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牛肉吃不腻

首页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养只小人鱼 寂寞少妇的欲望 鹿鼎猎美记 开局变身美少女,诡异竟是我自己 海贼之绝巅霸气 钟情(高干虐文) 乘鸾 娇媚宿主好孕后,绝嗣男主恋爱脑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牛肉吃不腻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全文阅读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txt下载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52章 商业街落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十一月的寒风吹过新铺的柏油路面,卷起几片枯叶。

沈秀兰站在商业街入口处,手指轻轻整理着脖间的驼色围巾。

她望着眼前崭新整齐的两层商铺,青砖灰瓦在冬日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

“秀兰,剪彩仪式还有半小时开始。”张建国穿着笔挺的灰色工装,胸前别着兴兰建筑的徽章。

他身后的十二名退伍军人组成的物业管理团队,正以标准的军姿站立。

沈秀兰点头,目光扫过商铺玻璃门上贴着的红色剪纸。

她记得三个月前这里还是棚户区的杂乱景象,现在却成了燕京市第一个配套商业区。

“供暖都试过了吗?”

“全部调试完毕。”张建国翻开手中的笔记本,“每户独立供暖,管线都做了保温处理,昨天最后检查时,室内温度都能达到二十度以上。”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商业街,在中心广场停稳。

市建委的王主任率先下车,随后是几位穿着中山装的领导。

沈秀兰迎上前去。王主任热情地握手:“沈总,真是大变样啊!上次来还是工地,现在居然这么漂亮了。”

领导们沿着商铺缓步参观。张建国紧随其后,不时回答关于施工细节的提问。

剪彩仪式设在商业街中心的广场上。红色绸带横跨广场,两旁站着整齐划一的物业团队。

沈秀兰站在主位,右边是市领导,左边是张建国和他的核心团队。

摄像机闪光灯不时亮起。当剪刀落下时,广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王主任接过话筒:“今天,我们见证了燕京市城市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兴兰公司不仅高质量完成了商业街建设,更难得的是,他们组建了一支优秀的退役军人管理团队,这是军民共建的典范工程!”

沈秀兰微微颔首。她注意到张建国站得更加挺直,他身后的队员们眼神坚定,但嘴角都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

仪式结束后,领导们参观了物业办公室。墙上挂着详细的区域平面图,每户的管线走向都用不同颜色标注得清清楚楚。

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值班记录本和应急处理手册。

王主任翻阅着值班记录,转头对沈秀兰说:“你们这个管理模式很好,应该推广。特别是这个24小时响应机制,很值得学习。”

午后阳光斜照进办公室,沈秀兰站在窗前,望着已经开始有居民逛的商业街。

几个孩子在新铺的广场上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

张建国轻轻敲门进来:“秀兰,这是商业街的竣工资料。”

他将厚厚一叠文件放在桌上,“所有验收文件都齐了,工程质量评定全是优。”

沈秀兰翻开第一页,看到建设银行的贷款结清证明。

她计算着这个项目的收益:不仅还清了贷款,公司账上还多了八十多万的流动资金。

更重要的是,兴兰这个牌子在建筑行业打响了。

“队员们适应得怎么样?”她合上文件。

“都很好。”张建国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我们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晨会布置工作,晚会总结。

现在已经有三个物业公司来打听我们的管理模式了。”

沈秀兰走到窗前,指着一家正在装修的店铺:“那是第几家租出去的?”

“第二十一家。”张建国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个退伍兵开的文具店,说是看中我们这里的管理规范。”

夕阳西下时,商业街亮起了路灯。崭新的灯柱沿着街道延伸,每家店铺的招牌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沈秀兰独自走在街道上,手指拂过冰凉的铁艺长椅。

她想起前世这里始终是杂乱的棚户区,直到九十年代末才被改造。

而现在,整齐的商铺,规范的管理,还有那些退伍军人挺直的身影,都在诉说着不一样的故事。

回到物业办公室,张建国正在给队员们开晚会。

十二个汉子坐得笔直,认真听着队长总结今天的工作。

见到沈秀兰进来,所有人齐刷刷起立。

“坐吧。”沈秀兰摆手,“我就是来看看。”

张建国继续他的总结:“明天重点检查供暖管道,特别是12号到15号商铺,小王负责跟进装修商户的消防整改……”

沈秀安静地听着,注意到每个队员都在认真记录。

当她起身离开时,张建国送她到门口。

“沈总,”这个硬汉的声音有些低沉,“谢谢您给我们这个机会,我的这些战友……都说得找个像样的工作养家。”

沈秀兰望向街上渐渐多起来的行人,轻声说:“是你们自己挣来的。”

她坐进车里,最后看了一眼亮起灯火商业街。

路灯下,兴兰商业街五个大字格外醒目,照亮了回家的路。

腊月三十的傍晚,院子里飘散着浓郁的火锅香气。

北屋正房的八仙桌上,紫铜火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周围摆满了切得薄薄的羊肉片、冻豆腐、白菜和粉丝。

叶昭系着围裙,正往锅里下虾滑,动作干净利落。

叶妍穿着崭新的红色棉袄,帮着摆放碗筷。小凯和团子兄弟俩抬着一筐煤进来,给屋里的炉子添火。

橘色的火光映在玻璃窗上,与门外挂着的红灯笼相映成趣。

“开饭了。”叶昭解下围裙,招呼大家入座。

火锅的热气模糊了每个人的面容。沈秀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泛起暖意。

去年这个时候,她还在为保住四合院和存折奔波,如今一家人却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

“妈,尝尝这个。”叶妍夹了一筷子羊肉放到她碗里,“爸爸调的麻酱可香了。”

沈秀兰尝了一口,芝麻酱的醇香在舌尖化开。

她抬头看向叶昭,他正低头给孩子们盛汤,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秀竹来信了。”沈秀兰从口袋里取出信封,“她在深圳一切都好,还说那边年味儿比咱们这儿还浓呢。”

团子凑过来看信纸上的照片:“小姨穿得真时髦!”

照片上的秀竹站在霓虹闪烁的街头,穿着一件米白色风衣,笑容明媚。

“明天初一,你们都有什么打算?”叶昭给每人杯子里倒上橙汁。

小凯第一个举手:“我和同学约好去逛厂甸庙会。”

“我温习功课。”叶妍小声说。

团子扒拉着碗里的粉丝:“我跟大哥去庙会。”

火锅吃到一半,叶昭忽然起身去里屋,取出几个红包。

“压岁钱。”他递给三个孩子,最后递到沈秀兰面前,“你的。”

沈秀兰愣了下,接过厚厚的红包。指尖触到里面硬硬的,不像是纸币。

打开一看,是两把钥匙和一张存折。存折上写着叶昭的名字,余额五千三百元。

钥匙是四合院大门的和正房的。

“这是……”沈秀兰抬头。

叶昭低头涮着一片羊肉:“我的工资和奖金都在里头。院子早就该过户给你。”

火锅的热气氤氲上升,沈秀兰觉得眼睛有些发烫。

她想起上辈子为了钱和房子吃的那些苦,如今这个男人却轻轻松松把全部家当交到她手里。

“谢谢。”她轻声说,把存折和钥匙仔细收好。

晚饭后,叶妍帮着收拾碗筷,小凯团子在外面放鞭炮。

叶昭泡了一壶茉莉花茶,给沈秀兰倒了一杯。

“新的一年有什么打算?”他问。

沈秀兰捧着温暖的茶杯,望着窗外绽放的烟花。

“火锅店要开去天津和沈阳。”她说,“北方的市场很大,不能只守着燕京这一亩三分地。”

叶昭点头:“需要我做什么?”

“兰竹服饰要成为全国知名的女装品牌。”沈秀兰继续说,“秀竹在深圳看到很多新面料和新款式,咱们不能落后。”

叶妍收拾完厨房进来,听到这句话眼睛一亮:“妈,我们老师都说兰竹的衣服好看呢。”

最后,沈秀兰放下茶杯,目光坚定:“兴兰公司要拿下第一个住宅小区项目。棚改工程只是开始,我要建真正的住宅小区,带花园和学校的那种。”

叶昭静静听着,直到她说完,才伸手握住她的手。

他的手掌温暖而粗糙,指腹有常年握枪留下的茧。

“我陪你。”他低声说,三个字说得沉稳有力。

窗外鞭炮声阵阵,屋里茶香袅袅。叶妍靠在沈秀兰肩头打瞌睡,小凯团子玩累了跑进来,脸蛋冻得通红。

沈秀兰看着身边的家人,想起前世孤苦伶仃的除夕夜。

那时她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连顿热乎饺子都吃不上。

“都会实现的。”她轻声说,不知道是在对家人说,还是在对自己说。

叶昭给她续上热茶,灯光下他的眼神专注而温柔。

正月十五的早晨,院子里还残留着鞭炮的红纸屑。

沈秀兰系着围裙在厨房熬粥,小米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弥漫了整个灶间。

叶昭穿着警服坐在院子里擦皮鞋,刷子有节奏地敲打着鞋面。

邮递员的自行车铃在胡同口响起,一封厚厚的挂号信送到沈秀兰手里。

沈秀兰用围裙擦擦手,小心地拆开信封。

信纸有五六页,秀竹的字迹有些潦草,能看出写信人的急切。

沈秀兰靠在厨房门框上,一页页仔细读着。

“姐,你绝对想不到深圳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秀竹在信里写道,“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盖高楼。国贸大厦已经建到三十多层了,听说要建到五十三层,会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沈秀兰的眉头微微蹙起。信纸在她指尖轻轻颤动,秀竹的描述让她想起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深圳,但文字带来的冲击远比影像强烈。

“这里的服装厂日夜不停工,女工们一个月能拿两百多块工资,布料市场大得惊人,从香港过来的最新面料,当天就能上架。我去了蛇口工业区,看到好多外资服装厂,他们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都比我们先进太多。”

粥锅噗噗地响,沈秀兰连忙转身关火。叶昭走进来拿碗筷,看到她专注的神情,放轻了动作。

“怎么了?”他问。

沈秀兰把信递给他看:“秀竹在深圳的见闻。”

叶昭接过信纸,一页页翻看。

“确实比我们这里高。”他简单评价道。

沈秀兰盛好粥,两人在院里的石桌旁坐下。早春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她却感觉心跳有些快。

秀竹在信的最后几页写了最重要的内容:“姐,我觉得兰竹服饰应该来深圳发展。这里离香港近,信息灵通,面料供应商多,人工虽然贵但效率高。如果我们能在深圳设一个设计室和生产车间,一定能抓住最新的流行趋势。”

沈秀兰放下碗筷,粥也顾不上喝了。她拿起信纸又看了一遍。

“你怎么想?”叶昭问。他吃完最后一口粥,碗筷摆放得整整齐齐。

沈秀兰站起身在院子里踱步。正月里的风还带着寒意,她却觉得浑身发热。

秀竹的信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记忆里关于南方发展的所有片段。

她想起前世1992年南巡讲话后深圳的腾飞,想起那些抓住机遇成为时代弄潮儿的企业家。

这一世,她有机会站在潮头。

“我得去一趟深圳。”她说,声音不大但很坚定。

叶昭抬头看她:“什么时候?”

“越快越好。”沈秀兰卷起袖子开始收拾碗筷,“正月过完就去。”

她动作利落地洗碗,心里已经在盘算行程。二月初八是个好日子,适合出门。

得先去单位开介绍信,然后买火车票。听说现在去深圳的票难买,得提前托人。

叶昭在一旁擦桌子,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去多久?”

“起码半个月。”沈秀兰计算着,“要考察市场,看厂房,见供应商,时间紧得很。”

水龙头哗哗地流,她关掉水,转身看向叶昭:“你同意吗?”

叶昭把抹布挂好,警服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点点头:“该去。”

沈秀兰松一口气,嘴角弯起来。她擦干手,从屋里拿出地图册,在石桌上摊开。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广东那个位置已经有些磨损。

沈秀兰的手指从bJ一路向南,划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最后停在广东。

“两千多公里。”她轻声说。

叶昭站在她身后看地图,呼吸轻轻拂过她的发梢。

他的手指点在bJ到广州的铁路上:“得坐两天两夜火车。”

“秀竹说广州到深圳还在修路,有时候得坐汽车。”

沈秀兰补充道,“她上次去,路上花了三个多小时。”

院子里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晾衣绳的细微声响。

沈秀兰的手指在地图上慢慢移动,仿佛在丈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第一站去罗湖的布料市场,秀竹说那里最大,供应商最多。”

叶昭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看她写字。阳光照在纸页上,钢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第二站是蛇口工业区,看服装厂的生产线。”

“第三站……”

她写了整整两页,字迹工整有力。

写完计划,她放下笔,长长舒一口气。抬头看见叶昭正看着她,眼神专注。

“我会照顾好家里。”他说。

沈秀兰心里一暖。

“谢谢。”她轻声说。

叶昭摇摇头,起身去厨房泡茶。他泡的是她最爱喝的茉莉花茶,香气飘满院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收个破烂,我成了透视神医 报告三爷,夫人又去打架了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末世重生后,我获得了无限空间! 官场:从发配乡镇开始连续破格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踏天境 关东山,黑刀客 清穿好孕来:好家伙,又是多胎 洪荒夺美记 和竹马睡了以后 武映三千道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我娶狐妻镇阴阳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上午毁我丹田,下午在你坟前烧纸 
经典收藏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快穿:她不碰男人只碰钱 我真的是卧底啊! 全球高武之杀生得道 崩坏:从和琪亚娜一起流浪开始 一人之下:在下b王坂本 假少爷凭借美貌成功赖上真少爷 凡人诡仙:从兽皮八卦开始 苟在异界问长生 铁血抗日之屠杀小鬼子 小师妹别浪,师尊盯上你了 妖人殊途 穿越在成龙历险记的世界 穿成七零下乡知青 假千金靠沙雕带偏了所有人 被赶出家属院:嫁老男人养崽开摆 民国谍王之我能搜集记忆碎片 盲狙(强强) 【快穿】蒲花精灵她福孕绵绵 开挂从全球高武开始 
最近更新香引奇谭 时间回溯,我在暴君心上疯狂蹦迪 出嫁后公子他疯了 重生成死对头的婢女后 七零,炮灰弃女有空间 挺孕肚大院团宠,野痞糙汉轻诱哄 金陵有妖气 穿书倒霉女配:反派皇帝不许跑 随母改嫁下乡,三个继兄宠我入骨 死后第六年,我为夫君牵良缘 清穿:宫斗从皇后开始 深港未眠 清冷美人下乡,糙野硬汉宠妻无度 狐瞳:我的仙家不寻常 我继承了舅舅的五万件快递 娜里阳光刚好 潮汐禁区 宗门发错灵兽,我领到了魔尊坐骑 穿成黑料女星后,我靠种地逆袭了 直播整活!全内娱争着给我封口费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牛肉吃不腻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txt下载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最新章节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