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巢

我想吃肉

首页 >> 凤还巢 >> 凤还巢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无双 军工科技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铁血中唐 非洲创业实录 
凤还巢 我想吃肉 - 凤还巢全文阅读 - 凤还巢txt下载 - 凤还巢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1章 迂回的二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从湘州到京城,由地升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韩燕娘的心情十分轻松,怎么看自己儿子怎么合心意,再看跟自己儿子“一模一样”的姜长焕,也带上了些爱屋及乌的心。满脸的慈爱,高抬一眼,瞅瞅大的,低望一眼,瞅瞅小的,笑得跟什么似的。

简氏亦是如此,她原就偏宠小儿子一些,搞得小儿子比大儿子还要熊一点。每每想到小儿子雨夜逃命,就心痛得不行,虽然自己在旁人眼里才是身处险境的那一个,她就是担心儿子这小小年纪,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现在见着了,哭完儿子“瘦了”,又欣赏起儿子越发俊俏的模样来了。

至于贺敬文与姜正清,已经将贺成章叫到一处说话了。丽芳笑了一回,又窝回罗老太太身边儿,陪着她,说几句:“现在人可算齐全了。”就没有人理会姜长焕那悲愤的心情。

姜长焕郁闷地往地上一蹲,跟贺平章平视,两人大眼儿瞪小眼儿,简氏笑道:“越发地像了!”

这还是亲妈么?

丽芳故意推推瑶芳,瑶芳不搭理她,起身道:“我去看看先生去。”

张先生劳苦功高,一直鞍前马后,原本是要找个地方养老的,没想到差点搭进一条老命进去。贺敬文也有良心,上疏的时候也会提他几句,表一表他的功劳。然而张老先生黄土埋到脖颈的年纪,一是鳏夫,二无儿女,连近支族人都没有,还是个秀才出身,想赏官赐爵给出身都很为难,还没办法将这份奖励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连内阁都很发愁。最后还是张老先生那位曾经的进士学生想出了办法,给老先生发根拐杖,发柴米,发布帛,荣养。

韩燕娘是死活不想松手让张老先生走人的,用了人家这好几年,劳心劳力的,一放出去,死了,良心也不安呐。再者,现在贺敬文做御史了,也不需要张老先生跟在湘州似的样样操心。依旧请他老人家在自己家里住下,贺成章也做官了,亲爹指点不了,岳父那里到底不是亲儿子,有这么位知根知底的先生,多少能指点一些。

张先生就依旧在贺宅住着,样样供奉都是上等的,家里人见着了他,个个恭敬。只有一条不好,年纪确实大了,精力有些不济,不大喜欢凑热闹了——这两年在湘州,看到的热闹太多,看到热闹就头疼。贺成章定亲,也有他一副好座儿,他却不想提前掺和,且在自己的房里慢悠悠看几页闲书,写写《志怪录》,等到了点儿,再往前头去。

自打进了这个门儿,姜长焕的眼角就就钉死在了瑶芳的身上。宫里这几年也不是白混的,早练出了一身的本事,其中一条就是如何不动声色地将关心的情报收集、盯着自己注意的人。认真算起来,两人得了三年没打过照面儿了。叶皇后也不能总让个半大小子出来见人家姑娘,姜长焕亲自到贺家来,都有贺成章接待。

久别重逢,又在青少年成长最剧烈的时候,变化便尤其的大。瑶芳看姜长焕还好些,姜长焕跟他亲哥哥长得有六、七分的像,脸熟。姜长焕看瑶芳,就再次被惊艳了。少女的身段玲珑有致,裹在京城今年流行的大红绢衫里,隐约可见柔韧的腰肢,青春的气息满满地溢了出来。一张芙蓉秀脸因阖家团圆绽放着前所未有的欢快笑意,越发地鲜研明媚了。

哪怕在元和帝的后宫里,也没有比这再好看的人了。姜长焕在心里下了个评断。他从不在后宫里乱走,宫妃们却要时常来见叶皇后问安,时日长了,总能瞥上几眼,哪个都没有他认定的媳妇儿好。吴贵妃好看,老了,还一脸的俗气。王才人五官不错,却透着一股子的鬼气。张丽嫔温婉,又木木呆呆,反正,没一个好的。每当这个时候,就忍不住同情皇帝一下。

姜长焕正打着腹稿,认了通家之好是意外之喜,以后近水楼台,狠狠洗刷一下小时候的不良形象。借个机会,比如听说瑶芳跟张真人学道,宫里的道藏很多,为了应付元和帝,姜长焕从元和帝那里也讨了不少道家典藏书籍。若是瑶芳喜欢,自己就可以当面许诺回去翻出来相赠。大概是因为自己有过书签的乌龙事,先前姜长焕想送书来,都被贺成章给拒绝了——你忘了我们家先前是做什么的?书就不用送了。

现在好么,还没来得及开口呢,人走了!姜长焕心里已经伸出八百只手想把人拉回来了,脸上还得装成没事儿人一样,说:“还请代问老先生好。”

瑶芳含笑点头:“好的。”

【笑了笑了笑了,还是对着我笑的!】真是恨不得马上就跟爹娘讲,让他们提亲。姜长焕压下心底的躁动,慢慢想着叶皇后的教导:“一句话、一件事,讲得多了,不一定就能叫人记牢了,反而可能因为说得太多,说话的人份量太轻,被当成了玩笑。”

姜长焕慢地琢磨着,如何能一击必中。正好,乔安南家的女眷也过来吃酒,姜正清道:“我们就不打搅你们亲戚见面啦,前面吃酒去。”贺敬文命平安请他们送到席上去。

姜长焕过去扶着姜正清的胳膊,对简氏道:“娘,我都长大了。先前住宫里,御史们都上书,说不好再在宫里多住了,这才搬了出来。就不往女眷堆里混了,娘到前头稍坐,贺家很快就会出来接待的……”

简氏笑骂:“呸!我还用你说?”依依不舍地走了。

姜正清低声道:“自打六月十三,送你出城,你娘就日夜担心着你,不要嫌他麻烦。”

姜长焕微笑道:“并没有的。娘怎么会不疼儿子呢?都是一片好心。”只是水平赶不上叶皇后那样的,所以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难缠罢了。

姜正清欣慰地道:“你倒是长大了。原本我还担心,你一个人在宫里,可不比在家里有人父母哄着,不定要吃多少亏。”

姜长焕道:“娘娘人极好。”

“那是自然。”

贺宅并不大,几句话功夫,就到了席面上。此时来的人还不多,也没几个认识的。姜长焕且挨着父亲坐了,轻声问道:“大哥怎么样了?彭家的事儿,我也听说了。如今这好几年过去了,我都十四了,大哥没说成家的事儿?”

姜正清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你还真长大了?都会想媳妇儿了?”

“大嫂,是大嫂,”姜长焕强调道,将事情全推给了宫里,“宫里人多事杂,总要多长点心的。我也知道原先的大嫂人很好,可我哥还得接着过不是?总叫他这么惦记着,新嫂子的日子还能过么?”

姜正清这回是真的吃了一惊,像这样的事情,他是想不到的。虽然是个疼老婆的人,但是与所有这个时代正常的男人一样,总是很少连女性的心理都一并理解的。摸摸下巴,姜正清为难地道:“你哥哥现在是什么情形,你是知道的,正打着仗呢。”

姜长焕道:“那也得先预备着,我哥都多大啦?比贺大郎还年长呢,贺大郎这都定亲了。”

姜正清认真地道:“回去了,我跟你娘好好商议商议。”

姜长焕心说,成了。两口子一商议,大儿子正在战场上呢,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这婚事儿只能拖着。再一想,这不还有个小儿子么?他的事儿就能被担上日程了。

父子俩说完了话,张老先生也来了,他的身后只跟了个伺候的小书僮,说要去看他的瑶芳并没有跟着来。想也知道,这样的场合,瑶芳肯定是又回女眷堆里去了。姜长焕笑着给张老先生问好,让坐:“先生好。”他身有爵位,张老先生对他也颇为客气,含笑推让一二,才坐了下来。

姜长焕陪着他说了几句京城生活的闲话,才指着旁边新进来的罗家人那一摊子说:“您与家父慢聊,我去那里凑个热闹。”

张老先生一看,乐了。罗家人口众多,只要下了帖子,不限人数,他们一家子就能把场子彻底给撑起来,完全不用担心初到京城朋友不多,场面冷得让人尴尬。又看姜长焕一眼,见这少年眉眼和顺,脸上挂着丝微笑,既不谄媚,又不高冷,对他的印象就高了起来。老人家,经的事多了,心地反而柔软了起来。也提醒了他一句:“要不是大郎今日太忙,你该多与大郎说说话才好。余者……哦,那边那一个,应该是大郎的同年,也可多说一些话。非为谄媚斯文,只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姜长焕乖乖地听了,伸手摸一摸两人的茶杯,又飞快地缩了回来,伸手在茶杯口上盖了一下。含笑答应完了张先生的话,才说:“略有些烫,等温了再喝。”才与罗家众人打一张招呼,寻贺成章的同年们去了。

姜长焕这么乖,是装出来的。他知道张老先生的话在贺家很管用,有意在老人家面前卖乖。张老先生也吃他这一套,却又觉得这里面有些文章。只是场合不大合适,还是等今天酒席了了,回书房里慢慢想吧。

————————————————————————————————

新科进士,父母载誉归来,又结了一门好亲,贺成章的亲事,自然是没人搅局的。罗家平辈儿们纵带着尴尬,也很乐意与进士交好。贺家人少,他们也就跟着忙上忙下,帮着招待客人,脸上十分光彩。罗二奶奶因贺成章登一回门,夹在娘家和婆家中间里外不是人,对着儿女很是报怨了一场,反被儿女一场好“劝”。更可气的是,她那儿子,上蹿下跳在贺家帮衬。搞得罗二奶奶回来怄了好一场气,发誓从此再不往贺家踩。

贺家就没人关心登门的少了这么一个人。贺敬文的新同事们、贺成章的同年朋友们、姜正清家、林副千户家、乔家……个个份量都很足,就是罗家,旁的没有,就是人多。哪怕为了准备紧接而来的贺成章的婚礼很需要人手,这些人也够使的了。罗二奶奶白生了一回气,娘家又回不得,只得自认晦气,被她儿女一拉,又悄没声儿地回来帮着张罗了。贺敬文不通俗务,地位却今非昔比,蹭着点儿他交好的人,也能得些好处不是?

于是,筹办贺成章婚礼的事情上,就又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了。

有了罗家帮忙,韩燕娘母女三也都轻松了不少。这三个,就没有一个人经过这样的事情。韩燕娘这个层次的经历还是少了些,丽芳瑶芳都年轻,罗老太太知道京中旧例,精神又略有不济,指挥都嫌累。最后还是瑶芳进言:“不如下个帖子,求见一下哥哥的恩师,请教一二。”

这位恩师,指的是贺成章的主考官,先先帝时期的状元出身、如今的大学士、少师、吴阁老。吴阁老也是倒霉,他教过先帝,元和帝在东宫的时候,关系也挺好。因为接触得很久,又是从小时候就知道这么个人,对他倒还多存了几分温情。就是这份温情惹来了麻烦。

元和帝宠爱吴贵妃,更喜欢吴贵妃的儿子,眼瞅叶皇后的年龄突破了三十大关,很难再生出儿子来了。元和帝就动起了歪脑筋,想给不是长子的爱子加点份量。比如,能不能让吴贵妃的娘家跟吴阁老认个亲什么的。

吴阁老也难啊。好歹是个读书人,皇帝虽无嫡子,却还有个庶出的长子,吴贵妃的儿子,非嫡非长,哪条礼法都不占,吴阁老摸摸良心,都觉得不妥。皇长子的亲娘是有些不着调儿,可儿子摆在那里了,安排几个博学鸿儒教一教,教好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吴阁老焦头烂额!就知道这主考官不是这么好当的!元和帝突然想起他来一定没好事儿。这事儿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接了,挨不挨骂还在其次,万一吴贵妃这儿子做不了太子呢?吴阁老自己未必能看到那一天,可他一旦死了,儿孙怎么办?不接,现在元和帝就能搓磨了他。头疼啊!

饶是如此,吴阁老还是很开心地接受了贺家的邀请,又装模作样让妻子来指点一下贺家的准备事宜。装出一副“我的得意门生要娶媳妇儿了,媳妇儿娘家也很牛,我得给学生撑场面,我很忙很忙”的样子来,就差卷铺盖跑贺家住下了。

容阁老家听了这个消息,全家都乐得紧。两位老爷对元和帝还是有些感情的,不好说皇帝的不是,只说:“老吴真是狡猾!他还有几个门生要办喜事儿?说什么怕学生在阁老家面前露怯,真是笑话!咱家跟贺家祖上相交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容老夫人笑了一回,正色道:“是我们七娘有福气,都准备了起来吧。”想了一想,还是没说元和帝的事儿。

容阁老却心领神会:“娘放心,儿子心里有数,非礼非法的事情,是宁死也不能做的。家里几代清名,不能毁在我这里。”

容老夫人笑着摆手:“我老了,不操这个心,只管看着他们这一辈儿都娶了媳妇儿、出了门子,再远的,我也管不着了。管好这些,我也有面前见你爹娘。七郎的婚事儿,你可也要上心,他的年纪也不小了。”

容阁老道:“眼下这般情况,还有得一争,贸贸然行事,怕有不妥。家里又不单指望他一个传宗接代,不急,要给他寻个稳妥的岳父才好。”立储就是个泥潭,这个时候选亲家,很重要。

容老夫人见他有计较,再不多言,扶杖看容七娘去了。

容阁老对母亲说话时斩钉截铁,自己心里也犹豫。凭良心说,容阁老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可有继母这个例子在,他笃定了孩子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皇帝现在的几个儿子,亲妈都不怎么靠谱。张丽嫔还略好些,只是胆小、默默无闻。前头那俩,真是不提也罢。万一,前头朝臣议事儿,后头皇帝亲娘要死要活的想出馊主意干政,那画面,想想都醉。

只恨叶皇后数年无子,不然大家就不用费这个劲了!先是吴阁老,再以自己弟兄俩曾有过侍奉读书的资历,说不定下一个就要找到自己头上来寻求支持了。容阁老恨不得自己代叶皇后供个送子观音,以解眼前困局。

容二老爷得了个好女婿,正在得意的时候,见哥哥发起愁来,他倒光棍儿,对容阁老道:“有什么好愁的?正经的照礼法来吧。哥你别抬手,一抬手我就害怕,你倒是听我说完呐。你想啊,明面儿上,哪个不要脸了敢顺着圣上?是不是?皇长子立在那里,谁都弄不了他。可是要不满意呢,私底下的手段多得是。吴贵妃肯定会想办法的,咱们只要把她拿住了,黄雀在后,嘿嘿。”

容阁老面无表情地抬起了手,啪:“谁的手能伸到宫里去?做你的梦!赶紧的,再去点一回嫁妆!”

这皇帝,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

朕富有四海,竟没有一个贴心的辅臣!

元和帝的心情,也十分不美妙。

吴阁老明显在躲事儿。元和帝最是个喜欢从各种事情中发散琢磨的一个人,吴阁老虽不明说,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他不大想接这个茬,又惹不起自己,所以想办法躲了。元和帝只能庆幸,这件事情不是自己直接跟吴阁老提的,而是授意吴贵妃去办。只是吴贵妃娘家人在登门的时候,递的礼单里夹了些不寻常的东西。

吴阁老退却了,容阁老等人还在上书,说皇长子今年七岁了,得出阁读书了,您是不是定一定名份?

心塞,太心塞。

元和帝心情不好,宫里好些人就遭了殃。他对叶皇后还算客气,只是不冷不热而已。其余人等,在他那里就没有脸面这个说法,给你脸你才有脸,不给你脸,你哪里来的脸?连韩太后都不敢狠念叨这个儿子,听说他又杖毙了俩小宦官,还松了一口气:“他出了一口恶心就好,憋在心里会憋坏身子的。”然后就是指责叶皇后不能为皇帝分忧。

叶皇后也不与婆母争执,韩太后说什么,她就认什么,末了还请教:“是我无能,请您指点。”

韩太后能指点什么呢?这个儿子她早就握不住了,否则也不用这么气急败坏了。只能恨恨地道:“你就叫吴氏这么嚣张了?这是有违礼法规矩的!”

叶皇后心说,现在说有违礼法规矩了?前二年吴妃嚣张的时候,一多半儿是你儿子宠的,还有一少半儿可是你惯的啊。口上却说:“她又做了什么么?不是一如往昔?”

对,谁都知道吴贵妃对太子之位势在必得,可谁也没听她在公开场合说过,连个把柄都没有。韩太后怒道:“你就是不顶用,哎哟,我头疼,要躺躺,你也回去吧。”

叶皇后恭敬地告辞,临行前又不轻不重地提醒:“我固然无能,不是还有娘娘么?纵然是天子,也是要守一个‘孝’字的。”

一句话提醒了韩太后:没错,我是他-妈!

对于天下不想被非议的子女来说,“我是你妈”四个大字,简直是噩梦!祭出这四字法诀,你有再多的道理,都得被打回肚子里咽了。韩太后握此法宝,纵是元和帝,也要退避三舍,不到忍无可忍,不能轻易反驳。

眼见得韩太后天天唤王才人带着长子过去慈宁宫说话,元和宫连请安都不大乐意去了。从三天请一次安,一路降到五天,可还是不行,不管几天,都能在那儿遇到王才人母子。

这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

元和帝实在受不了四字真言,便想出宫散一散心——宫城虽大,能散心的地方其实没多少。前朝有许多衙署办公,后宫每块地方几乎都有主儿。花园太小,匠气太浓。想来想去,他命人往老君观去打了个招呼,第二天要去跟张真人聊一聊天。

皇帝出行,哪怕是所谓“微服”,也只是看起来简单而已。依旧是要有锦衣卫等先期安排了路线,排查掉危险,目的地那里也要清场。元和帝不欲人知,一切都在隐蔽地朝廷,老君这回没有暂时封掉仅供他一人使用,也得有人盯着。至少皇帝和张真人谈话的地方,周围是不能有闲人的。

这一番行动做下来,第二天能成行,已经是效率很高的表现了。

第二日上,元和帝的心情也没有得到缓和,真个上完朝就换了衣服悄悄往老君观去了。张真人近来都在老君观“清修”,老君观的伙食里又出现了豆芽这种令小道士们痛恨的食物。张真人也不知道明不明白徒子徒孙的怨念,依旧慢条厮理地泡豆子。

泡完了三大盆豆子,才洗一洗手,正一正观,出来见元和帝。

元和帝一路走上来,心情已经平复了不少。等见到张真人,脸上已经能笑出来了:“老神仙倒是悠闲,不似我这般俗人,为俗世发愁。”

张真人露出标准的神棍笑容来:“天子何须愁?天子何须忧?既去天子,天为君解忧。”

元和帝一挑眉毛:“哦?忧如何得解?”

张真人微笑不语。

元和帝再问:“何时能解?”

张真人道:“近在眼前。”

元和帝狐疑地道:“可如今,很难呐!”

张真人道:“二年之内,必有定论。”

能令元和帝相信,张真人还真有点神神叨叨的本事,元和帝对他也留着尊敬,不再逼问,转而问道。两人一句一句地讨论,说了半个多时辰才止住,元和帝抻了个懒腰,已经笑容满面了:“还是与真人说话令人身心俱悦。唉,我得回去啦,俗务缠身,何时能得解脱?”

张真人起身相送:“天子之道,与凡人不同,陛下聪明颖悟,不是老道能猜度的。”

元和帝一笑。

两人一同走出张真人所居之后殿,才出来,又都站住了,齐齐往不远处看住了眼。张真人暗骂一句:见鬼!她怎么来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修神外传仙界篇 修仙狂徒 【斩天剑】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我在异世封神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赤心巡天 猎天争锋 最强狂兵 重生后我带着小青梅白手起家 军少大人,体力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长夜谍影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皇子无双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大航海之重生主宰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 隋唐:项羽传承 明末人民 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 
凤还巢 我想吃肉 - 凤还巢txt下载 - 凤还巢最新章节 - 凤还巢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