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首页 >> 大宋河山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 大宋河山全文阅读 - 大宋河山txt下载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章 是真名士自风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钟山,最早叫做金陵山,战国时楚国在此设置的金陵邑即由此山而得名,也是“金陵”的由来。

到了秦汉时代,统称为钟山。东吴时,因孙权的祖父名钟,为了避讳,而此山又是东汉末年秣县尉蒋子文的死地,所以改称蒋山。至东晋初年,人们常常看到山顶上缭绕着紫金色的云彩,所以就叫它紫金山,或金山。

钟山以“龙蟠”之势,屹立于扬子江畔,饮霞吞雾,历经千年而郁郁葱葱,纳数朝君王和英雄豪杰而松青柏翠,引文人墨客竞相来访,留下丹青墨宝无数。

宋元丰七年七月,正值酷暑时节,蒋山游客却较往日不少反多。

这些游客以士子居多,齐聚蒋山乃是听闻苏子瞻、黄鲁直、秦太虚等名士尽在此处拜访大丞相王介甫。

秦太虚倒也罢了,在江南一地只小有名气尔。其名观,字少游,又字太虚,高邮人士,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

此人出名乃是因东坡居士之故。熙宁十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次年,他应苏轼之请写了一篇《黄楼赋》,有“俨云髾以侍侧兮,笑言乐而忘时。发哀弹与豪吹兮,飞鸟起而参差”之句,苏轼称赞他“有屈、宋之才”。在此期间,秦观与苏轼同游无锡、吴江、湖州、会稽各地,结下了友谊。

但纵算有苏子瞻不吝提携,秦观仍命运不济,两度应考均名落孙山,名声算不得响亮。

然苏轼何许人也?昔日文宗欧阳修读其中试文章,与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而单以诗词文章论,其并不逊当世文宗王介甫分毫。

至于治平四年中第的黄庭坚也算是名动天下的人物,其首提作诗当“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书法方面,其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尝作诗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对王羲之书法之感悟深也。

苏子瞻至江宁与王介甫公相会,此乃文坛美事,也难怪士子云集,一为拜见名士真颜,亦求入得苏、王法眼提携一二。

是日,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空气中总算有了淡淡的凉爽之意。

蒋山山脚,两艘乌篷船缓缓靠岸。当头的乌篷船船舱走出数人,尽是十多岁的少年,看装束应是主仆。

“蒋山,即钟山。自六朝第一位帝王东吴大帝孙权开始,钟山即成为帝王陵寝及功臣勋戚的葬地所在,又是江东佛教胜地,且均为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遨游钟山,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王棣当先领路,不忘解说一番。

“在钟山风物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为佛寺建筑。在六朝时期,钟山寺宇达七十余所,梵宫刹宇林立,钟磬之声相闻,而金陵之地更不知凡几,正所谓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风掠过,吹动衣袂飘拂,一袭白裳的王棣愈显丰朗俊朗,年仅十岁的他身量高出同龄人不少,俨然是唇红齿白的翩翩美少年:“可惜的是,岁月沧桑,历代迭有兴废,至今仅山左之‘灵谷寺’犹具规模。呶,前面隐约可见的庙宇便是了……钟山其余寺庙,大多荒废,如梁武帝普通元年在钟山绝顶兴建的‘大爱敬寺’,最为宏丽,武帝萧衍曾亲往游览赋诗,昭明太子萧统和之。该寺已毁于战火,至今犹可见其遗址。其余如无量殿、宝公塔、志公殿、定林寺等,或破败不堪,或已成残垣断壁。然钟山绝顶或半山溪谷之间,时见颓垣遗基,古寺废址,六朝钟山佛寺全盛景象,可见一斑。”

他又指向山峰,侃侃而言:“钟山有三个山峰,呈笔架形。主峰居中偏北,叫北高峰,为宁镇山脉之最高峰。其东南第二峰为小茅山。第三峰居西,称天堡山。环山溪流交汇,湖泊众多,北麓的玄武湖、山南的紫霞湖、燕雀湖、琵琶湖等尤负盛名。”

他姿容俊美,声音中童气尚未散尽,但言语不疾不徐,隐隐然已具名士儒雅之风。

身旁那着紫箩裳的清丽少女撇了撇嘴,作不屑状:“年纪小小,倒是挺能说的。”

王棣淡淡的笑道:“祖父令我陪伴贵客,总需得尽地主之谊。”

少女偏偏唱反调:“是显得你能吧?叽里呱啦的说个没完没了。”

另一个圆脸少年略微期艾地插话:“姑姑,三郎为咱们导游解说也是一番好意……”

少女杏目一瞪:“过儿,你要作甚?帮着外人欺负我么?”

圆脸少年苦着脸“哦”了声,偷偷地向王棣摊了摊手,表示爱莫能助。

王棣简直要拊额长叹,这姑侄二位脾性迥异,侄儿倒是位敦厚的实在人,姑姑却颇具刁蛮公主的潜质。嗯,不是潜质,是特质。

圆脸少年是苏轼的次子,名叫苏过(注1),年十三。

紫裳少女是苏轼的堂妹,名讳不可知,按风俗唤作“苏小妹”(注2),年十二。

于王棣而言,苏过还真没印象,没辙,读书少啊。但是“苏小妹”就不一样了,在后世的话本小说中,这位大才女与秦少游的种种浪漫故事……当真了。哪知道,万万没想到啊,差距咋这么大呢?

王棣有想过,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宇宙啊位面啊时空虫洞什么的,反正解释不了的东西那就认命。

既来之则安之吧。

但这苏小妹也太厉害了,妥妥的女权主义者啊。十二岁,嗯,顶多也就是脱离了玩泥沙的初级阶段,却已是“姑姑”级别了。

这些都是次用的,杀伤力在于“姑姑”和“过儿”,王棣真是神游太虚了。

醉了啊,王棣对这两个称呼敏感至极。曾几何时,每个男生心中都藏着个“姑姑”,每个女生心中还躲了个“过儿”……俱往矣,这个时空没有金大侠。

只是,这个姑姑不一样,完全没有“小妹”的柔弱;过儿也不一样,在姑姑面前温驯如鼠……

王棣怀疑自己和苏小妹八字犯冲,从见面伊始这小妮子便看自己不顺,处处找茬,针锋相对,实在是纳了闷了,有必要和自己这个“小屁孩”置气么?

可没得罪她啊,只不过没有唤她“姑姑”而已,这便呕上气了?

唤一个十二岁的小萝莉作“姑姑”,他真心做不到,有歧义的好不好?

事实上苏轼领着次子和堂妹造访半山园,介绍过后,王棣一听“过儿”和“姑姑”便神思不属,作为金庸迷的他真的遐思万千、乍然便出了戏。“姑姑”自是喊不出口了,幸好苏轼也言说不必拘以俗礼,彼此间称呼大可随意些,正好给了他台阶下。

小妮子却不乐意了,碍于兄长在场,只狠狠地瞪了王棣一眼,并未当场发作。

但之后一旦苏过想与王棣表示亲近,她便不容分说的喊停,这二日虽然宿在半山园,却未给王棣好脸色瞧,尽是些“哼”“嘿”不屑的语气词。

不过王棣倒是大概知晓苏小妹为何会有此般表现,“告密者”苏过也。

据苏过寻机与王棣解说,苏小妹是他小叔祖苏濯的幺女,在堂姐妹中排行最幼,是以“小妹”名之。(说到此处时,苏过挠了挠脑袋,解释道,姑姑的名字不好对人提及,还望见谅云云。)八姑自幼聪慧,且因在同辈中最幼,是以深受长辈及兄姊溺爱,犹如掌上明珠也。自幼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嗯,脾性多少与众不同些。当然,这倒并非是她恃宠而骄或者恃才傲扬,而是……怎么说呢,大概有才之人都会这样吧。总之,你懂的。

而苏小妹于苏过这一辈人非止是辈份高,天份也高,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尤善诗词,时不时地就将苏过等虐得个体无完肤。实力碾压啊,在她面前,只有受欺负的份。时日一长,难免会有心理阴影,就是所谓的“怕”了。

不过,这个姑姑很护短。什么意思呢?是指她的侄辈只能受她一个人欺凌,谁压她侄辈一头,便是落了她的颜面。当然,这不是骄横跋扈,更非仗势欺人,好像用“舐犊情深”形容也不妥,用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自家的孩子自家管教”吧。

至于王棣,在苏小妹处,早在素未谋面之前便开始“惦念”上了。无他,这其中有王安石与苏轼的不二功劳。

王棣太争气,打小便显露神童之姿,王安石爱孙心切,恨不得全天下都晓得他有一个天资颖慧的乖孙,可未想过奇货可居,更不想锦衣夜行。是以,远在黄州的苏轼也知晓了此事,每隔一段时间便拿着随王安石的信一并寄来王棣的文稿在苏迨、苏过等一干子侄辈面前评点称赞一番,直言王棣之才远胜苏过等人,语重心长,意有所指。

但苏小妹却不爱听了,什么西山小神童呀,才学能远胜苏家子侄?不行,若是有机会见着这叫王棣的小子,一定要找回这个面子来。

苏轼是知道小妹的脾性的,来江宁前便再三叮嘱,此行是访客,得注意分寸,别任着性子来。

好吧,苏小妹应允了,但忍的好辛苦。不能太任性,但耍耍小性子还是可以的嘛。

这算是无妄之灾吧,看在苏东坡的面子上,不与小丫头一般见识。

王棣如是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新现代逍遥录 曼陀罗妖精 猎天争锋 数据散修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国舅凶猛 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 边荒枭龙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完颜阿骨打传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纨绔世子觉醒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大明1810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 大宋河山txt下载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 大宋河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