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无双 衣冠不南渡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铁血中唐 非洲创业实录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楚成王假装乘坐普通车辆前往会盟,跟随他的众人,全都是精壮汉子。这些人里面穿着暗藏的铠甲,身上带着暗器,他们都是成得臣和斗勃精心挑选训练出来的,勇猛无比。楚成王还派遣蒍吕臣、斗般二位将领统领大军,跟在后面,准备大干一场。宋襄公却全然不知,就这样掉进了楚成王设下的圈套。这可真是:“没心人遇有心人,要脱身时难脱身”。

楚成王抓住宋襄公后,众甲士把公馆中准备用来奉献、犒劳的物品,以及仓库里堆积的粮食,抢掠得一干二净。随行的车辆,也都归了楚国。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个个惊恐万分,谁敢上前为宋襄公说句好话呢!楚成王把各位诸侯邀请到馆舍,当面数落宋襄公的六条罪状,说道:“你趁着齐国国君去世,发动战争,擅自废立齐国国君,这是第一条罪状;滕子参加会盟稍微晚了点,你就把他拘禁羞辱,这是第二条罪状;用人代替牲畜,祭祀邪淫的鬼神,这是第三条罪状;曹国欠缺一点做东的礼节,这只是小事,你却仗着自己强大就围攻它,这是第四条罪状;作为一个差点亡国的君主,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德行和力量,天象已经发出警告,还想着称霸,这是第五条罪状;向我求助召集诸侯,却狂妄自大,一点谦让的礼节都没有,这是第六条罪状。上天让他丧失了理智,竟然单车前来赴会。我今天率领千辆兵车,千员战将,要踏平睢阳城,为齐国、鄫国等国报仇!各位诸侯只需稍作停留,看我拿下宋国回来,再和大家痛饮十天后再散会。” 众诸侯听了,没有一个不点头称是的。宋襄公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像木雕泥塑一般,只是默默流下两行眼泪。

没过多久,楚国的大军全部集结完毕,号称千乘,实际上是五百乘。楚成王犒赏了军士,拔营起寨,带着宋襄公,朝着睢阳城杀去。各国诸侯奉楚王之命,都屯扎在盂地,没有人敢回去。史官写诗讥讽宋襄公的失误,诗中写道:“无端媚楚反遭殃,引得睢阳做战场。昔日齐桓曾九合,何尝容楚近封疆?”

再说公子目夷从盂地的盟坛逃回宋国,把宋公被劫持的事情告诉了司马公孙固,说:“楚兵很快就要到了,赶紧调兵,登上城墙把守。” 公孙固说:“国家一天都不能没有君主,公子你必须暂时代理君主之位,然后发号施令、进行赏罚,人心才能整肃。” 公子目夷凑近公孙固的耳边说:“楚人抓住我们的君主来攻打我们,是有所要挟,想有所求。必须这样这样做,楚人肯定会放我们的君主回国。” 公孙固说:“你这话很有道理。” 于是对群臣说:“我们的君主恐怕回不来了!我们应该推举公子目夷,让他来主持国事。” 群臣知道公子目夷贤能,没有不欣然同意的。公子目夷在太庙祭告祖先,然后南面而坐,代理国政。三军听从指挥,城中戒备森严,睢阳各路城门被把守得如同铁桶一般。

刚刚安排妥当,楚王的大军就到了,在城外扎下营寨。楚王派将军斗勃上前喊话,说:“你们的君主已经被我们拘禁在这里,他的生死掌握在我们手中。你们赶快献出土地,投降归顺,这样才能保全你们君主的性命!” 公孙固在城楼上回答说:“托社稷神灵的庇佑,国人已经拥立了新君。你们想杀就杀,想要我们投降,那是不可能的!” 斗勃说:“你们的君主还在,怎么能再立一个君主呢?” 公孙固说:“拥立君主是为了主持?” 公孙固说:“拥立君主是为了主持社稷大事,社稷没有君主,怎么能不立新君呢?” 斗勃说:“我们愿意送你们的君主回国,你们用什么来酬谢我们?” 公孙固说:“原来的君主被拘禁,已经使国家蒙羞,就算回来了也不能再当君主了。他回不回来,听凭楚国决定。如果你们要决战,我们城中的兵车还没有受损,我们情愿决一死战!” 斗勃见公孙固回答得强硬,便回去向楚王汇报。楚王大怒,下令攻城。城上箭石像雨点一样落下,楚兵有很多人受伤。连续攻打了三天,楚国白白损失,却没能取胜。

楚王说:“他们国家既然不把原来的君主当回事,那把他杀了怎么样?” 成得臣回答说:“大王您因为宋公杀鄫子而指责他有罪,现在要是杀了宋公,这不就和他一样了吗?杀宋公就像杀一个普通人罢了,既得不到宋国,还白白招来怨恨,不如放了他。” 楚王说:“攻打宋国打不下来,又释放他们的君主,那我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成得臣回答说:“我有办法了。现在没有参加盂地会盟的,只有齐、鲁两个国家。齐国和我们已经两次通好,暂且可以不管。鲁国是讲究礼义的国家,一直辅佐齐国成就霸业,根本不把楚国放在眼里。如果把在宋国俘获的人和物品献给鲁国,邀请鲁君到亳都相会,鲁国看到宋国的俘虏,一定会因为恐惧而来。鲁国和宋国是葵邱会盟的同盟国,况且鲁侯很贤明,他一定会为宋国求情,我们就顺势卖鲁君一个人情。这样我们一举就能同时得到宋国和鲁国的人心。” 楚王听了,鼓掌大笑说:“子玉(成得臣字子玉)真是有见识!” 于是退兵屯扎在亳都,派宜申为使者,带着几车缴获的物品,前往曲阜献捷。信中写道:“宋公傲慢无礼,我已经把他囚禁在亳都。不敢独自居功,特意把战利品献给贵国,希望您能屈尊前来,一同裁决这件事!”

鲁僖公看了信,大惊失色,正所谓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他明知楚国使者来献捷,言辞夸张,是在恐吓自己。但是鲁国弱小,楚国强大,如果不去赴会,恐怕楚国就会移师来攻打鲁国,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于是鲁僖公厚待宜申,先回复了书信,派人快马加鞭报告楚王,说:“鲁侯听从您的命令,即日就会前往赴会。” 鲁僖公随后出发,大夫仲遂随行。来到亳都后,仲遂通过宜申的引荐,先用私人礼节拜见了成得臣,嘱托他在楚王面前,凡事多多关照。成得臣带着鲁僖公与楚成王相见,双方互相表达了敬慕之意。

当时,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都从盂地赶来相会,再加上鲁僖公,一共六位诸侯,聚在一起商议。郑文公率先开口,想要尊楚王为盟主,其他诸侯都欲言又止,没有回应。鲁僖公激昂地说:“盟主必须仁义之名远扬,让人心悦诚服。如今楚王倚仗兵车众多,偷袭并拘捕上公,只有威势而没有德行,让人心生疑惧。我们和宋国,都有同盟的情谊,如果坐视不救,只知道尊奉楚国,恐怕会被天下豪杰耻笑。楚国如果能释放宋公,继续保持这次盟会的友好,我怎么敢不听从命令呢!” 众诸侯都说:“鲁侯说得很对!” 仲遂把这些话私下告诉了成得臣,成得臣又转述给楚王。楚王说:“诸侯用盟主的大义来责备我,我怎么能违背呢?” 于是在亳郊,重新修筑盟坛,约定在十二月癸丑日,歃血为盟,祭祀神灵,一同赦免宋国的罪过。

约会的事情确定后,前一天,楚王把宋公释放,让他与众诸侯相见。宋襄公又羞愧又愤怒,满心不痛快,但又不得不向诸侯们表示感谢。到了约定的日子,郑文公拉着众诸侯,恳请楚成王登上盟坛主持盟会。楚成王执牛耳进行歃血仪式,宋襄公、鲁僖公以下的诸侯,依次歃血。宋襄公敢怒不敢言。盟会结束后,诸侯各自散去。

宋襄公误听到公子目夷已经即位为君,就打算逃到卫国去躲避。这时,公子目夷派来的使者到了,传达公子目夷的话说:“我代理君位,是为了守护国家等您回来。国家本来就是您的国家,您为什么不回来呢?” 不一会儿,迎接宋襄公的车驾准备齐全,把宋襄公迎接回国,公子目夷退回到臣子的行列。胡曾先生评论宋襄公能够被释放,全靠公子目夷定下的计策。公子目夷当时神态从容,完全没有把旧君的事情放在心上。要是他手忙脚乱地去求楚国放了宋襄公,楚国就更会把宋襄公当作奇货可居,怎么会轻易释放呢?有诗称赞公子目夷:“金注何如瓦注奇?新君能解旧君围。为君守位仍推位,千古贤名诵目夷。”

又有诗说这六位诸侯,公然讨好楚国以求宽容,明明是把中原的控制权拱手交给楚国,楚国眼里还会有中原各国吗?诗中写道:“从来兔死自狐悲,被劫何人劫是谁?用夏媚夷全不耻,还夸释宋得便宜。”

宋襄公一心想要称霸,却被楚人捉弄,遭受了极大的羞辱,心中的怨恨痛入骨髓,只是恨自己力量不够,无法报仇。他又责怪郑伯带头倡议尊楚王为盟主,心中的愤怒难以抑制,正想找郑国的麻烦。周襄王十四年春三月,郑文公前往楚国朝拜。宋襄公听说后,勃然大怒,于是发动全国的兵力,亲自讨伐郑国,让上卿公子目夷辅佐世子王臣留守国家。公子目夷劝谏说:“楚国和郑国现在关系和睦,宋国如果攻打郑国,楚国一定会救援。这次出征恐怕不能取胜,不如修养德行,等待时机,这才是上策。” 大司马公孙固也劝谏。宋襄公生气地说:“司马你要是不愿意出征,我就自己一个人去!” 公孙固不敢再说话,于是宋国出兵讨伐郑国。宋襄公亲自率领中军,公孙固为副将,大夫乐仆伊、华秀老、公子荡、向訾守等人都随行出征。

探子把消息报告给郑文公。郑文公大惊,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救。楚成王说:“郑国侍奉我如同侍奉父亲,应该赶紧去救援。” 成得臣进言说:“救援郑国不如攻打宋国。” 楚成王问:“为什么呢?” 成得臣回答说:“宋公被拘禁后,宋国人已经吓破了胆。现在他们又不自量力,派大军攻打郑国,宋国国内必然空虚,我们趁虚而入,宋国一定会害怕,这不用交战就知道胜负了。如果宋国军队回师自救,他们也会很疲惫。我们以逸待劳,怎么会不能如愿呢?” 楚王觉得很有道理。当即任命成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起兵攻打宋国。

宋襄公正和郑国对峙,得到楚国出兵的消息后,日夜兼程赶回宋国,在泓水南岸扎下营寨,抵御楚军。成得臣派人送来战书。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来,是为了救援郑国。我们如果放弃攻打郑国,向楚国谢罪,楚国一定会退兵。我们不能和楚国交战。” 宋襄公说:“当年齐桓公兴兵讨伐楚国,现在楚国来攻打我们,我们却不迎战,怎么能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呢?” 公孙固又说:“我听说‘一个姓氏的王朝不会再次兴盛’。上天抛弃商朝已经很久了,您想要复兴它,能成功吗?况且我们的铠甲不如楚国坚固,兵器不如楚国锋利,士兵不如楚国强大。宋国人害怕楚国就像害怕蛇蝎一样,您凭借什么战胜楚国呢?” 宋襄公说:“楚国兵甲有余,但是仁义不足。我宋国兵甲不足,但是仁义有余。当年周武王凭借三千勇猛之士,战胜了殷商亿万之众,靠的就是仁义。作为有道之君,却躲避无道之臣,我就算活着也不如死了。” 于是在战书的末尾批示,约定在十一月初一,在泓阳交战。还命令在战车上竖起一面大旗,旗上写着 “仁义” 两个字。公孙固暗暗叫苦,私下对乐仆伊说:“战争的本质是杀戮,却大谈仁义,我不知道君主的仁义在哪里。上天恐怕是要夺走君主的魂魄了,我暗自为他感到担忧!我们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别让国家遭受损失。” 到了约定的日子,公孙固天还没亮就起床,向宋襄公请求,要严阵以待。

且说楚将成得臣把军队驻扎在泓水北岸,斗勃建议:“咱们赶在五更天就渡河,以防宋军抢先布阵,阻拦咱们。” 成得臣却笑着说:“宋公行事迂腐刻板,对兵法一窍不通。咱们早渡河就早开战,晚渡河就晚开战,有什么可害怕的?” 到了天亮,楚国的士兵和车马才开始陆续渡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进言:“楚军天亮才开始渡河,这明显是轻视咱们。咱们现在趁他们渡河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冲上前去攻击,这是咱们用全部兵力对付楚军的一半兵力啊。要是等他们全部渡过河,楚军人多,咱们人少,恐怕抵挡不住,这可怎么办?” 宋襄公指着大旗说:“你没看到上面的‘仁义’二字吗?我堂堂正正地摆开阵势,哪有在敌人渡河到一半就攻击的道理?” 公孙固又暗自叫苦。

不一会儿,楚军全部渡过了河。成得臣头戴饰有美玉的帽子,帽带系得整整齐齐,身穿绣袍软甲,腰间挂着雕弓,手里拿着长鞭,指挥着军士们在东西两边布阵。他气宇轩昂,旁若无人。公孙固又向宋襄公请求:“楚军正在布阵,还没有完全列好队形,咱们赶紧击鼓进攻,他们肯定会大乱。” 宋襄公朝他脸上吐了口唾沫,说:“呸!你就贪图这一时的进攻之利,却不顾及万世的仁义吗?我堂堂正正地摆开阵势,哪有在敌人还没列好队形就击鼓进攻的道理?” 公孙固再次暗自叫苦。

楚军的阵势已经摆好,人强马壮,漫山遍野都是。宋军看到这场景,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宋襄公下令军中击鼓,楚军那边也击鼓回应。宋襄公亲自手持长戈,带着公子荡、向訾守两位将领,以及门官们,催促战车直冲楚阵。成得臣见来势凶猛,暗中传下号令,打开阵门,只放宋襄公这一队车骑进去。公孙固随后赶上去护驾,可宋襄公已经杀进楚阵里了。只见一员上将挡住阵门,连声喊道:“有本事的快来决战!” 这员将领正是斗勃。公孙固大怒,挺戟直刺斗勃,斗勃立即举刀相迎。两人交战,不到二十回合,宋将乐仆伊带着军队赶到,斗勃渐渐有些招架不住。恰好这时,楚阵中又冲出一员上将蔫氏吕臣,接住乐仆伊厮杀。公孙固趁着混乱,瞅准机会,拨开斗勃的刀,冲进楚军。斗勃提刀追赶,宋将华秀老又到了,缠住斗勃,两对人在阵前杀得难解难分。

公孙固在楚阵中,左冲右突。过了好一会儿,他望见东北角上甲士如林,围得紧紧的,便急忙赶过去。正好遇到宋将向訾守,满脸是血,急切地呼喊:“司马快快来救主公!” 公孙固跟着向訾守,杀进重围,只见门官们一个个身负重伤,却还在和楚军拼死战斗,不肯后退。原来宋襄公对待下人极为宽厚,所以门官们都拼死效力。楚军见公孙固如此英勇,稍稍往后退了一些。公孙固上前一看,公子荡要害部位受伤,倒在车下,那面写着 “仁义” 的大旗,已经被楚军夺走了。宋襄公身上也有好几处创伤,右大腿中箭,膝筋被射断,无法站立。公子荡看到公孙固来了,睁开眼睛说:“司马好好保护主公,我要死在这里了!” 说完就断了气。公孙固悲痛不已,把宋襄公扶到自己车上,用身体护住他,奋勇杀出重围。向訾守在后面掩护,门官们一路簇拥护卫,且战且退。等脱离楚阵时,门官们已经没有一个存活的了。宋国的兵车,十有八九都损失了。乐仆伊、华秀老见宋公已经脱离险境,各自逃回。成得臣乘胜追击,宋军大败,辎重器械,几乎全部丢弃。公孙固和宋襄公连夜逃回宋国。

宋军战死的人很多,他们的父母妻子,都在城外互相抱怨,埋怨宋襄公不听司马的话,才导致这场败仗。宋襄公听到这些,叹息道:“君子不会去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会俘虏头发花白的老人。我要用仁义来指挥军队,怎么能效仿那些乘人之危、扼守险要的行为呢?” 全国上下没有不嘲笑他的。后人相传,都说宋襄公推行仁义,却失去众人支持,最终导致失败,说的正是泓水之战这件事。髯翁写诗感叹道:“不恤滕鄫恤楚兵,宁甘伤股博虚名。宋襄若可称仁义,盗跖文王两不明。”

楚军大获全胜,再次渡过泓水,奏着凯歌返回。刚出宋国边境,侦察骑兵报告:“楚王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接应,现在驻扎在柯泽。” 成得臣立刻到柯泽拜见楚王,献上战利品。楚成王说:“明天郑君会带着他的夫人,到这里来慰劳军队,咱们要大肆陈列俘虏和缴获的物品,好好向他们炫耀一番。” 原来郑文公的夫人芈氏,正是楚成王的妹妹,被称为文芈。因为兄妹的亲情,她乘坐着辎軿车,跟随郑文公来到柯泽,与楚王相见。楚王向他们展示了俘获的众多物品。郑文公夫妇表示祝贺,拿出大量金银财宝,犒赏楚军。郑文公诚恳地邀请楚王第二天赴宴。

第二天一早,郑文公亲自出城,邀请楚王进城。在太庙中设宴款待,举行九献礼,规格如同招待天子。食品有数百种,另外还加上笾豆六器,宴会的奢侈程度,是各国从未有过的。文芈所生的两个女儿,叫伯芈、叔芈,尚未出嫁。文芈又带着她们以甥女的礼节拜见舅舅,楚王十分高兴。郑文公和妻子、女儿轮流给楚王敬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把楚王灌得酩酊大醉。楚王对文芈说:“我接受的款待太丰厚了,已经过量了!妹妹和两个外甥女,送我一程怎么样?” 文芈说:“遵命。” 郑文公送楚王出城后,先告辞离开。文芈和两个女儿,与楚王并驾而行,一直来到军营。原来楚王看上了两个外甥女的美貌,当晚就把她们拉进寝室。文芈在帐中徘徊,一夜都没睡着,然而畏惧楚王的威严,不敢出声。(舅舅纳外甥女,真是禽兽行径!)第二天,楚王把缴获物品的一半,赠送给文芈,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回国,纳入后宫。郑国大夫叔詹感叹道:“楚王恐怕不得善终吧?设宴是为了完成礼仪,可礼仪却没有了应有的规矩,这是不会有好结局的。”

且不说楚宋之间的这些事。再说说晋公子重耳,从周襄王八年到齐国,到襄王十四年,前后在齐国一共待了七年。期间遭遇齐桓公去世后的变故,他的几个儿子争夺君位,齐国国内大乱。等到齐孝公即位,又违背先人的做法,归附楚国,与宋国为敌,事情繁杂,诸侯大多与齐国关系不和睦。赵衰等人私下商议:“我们到齐国来,是认为齐国作为霸主的力量,可以借助它来图谋复国。现在继位的君主失去了霸业,诸侯都背叛了齐国,很明显,齐国已经不能为公子出谋划策了。我们不如再到其他国家去,另作打算。” 于是一起去见公子重耳,想和他谈这件事。

公子重耳贪恋齐姜的美色,每天只顾着吃喝玩乐,不过问外事。众豪杰等了十天,都没能见到他。魏犨生气地说:“我们因为公子有作为,所以不怕劳苦,追随他四处游历。现在在齐国待了七年,公子却贪图安逸,消磨了志向。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十天都见不到他一面,怎么能成就大事呢?” 狐偃说:“这里不是聚在一起谈论的地方,大家都跟我来。” 于是他们一起走出东门外一里左右,这个地方叫桑阴。放眼望去,都是老桑树,绿荫层层叠叠,阳光都透不进来。赵衰等九位豪杰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赵衰问:“子犯(狐偃字子犯),你有什么计策?” 狐偃说:“公子的行程,全在我安排。我们商量妥当,准备好行装,一旦公子出来,就说邀请他到郊外打猎,出了齐城,大家齐心协力,劫持他上路就行。只是不知道这一趟行程,在哪个国家能有所收获?” 赵衰说:“宋国正图谋称霸,而且宋国国君是个好名之人,我们何不前去投奔他。如果不如意,再到秦国、楚国,肯定会有机会的。” 狐偃说:“我和公孙司马有旧交情,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 众人商议了很久才散去。他们以为这个地方幽静偏僻,不会有人察觉,却没想到 “若要不闻,除非莫说,若要不知,除非莫作”。当时姜氏的十几个婢妾,正在树上采桑叶喂蚕,看到众人围坐在一起商议事情,就停下手中的活儿听他们说话,把他们的话都听了去。回宫后,婢妾们一五一十地把听到的内容,都告诉了姜氏。姜氏呵斥道:“哪有这样的事,别乱说!” 于是把十几个采桑的婢妾,关在一个房间里,到了半夜,把她们全部杀了,以灭口。

姜氏把公子重耳叫醒,告诉他:“你的随从们打算带着你到其他国家去,有采桑的婢妾听到了他们的计划,我担心消息泄露,会有人阻拦,现在已经把她们除掉了。公子应该早点定下出行的计划。” 重耳说:“人生在世,能安乐就好,管其他的做什么。我就在这里养老,发誓不往其他地方去。” 姜氏说:“自从公子流亡在外,晋国就没有安宁的日子。夷吾无道,兵败受辱,国内百姓不满意,邻国也不亲近,这是上天在等待公子您啊。公子这一去,肯定能得到晋国,千万不要迟疑!” 重耳迷恋姜氏,还是不肯走。

第二天早上,赵衰、狐偃、臼季、魏犨四人,站在宫门外,传话进去:“请公子到郊外打猎!” 重耳还在高床上躺着没起床,让宫人出来回复:“公子偶然有点小毛病,还没梳洗,不能去。” 齐姜听到这话,急忙派人单独把狐偃召进宫。姜氏屏退左右,问他来意。狐偃说:“公子以前在翟国的时候,每天都驾车策马,去猎狐打兔。现在在齐国,很久都没出去打猎了,我们担心他四肢变得懒惰,所以来邀请他,没有别的意思。” 姜氏微笑着说:“这次出去打猎,是去宋国、秦国或者楚国吧?” 狐偃大吃一惊,说:“一次打猎,怎么可能去这么远的地方?” 姜氏说:“你们想劫持公子逃走,我都知道了,不用隐瞒。我昨晚也苦苦劝说公子,无奈他执意不听。今晚我会设宴,把公子灌醉,你们用车连夜把他载出城,事情肯定能成功。” 狐偃叩头说:“夫人割舍夫妻之情,来成就公子的名声,如此贤德,千古罕见!” 狐偃告辞出来,把这件事告诉了赵衰等人。车马、人员、鞭刀、干粮等,都一一收拾准备好,赵衰、狐毛等人先押着这些东西到郊外等候。只留下狐偃、魏犨、颠颉三人,带着两辆小车,埋伏在宫门左右,专门等姜氏传来消息,就立刻行动。这正是:“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当晚,姜氏在宫中摆下酒席,给公子重耳敬酒。重耳问:“这酒是为什么而设的?” 姜氏说:“我知道公子有四方之志,特意准备了这杯酒为你饯行。” 重耳说:“人生短暂,就像白马过隙,如果能顺心如意,何必再去别处寻求呢?” 姜氏说:“放纵欲望、贪图安逸,这可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你的随从们是出于忠诚的谋划,你一定要听从他们的建议!” 重耳突然变了脸色,放下酒杯不喝了。姜氏说:“你是真的不想走,还是在骗我?” 重耳说:“我不走。骗你做什么!” 姜氏笑着说:“想走,是公子的志向;不想走,是公子的感情。这酒本来是为公子饯行的,现在就当作挽留公子的酒吧。我和公子尽情欢乐,可以吗?” 重耳非常高兴,夫妻二人相互敬酒,姜氏又让侍女们唱歌跳舞,轮番敬酒。重耳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倒在席子上。姜氏用被子把他盖上,派人去叫狐偃。狐偃知道公子已经喝醉,急忙带着魏犨、颠颉二人进宫,连人带席子,把重耳抬出了宫。先用厚厚的褥子铺垫好,把重耳安稳地安置在车上。狐偃向姜氏告辞,姜氏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有词为证:“公子贪欢乐,佳人慕远行;要成鸿鹄志,生割凤鸾情。”

狐偃等人催促着两辆小车,趁着黄昏离开了齐城,和赵衰等人会合,连夜赶路。大约走了五六十里,只听到鸡叫声此起彼伏,东方微微发白。重耳才在车中翻了个身,喊宫人拿水解渴。当时狐偃握着缰绳在旁边,回答说:“要水的话,得等天亮。” 重耳觉得身体摇晃得厉害,说:“扶我下床。” 狐偃说:“这不是床,是车。” 重耳睁开眼睛,问:“你是谁?” 狐偃回答:“我是狐偃。” 重耳心里一下子明白了,知道是被狐偃等人算计了。他掀开被子坐起来,大骂狐偃:“你们怎么不通知我,就把我带出城,想干什么?” 狐偃说:“我们要把晋国献给公子您。” 重耳说:“还没得到晋国,就先失去了齐国,我不想走!” 狐偃骗他说:“我们已经离开齐国一百里了。齐侯知道公子逃走,肯定会发兵来追,已经回不去了。” 重耳勃然大怒,看到魏犨拿着戈在一旁护卫,就夺过他的戈,要去刺狐偃。不知道狐偃的生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艳海风波 重生世纪之交 修神外传仙界篇 新现代逍遥录 男欢女爱 踏天境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触手可及的星星 余生为你着迷 琥珀之剑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魔女的箱庭笔记 都市花语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长夜谍影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最近更新我去明末救义士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军统财神爷 东方神话集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凉州布衣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合鸣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寒门人杰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