱面场,又想把粮食也卖过去。

在河套地区,薛不弃以前可能没辙,但现在他还真是粮食大户。

究其原因,就在匈奴人种植的“天竺黍”上。

大河工坊有农官把“天竺黍”做了标本之后,送到了武汉。

老张看到“天竺黍”之后,才知道这玩意儿居然是高粱。非法穿越以来,老张真就没见过粮食用高粱,不能当粮食吃的高粱,倒是见过不少。

原本老张还寻思着,社稷的稷就是高粱,结果去了长安之后才知道,稷是糜子,就是非粘性的黄米。在武汉认识曹宪之后,曹老爷子告诉他,糜子还能写作穄。

这就很形象了。

后来进口“卡瓦哈”也就是咖啡的时候,又陆续弄过来五种高粱种,加上天竺所产的三种高粱种,贞观朝仅高粱品种就有八种。

或许是歪打正着,反正薛州匈奴人种植的高粱,亩产虽然没有一石,但广种薄收的成活率相当可观,这就让薛州每年除了缴纳税赋之外,还有不少余粮。

这些余粮,就是人畜两用,给人吃,也充当饲料。这也是为什么归降城能出现屠宰业的原因,因为每年出栏屠宰的牛羊总量超过一万五千。

可即便如此,每年赚的那点钱,在两京置办些许物业,就会花个一干二净,加上人情往来,还有养活一堆早年族内的长辈贵族,薛不弃小日子过得虽然美满,可还是要想着怎么开辟财路。

以往面对京兆韦氏,那肯定半个屁也不用多放。

现如今却是大不一样,史仁表是什么人?自己人啊。因为他喊安平长公主殿下一声姑母啊,而且他有个闺女,听说在一场宴会上,遥认西京张沧张大郎为干爹啊。

张沧张大郎是谁?江汉观察使梁丰县男张德的儿子,还是长子啊。

张德是谁?

在薛州刺史薛不弃看来,这是他最亲的大哥啊。

这都不是自己人,什么才是自己人?

能够彼此之间联系起来,这是缘分呐!

在洛阳每天卖蠢加卖萌的窦国公史仁表,收到拜帖的时候还纳闷呢,薛不弃?谁啊,这他妈谁啊?

跑亲姑妈安平长公主殿下一问,才知道,嚯……这不是我薛家小叔叔么,这么多年都不联系,差点都忘了。

然后就问薛州来的老乡,说我那薛家小叔是要干啥呀?

老乡就说了,俺们那旮旯种了好些个粮食,寻思着公爷你们单位要不以后食堂采购就从俺们那走?

窦国公当时就怒了,一拍桌子喝道:这种事情还要问?直接把粮食拉过来不就行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女帝痛哭,她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综影视穿越 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毕业前,清纯校花为我怀了龙凤胎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凡人策 关东山,黑刀客 抄家前,小奶包搬空京城去流放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快穿:病美人仙君又拿白月光剧本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废柴光明圣女的异世界求生指南 搬空全球穿七零,科研军嫂有点颠 洪荒:开局夺舍殷洪得造化乾坤图 港片:开局穿越洪兴大头 女富婆的第一神医 玄鉴仙族 玄天龙尊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 红色脊梁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最近更新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镇国世子爷 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白话三侠五义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