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西夏的黑猫女

首页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猎天争锋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西夏的黑猫女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全文阅读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txt下载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总结(下):西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注意!!!本文很多私货,仅供参考!!!

一、上古

周人始祖弃,传说是帝喾元妃姜嫄踩了巨人脚印生的,结合次妃简狄吃鸟蛋生契,按照这个说法,帝喾被“绿”了两次。

周人顺便还占了一下商人的便宜,毕竟周始祖是元妃生的,商始祖只是次妃生的,按照宗法,周人自然是大宗了。

传说帝喾姓姬,姜嫄姓姜,这波又是上古版本的姬姜联盟了,可信否?

商代甲骨中的“姬”字是一个女性梳头的样子,而且“女“字旁是在右边。

到了西周金文中,梳子变成看上去像脚印的样子,“女“字旁也变到了左边,也许可以说明这个巨人脚印的传说不是后世附会,可能在先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姬”,可能是周人从商人那里借的字,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成为了自己的姓。

“姜”,这个字和羌太类似,羌为牧羊男,姜为牧羊女。这个解释完美无敌,反正我是信了,因此羌方=姜戎。

商人并不重视姓氏,称呼他人都是以某族、某方、某人的方式。

因此大规模称姓称氏,应该也是从西周开始的。

二、先周

东周时,太子晋劝说他的父亲周灵王时,有提到过他的先祖,从弃到文王总共十五代。

作为嫡系后代,太子晋应该不至于记错祖先的世系。然而上古到先周一千多年,才十五代,这可能吗?

有一说后稷是官职,从初代后稷(弃)到末代后稷(不窋)都叫后稷,从不窋开始到文王十四代,很有道理。

作为对比,从成汤到帝乙十六代,差差不多。

公刘具体什么时候迁豳难以考证,可能是中商时期。考古意义上的最早的先周文化是郑家坡文化孙家类型,上探到武丁时期。

但是,目前在先周遗址并没有发现周人对古公亶父以前的先祖的祭祀(祭祀成汤的倒是有),周人没有像商人那样有个明确的周祭制度。

这可能是周人累迁,没有能力搞周祭有关系。

祖甲时期,羌方(刘家文化)逐渐增强,先周文化受到其较大的影响,周人的古史传说可能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并与姜戎紧密相关。

因此我猜测姜水、姬水可能都在豳地附近。

武乙时期,古公亶父迁周原,武丁时期有妘周之方,在周原一带,被武丁揍过。

妘周变成了姬周,从此开始,周人真正成为了周人,不再是豳人了。

文丁、帝乙时期,周人更像是商人在西土的打手,帮商人抓祭品,经常献俘虏于商王。

也许是受到了商文化的影响,先周也是有人祭的。

从西土出土的甲骨看,文王曾经以三女牲祭祀文武帝乙,后面武王在殷都大搞人祭就不用说了。

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周人即使没有人祭的传统,也不反对人祭。

武王伐纣过程前文讲过了,这里就不再讲一遍了。

三、周公

武王在殷商世族的默许下攻灭纣王后,世族们终于发现自己玩脱了,这个外援居然不打算回去了,还在东方安插了许多据点。

小邦周凌驾于大邑商之上,自然会遭到强烈反扑。

于是武王一死,以管、蔡、武庚为首,整个东土大叛,姬周差点回到解放前。

如果管、蔡只是反对周公,那西土卿士们说不定还会继续在他们与周公之间和稀泥。

但是管、蔡和殷遗民、东夷联合起来了,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一路打到黄海。

在东方遍地都是的子姓封国全部被打废(除了宋),可谓武德充沛。

周公是圣人而不是圣母,所以殷都被刨了,变成了殷墟。人祭的历史也由此被埋葬。

与此同时,从文、武至周公,吸取了商亡的教训,也开始构建起一套新的体系代替殷商体系。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敬天法祖。帝祖合流被彻底废弃,祖先们不再是神,而是人,神权色彩逐渐淡化,走向世俗化。

上帝也不再是需要祖先神去沟通,喜怒无常的至高神灵(很有克苏鲁味),而是以受命的形式直接与周王发生联系,于昭于天,并与德联系起来。

人祭几乎消失,人殉逐渐减少。虽然西周依然存在人殉,但主要集中在旧殷人、东夷的墓葬中,姬姓、姜姓君主墓葬中的人殉并不多见,比如对西周晚期的重要诸侯虢公墓葬的挖掘过程中,就没有发现人殉的痕迹。

到了春秋,人殉又有复兴的迹象,战国时期逐渐以俑殉替代。秦汉进一步走向衰落,之后一直反反复复,直至近代。

周礼逐渐代替殷礼。考古表明,并不是周公大手一挥,殷礼就全部玩完这么简单的。直到西周中期,周礼才逐步继承并吸收了殷礼,当然也不能否认周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宗法分封。早期分封在晚商时期就已经形成,但商王和诸侯的关系,还只是联盟盟主与联盟成员的关系

周人继承了这套分封体系,并将其系统化,复杂化,天子也正式成为诸侯的主君。

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姬姓诸侯作为小宗被分封到东方各地,管理庞大的殷遗民和东夷人。他们在自己国内又是大宗,以此类推。

周文化也以这种方式传播到遥远的北土、东土、南土。

因此虽然这一时期还没有实现后面秦汉政治上的统一,但是已经初步完成了文化上的统一,诸夏、华夏逐渐成为共同认同。

姬姜联盟进一步加强,周天子与姬姓诸侯们广泛与姜姓诸侯们联姻。

由于就那么几个姓,氏+爵位+名的称呼就流行了起来,比如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等等。

西周时期如果直呼他人姓名,大概率是要准备打架了。

东征结束后,周公以最快的速度修建了洛邑,并以中国为名。

中国,也就是中央之国,周天子也就成为了中国之主,在中国,履行天子的义务,接受四方朝拜。

在西土,周天子又与诸侯们一样,履行以藩屏周的义务。

周公在唐以前的地位非常高,但可能是由于曾经代行王政的过往,以及以王莽为代表的狂热粉丝行为的影响。

从唐玄宗开始,他的位置逐渐被孔子取代。到了宋代,随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周公曾经代行王政的事,也不怎么提了。

总之抛去虚无缥缈的古史传说不谈,说周公是华夏人文始祖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四、成康昭穆

周公建立起的这套礼乐教化制度,伴随着的却是姬姓诸侯们向东土的迅速扩张。

说好的郁郁乎文哉呢?揍起殷人、夷人、蛮人、狄人们来一点都不文。

一直在周昭王+六师丧于南土之后,周人的扩张才停下脚步。

要知道一百年前,周人还只占领着一个小小的豳地。

在向南土的扩张受挫后,周穆王转向了经略西土,开始频繁与戎狄打交道。

戎狄,这个词与应该诸夏是对立的,服礼乐教化者诸夏,不服者戎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姬姓之戎和姜姓之戎,这些人是周天子的穷亲戚,但他们并没有被列入诸夏体系中。

寺洼文化,是一个位于泾渭流域,与西周文化共生的农业文化。

这里的部族首领与周天子交流时都以王自称。

他们的祖先与姬周先公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说早期的寺洼文化也是先周文化的来源之一。

那时候大家都是村长,你叫大王,我也叫大王,玩得不亦乐乎。

后面姬周虽然发达了,但对于穷亲戚们继续过家家占村为王的行为,基本还是默许的。

寺洼文化并不强大,不可能是犬戎,相反他们还受到周天子保护。

也许可以得出结论,这时的诸夏戎狄之分,在于文化,而不是血统。

周穆王我其实是想把他刻画成一个类似乾隆的角色,前期武功赫赫,也好大喜功、十分自恋,吹嘘自己有多牛皮,在位中后期西周也逐渐走向衰落,一堆问题开始逐渐冒出来。

五、共懿孝夷

西周中期,随着大规模的扩张结束,姬周逐渐走向内卷。

首先是分封的土地越来越小,畿外没地方封了,只能在畿内分了。

分的多了,周天子对采邑的控制越来越弱,卿士之间的土地流转与兼并也逐渐开始了。

在当时,卿士们的采邑都是由他们的母亲或者夫人来管理的,引起的土地纠纷,也是她们来出面调解。至于男人们,都在宗周上班,不会直接管理这些采邑。

长此以往,周王室的财力、人力情况愈发下降,王师的实力也越来越弱。

早期官僚体制在这一时期已经初具雏形,但是因为内容比较枯燥,我也没有在小说中提到。

随后是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宗法关系逐渐疏远,隔了这么多代了,早就不熟了。

周礼不断受到挑战。很多还是来自周天子本人搞的骚操作,从周共王灭密,周孝王小宗即位,周夷王烹杀齐哀侯,愈发不可收拾。

显然,最有实力违抗周礼的,确实是周天子本人。

从西周中期开始,气候逐渐变冷,加上周穆王对着犬戎炫耀武力。

西戎开始不断东进,逐步蚕食着宗周的土地,这也是考古得证的,西周并不是幽王时期被犬戎一波带走的。

前面说过,戎狄与诸夏对立,只是个统称。有些戎人是周天子的亲戚,犬戎这种大概率不是。

分封制的弊端也体现了出来,在东方扎根的诸侯们逐渐开始代表本土国人的利益。

东夷南蛮打过来的时候,他们会努力抵抗,周天子带着王师过来帮他们击退敌人后也不会拿走一块地,照样分封新的诸侯,实际上是拿王畿国人的血来保障分封体系和诸侯们的利益。

至于西戎,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周天子独自抵抗。

东方诸侯离着太远,大部分都在一旁看戏,只负责喊加油,666。

此消彼长,诸侯们实力越来越强,越来越蠢蠢欲动。

六、厉王、共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长命王朝的灭亡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西周也是。

到了周厉王时期,过去累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旷日持久的噩侯之乱加速了这些问题的爆发,这些都促使了周厉王的激进改革。

为什么中兴总是如此困难,就像一串屎山代码,在上面修修补补,即使经常有些小bug,但勉强还能凑活的用。

虽然东西加的越多,小bug也越来越多,但是能用一天是一天嘛。

但继续这样子混下去,跟慢性死亡差不多,周天子能打的牌也越来越少,逐渐积重难返。

但能下猛药大改吗,不能大改,一大改混日子都混不下去了,直接崩了。

周厉王即位前,天子和卿士的矛盾虽然日益增大,但还是能凑活着过。

周厉王时,双方直接翻脸了,王权被卿权击败,周天子威严扫地,大大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虽然周厉王实施专利政策也算情有可原,但是就像卿士们质疑的一样,新政实施者有没有监守自盗,是个不小的问题。

至于监谤,太臭名昭着,实在没什么好话说的。

像国人暴动这种贵族阶层与早期市民阶层联合发起的运动,较晚后的罗马与希腊也发生了。

为什么西周的贵族共和只是昙花一现,罗马和希腊的贵族共和却存续了下来?

我认为是因为当时的罗马与希腊只是个小城邦,而姬周除了宗周王畿外,还有着诸多的东方诸侯,他们不会允许君主制真的被废了。

总之短暂的贵族共和结束,新的天子周宣王上台。

七、宣、幽

周宣王早期的中兴迹象实际上是天子与卿士们协力的结果,卿士中的有识之士们起到的作用比周宣王本人还要大。

前面说到的姬周内部的诸多问题周宣王时期没有一个解决了的。

不过由于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姬周自昭王以后难得扩张了一回,加强了对南土的控制,组建了南国之师。开源了一波后,也算是缓和了内部矛盾。

周宣王在鲁国废长立庶的一大波骚操作,最后回旋镖一样地打在了他儿子身上。从此事看,他的水平确实不咋地。

到了他执政晚期,卿士中的有识之士逐渐凋零,与申戎、姜戎战于千亩,南国之师尽丧,周宣王料民太原,直接向天下昭告了周王室的无比虚弱。

短暂的中兴就这么结束了。

姬姜联盟也趋于崩溃,作为打败仗的代价,周幽王不得不娶了申姜。

虽然总说长命王朝的灭亡,末代君主总是无能为力的;短命王朝的灭亡,末代君主总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但是周幽王一举摧毁了嫡长子宗法制,与本就摇摇欲坠的姬姜联盟。

他即位后没多久,国人们就纷纷跑路,说明他在内政上也没干啥好事,只顾着带着虢公石父与卿士内斗了。

与帝辛和周厉王相比,他也没展现出什么改革的雄心,也没打过什么胜仗。

我认为他的水平实在不咋地,直接把本就糟糕的开局彻底玩崩了,配白品问题不大。

与姜姓诸侯彻底闹掰后,申姜这些本来在宗周西畿为姬周看门的诸侯,这回直接变成了带路党,把犬戎引了进来。

南土的姜姓诸侯大概率也参与了此次战争,周幽王在骊山被围攻,彻底玩完。

姬周可谓是兴也姜戎,败也姜戎。

周幽王与卿士们斗得不可开交,到头来都是一场空,都输的一塌糊涂。

最后只剩下被烧成焦炭的宗周,以及一片混乱的西土。

跃跃欲试的东方诸侯们逐渐成为历史的焦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洛公子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肥水不流外人田 贵族 玄学大佬又在破案了 灵犀纪事 蓝钰茗烟 假面骑士之赤魂 快穿之攻略悲苦男配 嫡女毒妻 红楼之邢夫人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余生宠爱你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哈哈哈,大明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太子无敌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隋烽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我去明末救义士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请摄政王赴死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西夏的黑猫女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txt下载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最新章节 -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