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

金之天狼

首页 >> 三国之群芳寻踪 >> 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乖乖老婆,别闹了 铁血中唐 
三国之群芳寻踪 金之天狼 - 三国之群芳寻踪全文阅读 - 三国之群芳寻踪txt下载 - 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三十二章 屯田实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眭固、张颌、高览三人都深感金良重用之恩,对于金良安‘插’亲信在麾下做中级将领并没有多大意见。%哈 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安置那些被淘汰掉的黑山降兵,自从他们知道官军待遇超好之后,他们都充满希望地等待着入选官军的正规军,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希望破灭了,眼神里流‘露’出‘迷’惘和痛苦。

他们的眼神让金良不禁想起来自己穿越前找工作的情形,因为这个同理心,金良决定要好好安置他们,还要给他们希望。能够在这一点儿上帮助金良的只有韩浩和常林了。

金良把韩浩、常林叫到面前,指着那些被淘汰下来的黑山降兵:“这些人该如何安置,元嗣可有教我?”

“主公您不是曾给张燕许诺的时候,说过要在黄落湖围湖造田的吗?”韩浩奇怪地看着金良:“我记得您当时说‘因黄落湖时常泛滥,那些世家大族皆不愿在此耕种,那么我就把它收为国有,召集流民,筑坝围湖,开垦荒田。’这才过了两日,主公就把这事情给忘了?您忘了,可人家张燕没忘,咱们大营‘门’外来了三万五千多流民,便是张燕寨中的老弱‘妇’孺,就是您不叫我,我也要过来向您请示,该如何安置他们。”

金良又让人叫来陈琳:“孔璋,我义父唐龙先生的粮食现在都运到哪里去了?”

陈琳想了一下,回道:“前几日,唐龙先生就派人传报说有一百万石的粮食已经用船送到了南阳,现有宋宪将军带兵看管。”

“那所有被淘汰的白‘波’贼、山越蛮族兵和黑山贼。还有我军的伤兵。分别有多少人呢?”这些数据统计的事情金良一律‘交’给主簿陈琳负责。

陈琳翻了翻册子:“在击败白‘波’贼和山越蛮族骑兵一役中。一千四百多名白‘波’贼兵是滥杀无辜、‘奸’‘淫’掳掠成‘性’的,八百多名匈奴骑兵是穷凶极恶、不服汉化的;三万八千多名白‘波’贼兵体质和意志均很孱弱,一千一百多名匈奴兵意志薄弱、躁动不安、不能服从基本命令。从张燕和于毒的黑山贼中,身体残疾淘汰掉五万四千多人;伤势须要将养淘汰掉三万二千多人;再意志力或身体状态跟不上军队训练淘汰掉七万六千多人;品行不端者淘汰掉二万二千多人。连番大战之后,我们军中不能继续征战的伤兵共计有一万四千多人。再加上张燕送下山的老弱‘妇’孺三万六千人,加上韩祭酒带领的一千乡民,主公治下不能编入军队的共计有二十七万六千人之多!”

“什么,二十七万?!怎么会这么多?!”金良惊住了:“那一百万石粮食还不够他们吃一年的呢?!”

陈琳笑道:“我这些数据都千真万确。反复核实过的。哦,对了,这几天又陆续死掉了一千多人,所以准确的数字应该是二十七万五千人。至于粮食问题,唐龙先生说过,还有五十万石粮食再过十几日就会从徐州运到黎阳,请主公多派人在南阳屯守,以防有其他势力趁虚而入。这些人该如何安置,还请主公赶紧示下。”

“元嗣,你意如何?”金良望了一下韩浩:“不如把这二十七万全部编入屯田吧?”

“主公。是需要一部分人前去屯田,但是没必要全部划去屯田。这二十七万人里面还是有人可以继续用在军旅中的。”韩浩一脸严肃地说道:“主公,我觉得吧,您原来设置的军中制度有很大的疏漏,以至于刚才没有把那些人甄选出来。”

“是什么疏漏?元嗣你请直说,我吕布绝非刚愎自用之主。”金良也隐约感到自己似乎漏掉了什么。

“辅兵,您没有在军中设置辅兵,您只设置了战兵,这是不够的。”韩浩指了指帐外那些累地倒地昏睡的战兵:“那些战兵既要打战,又要喂养马匹,还要背着自己的口粮,还要扛着自己的武器盔甲,久而久之,他们必定疲惫不堪,难以支撑,幸好主公从洛阳来邺城多走水路,不然将士们早已怨声载道了。”

“我不是在军中每一级都设置了辎重兵吗?”金良从来就是统领大军上阵厮杀,辎重什么玩意的他从来不当回事,也没有关心过一个完整的队伍是怎么管理的,现在他几乎是从新学习。

“您在队一级设置辎重伍,区区五个人只能做到粮食、武器、盔甲以及其他辎重的管理分发,对于运输和保护辎重根本无能为力。主公!我发现您武功通神、善于用兵,但对平时如何管理兵事缺乏经验,这一点儿主公可要好好提高一下,不然主公治下的军队很快就会沦落成黑山贼那般没有秩序的‘乱’兵。”韩浩在这几天里跟金良朝夕相处,知道金良是一个从善如流、从不掩饰自己缺点、勇于认错、勇于纠错的主公,所以他也不再畏惧什么,就直言不讳地全部讲了他对金良的看法。

“唉,元嗣所言极是,叹我昔日只懂为将,不懂为帅,在并州做主簿时只是为丁原大人撰写一些文稿,甚少涉及军队管理,即便我领兵出战,也有高顺、张辽等人负责带兵,我只负责斩将夺旗,鼓舞士气,如此一来,我对如何料理兵事还真的缺乏经验,元嗣你有何办法可让我在这件事情能最快地提高呢?”金良也觉得很奇怪,按说像金良这样的大将应该通晓兵事才对,却不知为何他记忆里根本没有,另外那个记忆里面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也根本驾驭不起来这么繁杂的军队管理工作。

“主公身为一军之主,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您可以把这事情‘交’给各级军官去做,整个官军的管理事宜您可以‘交’给高顺将军,他带兵严谨,不像主公那么疏忽。主公需要做的便是把握大局。防止下属犯大错误。比如不设警戒哨之类的错误。”

韩浩觉得自己刚才讲话有些过分。便缓和了一下语气:“主公若是有空可以去观摩一下高顺将军的带兵方法,像他的军中就划分成两种士兵,一种是战兵,一种是辅兵,战兵负责冲锋陷阵,辅兵负责辎重运输、马匹养护、警戒防御,战兵若有战损便从辅兵里面甄选‘精’锐补入,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制度。值得在全军推广。”

“元嗣言之有理,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如何带好兵这一块,我确实需要向一些军中宿将学习一下,取长补短。”金良转而疑‘惑’道:“为什么高顺从来没给我提过呢?”

“主公,高顺将军原本并不隶属于您,陷阵营是他的‘私’兵,训练管理都跟官兵不同,所以他就没有告诉你。”韩浩怕金良对高顺有了看法。就耐心劝谏道:“我观军中诸将领,高顺将军对主公最为忠诚。主公切莫对他产生猜忌之心。”

“元嗣你莫要担心,仲平与我乃真诚相‘交’,知之甚深,我不会无端猜忌他的。”金良说这样的话,却为历史上那个他而倍感羞愧,他到现在还不太明白为什么那个金良知道高顺的忠诚却不重用他呢。

那些被淘汰的黑山降兵们正垂头丧气间,一个好消息传来,他们有机会入选辅兵,为战兵做辎重运输、战马养护等后勤辅助工作,待遇是战兵的三分之一,并有可能入选战兵去补充战损,黑山降兵们欢呼雷动。金良看着这些降兵们的欢悦表情,忽然想起来自己当时找工作时曾经被人忽悠着做临时工的情形,待遇没有正式员工多,福利没有正式员工多,干的活比正式工多,黑锅来了都是临时工背,以至于和谐年间官府搞出的所有‘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让临时工去背黑锅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抢破头去做临时工。

二十七万被淘汰的降兵里面又甄选出八万人做辅兵,比起正式战兵,他们的体格、意志都稍微差一点儿,可能有一些类似于手指断、耳朵破之类的小残疾,但品格上还是经过审核,没有十分败坏的家伙。

辅兵跟随战兵四处征战厮杀,久而久之,便会成为熟练的士兵,到时候可以很容易就转换成了正式战兵,一年之后,金良领军出征,想出八万兵就出八万兵,想出十六万兵就出十六万,虽说不能横扫天下,称霸河南还是绰绰有余吧。

“主公,八万辅兵已经甄选出来,”负责甄选事宜的高顺前来禀告道:“辅兵将分散到每个队的营帐里,一个战兵分派一个辅兵,辅兵负责减轻战兵在非战时的负重、杂役,以便让战兵在训练、战斗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行军时,运输粮食、辎重时一个队的辅兵便可以集合在一起完成,不用‘浪’费正式战兵的体力;进攻时,辅兵便留在大营协助留守战兵,承担一部分防守任务,在防守时就更不用说了。”

“辅兵分散到每个队的营帐里??”金良质疑道:“辅兵毕竟训练少,经历战阵少,如果把他们跟战兵‘混’合在一起,只会削弱正规战兵的战斗力,不能这样设置吧。”

“主公,我的意思是以队为单位来管理战兵和辅兵。”高顺解释道:“在安营扎寨时,辅兵和战兵还是分成两个营帐的,不论是在提防敌军夜袭营寨还是在行军途中,辅兵都被要求要迅速脱离战兵阵营自成一阵的,末将会严格督促下面各级将领训练辅兵这一点。”

“对,就是要这样。行军途中遇袭,这些辅兵该如何结成阵营防御呢?”

高顺恭敬地答道:“四成辅兵身上都背着六七尺长的铁尖木杆长枪,这种长枪比短刀好打造,更容易背负,三成辅兵背着弓弩,三成辅兵跨刀背盾。途中遇袭遇到的通常是敌军骑兵,因为大部分辅兵都是用马车、牛车运输粮食辎重,一旦遇袭,辅兵们就迅速把这些车子围成圈,那些长枪兵在车圈里面,紧贴着车子,把长枪对准外面刺杀冲上来的骑兵马匹,弓箭手在里面向外面攒‘射’,刀盾手一边保护弓箭手和长枪手免受敌军骑‘射’,一边斩杀冲进车阵的敌兵。辅兵依靠车阵阻挡敌军骑兵一时。正式战兵很快就会前来解围。”

金良点点头:“如此甚好。不过我记得我们之前在很少如此作战。这个能对抗异族铁骑吗?”

“主公担心的甚有道理,这样的车阵迎敌除了李陵用过,其他将领都很少使用,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发挥出威力,我以后会在训练中不断改进,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高顺在练兵方面‘精’益求‘精’,再加上他忠心耿耿,金良便放心让他为自己训练官军所有步兵。至于骑兵则有金良、张辽、徐晃、张颌、高览负责,弓弩兵则有黄忠、郝昭等将领负责训练。

金良又让韩浩在南阳郡招募了一些流民,加上被彻底淘汰下来的降兵,总计有二十万人,统统‘交’给韩浩统领,韩浩被正式任命为典农中郎将。关于这个任命和屯田大计,金良特意请太后何莲、天子刘辩和其他五位辅政大臣一起商议。

金良没有‘浪’费口舌,只是让韩浩把屯田大策的好处向各位做了说明:“圣驾临荆州,荆州世家大族却无有一人前来迎驾,便可知世家大族对朝廷无有忠义之心。朝廷的未来须得我们自力更生,不可仰仗金良世家。现今荆州虽有五百多万人口。可有一半都掌握在世家手里,另外有一小半掌握在寒庶地主手里,真正能被朝廷纳税且可以在里面征兵的不足一百万,而且这一百万自耕平民被世家欺凌挤榨,奄奄一息,朝廷若想在他们那里收税,只得杯水车薪,若想从他们那里募得‘精’兵,亦是缘木求鱼。为今之计,便是招揽四处流民,收编各处降兵,择无主荒地,由官府提供种子、耕牛和农具,让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官府和屯民按比例分成,可以四六分成,亦可以五五分成。朝廷给他们粮食,让他们活命,又借给他们种子、耕牛和农具,让他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他们成了朝廷治下子民,必对朝廷感恩戴德,朝廷便可在这些流民里募集‘精’兵,屯田丰收以后,朝廷兵‘精’粮足,便可从容处置那帮不畏服朝廷的世家大族。”

太后和朝廷诸公都点头称是。荆州这块地方世家林立,朝廷想要在此长久,不能指望那些阳奉‘阴’违的世家,只能靠屯田来积蓄实力。韩浩同时又拿西汉时期的赵充国故事来做屯田有大利的鲜明例证来做说明。

汉宣帝时候,西羌叛‘乱’,年逾七十的名将赵充国‘毛’遂自荐,亲自挂帅出征,平定叛‘乱’。赵充国在对粮食辎重等后勤保障状况进行了充分了解后,发现从后方运粮耗费甚大又容易被敌军断了粮道,便决定在边塞屯田,这不仅是在国库空虚、财政紧张时,节省了大量军费开支、徭役劳作等,而且加强了边防建设,增加了物资储备,提高了御敌应变能力,既开源又节流,有效地保障了国家安全,一举数得,赵充国以一万多名军士,开垦田地两千余顷,“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西羌的五万军队,竟然被赵充国陆陆续续消灭了四万六千余人。到了最后,赵充国总结了著名的“留四便宜十二事”,即屯田的十二好处。韩浩就把屯田的十二好处都说了一遍,大家听后,都倍感振奋。

最后六大辅政大臣和太后、天子联合发出屯田诏令:“安邦定国之根本大计,便在强兵足食。昔秦国因重耕战而一统六国,武帝因屯田边疆而巩固西域,此皆前人之良策,值得今人效仿。现今民生凋敝,流民四起,田地荒芜,路有饿殍,军民皆无足粮可抵灾荒,为保国家社稷长久,特命韩浩为典农中郎将,负责屯田大计,所有无主荒地均归国家所有,韩浩招流民和白‘波’黑山诸贼之降兵,开垦荒地,安定流民,各地官吏,各地士绅,皆不得阻扰屯田大计,否则以军法论处!“

韩浩为典农中郎将,常林为典农主簿,典农中郎将下面有典农校尉,典农校尉下面又有典农都尉,典农都尉下面有典农司马,典农司马下面有屯长,如此这般,对屯民进行全军事化管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民不隶郡县。

一个屯含有一千人,置屯长,筑造邬堡,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屯里设有一百人的护田队,有屯长统领,负责督促和教导屯民耕种,同时防御世家大族和盗贼的‘骚’扰。

五个屯置一个典农司马,辖有五千屯民;四个典农司马上面设置一个典农都尉,辖有两万屯民;五个典农都尉上面设有一个典农校尉,辖有十万屯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山村情事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我在大唐做战神 新现代逍遥录 修仙狂徒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美女的兵王保镖 青山湿遍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极品皇太子 
最近更新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在澳洲建国1796 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马超重生大宋朝 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 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乱世边军一小卒 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三国之群芳寻踪 金之天狼 - 三国之群芳寻踪txt下载 - 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 - 三国之群芳寻踪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