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流氓帝师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抗战之血怒军团 逍遥小贵婿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奋斗在五代幽州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晋惠公被囚禁在灵台山,还以为是穆姬对他不满,完全不知道穆姬穿着丧服迎接秦军、以死相逼的事情。于是他对韩简说:“当年先君与秦国商议联姻的时候,史苏就有‘西邻有责难之言,不利于婚姻’的占卜。要是当初听从了他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事情。” 韩简回答说:“先君道德败坏,难道是因为与秦国联姻吗?况且要是秦国不考虑婚姻关系,国君您怎么能回国即位呢?回国后却又去讨伐秦国,把友好关系变成了仇怨,秦国肯定不会无缘无故这样做,国君您可要明察啊。” 惠公听了,沉默不语。

没过多久,秦穆公派公孙枝到灵台山问候晋惠公,并且表示愿意放他回国。公孙枝说:“我国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不想让您偿命的。唯独我们国君因为您的夫人登上高台,以死相逼,不敢破坏两国的婚姻友好关系。之前约定的河西五座城,您得赶紧交割,再让太子圉到我国做人质,这样您就可以回国了。” 惠公这才知道穆姬为他用心周旋,感到无比羞愧。他马上派大夫郤乞回到晋国,吩咐吕省处理割地和送太子做人质的事情。吕省特意前往王城,会见秦穆公,献上五座城的地图,以及钱粮、户口的数目,并且表示愿意送太子做人质,接回国君。穆公问:“太子怎么没来?” 吕省回答说:“国内意见不统一,所以太子暂时留在我国。等我们国君进入晋国境内的时候,太子就会出境了。” 穆公问:“晋国为什么意见不统一?” 吕省回答说:“有见识的人知道自己国家的过错,一心想着感激秦国的恩德。无知的人不明白自己国家的过错,只想着报复秦国。因此意见不合。” 穆公问:“你们国家还希望国君回去吗?” 吕省回答说:“有见识的人认为国君肯定能回去,所以想送太子来与秦国讲和。无知的人认为国君肯定回不去,坚决要拥立太子来抗拒秦国。然而以我的愚见,抓住我们国君可以树立秦国的威望,释放我们国君又可以显示秦国的仁德,仁德和威望兼施并用,这才是霸主在诸侯中推行的做法。伤害有见识之人的心,又激起无知之人的愤怒,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放弃之前的功劳,毁掉称霸的大业,我想国君您肯定不会这么做。” 穆公笑着说:“我的想法和吕饴甥(吕省)完全一致!” 于是,穆公命令孟明去划定五座城的边界,并且设置官员分别镇守。然后,把晋惠公迁到郊外的公馆,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还赠送了七牢(牛羊猪各一头为一牢,七牢是很隆重的礼节,这是穆公表示修好的意思),派公孙枝率领军队,和吕省一起护送晋惠公回国。

惠公从九月战败,被囚禁在秦国,到十一月才得以释放。与他一同遭难的大臣们,也一起回国,只有虢射病死在秦国,没能回来。蛾晰听说惠公即将回国,就对庆郑说:“你因为救国君,耽误了韩简,国君因此被俘虏。如今国君回来了,你肯定免不了一死,为什么不逃到其他国家避一避呢?” 庆郑说:“按照军法,兵败要处死,将领被俘也要处死。何况我耽误国君,让他遭受了极大的耻辱,更是罪加一等。国君要是回不来,我也会率领家属在秦国自杀。如今国君回来了,怎么能让国君不执行刑罚呢?我留在这里,就是要让国君对我执行刑罚,让国君心里痛快;同时也让臣子们知道,犯了罪是逃不掉的。我又为什么要逃避呢?” 蛾晰听了,叹息着离开了。

惠公快要到达绛城的时候,太子圉率领狐突、郤芮、庆郑、蛾晰、司马说、寺人勃鞮等人,到郊外迎接。惠公在车里远远望见庆郑,顿时怒火中烧,让家仆徒把庆郑叫到跟前,问道:“庆郑,你怎么敢来见我?” 庆郑回答说:“国君要是一开始听从我的话,报答秦国的恩情,就肯定不会去讨伐秦国。接着听从我的话,与秦国讲和,就肯定不会交战。第三次听从我的话,不乘坐‘小驷’马,就肯定不会战败。我对国君的忠诚已经到了极致!为什么不敢来见您?” 惠公问:“你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 庆郑回答说:“我有三条死罪:有忠言却不能让国君一定听从,这是第一条死罪。占卜车右,我是吉利的人选,却不能让国君一定任用我,这是第二条死罪。我以救国君的名义召集了其他人,却不能让国君不被敌人俘虏,这是第三条死罪。我请求接受刑罚,以表明我的罪过。” 惠公无言以对,就让梁繇靡历数他的罪行。梁繇靡说:“庆郑所说的,都不是该判死刑的理由。庆郑有三条死罪,你自己不知道吗?国君陷在泥泞之中,着急呼喊你,你却不管不顾,这是第一条该死的理由。我差一点就抓住秦君了,你却以救国君为由耽误了我,这是第二条该死的理由。其他大臣都被俘虏了,你不尽力作战,脸上也没受伤,却独自全身而退,这是第三条该死的理由。” 庆郑说:“三军将士都在这里,听我说一句话:‘有能坐着等死,却不能奋力作战、让自己受伤的人吗?’” 蛾晰劝谏说:“庆郑不怕受刑而死,可以说是勇敢了!国君可以赦免他,让他去报韩原之战的仇。” 梁繇靡说:“战争已经失败了,又任用罪人去报仇,天下人不会笑话晋国无人可用吗?” 家仆徒也劝谏说:“庆郑有三条忠言,可以赎罪。与其杀了他来执行国君的刑罚,不如赦免他来成就国君的仁德。” 梁繇靡又说:“国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法令能够施行。不执行刑罚,扰乱法令,谁还会害怕呢?不杀庆郑,今后就再也不能用兵了!” 惠公看着司马说,让他赶紧行刑。庆郑伸长脖子,坦然受刑。髯仙写诗感叹惠公气量狭小,不能容忍一个庆郑,诗中写道:“闭籴谁教负泛舟?反容奸佞杀忠谋。惠公褊急无君德,只合灵台永作囚!”

梁繇靡当时围住了秦穆公,自认为肯定能抓住他,却被庆郑喊着 “急救主公”,于是放弃了秦穆公,前去救惠公。因此,梁繇靡对庆郑恨之入骨,一心要杀了他。庆郑被诛杀的时候,天地昏暗,日光无光,许多大夫都流下了眼泪。蛾晰请求把庆郑的尸体安葬,说:“我以此来报答他载我回国的恩情!” 惠公回国之后,就派世子圉跟随公孙枝到秦国做人质。又请求把屠岸夷的尸体要回来,以上大夫的礼节安葬,还让他的儿子继承中大夫的职位。

有一天,惠公对郤芮说:“我在秦国的这三个月,最担心的就是重耳,怕他趁着国内局势变化,回国夺取君位。现在才总算放心了。” 郤芮说:“重耳在国外,始终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一定要除掉这个人,才能断绝后患。” 惠公问:“谁能为我杀了重耳?我绝不吝啬重赏。” 郤芮说:“寺人勃鞮,当年攻打蒲地的时候,曾经斩断过重耳的衣袖,他一直担心重耳回国后会治他的罪。国君要是想杀重耳,非这个人不可。” 惠公把勃鞮召来,秘密告诉他要杀重耳的事情。勃鞮回答说:“重耳在翟国已经十二年了。翟国人攻打咎如,俘获了两个女子,一个叫叔隗,一个叫季隗,都长得十分美丽。翟国人把季隗嫁给重耳,把叔隗嫁给赵衰,他们各自都生了孩子,君臣都安于家庭的快乐,不再防备我们。我现在去攻打,翟国人肯定会帮助重耳起兵抵抗,胜负难以预料。我希望能找几个大力士,悄悄到翟国去,趁着重耳出游的时候,把他刺杀了。” 惠公说:“这个计策非常好!” 于是给了勃鞮一百镒黄金,让他去招募大力士,自己去执行这个任务,还说:“限你三天之内就出发。事情办完之后,我会重用你。”

俗话说:“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言。” 惠公托付的这件事,虽然只有勃鞮一个人知道,但内侍中很多人都听到了这个阴谋。狐突听说勃鞮挥金如土,招募大力士,心里感到疑惑,就暗中打听原因。狐突是老国舅,哪个内侍不认识他呢?于是,就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透露给了狐突。狐突大惊失色,立刻秘密写了一封信,派人连夜赶到翟国,报告给公子重耳。

却说这一天,重耳正和翟君在渭水之滨打猎。忽然有一个人冲破围猎的队伍,进来求见狐毛、狐偃兄弟,说:“有老国舅的家书在此。” 狐毛、狐偃心想:“我们的父亲向来不与外界通信,现在有家书,肯定是国内出了什么事。” 就把那个人叫到跟前。那个人呈上书信,磕了个头,转身就走。狐毛、狐偃心里觉得奇怪,打开信封一看,信中写道:“主公谋划刺杀公子,已经派寺人勃鞮,限他三天之内出发。你们兄弟二人禀明公子,赶紧前往其他国家,不要拖延,以免招来灾祸。” 狐毛、狐偃大惊,把信的内容禀报给重耳。重耳说:“我的妻子儿女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要走的话,能去哪里呢?” 狐偃说:“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经营家庭,而是为了图谋回国夺取君位。因为当时没有能力去更远的地方,所以暂时在这里落脚。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应该前往大国。勃鞮的到来,大概是上天派他来催促公子动身的吧?” 重耳问:“如果要走,去哪个国家比较合适呢?” 狐偃说:“齐侯虽然年事已高,但霸主的基业还在,他收留抚恤诸侯,任用贤能之士。如今管仲、隰朋刚刚去世,齐国没有贤能的辅佐大臣,公子要是到了齐国,齐侯肯定会以礼相待。倘若晋国有变故,还可以借助齐国的力量,图谋复国。” 重耳觉得有道理。于是结束打猎,回到住处,告诉他的妻子季隗说:“晋君要派人来刺杀我,我怕遭毒手,打算前往大国,结交秦国和楚国,为复国做打算。你要尽心抚养两个孩子,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还没回来,你就可以改嫁他人。” 季隗哭着说:“男子汉志在四方,我不敢阻拦你。然而我今年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都老死了,还能嫁人吗?我会一直等你,你不用担心!” 赵衰也嘱咐了叔隗,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第二天早上,重耳命令壶叔整理车辆,守藏小吏头须收拾金银财物。正吩咐着,只见狐毛、狐偃匆匆赶来,说:“父亲老国舅看到勃鞮接到命令的第二天就出发了,担心公子还没动身,难以防备,来不及写信,又派了能跑善走的人,连夜赶来,催促公子赶紧逃避,一刻都不要耽搁!” 重耳听了,大惊失色,说:“勃鞮来得这么快?” 来不及整理行装,就和狐毛、狐偃徒步走出城外。壶叔看到公子已经出发,只准备了一辆小牛车,追上去让公子乘坐。赵衰、臼季等人,也陆续赶上,来不及乘车,都只能步行。重耳问:“头须怎么没来?” 有人说:“头须把仓库里所有的财物都卷走,逃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重耳失去了安身之所,又没有盘缠,此时的心情,别提有多愁闷了!但事已至此,不得不走。真可谓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公子出城半天之后,翟君才知道这件事,想要赠送财物作为盘缠,已经来不及了。有诗为证:“流落夷邦十二年,困龙伏蛰未升天。豆箕何事相煎急?道路于今又播迁。”

话说晋惠公原本限令寺人勃鞮三天内出发,前往翟国办事,可为何第二天他就启程了呢?这勃鞮本是个宦官,向来擅长靠献殷勤来讨得主子欢心。之前献公派他攻打蒲地,结果让公子重耳逃脱了,他仅仅割下了重耳的衣袖回来交差,料想重耳肯定对他怀恨在心。如今又接到惠公的差遣,要是能杀了重耳,不仅能给惠公立功,还能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所以他纠集了几个大力士,提前匆匆赶路,就想着趁公子重耳毫无防备的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可谁知道,老国舅狐突两次送信,把消息泄露了出去。等勃鞮赶到翟国,打听公子重耳的消息时,重耳已经离开了。翟君因为与公子重耳交情不错,特意吩咐关卡渡口的守卫,对过往的人都要格外仔细地盘问,把关十分严格。勃鞮在晋国时,好歹还是个近身侍奉的宦官,可如今为了杀重耳而来,成了奸人刺客之流,要是被盘查起来,他可怎么回答呢?因此,他根本无法进入翟国,只能满心沮丧地回去,向惠公复命。惠公也没别的办法,只好暂时把这事搁置下来。

再说公子重耳一心想着前往齐国,可必须先经过卫国,正所谓 “登高必定要从低处开始,走远路必定要从近处起步”。重耳离开了翟国边境,一路上穷困潦倒的模样,就不必细说了。过了几天,他们来到了卫国边境,守关的官吏询问他们的来历。赵衰回答道:“我的主人是晋国公子重耳,在外避难,如今打算前往齐国,想借贵国的道路通行。” 官吏打开关卡,放他们进入,然后飞速去报告卫侯。上卿宁速请求把重耳迎接进城。卫文公却说道:“我在楚丘建立国家,可从来没得到过晋国人的半点帮助。卫国和晋国虽然同姓,却没有互通盟好。况且他是个逃亡在外的人,能有什么要紧的呢?要是迎接他,必定要设宴款待,还要赠送财物,得费多少事啊,不如把他赶走。” 于是吩咐守门的人,不许放晋公子进城。重耳没办法,只好从城外绕路前行。魏犨和颠颉进言说:“卫毁(卫文公名毁)太无礼了,公子应该到城下指责他。” 赵衰却说:“蛟龙失去势力,就和蚯蚓没什么两样。公子暂且忍耐一下吧,别光指责别人的礼数。” 魏犨和颠颉又说:“既然他不尽主人的礼节,那我们去村落里抢夺些东西,来维持生计,他也怪不得我们。” 重耳说道:“抢夺别人东西的那叫盗贼。我宁愿挨饿,怎么能做盗贼做的事呢?” 这一天,公子重耳和他的臣子们,还没吃早饭,就饿着肚子赶路。眼看就过了中午,到了一个叫五鹿的地方,他们看见一群农夫正在田埂上吃饭。重耳让狐偃去问问,能不能讨点吃的。农夫问道:“你们从哪儿来?” 狐偃说:“我们是晋国来的客人,车上坐的是我的主人。我们远行,没了粮食,希望能讨一顿饭吃!” 农夫笑着说:“堂堂男子汉,连自己的生计都没法维持,还来向我们讨饭吃?我们这些都是村里的农夫,得吃饱了才能扛着锄头干活,哪有多余的食物给别人?” 狐偃说:“就算讨不到吃的,能不能给我们一个盛食物的器具?” 农夫们就开玩笑地拿了一块土块给他,说:“这土块可以当器具!” 魏犨大骂道:“你们这些乡巴佬,竟敢羞辱我们!” 说着就夺过农夫的食具,扔在地上摔碎了。重耳也十分生气,想要挥鞭抽打他们。狐偃急忙制止说:“得到食物容易,得到土地却很难,土地可是国家的根基啊。上天借这些乡下人的手,把土地送给公子,这可是得到国家的征兆,您又何必生气呢?公子应该下车,恭敬地接受。” 重耳果然听从了他的话,下车拜谢,接过了土块。农夫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聚在一起嘲笑说:“这人真是个呆子!” 后人有诗写道:“土地应为国本基,皇天假手慰艰危。高明子犯窥先兆,田野愚民反笑痴。”

他们又走了大约十几里路,随从们饿得走不动了,就在树下休息。重耳又饿又困,枕着狐毛的膝盖睡着了。狐毛说:“子余(赵衰字子余)还带着一竹筒饭,他在后面,等等他吧。” 魏犨说:“就算有竹筒饭,也不够子余一个人吃的,估计早就没了。” 众人只好争着去采蕨菜和薇菜煮着吃,重耳却难以下咽。忽然,介子推捧着一碗肉汤过来献给重耳,重耳吃着觉得味道很美。吃完后,重耳问:“在这里怎么能弄到肉呢?” 介子推说:“这是我大腿上的肉。我听说‘孝子可以牺牲自己来侍奉父母,忠臣可以牺牲自己来侍奉国君。’如今公子缺少食物,所以我割下大腿上的肉,给公子填饱肚子。” 重耳垂泪说:“我让你受苦了!将来我该怎么报答你呢?” 介子推说:“只希望公子能早日回到晋国,成就我们辅佐君主的大义。我哪里是为了得到报答呢!” 髯仙写诗称赞道:“孝子重归全,亏体谓亲辱。嗟嗟介子推,割股充君腹。委质称股肱,腹心同祸福。岂不念亲遗?忠孝难兼局!彼哉私身家,何以食君禄?”

过了很久,赵衰才赶到。众人问他为什么走得这么慢,赵衰说:“被荆棘刺伤了小腿,所以走不快。” 接着,他拿出竹筐里的竹筒饭,献给重耳。重耳说:“子余,你不饿吗?为什么不自己吃?” 赵衰回答说:“我虽然饿,可怎么敢违背君主,自己先吃呢?” 狐毛打趣魏犨说:“这饭要是到了你手里,早就进你肚子里消化了。” 魏犨羞愧地退了下去。重耳就把竹筒饭赏赐给赵衰,赵衰打了些水调和了一下,让随从们都吃了。重耳对赵衰的行为十分叹服。重耳君臣就这样一路寻找食物,半饥半饱地来到了齐国。

齐桓公早就听说过重耳的贤名,一得知公子进入齐国关卡,马上派使者到郊外迎接,把他们接入公馆,设宴款待。席间,齐桓公问:“公子带内眷了吗?” 重耳回答说:“我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能携带家眷呢?” 桓公说:“我独自过一个晚上,就像过了一年那么漫长。公子长期在外奔波,却没有人侍奉,我真为公子担忧!” 于是挑选了一位齐国宗室中美丽的女子,嫁给重耳。还赠送了二十辆车马,从此,重耳的随从们都有了车马。桓公又让管仓库的人送来粮食,让厨师送来肉食,天天如此。重耳非常高兴,感叹道:“以前就听说齐侯喜爱贤才,礼遇士人,如今才真正相信!他能成就霸业,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当时是周襄王八年,也是齐桓公四十二年。

自从前年齐桓公把政事委托给鲍叔牙,他完全按照管仲的遗言,把竖刁、雍巫(易牙)、开方三个人驱逐了出去。可从那以后,他吃东西都觉得没味道,晚上也睡不好觉,嘴里没了玩笑话,脸上也没了笑容。长卫姬进言说:“国君把竖刁这些人赶走了,可国家也没变得更好,您的容颜却一天天憔悴了。我想大概是身边侍奉的人,不能领会您的心意。为什么不把他们召回来呢?” 桓公说:“我也很想念这三个人,可已经把他们赶走了,现在又召回来,恐怕会违背鲍叔牙的心意。” 长卫姬说:“鲍叔牙身边,难道就没有能供他使唤的人吗?国君您年纪大了,何必这么为难自己呢?国君您只要以饮食调味为由,先把易牙召回来,那么开方和竖刁不用特意去召,自然就会回来了。” 桓公听从了她的话,就召易牙回来调和五味。鲍叔牙劝谏说:“国君难道忘了仲父的遗言吗?为什么要把他召回来?” 桓公说:“这三个人对我有好处,对国家也没坏处。仲父的话,恐怕说得太过分了!” 于是不听鲍叔牙的劝告,把开方和竖刁也一起召回。三个人同时恢复了职位,在桓公身边侍奉。鲍叔牙因为气愤郁闷,发病去世了,齐国的政事从此就越来越糟糕了。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山村情事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有一柄摄魂幡 【斩天剑】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曼陀罗妖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狂神进化 苍海皓云 我是大球星 都市花语 惊悚列车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抗日:大将之路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李淳风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嘻哈史诗看古今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大周第一纨绔 寒门人杰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幼帝传奇 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