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接着说着四级保障体系的其他两个等级。
第三级:五大战区——联合拳头
“定位:战略方向的联合作战司令部,是真正‘打仗’的实体!”李岩强调,“他们负责辖区内所有陆、海、空力量的联合作战指挥,应对本战略方向的安全威胁,制定和执行战区级战役计划。”
第四级:军种司令部——资源管家与教练
“定位:陆军、海军、空军领导机构,负责‘养兵’。”他看向在座的军种司令,“你们负责本军种部队的组建、管理、日常训练、装备采购与维护,并向战区提供成建制的、训练有素的部队。”
“这里的关键在于制衡!”李岩重点强调了其中的精妙设计,总参向战区下达‘打什么’的命令,战区负责‘怎么打’。而军种负责‘养兵’,战区负责‘用兵’。”
“这就意味着,战区司令有权指挥作战,但部队的兵员补充、装备保障、后勤命脉,仍由中央的军种司令部控制。 这一设计,从根本上防止了战区司令拥兵自重,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确保了军队始终听从少帅和中央的指挥!”
这番阐述,让在座的所有高级将领,尤其是那几位集团军司令,心中都是一凛,随即恍然。这是深谋远虑的制度设计,既保证了作战效能,又确保了绝对忠诚,可能因为南方陆绍远拥有绝对的威武,在现在看来不需要,可是到了以后呢,谁也不敢保证。
“基于以上原则,”李岩终于说到了最实质的部分,他拉开另一块黑板,随即出现了全新的五大战区划分图,“总参谋部拟定的五大战区划分及防务部署方案如下!”
一、北方战区
司令部驻地:奉天
防区范围:黑、吉、辽、蒙(部分地区)、高丽全境
战略使命: 李岩的语气变得极其严肃,“防御来自北极国的主要陆地压力,守护即将建造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并警惕可能存在的隐患,还有就是当下的首要任务,稳定高丽的形势,最后还要做好收复外蒙之地的准备。”
配属部队:
陆军(80万,战区绝对主力): 25个步兵师(第1-25师),8个装甲师(装甲第1-8师),12个重炮师(重炮第1-12师),15个火箭炮团(第1-15团)。
空军: (北方空军司令部)第1-5大队,5个朱雀战斗机大队(300架),3个毕方轰炸机大队(180架),2个鲲鹏运输机大队(120架)。
海军(北方舰队): 以2艘鲨鱼级巡洋舰、15艘鳄鱼级驱逐舰、10艘海狼级潜艇为核心,负责北部海域的防务。
这个配置之强大,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北方将是未来国防的重中之重。
二、东方战区
司令部驻地:泸城
防区范围:沪、苏、浙、闽、台
战略使命: “巩固台岛防御,前出太平洋,威慑潜在海上威胁,守护我们出口的经济命脉和出海口!”
配属部队:
· 陆军(50万,强调两栖作战能力): 15个步兵师(第26-40师),3个装甲师(装甲第9-11师),6个重炮师(重炮第13-18师),5个火箭炮团(第16-20团),以及2个海军陆战队师(陆战第1、2师)。
空军(东方空军司令部): 6-9大队,共4个朱雀战斗机大队(240架),3个毕方轰炸机大队(180架),2个鲲鹏运输机大队(120架)。
· 海军(东方舰队主力): 1艘大白鲨大型巡洋舰(‘津门’号)、3艘鲨鱼级巡洋舰、20艘鳄鱼级驱逐舰、15艘海狼级潜艇,这支舰队实力堪称最强。
林启文看着东海舰队的配置,微微点头,显然对将最强水面舰艇部署在东方方向表示认同。
三、南方战区
司令部驻地:柳城
防区范围:粤、桂、琼、滇及南海诸岛
战略使命: “维护南海主权,压制高卢安南等势力,守护贸易线,应对西南边境冲突。”
配属部队:
陆军(50万,适应热带丛林与两栖作战): 20个步兵师(第41-60师),2个装甲师(装甲第12-13师),6个重炮师(重炮第19-24师),5个火箭炮团(第21-25团)。
空军(南方空军司令部):10-12大队 共计3个朱雀战斗机大队(180架),2个毕方轰炸机大队(120架),3个鲲鹏运输机大队(180架)。
海军(南海舰队主力): 3艘鲨鱼级巡洋舰、15艘鳄鱼级驱逐舰、15艘海狼级潜艇。
当然还有柳城的卫戎部队,两个近卫军十万人。
四、西方战区
司令部驻地:兰州城
防区范围:陕、甘、青、宁、疆、藏、川西等辽阔地域
战略使命: “镇守辽阔的战略纵深,防范北极国从中亚方向渗透。”
但是眼下的首要任务是等到天气合适之后,进入藏省,疆省对进行实际控制。
配属部队:
陆军(30万,要适应高原、沙漠与山地作战): 20个步兵师(第61-80师),1个装甲师(装甲第14师),4个重炮师(重炮第25-28师),3个火箭炮团(第26-28团)。注:步兵师数量虽多,但考虑到防区广阔,可能多为简编或驻防师。
空军(西方空军司令部): 13-14大队,共计2个朱雀战斗机大队(120架),1个毕方轰炸机大队(60架),2个鲲鹏运输机大队(120架)。
海军: 无主要舰艇,编有内陆湖泊巡逻部队。
五、中部战区
司令部驻地:津门
防区范围:豫、鄂、湘、赣、皖、鲁、冀、晋及京津核心区
战略使命: “保护九州腹地,作为全国的总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四方!”
配属部队:
陆军(10万,全部为快速反应精锐): 5个步兵师(第81-85师,王牌师),1个装甲师(装甲第15师,全军总预备队),2个重炮师(重炮第29-30师),2个火箭炮团(第29-30团)。
空军(中央空军司令部):第15大队共计 1个朱雀战斗机大队(60架,重点负责随时支援各地防空),1个毕方轰炸机大队(60架),1个鲲鹏运输机大队(60架)。
海军: 无,配属巡逻艇负责内河航运及江防。
李岩特别强调:“此外,最高统帅部,直辖近卫第一军、近卫第二军,驻守柳城及周边,战略炮兵部队(火箭炮团)由总参直接协调,战时加强给主要方向,其余部分空军及海军力量也作为总预备队,由统帅部统一调配。”
接着李岩说了南方海军三大舰队的具体部署:
北方舰队:司令部驻连城,编制如前所述。
东方舰队:司令部驻泸城,编制如前所述。
南方舰队:司令部驻湛城,编制如前所述。
“而对于战区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
“我们五大战区的战区司令部下设机构主要包括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政治局直属政治工作部、联勤保障部门及军种指挥机构等,从指挥层级来看,大致可分为战区、战区军种和军三层,具体如下:
战区机关:五大战区为正战区级,下设联合参谋部为副战区级,还有政治局直辖的政治部,负责政工、思想建设等工作。
战区军种:包括战区陆军、战区空军、战区海军(部分战区有),均为副战区级,分别负责提供陆、空、海作战支援,确保部队协同作战。
派驻机构
包括战区纪委、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军事审计局等,负责纪律监督和司法工作,级别多为正师级或副军级。
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作用:战区司令员通过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行使指挥权,统筹战区内陆、海、空军等部队,协调联合作战行动。
方案宣布完毕,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消化这庞大而深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