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

沐榕雪潇

首页 >>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 >>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大明第一搅屎棍 嫡女惊华:倾世小魔妃 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 拂袖红妆gl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大夏第一宠妃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 沐榕雪潇 -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全文阅读 -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下载 -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九十一章 金殿对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仁和帝算是一位比较开明的皇帝,他不心胸狭隘、不刚愎自用。只是他善于权衡利弊,平衡得失,总想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显得怀柔有余、魄力不足。

万智一家的案子发生之后,就有许多朝廷官员上奏折弹劾沈荣华,又有诸多学子为他们一家伸张正义讨公道,闹得沸沸扬扬。万智一家在京城卑微到毫不起眼,因跟万户侯府是一家,才跟一些名门世家有了拐弯抹角、八杠子打不到的一些关联。他们家出了事,万户侯府没反应,怎么就有这么多人替他们家说话呢?

仁和帝不傻,他明知这里面内幕重重,却想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置。削掉沈荣华的封号,把她关进大牢,是想稳定朝廷局面,安抚那些学子。万智一家的案子一直未审,他也没说如何惩治沈荣华,就是想拖延。等风头过去,他再把沈荣华放出来,重重补偿一番,这样一来,林楠也就不好意思跟他翻脸了。

可阴谋毒害万智一家几十口的真凶现形了,还有学子官员闹腾不休,端宁公主和几位皇子参与进来了,这就不好收场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有十几名杀手想刺杀沈荣华,结果人没杀掉,倒把顺天府大牢拆了,把犯人放走了多半。事态演变到这种地步,作为皇帝,必须给天下臣民一个交待,这令仁和帝颇为头疼。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一直消停安定、让仁和帝颇为放心的沈荣华抛出一颗惊天响雷。她要敲登闻鼓、状告皇上,她认为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都是皇上造成的,皇上就要还她一个公道,给天下人一个说法。历朝历代敢跟皇上要说法要公道的人不少,但敢敲登闻鼓告皇上的人史书上还没有记载。

仁和帝靠坐在龙椅上,单手掐着前额,敛眉沉思。作为皇帝,他不怕沈荣华一个弱女子,但他怵林楠发威,更担心这件事带来的影响以及事件的后续。他也知道沈荣华有底气来闹,没有最合理最稳妥的说法,她绝不会善罢某休。

昨夜京城发生了重大且怪异的事,众臣工都提心吊胆,皇上不高兴,他们哪敢放松?散了早朝,不管有没有公事,他们谁也不敢回府,都在宫中待命。沈荣华要状告皇上的消息传来,他们都惊奇不已,各有想法,却不敢有丝毫表现。看到仁和帝隐怒思虑,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出了,只怕一不小心被无辜牵连。

登闻鼓响,仁和帝沉着脸坐直了身体,众臣子也都打起了精神。

朱阁老出列,上前启奏,“皇上,此案不能接,此风不能助长。天下百姓这么多,若每个人受一点点委屈就要状告皇上,这天下还有规矩礼法可言吗?若沈氏有冤,大可以求皇上亲审,还她公道,可她现在要告皇上,这不是蔑视王法朝纲吗?再说,万智一家的案子未结,沈氏是否无罪也没定论,更不能容她造次。”

“臣附议朱阁老,天地之间最尊贵的人莫过于皇上,沈氏要状告皇上,敢问由谁接她的状纸?由谁审理此案?依旧之见,沈氏纯粹是无理取闹。”

“臣附议朱阁老,且不说沈氏是否有冤,单她要状告皇上就是心存不轨,臣恳请皇上重惩于她,绝不姑息。沈氏之所以胆大包天、目空一切,就是因为朝廷对林闻封赏太过厚重,导致沈氏有恃无恐,臣恳请皇上削去给林闻的一切封赏。”

“臣附议朱阁老,沈氏原是名不见经传的闺阁女子,只因林闻被追封,她得以加封芳华县主,就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可见朝廷对林闻的追封赏赐是她变化的主因。臣恳请皇上严惩于她,向天下人正规矩礼数,以儆效尤。”

“臣附议朱阁老。”

“臣附议。”

……

自登闻鼓响,大概有一柱香的功夫,就有多一半臣子支持朱阁老,怒斥沈荣华,还有人恳请仁和帝撤销对林闻的追封赏赐。这一多半的臣子并不都是五皇子一派的人,他们之中也有人因不满沈荣华的荒唐才支持朱阁老的提议。还有一少半的臣子没表明态度,或者在观望,他们是哪一派别或是纯臣就不好定性了。

一名太监快步走进金銮殿,跪禀道:“启禀皇上,宫门外敲登闻鼓的人说皇上若再不让他们进来,他就砸碎登闻鼓,打上金殿,揭露一堆后宫的龌龊事。”

“沈氏好大的胆子,她居然要砸碎登闻鼓,打上金銮殿,臣看她不只是蔑视朝廷,还有图谋不轨之心。”没等仁和帝说话,朱阁老就怒了,一张义愤填膺的老脸格外阴沉,“皇上,若不将沈氏处死,就没有朝纲王法可讲了,臣请皇上……”

“老朱,你先等等。”一直闭目养神的谨亲王开腔了,他指了指来回话的太监,问:“刚才那番话真是沈氏说的?是你亲耳听到的还是侍卫传进来的话?”

“回王爷,那番话是敲登闻鼓的人说的,敲登闻鼓的人不是沈氏,是一名年轻男子。侍卫传话进来说沈氏只在宫门外跪着,等皇上申冤,什么也没说。”

“哦!”谨亲王微微点头,谁也没看,也没再说什么,继续闭眼沉思。裕郡王被削了王爵,裕郡王妃死了,萧彤到寺庙为母守孝去了,好端端的裕郡王府弄得一团糟,这都跟沈荣华脱不开干系。但谨亲王是憨直爽朗之人,心中自有是非黑白,他没怪过沈荣华,可有关沈荣华之事,他为避嫌,轻易不开口。

“你不早说。”朱阁老面露讪色,低声斥责传话的太监,为自己太早表态懊悔不已。他本是老谋深算的人,刚才那番话,他只能归咎于自己一时大意。又有罪名能把沈荣华逼到死角了,再深沉的人也会得意,一得意就难免失误。

“状纸呢?”仁和帝也接过御前亲审的案子,只是今天大不相同。

“回皇上,沈氏说她要告的人是皇上,状纸是血书,她会亲自呈于御前。”

仁和帝轻哼一声,问:“敲登闻鼓的人是什么身份?”

太监赶紧回道:“回皇上,奴才不知这人是什么身份,只听侍卫说这人一直在大长公主身边伺候,又不是侍卫,还很得大长公主喜欢,他……”

“你胡说什么?”谨亲王大光其火,横眉立目瞪视太监,一下子站起来,又坐下了。大长公主是他的长姐,虽不同母,却姐弟情深,他不允许任何人对大长公主有半点非议和质疑。在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年轻男子,又不是侍卫,那不就是男宠吗?他相信大长公主立身清正,所以,听到这番模棱两可的话,他很生气。

仁和帝沉吟片刻,问:“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人都来了,大长公主来了吗?”

伺候大长公主的人替沈荣华敲登闻鼓,还口出狂言,这就耐人寻味了。之前听侍卫来报说沈荣华遇到了大长公主,说了敲登闻鼓、告皇上的事,大概是想避嫌,大长公主并没有阻拦。可现在她的人又助沈荣华来敲登闻鼓,这就说不通了。

“回皇上,奴才……奴才再去看看。”

谨亲王听仁和帝的话不对味,皱眉道:“沈氏在宫门外跪着呢,皇上想怎么处置此事,也该给个明确的答复才是。是谁敲了登闻鼓,有何目的,宣他上殿就知道了。大长公主来不来并不重要,她就是来了,也是旁听,还干涉皇上处理国事不成?这糊涂东西话都回不清楚,说了不着边儿的废话,不让人误解才怪。”

“皇叔说得是。”仁和帝愣了片刻,说:“宣敲登闻鼓、告御状者进殿。”

朱阁老等人还想再说什么,听到太监高喊“大长公主驾到”,他们当即就老实了。仁和帝人如其年号,是怀柔的君主,大长公主可是不吝杀伐决断之人。朱阁老历经两朝,见识过大长公主发威,在大长公主面前,他可不敢有半点造次。

大长公主一身便装,步伐稳健,走上金殿的台阶。仁和帝赶紧站起来,迎到金殿门口,谨亲王同众臣子过来给大长公主见礼,姐弟二人又寒暄了几句。仁和帝扶着大长公主坐到了龙椅旁边,问候大长公主的身体,又简单跟她说了沈荣华告御状的事。大长公主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只嘱咐仁和帝缓和情绪、注意身体。

沈荣华步履从容走进金殿,目光沉静,环视四周一圈,跪下给仁和帝和大长公主行礼。白泷玛和林楠同沈荣华一起走进金殿,他们没下跪,连声请安的话都没说。有执事太监提醒他们不得无礼,被白泷玛挥舞着拳头呵退了。

仁和帝高坐在龙椅上,威严俯视,看到林楠走进金殿,他双眼的眼皮立马跳动,很不自在。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多年的优越已养成他俯视他人的习惯。可面对林楠,他有愧于心,总感觉自己象是被撕掉了华美金贵的画皮一样。

白泷玛一身白衣,相貌俊美,气质清逸,在金光闪亮、富贵充斥的金殿里格外显眼。看到白泷玛,仁和帝觉得很养眼,比二十年前的林楠长得还英俊,而且他感觉与白泷玛似曾相识,心里这才舒服了一些。听说白泷玛就是敲登闻、狂言叫嚣的人,又见白泷玛冲他挤眉弄眼,毫不尊重,他的心又开始发堵了。

偌大有宫殿鸦雀无声,沉闷到让人倍感压抑,白泷玛一再催促,仁和帝不开口,大殿仍无声响。白泷玛烦了,挨着谨亲王坐到地上,两人以眼神热情交流。

“宝玦(谨亲王字宝玦),你和他很熟?”大长公主率先发声,问得却是与案子无关的问题,她看了看仁和帝,微微一笑,似乎有意缓和气氛。

“这王八崽子总气我,他……”谨亲王刚骂到一半,见大长公主变了脸,不敢骂了。触到白泷玛不怀好意的阴笑,他感觉上了当,就紧紧闭上了嘴。

白泷玛捅了捅谨亲王的胳膊,“你知道我姓甚名谁吗?你就敢骂我。”

“你姓甚名谁?快告诉本王。”

“老头,你不知道我姓白吗?枉我跟你认识这么久了。”

“你、你姓白?”谨亲王和白泷玛见过几面,可他真不知道白泷玛姓白。以前见面在一块吃喝闲聊,白泷玛没说过自己的姓名,他也没问过。

“对,我姓白,白魅影是我娘。”

“什么?”谨亲王年纪不小,却一下子跳了起来,可见他有多么吃惊。他知道大长公主的往事,知道白魅影是谁,也为大长公主的心结揪心了多年。听说白泷玛是白魅影的儿子,又见白泷玛和大长公主在一起,他激动得差点落泪。

“老头,有见面礼吗?”

“有有有,回头、回头你到我府上拿去,你想要什么都行,只要我有。”

大长公主见谨亲王脸色神态,就知道白泷玛和谨亲王表明了身份,她微微摇头,一声长叹。往事不堪回首,但血浓于水,她是重情之人,自会感怀无限。

“子卿什么时候来的京城?”仁和帝也想舒缓情绪,就问了林楠一句废话。

“时日不短。”林楠不想多答,对仁和帝有意套近乎也无动于衷。

这段时间,他和百毒翁在给端宁公主清蛊毒,仁和帝早就知道,此时却明知故问。即使林楠胸怀坦荡,两人割袍断义多年,见面也尴尬主要是他不想看仁和帝那张脸。今天若不是怕沈荣华难以招架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他真不想来。

大长公主微笑催促,说:“时候不早,闲话殿外再续,皇上还是问案吧!”

仁和帝一听问案就头疼,且不说今天这案子不好问,一语不慎,会给朝廷招来诸多指斥和非议。单看大殿多出的这几个人,个个都是不速之客,让他烦心气闷不已。事情闹到这种地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处理,期待能够峰回路转。

“皇姑母,沈氏要告的人是皇上,若朕来审,难免一时混乱角色,导致分辨不清,还会招人质疑,不如请皇姑母代劳,朕也……”

“皇上,你还没问案,怎么就知道自己会混乱角色、分辨不清呢?他们敲的是登闻鼓、告的是御状,必须由皇上亲审,本宫代劳合适吗?皇上不只是天下臣民的皇上,还是自己的皇上,你领会了本宫这句话,今天的案子审起来游刃有余。”

“多谢皇姑母教导。”仁和帝舒了一口气,沉思片刻,威严的目光扫过林楠和白泷玛,落到沈荣华身上,问:“沈氏,你的状纸呢?”

“回皇上,小女没有状纸。”沈荣华回话清晰、神色坦然。

“那你要告何人?”仁和帝这句话问得底气不足,沈荣华要告的人是他,他在亲口问出来,必定尴尬,“你可知道没有状纸,若败诉,会罪加一等?”

“回皇上,小女知道,小女还知道自己不会败诉。”沈荣华自信一笑,环视四周,高声说:“小女要告王统领、告其妻胡氏、告朱阁老、告孟少卿、告顺天府、刑部和大理寺诸多不作为的官员,告国子监和紫山书院别有用心的学子和教授。以上这些人,小女无须提前斟酌书写状纸,就能罗列出他们多项罪名,按律法追究,都能告到他们被抄家罢官。除了他们,小女最想告的人就是皇上,他们犯下的罪责,都与皇上脱不开干系,皇上是他们犯罪的始作恿者。”

“你、你好大的胆子。”没等仁和帝开口,朱阁老就跳出来指斥沈荣华。

“我的胆子确实不小,让朱阁老大开眼界了吧?”沈荣华跪直了身体,冷笑道:“我年纪不大,世面见得也不多,只是借外祖荣光被封了芳华县主。若我是胆小之人,值得那么多人联手只为要我的性命吗?值得有人不惜谋害万智一家来陷害我吗?值得那些出入朝堂的高官来弹劾我吗?国子监和紫山书院的学子为置我于死地而请愿,书都不读了,连课业都甘心耽误。

听说弹劾我、请求废除对林阁老赏赐的奏折足足推了三车。我何德何能、值得某些人如此煞费苦心?因为弹劾我,某些官员费了朝廷多少笔墨纸砚,有的浪费,为什么不捐给闻林童院?更别说还有人雇用高手杀我,连顺天府的大牢都拆了。我一个弱女子竟值得他们小题大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多大的人物呢。”

“你、你住口。”朱阁老暴怒了,他跪倒在地,刚要开口,就仁和帝制止了。

仁和帝愣了一下,问:“沈氏,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有。”沈荣华直视仁和帝,“都说事出寻常必有妖,我一个还不满十三岁的弱女子竟在朝堂和京城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皇上就没起疑?”

“呃,这……”仁和帝无法回答这句话,因为他无法选择这个答案。

若他说自己起疑了,作为皇帝,为什么不制止?任由事态演变恶化。若他说自己没起疑,那不就是向天下人表明他是个被人愚弄的傻瓜吗?

大长公主微笑点头,说:“事出寻常必有妖,这句话说得好,说得生动。”

“多谢大长公主肯定。”沈荣华伏地道谢,又给仁和帝行礼,说:“不管皇上是否起疑,都是我要告皇上的因由,不用我细说,想必在场的人也都明白。”

“朕明白了。”仁和帝点了点头,说:“沈氏的状子朕接了。”

“请皇上三思。”朱阁老跪倒在地,又转头看了看文武百官,希望有人站出来支持他,可结果令他很失望,“皇上,沈氏强词夺理,状告皇上,若皇上……”

“朱爱卿,沈氏的状子朕不能不接。”仁和帝挥手打断了朱阁老的话,“想必诸位爱卿也听明白了,沈氏要告的人是皇上,不是朕,朕必须严加审理。”

大长公主爽快一笑,说:“皇上如此英明,此案就好断了。”

仁和帝心里舒服了一些,他刚要谦虚一番,看到林楠和白泷玛同时撇嘴,他又郁闷了。林楠挑饬他,他无话可说,他能忍,这白泷玛是不是太过了?看大长公主的情面,他不和白泷玛计较,但他在心里却给白泷玛记了重重的一笔。

“诸位臣工,你们以为此案该怎么断?”仁和帝扫视众臣子,目光落到俞阁老身上,他暗哼一声,决定把这个烫手的山药塞到俞阁老怀里。

俞阁老是内阁首辅,朱阁老是次辅,可俞阁老出身寒门,又不善于拉帮结派,势力明显逊于朱阁老。自把林梦婷指给五皇子做正妃的圣旨颁下,朱阁老作为林梦婷的外祖父,就与五皇子一派结盟了。两派合二为一,势力更大,远非俞阁老能比,再发展下去,俞阁老也就只能“让贤”了。此次他们联手对付沈荣华,正是结盟后的首次磨合,虽然失败已成定局,但彼此都认为盟友相当给力。

“禀皇上,依臣之见,皇上既然接下沈氏的状子,就该秉公办理,给天下臣民一个交待。”俞阁老也是一只老狐狸,他没等仁和帝点名,就表明了态度。

这次的事,俞阁老只是一个旁观者,事情一出,他就请了病假,想躲到一边看热闹。直到今天,他的病假还未结束,但顺天府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不得和拖着“病体”上朝。他庆幸自己来对了,因为这是一个牵制对手的绝佳机会。

“俞爱卿,你认为此案该如何秉公办理?”

“回皇上,沈氏要告的人却很多,出于公正,臣以为应一一传他们上殿应诉对质。沈氏第一个要告的是王统领及其妻胡氏,就先从他们开始吧!”俞阁老说出这番话,就表明自己接下了烫手的山药,还要很利落地吃到嘴里。

仁和帝点点头,让人传王统领和胡氏上殿应诉。他话音一落,七杀和连成骏就把王统领请进了大殿,并禀明胡氏很快就到,显然早有准备。王统领进殿,先以杀人般的目光投向沈荣华,狠剜了她几眼,才给仁和帝下跪行礼。仁和帝跟王统领简述了沈荣华告状之事,又让沈荣华讲明要告何事,并跟王统领对质。

“禀皇上,臣今天正奉旨缉拿逃犯,听到有人叫喊有逃犯,就带侍卫过去缉拿。叫喊者所说的逃犯正是沈氏,臣知道沈氏被关在顺天府的大牢里,看到她出来了,确实把她当成逃犯,让侍卫捉拿。沈氏说她有顺天府的释放文书,臣让她拿出来,没想到她给了臣一份假文书。臣要亲自动手拿她,又被人捣乱,还跟臣打斗了许久。后来臣才听说沈氏确实被顺天府暂时释放回家,可她拿假文书戏弄臣,本身就是妨碍公务。因假文书引起误会,臣自认无责,请皇上明鉴。”

王统领知道顺天府放了沈荣华,也猜到沈荣华信不过他,会给他假文书。他说得头头是道,巧妙规避了有人设局谋害沈荣华,一再言明自己正执行公务。就是真把沈荣华杀了,他也会归到误会上,强调假文书害死了沈荣华。

他多次想置沈荣华于死地,可沈荣华没有证据,而且她也没死。林氏母子确实是他所杀,他把现场烧毁了,除了那半块玉牌,沈荣华不会找到任何线索。至于胡氏霸占林家产业财物不还之事,他也不怕沈荣华拿到金殿上说,因为胡氏自有说词推脱。所以,他不怕沈荣华告他,还寻思到最后让沈荣华背上诬告的罪名。

听到王统领这番说辞,众人的目光都聚到沈荣华身上,有人高兴得意、也有人为她捏一把汗,还有人想看她如何反转。若按王统领所言来断此案,沈荣华这第一局必输无疑,第一局都输了,接下来再审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沈荣华冲王统领微微一笑,高声道:“钟良,你披上了王忠的皮,做了统领,就忘记自己的身份了?我告诉你,我今日在金殿告你,不是因为你缉拿我,而是要为被你残杀的几十口人讨个公道,让天下人都知道你曾经的血腥和恶行。”

王统领听到沈荣华的话,脸色大变,出于本能反映,他抽出剑就朝沈荣华刺去,被连成骏一剑挡开了。王统领甩开连成骏的剑,连出杀招,刺向沈荣华。白泷玛跳出来,把沈荣华拖到一边,又与连成骏和七杀联手制服了王统领。

大长公主冷哼道:“王忠,没想到你就是钟良,这些年,我们都被你迷惑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御兽:我让地球神兽重现异界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一不小心爱上总裁 追你时你不在意,我订婚你哭什么 都市之纨绔军医 国色天香 阴阳捉鬼师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快穿之给反派BOSS送温暖 无限幻想大冒险 宿主今天祸害男主了吗 重生之铁骨凰后 有种后宫叫德妃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正德五十年 篮坛大流氓 奇术色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谍战从特工开始 我的美利坚 救岳飞建强宋 穿越之华夏崛起 抗战之超级武器库 特工代号431 敌谍一生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生死暗战 诡三国 逍遥小贵婿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最近更新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乾风云起苍穹 寒门状元路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铜镜约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穿越之原始之路 巨宋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 沐榕雪潇 -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下载 -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最新章节 -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