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矿洞,一份关于联合国军人事变动的情报已经传达到了每一位核心将领手中,联合国军司令官易主,马修·邦克·李奇微走马上任,同时,因沃克在逃亡过程中出了车祸死亡,詹姆斯·范弗里特接掌了第八集团军。
刘川放下手中的电文,文件内容勾勒出他脑海中的前世记忆碎片。李奇微,范弗里特,这两个名字对他而言,远比此刻在座任何一位同志都要“熟悉”。
在他那个时空的国防大学战略研究室内,他曾无数次剖析过朝鲜战场,对这两位美军将领的作战风格、战术偏好乃至性格特点,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李奇微的严谨、细致,善于从失败中总结规律,以及他那套针对志愿军后勤短板和攻击周期的“磁性战术”与依赖绝对优势火力的“火海战术”;
范弗里特的强硬、直接,对火力密度近乎偏执的追求,以及其作为“战场铁锤”的突击风格,所有这些,都如同早已预习过的考题,清晰地映在他的脑海里。
但他不能直接说出这些“预见”,他需要引导,需要让这支刚刚经历了两场辉煌胜利却也可能滋长轻敌情绪的军队,真正认识到即将面对的对手绝非麦克阿瑟那样的狂妄之徒,而是更为难缠、更为系统的职业军人。
刘川打破了沉默,将众人的注意力从文件上吸引过来:“情报大家都看过了,麦克阿瑟走了,来了个李奇微,第八集团军也换成了范弗里特。各位老总们,都谈谈看法,这两个新官上任,会烧哪三把火?我们又该怎么接招?”他没有急于抛出自己的结论,而是将问题抛给了在座的智囊和猛将们,这是一种领导艺术,更是凝聚集体智慧的必要过程。
邓政委看待问题总是带着政治和战略的全局高度:“这个李奇微,据说在西欧战场就以稳重和善于总结经验着称,不是麦克阿瑟那种喜欢搞个人表演、目空一切的类型。他上任第一件事,必然是稳定军心,整顿美军低落的士气。同时,他会仔细研究我们前两次战役的战术,寻找规律。我们绝不能因为云山和清川江的胜利就产生轻敌思想,接下来的战斗,可能会更加艰苦,更讲究策略。”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提醒的意味。
陈更副司令员习惯性地摸了摸下巴,语气依旧带着他那特有的幽默感:“麦克阿瑟那是伸着脑袋让我们敲,敲疼了,换人了。我看这个李奇微,怕是要学乌龟,先把壳子缩起来,看清楚我们的拳头从哪里来,再找机会咬一口。至于那个范弗里特,听说是个猛张飞式的角色,喜欢用炮弹说话。咱们的坑道工事得进一步加强,别让人家一上来就用‘火海’把咱们给淹了。”他的话引得几人微微点头。
韩楚副司令员一直盯着地图上敌我态势,此时抬起头:“李奇微要稳,范弗里特要猛,这一稳一猛结合起来,不好对付。我估计,李奇微会试图摸清我们的进攻节奏和后勤极限。他可能会采取一种弹性防御,在我们进攻时主动后撤,黏住我们,消耗我们的弹药和体力,待我们攻势衰竭,再凭借其机动和火力优势发起猛烈反击。而范弗里特,很可能会被用作这把反击的尖刀。我们必须打破他们这种配合,要么让他的‘磁性’吸不住,要么让他的‘铁锤’砸空!”他的分析直指核心,与刘川内心的判断高度吻合。
参谋长刘亚接着话头,他的风格是雷厉风行,追求细节完美:“韩副司令的判断很有道理。针对此,我建议:
第一,后勤保障必须前移,加大物资储备,特别是弹药和粮食,要力争支撑更长时间的连续作战,打破敌人对我们的幻想。
第二,部队机动和隐蔽必须更加严格,利用夜间和不良天气调动部队,减少敌空中优势的威胁。
第三,通讯联络要确保绝对畅通,各级指挥所必须能及时掌握战场动态,以便快速调整部署。
第四,也是目前最紧迫的,各军需立即总结上报前两次战役中,特别是应对美军强大火力时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步兵如何更有效地与配属的炮兵、坦克兵协同,合成军如何发挥拳头作用,要形成具体条例,下发部队针对性训练。”他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将应对策略初步具体化。
负责炮兵指挥的朱锐同志沉吟道:“范弗里特要是真信奉‘火力至上’,那他的进攻必然伴随前所未有的炮火准备。我们的炮兵不能光想着支援步兵,还要考虑如何反制,如何机动,如何保存自己。‘喀秋莎’到了,这是好东西,但要用在刀刃上,而且要严格保密,争取第一次使用时给敌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技术兵种运用的深思。
邓桦和谭正也分别从政治动员和敌军工作角度提出了建议,强调要鼓舞士气,树立长期作战、艰苦作战的思想准备,同时加强对敌军新指挥官特点的研究和宣传,瓦解敌军士兵对新官上任可能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川听着每一位同志的发言,心中欣慰。他的这些搭档和部下,已经成长为一群能够独当一面、具有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的高级指挥员了。他们分析出的要点,已经触及了李奇微和范弗里特战术思想的核心。
“同志们讨论得都很深入,”刘川最终开口,他的话语将所有的分析和建议收拢起来:“李奇微不是麦克阿瑟,他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明显的漏洞去钻。他会试图把战争拖入他熟悉的节奏,一个依靠美军强大综合国力和技术优势的消耗战节奏。而范弗里特,就是他那把最锋利的屠刀,准备在我们露出疲态时给我们放血。”
他走到大幅的朝鲜地图前,沿着三八线:“李奇微上任,第一把火,必然是整顿防线,稳定战线。他会吸取教训,不再让部队过于突出,各部之间联系会更加紧密,增援也会更快。第二把火,是研究我们。他会研究我们每一次进攻的组织、持续时间、攻击深度和后勤模式。他很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后勤补给上的困难,并且会设法加以利用。第三把火,就是寻找我们的弱点,然后……用范弗里特这把锤子,砸下来!”
指示棒在地图上某个可能的方向重重一顿。“至于范弗里特,他的特点就是崇尚压倒性的优势火力。他指挥的进攻,炮火准备会空前猛烈,步兵冲击也会更加依赖坦克和飞机的近距离支援。这对我们的阵地防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普通的土木工事恐怕经不起他几下捶打。”
“那么,我们怎么反制?”刘川目光扫过众人,“政委强调的警惕轻敌,是思想基础。陈副司令说的加强工事,。韩副司令提出的打破‘磁性’与‘铁锤’的配合,是关键。刘亚参谋长提出的后勤、机动、通讯和训练四条,是具体措施。朱司令的炮兵运用,是技术保障。”
他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这些信息,然后继续说:“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从思想上认清对手,丢掉任何侥幸心理,准备打更硬、更巧的仗。其次,在战术上,我们要变得让李奇微‘看不懂’,‘摸不透’。”
“他不是想摸清我们的规律吗?那我们就要打破规律。进攻时间可以更长,也可以更短;攻击点可以更集中,也可以更分散;后勤补给,要让他觉得我们的‘短板’不那么短了。他不是想用‘磁性战术’消耗我们吗?那我们就要提高攻击的突然性和猛烈程度,在他还没来得及‘黏’上来之前,就打断他的骨头!小部队的夜间袭扰、敌后渗透破坏要大大加强,让他前线部队昼夜不宁。”
“他不是依赖范弗里特这把铁锤吗?那我们就给他设一个铁砧,再准备几把钳子!当他挥动铁锤砸下来的时候,要让他砸在坚不可摧的阵地上,同时掐断他的后勤,甚至从侧翼威胁他的锤柄!”
刘川的话语在矿洞中回荡,描绘出一幅与强大敌人进行更高层次智力较量的蓝图:“合成第5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表现证明,我们建设合成化、机械化部队的路子是对的。面对范弗里特的火海,我们需要更坚固的防御节点,更需要高度协同、具备强力反击能力的突击集群。装甲第一军要加强与步兵、炮兵的协同演练,特别是如何在敌方猛烈炮火下快速前出、实施反冲击。各军也要进一步探索步兵、炮兵、工兵乃至刚刚加强的高射机枪部队之间的战术配合,要把我们有限的火力,用在最关键的时刻和地点,形成局部优势。”
他看向刘亚和朱锐:“参谋部和炮指要尽快拿出一个针对性的训练大纲,重点演练防御敌大规模炮火覆盖、步兵抗击敌军集群坦克冲击、以及合成部队快速反击的战术动作。时间紧迫,我们必须赶在李奇微完全摸清我们,范弗里特完全发力之前,让部队具备更强的抗打击和反击能力。”
会议结束后,诸位将领领命而去,指挥部内暂时恢复了安静,刘川站在地图前,李奇微和范弗里特的组合,无疑将是志愿军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但他心中并无畏惧,只有冷静的分析和战意。他拥有这个时代无人能及的视角,更拥有一支在战火中锤炼出来、正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的铁血劲旅。
下一步,就是要将脑海中的那些“记忆”,巧妙地融入现实的决策和部署中,引导这支军队,在朝鲜这片土地上,书写下一场让李奇微也叹为观止,让范弗里特的“铁锤”砸得火星四溅却最终崩口的全新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