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灵觉敏锐,第一时间便猜测是大乾在背后操纵,否则怎会如此巧合?
他们望向大乾的方向,如今的大乾今非昔比,愈发神秘莫测,引人注目。可当初他们一时糊涂,在屠圣之战中与东方不败为敌,彻底与大乾交恶,如今想来,不免懊悔。
招惹这等人物,未得半分好处,反惹来无穷后患。而对方的报复,竟来得如此突然!
扫地僧心思通透,已然察觉其中蹊跷。
“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用?”斗酒僧长叹一声,“既成事实,本座绝不后悔。达摩洞的参悟让我获益匪浅,此事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赵匡胤的武典——这位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开国皇帝,连慕容世家最强的慕容龙城都败在他手下。逍遥子被他逼入长春谷不敢妄动,段思平也只能远走云南建立大理。如此强者留下的武学典籍自然玄妙非常,更何况还有他与陈抟论道的珍贵心得。大宋拿出这样的至宝,谁能拒绝?”
斗酒僧道出了惊天秘密: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是绝世武者。这位从将军到 ** 的传奇人物,能 ** 逍遥子、慕容龙城等绝世高手,其武学境界可想而知。正因觊觎这些武学瑰宝,斗酒僧与扫地僧才甘心为大宋效力。
可他们也因此结下强敌。当年未能除掉东方不败,如今果然招来祸患。两人对视一眼,苦笑道:“麻烦来了。大乾已识破我们身份,报复开始了!”
即便他们刻意隐藏武学渊源,仍被大乾查个水落石出。面对大乾女帝与辰王这对“大乾双壁”,二人冷声道:“大不了拼死一战!”
此刻的大宋内忧外患:北方大辽压境,南方方腊作乱,整个王朝如同 ** 桶般一触即发。就在局势即将失控之际,女真建立的大金伸出橄榄枝,提出联合抗辽,顿时让宋廷看到一线生机。
因此,当完颜吴乞买等人作为使节出访宋朝时,成功赢得了宋廷的信任与支持。宋朝不仅提供了大量粮草辎重,还将精良兵器尽数赠予金国,意图借其之力牵制辽国势力。
对宋廷而言,这不过是花钱消灾的权宜之计,却也是笔划算的买卖。
两国结盟的消息传开,辽国顿时陷入被动局面,危机四伏。
与此同时,慕容复在辽国境内迅速行动。凭借慕容世家雄厚的财力,他很快组建起一支军队。那些在辽国饱受压迫的汉人纷纷响应,投奔到慕容氏麾下。
辽国内部因此更加动荡不安。
迫于形势,耶律洪基不得不分兵回师平叛,导致其主力未能及时攻占雁门关,使辽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而在辽东地区,完颜阿骨打接到游坦之的密报后,立即率军出击,截断耶律洪基的退路,重创辽军主力,趁机削弱辽国的军事力量。
这千载难逢的战机,完颜部落早已准备多时。
雁门关前,游坦之率领武林人士抵御辽军进攻。这些江湖人士大多不过是送死的炮灰,但游坦之根本不在意。
他借势逼迫萧峰陷入两难境地。
果然,负伤的萧峰返回辽军大营后,与耶律洪基的会面剑拔弩张。双方爆发冲突,萧峰击毙多名辽国高手,最终迫使耶律洪基立下誓言:有生之年绝不南侵宋朝。
然而在游坦之的刻意挑拨下,武林群雄非但不领情,反而认为萧峰是在惺惺作态。
好个萧峰!从今往后,你我恩断义绝!你......再也不配做契丹人,去当你的宋狗吧!为你那宋朝皇帝卖命去吧!
耶律洪基勃然大怒。
数十万大军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仅仅因为萧峰那荒唐的理由就被迫撤军,这口气叫他如何咽得下?
但在生死关头,耶律洪基不得不暂时妥协。临行前,他仍不忘讥讽萧峰。
大王,萧峰罪该万死!
令人意外的是,萧峰并未反抗,反而束手就擒。
面对这个局面,耶律洪基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位昔日的爱将。
以他的所作所为,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但眼下大辽烽烟遍地,正是用人之际,尤其需要萧峰这般能调和汉契矛盾的人才相助!
耶律洪基正自犹豫,不料变故突生——撤军途中竟遭伏击!原来慕容复为谋大业,轻信游坦之蛊惑,率部与女真合谋截击辽军。谁知女真援军延误半日,致使慕容氏倾尽家财招募的数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残部不足三千。待其陷入绝境,游坦之方率金兵姗姗来迟。
正因慕容部牵制,辽军误判后方空虚,未加戒备,只当是汉人作乱。岂料松懈之际,女 ** 力骤然杀出!此番金人倾巢而出,三万精锐趁夜突袭。虽兵力悬殊,却仗着出其不意,先焚辽军粮草,再破中军大营。耶律洪基仓皇败退,金兵紧咬不放,沿途辽将接连阵亡,王旗折断,溃卒四散。
待到天明,耶律洪基仅收拢数千残兵。望着折损殆尽的精锐,他悔恨交加:若按原计划南征掠财,何至仓促回师遭此大败?此刻对萧峰的恨意,更如野火燎原!
萧峰在危急关头击碎囚车,救下耶律洪基,却从对方眼中捕捉到浓烈杀意,心中顿感悲凉。他未曾料到,自己阻止宋辽开战的举动,竟让大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此刻大金强势崛起,辽国已是风雨飘摇。更可怕的是,无人能预见游坦之的谋划竟如此精妙绝伦——他凭借太阳之力的号召,将各部族拧成一股所向披靡的力量。大金铁骑犹如神魔降世,杀得辽军溃不成军。
随着战局推进,越来越多的女真部族归顺麾下,无论熟女真还是生女真尽数臣服,大金势力如野火燎原般急速扩张。借着南侵之机,游坦之更是一举歼灭辽国主力精锐。
就在女真势如破竹之际,慕容复却陷入困境。他险些与游坦之兵戎相见,最终虽分得部分战利品,却暗中收编汉人武装不断壮大。照此态势,他极可能趁乱夺取燕云十六州,实现慕容氏重建大燕的百年夙愿。
然而最悲惨的莫过于慕容博。为护爱子突围,他在混战中身负重伤,加之强练少林绝技留下的暗伤爆发,生命已至尽头。没有扫地僧相助,这位毕生追求复国的老者,在目睹儿子即将成就大业时含笑而逝,正应了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千古慨叹。
慕容博与萧远山的命运竟如此相似:前者为家族大业殒命沙场,后者在少室山舍身护子。原着中本应被扫地僧点化的两人,如今皆因无人化解体内暗伤而亡,宛如被命运绳索紧紧缠绕的双生子。
生死与共!
天牢三老中的慕容博,命丧黄泉!
大金铁骑势如破竹,大辽军队闻风丧胆。
耶律洪基试图重整残部,退回都城卷土重来,却遭大金步步紧逼,毫无喘息之机。
游坦之更不会放过这机会,他要摧毁萧峰的意志,让其目睹母国覆灭而无能为力。
他派人疯狂 ** 耶律洪基,断绝其退路。
萧峰奋力血战,助耶律洪基突围,艰难返回大辽都城。
然而,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
游坦之以大金国师之名,率军横扫辽境,吞并城池,扩张疆土。
大金迅速膨胀,大辽节节败退,局势瞬息万变。
萧峰重返大辽,欲以南院大王身份召集汉人抗金,却遭遇慕容世家横插一手。
慕容复借势而起,振臂一呼,数十万大军响应,建立后燕王国。
他自封燕王,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名,笼络辽地汉人武装。
辽境汉人长期受契丹压迫,如今纷纷投靠慕容复。
他大肆封赏,广纳势力,甚至联姻结盟,将婚姻作为复国筹码。
此举成效显着,后燕迅速扩张,势力大涨。
局势剧变之快,令大宋措手不及。
即便察觉,亦无力干预。
大宋境内局势动荡,南方方腊 ** 声势浩大,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山东田虎等势力与梁山好汉同时起事,朝廷疲于应对,根本无暇顾及北方辽国疆域,错失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良机。
慕容复敏锐抓住这一时机,在辽国境内迅速扩张势力,接连攻占多座城池自立为王。耶律洪基对此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辽国此时内忧外患,既要应对四面围攻,又面临内部 ** 争——耶律大石公然与耶律洪基分庭抗礼。
更令辽国雪上加霜的是,在金国领袖游坦之的指挥下,金军势如破竹。前线战报不断传来城池失守、官员遇害的消息。最致命的是耶律大石获得部分契丹贵族支持后,率领精锐部众西迁西域,彻底脱离辽国统治。
面对危局,耶律洪基请出辽国守护神对抗游坦之,却依然难以取胜。相反,在连番激战中,游坦之不断突破武学境界。他融合神足经、冰蚕之力和太阳之力,在东方不败与燕辰指点下,开创出独门武学天蚕变。
虽然这门武功尚处雏形阶段,但已让游坦之具备超越大宗师的实力。狼神再也无法对他构成实质性威胁,金国的攻势因此更加势不可挡。
游坦之统率大军横扫辽境,兵锋直指辽都上京,险些擒杀辽帝耶律洪基。正当辽国濒临覆灭之际,这位战功赫赫的统帅却突然放弃大金国师之位,解甲归隐。
此等惊人之举令朝野震动。世人皆不解:为何这位位极人臣的统帅甘愿舍弃荣华?殊不知游坦之早已察觉危机暗涌——大金朝廷对其功高震主已生忌惮。
此时大金朝堂暗流涌动。完颜部族帐内,数名异域高手悄然现身。为首者周身萦绕着长生天神功的独特气韵,正是蒙元皇族高手思汉飞。随行的还有汝阳王府的绍敏郡主赵敏,二人此行意在联金伐宋。
原来蒙元与完颜阿骨打早有密约:助金灭辽之余,更要联手除去游坦之。岂料游坦之先发制人,飘然远引。面对空荡荡的国师府,完颜部众面面相觑——他们原以为游坦之贪 ** 位,未料其竟能急流勇退。
思汉飞与赵敏此番南下,不仅为助金抗辽,更欲与金国 ** 伐宋大计。游坦之的突然隐退,倒让这场精心策划的围猎落了空。
然而他们甫一行动,精心策划的首个计策——伏击游坦之,竟半途夭折!
未及开场便已落幕,赵敏顿觉一拳砸进棉絮,徒留满心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