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偷香窃玉 红楼群芳谱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奋斗在五代幽州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 晋文公守信降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周襄王听了宫女小东的哭诉,顿时怒火中烧,急忙抄起床头的宝剑,快步朝着中宫走去,打算去杀太叔。可刚走了几步,他突然冷静下来,心想:“太叔是太后疼爱的儿子,我要是杀了他,外人不明就里,不知道他的罪行,肯定会指责我不孝。况且太叔武艺高强,万一他不肯服软,拔剑与我对抗,那可就麻烦了。倒不如暂且忍耐,等明天查明确凿证据,再将隗后贬黜。到时候,太叔想必也没脸再留在宫中,肯定会逃到国外,这样岂不更稳妥?” 想到这儿,襄王叹了口气,把剑扔在地上,又回到寝宫,派随身的内侍去打探太叔的消息。内侍回来禀报说:“太叔得知小东来向大王告状,已经脱身出宫跑了。” 襄王无奈地说:“宫门的出入,怎么能不向我禀报呢?这也是我防范疏忽啊!”

第二天一大早,襄王下令将中宫的侍妾们抓来审问。一开始,她们还试图抵赖,可等唤来小东当面对质,便再也无法隐瞒,只得把前后的丑事一五一十地招了出来。襄王听后,气愤不已,当即把隗后贬入冷宫,命人封锁宫门,只在墙上凿了个洞,用来递送饮食。太叔带自知犯下大罪,赶忙逃到翟国去了。惠太后得知此事,又惊又气,引发了心疾,从此一病不起。

再说颓叔和桃子,听说隗后被贬,大吃一惊,心想:“当初是我们二人请求翟国出兵讨伐郑国,又是我们二人提议与隗氏联姻。如今隗后突然被斥退,翟国国君肯定会怪罪我们。太叔现在逃到了翟国,肯定会编造一套说辞,哄骗翟国国君。倘若翟国的军队前来兴师问罪,我们该如何解释?” 于是,他们当天就乘坐轻便的马车,快马加鞭,赶上了太叔,一起商量对策,想着见到翟国国君时该如何应对。

没过几天,他们就到了翟国,太叔把车马停在郊外。颓叔和桃子先进城去拜见翟国国君,他们说道:“当初我们是为太叔向您求娶隗氏,可周王听闻隗氏美貌,便自己娶了她,还立为正宫。太叔只是去太后那里请安,偶然和隗后相遇,叙说了一些往事,交谈了一会儿,就被宫女造谣污蔑。周王偏听偏信,全然不念贵国讨伐郑国的功劳,就把王后贬入冷宫,把太叔逐出境外。周王如此忘亲背德,毫无情义,恳请您借一支军队,杀入王城,扶立太叔为王,救出王后,让她仍为国母,这可是贵国的义举啊。” 翟国国君信以为真,问道:“太叔现在在哪里?” 颓叔和桃子回答说:“他正在郊外等候您的命令。” 翟国国君于是把太叔迎进城里。太叔以甥舅之礼与翟国国君相见,翟国国君十分高兴,当即调拨五千步兵和骑兵,派大将赤丁,会同颓叔和桃子,拥戴太叔去讨伐周朝。

周襄王得知翟国的军队已经兵临边境,便派大夫谭伯作为使者,前往翟国的军营,向他们说明太叔犯了内乱之罪。没想到赤丁二话不说,直接杀了谭伯,还驱兵直逼王城之下。襄王勃然大怒,任命卿士原伯贯为大将,毛卫为副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出城迎战。原伯贯知道翟国的军队勇猛,便把軘车连接起来,围成营寨,如同坚固的城墙一般。赤丁多次发起冲锋,都无法攻破。此后,翟国军队连日前来挑战,周军却始终坚守不出。

赤丁十分恼怒,于是定下计策。他在翠云山搭建了一座高台,上面竖起天子的旌旗,让军士假扮成太叔,在高台上饮酒作乐、唱歌跳舞。同时,他让颓叔和桃子各率领一千骑兵,埋伏在山的左右两侧,只等周军到来,便以高台上放炮为信号,一齐杀出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赤风子率领五百骑兵,径直逼近周军营地,大声辱骂,以此激怒周军。倘若周军开营出战,就假装战败,把他们引到翠云山一带,就算立了功劳。赤丁和太叔则率领大队人马在后面接应。一切安排妥当。

赤风子带着五百骑兵前来挑战,原伯贯登上营垒观望,见对方人数稀少,便想出战。毛卫赶忙劝谏道:“翟国人诡计多端,我们只宜谨慎稳重。等他们松懈下来,再出击也不迟。” 一直等到中午时分,翟国的军队都下了马,坐在地上,口中大骂:“周王是无道之君,用的都是这般无能的将领,既不投降,又不敢出战,到底想怎样?” 甚至还有人躺在地上叫骂。原伯贯实在忍耐不住,下令开营。营门一开,一百多辆兵车冲了出来,车上站着一员大将,头戴金盔,身穿绣袄,手持大杆刀,正是原伯贯。赤风子见状,急忙喊道:“孩儿们,快上马!” 他自己则挺枪迎战,没打十几个回合,便拨转马头,往西逃去。翟国的军士们很多都来不及上马,周军趁机乱抢马匹,队伍顿时乱了章法。赤风子又回马与原伯贯交战几个回合,渐渐把周军引到翠云山附近。此时,赤风子这边的马匹和器械几乎都丢弃殆尽,他带着几个骑兵逃到山后去了。

原伯贯抬头望去,只见山上飞龙赤旗飘扬,绣伞之下,坐着假扮的太叔,正在大吹大擂地饮酒作乐。原伯贯咬牙切齿地说:“这贼子的命,今天就该丧在我手里!” 于是,他挑选平坦的道路,驾车想要上山。可山上的檑木炮石如雨点般砸了下来,原伯贯一时没了主意。突然,山坳中连珠炮响,左边是颓叔,右边是桃子,两路铁骑如同狂风骤雨般围了过来。原伯贯这才知道中了计,急忙下令回车,可来的路上已经被翟国军队砍倒的乱木横七竖八地堵住了,兵车根本无法通行。原伯贯只得喝令步兵开路,可军士们都吓得心慌意乱,还没交战就纷纷溃逃。原伯贯无计可施,只好脱下绣袍,打算混在众人中逃命。这时,有个小军士喊道:“将军,到这里来!” 颓叔听到喊声,怀疑是原伯贯,便指挥翟国的骑兵追了过去,一下子擒获了二十多人,原伯贯果然在其中。等赤丁率领的大军赶到时,已经大获全胜,周军的车马器械,全都被翟军缴获。

有逃脱的军士跑回营地,把消息告诉了毛卫。毛卫只得下令坚守,一面派人快马疾驰,向周襄王奏报,请求增派援兵。暂且按下此事不表。颓叔把被捆绑的原伯贯押解到太叔面前请功。太叔下令把原伯贯囚禁在营中。颓叔说:“如今原伯贯被擒,毛卫必定胆战心惊。如果半夜去劫他的营寨,采用火攻,定能擒获毛卫。” 太叔觉得有理,便把这话告诉了赤丁。赤丁采纳了这个计策,暗中传达号令。

到了夜里三更过后,赤丁亲自率领一千多步兵,手持利斧,劈开周军的索链,冲入大营,在各辆兵车上点燃芦苇。瞬间,火势蔓延,整个营地里火球乱滚,军士们大乱。颓叔和桃子各自率领精锐骑兵,趁势杀入,锐不可当。毛卫急忙乘坐小车,从营后逃走。刚巧遇到一队步兵,为首的正是太叔带。太叔大喝一声:“毛卫,你往哪里逃?” 毛卫惊慌失措,被太叔一枪刺死在车下。翟军大获全胜,顺势包围了王城。

周襄王得知两位大将被擒,对富辰说:“当初要是早点听你的话,也不至于招来这场灾祸。” 富辰说:“翟国的势头如此猖獗,大王您暂且外出巡视,诸侯中必定有人倡议迎接您复位。” 周公孔上奏道:“王师虽然战败,但如果发动百官的家属,还能背城一战。怎么能轻易放弃社稷,把命运交给诸侯呢?” 召公过也上奏说:“主张出战,那是冒险的计策。依臣愚见,这场灾祸都源于叔隗,大王先对她进行惩处,然后坚守城池,等待诸侯的救援,这样才万无一失。” 襄王叹息道:“都怪我昏庸不明,才招来这场灾祸!如今太后病重,我暂且退位,也好安慰她的心意。如果百姓还心系于我,就听凭诸侯自行谋划吧。” 接着,襄王对周公和召公说:“太叔这次来,是为了隗后。如果把隗氏交出去,他必定害怕国人的指责,不敢留在王城。二位爱卿为我整顿兵马,坚守城池,等我归来。” 周公和召公叩头领命。

襄王又问富辰:“周朝接壤的国家,只有郑、卫、陈三国,我该去哪里呢?” 富辰回答说:“陈国和卫国国力弱小,不如去郑国。” 襄王又问:“我曾经借助翟国攻打郑国,郑国能不怨恨我吗?” 富辰说:“臣之所以劝大王去郑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郑国的先世对周朝有大功,他们的后代必定不会忘记。大王借助翟国攻打郑国,郑国人心中不平,肯定日夜盼着翟国背叛周朝,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周朝的顺从。如今大王前往郑国,他们必定会高兴地迎接您,又怎么会怨恨呢?” 襄王这才下定决心。

富辰又请求道:“大王要冲破翟军的锋芒出城,恐怕翟国人会倾巢而出,与大王为难,这可如何是好?臣愿意率领家属与翟军决一死战,大王趁机出城躲避。” 于是,富辰召集了所有的子弟和亲信,大约有几百人,用忠义之理激励他们,然后打开城门,径直冲向翟国的军营,牵制住翟国的军队。襄王则带着简师父、左鄢父等十几个人,出城朝着郑国的方向逃去。

富辰与赤丁展开了一场大战,杀伤了众多翟国士兵,自己也身受重伤。这时,颓叔和桃子遇到了他,劝慰道:“你的忠言直谏,天下人都知道,今天你可以不必送死。” 富辰却说:“以前我多次劝谏大王,大王不听,才导致今天的局面。如果我不拼死一战,大王肯定会以为我在怨恨他。” 于是,他又奋力战斗了许久,直到力气耗尽,壮烈牺牲。他的子弟和亲信,一同战死的有三百多人。史官写诗称赞道:“用夷凌夏岂良谋?纳女宣淫祸自求。骤谏不从仍死战,富辰忠义播《春秋》。”

富辰死后,翟国人才知道襄王已经逃出王城。此时,城门又关闭了。太叔下令释放被囚禁的原伯贯,让他在城门外呼喊。周公和召公站在城楼上,对太叔说:“我们本想打开城门迎接您,可又担心翟国的军队进城抢掠,所以不敢。” 太叔向赤丁请求,让翟国的军队驻扎在城外,承诺会拿出府库中的财物犒劳他们,赤丁答应了。太叔于是进入王城,先到冷宫放出隗后,然后去拜见惠太后。太后见到太叔,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这一笑,竟成了绝命之笑。太叔也顾不上为太后治丧,先和隗后在宫中相聚。他还想找到小东杀了她,可小东害怕获罪,早已投井自尽了。真是可悲可叹!

第二天,太叔假传太后的遗命,自立为王,立叔隗为王后,临朝接受百官的朝贺。他打开府库,大肆犒赏翟国的军队,然后才为太后发丧。国人为此编了一首歌谣:“莫丧母,且娶妇,妇得嫂,臣娶后。为不惭,言可丑!谁其逐之?我与尔左右!” 太叔听到国人传唱的这首歌,自知众人不服,担心会生变故,于是和隗氏搬到温地居住,大肆修建宫室,日夜寻欢作乐。王城内的国事,全都委托给周公和召公处理。他虽然名义上是王,实际上却从未与臣民接触过。原伯贯则逃到原城去了。这一段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周襄王逃出王城,虽然朝着郑国的方向前进,但心里也不确定郑国对他的态度如何。走到泛地时,这里竹子很多,却没有公馆,这个地方又叫竹川。襄王向当地人打听,得知已经进入郑国的地界,便下令停车,借住在农民封氏的草堂里。封氏问:“您担任什么官职?” 襄王说:“我是周天子。因为国中有难,逃到了这里。” 封氏大吃一惊,连忙叩头请罪,说:“我家二郎昨晚梦到红日照在草堂上,果然有贵人降临。” 随即让二郎杀鸡做饭。襄王问:“二郎是什么人?” 封氏回答说:“他是我继母的弟弟,和我住在这里,一起烧火做饭,耕种田地,侍奉继母。” 襄王感叹道:“你们农家兄弟如此和睦,我贵为天子,却遭受弟弟的迫害,还不如你们这些农民啊!” 说着,不禁伤心落泪。

大夫左鄢父上前劝慰道:“周公那样的大圣人,也会遭遇骨肉相残的变故。大王不必过于悲伤,赶紧向诸侯告难,想必诸侯不会坐视不管。” 于是,襄王亲自写了书信,派人分别送往齐、宋、陈、郑、卫等国。书信大致内容是:“我德行不足,得罪了母亲宠爱的弟弟带,如今逃亡到郑国的汜地。特此告知。”

简师父向周襄王上奏说:“如今诸侯中有心图谋霸业的,只有秦国和晋国。秦国由蹇叔、百里奚、公孙枝等贤能之士治理国政,晋国则有赵衰、狐偃、胥臣等贤才辅佐。他们必定会劝说各自的国君践行勤王的大义,其他国家就不用指望了。” 于是,襄王便命简师父前往晋国通报情况,派左鄢父前往秦国传达消息。

郑文公听闻襄王暂居在汜地,笑着说:“天子如今才知道翟国比不上郑国啊。” 当天就派工匠前往汜地建造房屋,自己还亲自前去探望襄王的起居,查看生活用品的准备情况,所有的供应都不敢有丝毫马虎。襄王见到郑文公,心中颇有愧疚之色。鲁国、宋国等国也纷纷派使者前来问安,并送上各种礼物。只有卫文公没有派人前来。鲁国大夫臧孙辰,字文仲,听闻此事后叹息道:“卫侯恐怕命不久矣!诸侯之所以有周天子,就如同树木有根基,江河有源头。树木没有根基必然枯萎,江河没有源头必然干涸,卫侯不死还能怎样呢?” 当时是襄王十八年冬季的十月。到了第二年春天,卫文公去世,世子郑即位,就是卫成公,果然应验了臧文仲的预言。这是后话。

再说简师父奉命前往晋国通报。晋文公向狐偃询问对策,狐偃回答说:“昔日齐桓公能够会合诸侯,靠的就是尊崇周天子。况且晋国多次更换国君,百姓对此习以为常,都不明白君臣之间的大义。您何不收留天子,讨伐太叔的罪行,让百姓知道国君是不可有二心的呢?继承晋文侯辅佐周朝的功勋,光大晋武公开创晋国的伟业,就在于此。如果晋国不接纳天子,秦国必然会接纳,那么霸业就会被秦国独占了。” 晋文公让太史郭偃进行占卜。郭偃说:“大吉!这是黄帝在坂泉之战时的卦象。” 晋文公说:“我怎么敢当此殊荣呢!” 郭偃回答说:“周王室虽然衰落,但天命尚未改变。如今的周天子,就如同古代的帝王,他战胜叔带是必然的。” 晋文公又说:“再为我占筮一次。” 得到《干》下《离》上的《大有》卦,第三爻发生变动,变为《兑》下《离》上的《睽》卦。郭偃解读说:“《大有》的九三爻辞说:‘公用享于天子。’战胜之后能得到天子的犒赏,没有比这更吉利的了!《干》代表天,《离》代表日。日在天上,是光明照耀的象征。《干》变为《兑》,《兑》代表泽,泽在下方,承接《离》日的照耀。这意味着天子的恩泽将照耀晋国,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晋文公十分高兴,于是大规模检阅军队,将其分为左右两军,任命赵衰统领左军,魏犨为副将;郤溱统领右军,颠颉为副将。晋文公带领狐偃、栾枝等人,在左右两边策应。

临出发时,河东的守臣前来报告:“秦伯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勤王,已经到了黄河边上,不日就将渡河。” 狐偃进言说:“秦公一心想要勤王,之所以在黄河边驻军不前,是因为东边道路不通。像草中之戎、丽土之狄,都是行军的必经之路,秦国向来没有与他们打过交道,担心他们不配合,所以心存疑虑,不敢前进。您如果向这两个夷族部落送上财物,说明借道勤王的意图,他们肯定会听从。再派人向秦国国君致谢,告知晋国军队已经出发,秦国必然会退兵。” 晋文公觉得有理。一方面派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带着金银布帛等礼物,去贿赂戎狄;另一方面派胥臣前往黄河边,辞谢秦国的军队。

胥臣拜见秦穆公,传达晋侯的命令说:“天子流亡在外,您的担忧,就是我们国君的担忧。我们国君已经动员全国军队,替您分担这份辛劳,并且已经有了周全的计划,不敢劳烦您的大军长途跋涉。” 秦穆公说:“我担心晋君刚刚即位,军队尚未集结,所以赶来这里,为的是抵御天子面临的危难。既然晋君能够秉持大义,我就静候捷报了。” 蹇叔和百里奚都说:“晋侯想要独占大义,以此收服诸侯,恐怕是怕主公您分了他的功业,所以派人来阻止我们的军队。不如趁势进军,一同迎接天子,这难道不好吗?” 秦穆公说:“我并非不知道勤王是件好事,但东边道路不通,恐怕戎狄会从中作梗。晋国刚刚开始治理国政,没有大的功劳,如何能安定国家?不如让给晋国。” 于是派公子絷跟随左鄢父前往汜地,慰问周襄王。秦穆公则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胥臣将秦国国君退兵的消息回报给晋文公,晋军便继续前进,屯扎在阳樊。阳樊的守臣苍葛到郊外慰劳晋军。晋文公派右军将军郤溱等人包围温地,左军将军赵衰等人前往汜地迎接周襄王。襄王在夏四月丁巳日,再次回到王城,周公和召公迎接他入朝。暂且按下不表。

温地的百姓听说周王复位,便聚集起来攻打颓叔和桃子,将他们杀死,大开城门,迎接晋军入城。太叔带急忙带着隗后登上马车,想要夺门逃往翟国。守门的军士关闭城门,不让他们出去。太叔带手持宝剑,砍倒了好几个人。这时,魏犨赶到,大声喝道:“逆贼,你要逃到哪里去?” 太叔带说:“你放我出城,日后定当厚报。” 魏犨说:“等问过天子肯不肯放你,我再做这个人情。” 太叔带大怒,挺剑刺向魏犨,魏犨一跃跳上马车,一刀将太叔带斩杀。军士们擒获了隗氏,带过来见魏犨。魏犨说:“这个淫妇,留着她有什么用!” 命令众军士乱箭齐发。可怜这位如花似玉的夷族女子,与太叔带享受了半年的欢娱时光,如今却死在万箭之下。胡曾先生有咏史诗写道:“逐兄盗嫂据南阳,半载欢娱并罹殃。淫逆倘然无速报,世间不复有纲常。”

魏犨带着太叔带和隗氏的尸体,向郤溱报告。郤溱说:“你为何不把他们关起来,押送到天子那里,让天子公开惩处他们呢?” 魏犨说:“天子想要避开杀弟的恶名,才借我们晋国之手行事,不如赶紧杀了他们来得痛快。” 郤溱听后,叹息不已,便将两人的尸体埋在神农涧旁边。一面安抚温地的百姓,一面派人前往阳樊报捷。

晋文公听说太叔带和隗氏都已伏法,便下令驾车,亲自前往王城,朝见周襄王,奏报捷讯。襄王设醴酒款待他,还拿出大量金银布帛相赠。晋文公再次下拜辞谢说:“臣重耳不敢接受赏赐。但求死后能用天子的葬礼规格,臣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恩不尽。” 襄王说:“先王制定礼仪,是为了区分上下等级,只有这关于生死的规定不能改变,我不敢因为个人的私情而破坏大典。叔父的大功,我不会忘记!” 于是,割出王畿内的温、原、阳樊、攒茅四个城邑,增加晋文公的封地。晋文公谢恩后退出。百姓们扶老携幼,挤满了街市,争相前来一睹晋侯的风采,纷纷感叹道:“齐桓公如今又回来了!”

晋文公下令两路大军都班师回朝。大军屯扎在太行山的南面,晋文公派魏犨去划定阳樊的田地归属,颠颉去划定攒茅的田地归属,栾枝去划定温地的田地归属,他自己则亲自率领赵衰去划定原城的田地归属。为什么划定原城的田地,晋文公要亲自前往呢?原来,原城是周卿士原伯贯的封邑,原伯贯兵败无功,襄王剥夺了他的封邑,将其赐予晋国。原伯贯此时还在原城,晋文公担心他不服,所以必须亲自前往。

颠颉到达攒茅,栾枝到达温地,当地的守臣都带着酒食出城迎接。再说魏犨来到阳樊,守臣苍葛对部下说:“周朝放弃岐丰之地后,剩下的地盘还有多少!如今晋国又接受了四个城邑?我们和晋国同样是周天子的臣子,怎么能屈服于他们。” 于是率领百姓手持武器,登上城墙。魏犨大怒,率兵将阳樊城包围起来,大声喊道:“赶快投降,万事好商量!如果攻破城池,就将你们全部杀光!” 苍葛在城墙上回应说:“我听说‘用仁德来怀柔中原地区,用刑罚来威慑四方夷族’。这里是王畿之地,王畿内的百姓,不是周天子的宗族,就是周天子的亲戚。晋国也是周朝的臣子,怎么忍心用武力来胁迫我们呢?” 魏犨被他的话打动,派人快马疾驰,将此事报告给晋文公。

晋文公给苍葛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这四个城邑的土地,是天子的赏赐,我不敢违抗命令。将军如果顾念天子的姻亲关系,带领百姓回归周朝,我也完全听从将军的安排。” 同时,晋文公让魏犨暂缓攻城,听任阳樊的百姓迁徙。苍葛收到书信后,命令城中百姓:“愿意回归周朝的就离开,愿意跟随晋国的就留下。” 百姓中愿意离开的占了大半,苍葛便带领他们全部迁徙到轵村。魏犨划定好阳樊的疆界后,便返回了。

再说晋文公和赵衰前往原城。原伯贯欺骗部下说:“晋军包围阳樊后,把那里的百姓全部杀光了!” 原城的百姓十分恐惧,共同发誓要死守城池,晋军于是将原城包围起来。赵衰说:“百姓之所以不服从晋国,是因为不信任我们。您如果向他们展示信用,不用攻城就能拿下原城。” 晋文公问:“如何展示信用呢?” 赵衰回答说:“请您下令,让军士们各自携带三天的口粮,如果三天之内攻不下原城,就立即解围退兵。” 晋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到了第三天,军吏向晋文公报告:“军中只剩下今天的口粮了!” 晋文公没有回应。当天半夜,有原城的百姓从城墙上缒绳而下,说:“城中已经探知阳樊的百姓并没有遭到杀戮,大家相约明天晚上打开城门投降。” 晋文公说:“我原本约定攻城以三天为限,三天攻不下就解围退兵。如今三天已经到了,我明天一早就撤兵。你们百姓只管做好守城的事,不必再有其他想法。” 军吏请求说:“原城百姓约定明天晚上献城,主公为何不暂且留一天,攻下这座城再回去呢?即使粮食吃光了,阳樊离这里也不远,可以派人去取。” 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珍宝,是百姓所依赖的。三天的命令,谁不知道呢?如果再留一天,就是失信了!得到原城却失去信用,百姓还怎么信赖我呢?”

天亮后,晋文公立即解除了对原城的包围。原城的百姓相互议论说:“晋侯宁愿失去城池,也不失信用,这是有道之君啊!” 于是纷纷争着在城楼上竖起降旗,从城墙上缒绳而下,追赶晋文公的军队,络绎不绝。原伯贯无法阻止,只得打开城门出城投降。髯仙有诗写道:“口血犹含起战戈,谁将片语作山河?去原毕竟原来服,谲诈何如信义多?”

晋军前行了三十里,原城的百姓追了上来,原伯贯的投降书信也送到了。晋文公命令军队停下,自己乘坐一辆单车,直接进入原城,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投降。原伯贯前来拜见,晋文公以对待王朝卿士的礼节接待他,将他的家迁徙到黄河以北。晋文公挑选四个城邑的守臣,说:“昔日子余(赵衰字子余)带着一壶饭跟随我在卫国,宁可挨饿也不吃,他是讲信用的人。我因为讲信用得到原城,现在就派讲信用的人来守护它。” 于是任命赵衰为原城大夫,兼管阳樊。又对郤溱说:“你不偏袒自己的宗族,首先和栾氏一起向我通消息,我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于是任命郤溱为温地大夫,兼管攒茅。在每个城邑都留下两千士兵驻守,然后率军返回。后人评论说,晋文公接纳天子,彰显了大义;讨伐原城,展示了信用,这是他图谋霸业的开端。晋文公究竟何时称霸,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在大唐做战神 山村情事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神外传仙界篇 我有一柄摄魂幡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余生为你着迷 霸道总裁毒宠美妻 都市花语 奇术色医 好色小姨 逆世谋妃 惊悚列车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请摄政王赴死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大梁逍遥王爷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仙秦:祖龙觉醒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明风再起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稗宋反骨仔 回到古代积功德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