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唐僧师徒三人穿过树林往里面走去,只见呆子被紧紧地绑在树上,不停地叫嚷着,看起来痛苦极了。行者走上前,笑着调侃道:“好女婿啊!都这个时候了,还不起来感谢亲事,也不去师父那儿报喜,反倒在这儿像耍杂技一样卖艺呢!哼!你丈母娘呢?你老婆呢?瞧瞧你这被捆绑吊打般的女婿模样!” 呆子见行者这般数落自己,又羞又恼,只能咬着牙,强忍着疼痛,不敢再大声叫喊。沙僧见了,心里十分不忍,赶忙放下行李,上前解开绳索,把呆子救了下来。呆子满心羞愧,只能对着他们不停地磕头礼拜。这场景,正应了那《西江月》所写: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放荡。

八戒赶忙用土堆起香台,朝着天空虔诚礼拜。行者问道:“你可认出那些菩萨都是谁了?” 八戒一脸迷糊地说:“当时我都晕倒昏迷了,眼前一片眼花缭乱,哪里还能认出是谁啊?” 行者把那张简帖递给八戒。八戒一看是颂子,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沙僧在一旁笑着说:“二哥,你可真有福气,能引得四位菩萨来和你做亲!” 八戒连忙说道:“兄弟,可别再提这事儿了,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就算把骨头累折了,我也心甘情愿为师父挑担,跟着去西域取经。” 三藏点头说道:“你能这么说,那就对了。”

于是,行者带着师父踏上大路。一路上风餐露宿,走了好一阵子,忽然前方出现一座高山拦住了去路。三藏拉住缰绳,停下马鞭说道:“徒弟们,前面这座山可得小心了,说不定有妖魔作祟,会伤害我们。” 行者自信满满地说:“只要有我们三人在师父马前,还怕什么妖魔?” 听行者这么一说,长老便放心地继续前行。

只见那座山,真是一座好山:山势高耸险峻,气势磅礴雄伟。山根连接着昆仑山脉,山顶仿佛能触摸到云霄。白鹤常常飞来栖息在桧柏之上,玄猿时不时倒挂在藤萝之间。阳光照耀下的晴林,层层叠叠环绕着千条红雾;山风吹过幽深的沟壑,飘飘悠悠飞起万道彩云。幽静的鸟儿在青竹间欢快啼叫,锦鸡在野花丛中争相斗艳。放眼望去,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峨耸立,散发着耀眼的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天石,突兀嶙峋,弥漫着祥瑞之气。山崖前青草秀丽,岭头上梅花飘香。荆棘茂密阴森,芝兰淡雅清幽。深林之中,鹰凤聚集了千只飞禽,古洞里面,麒麟统领着万头走兽。涧水仿佛有情,弯弯曲曲环绕着山体;峰峦连绵不断,重重叠叠相互回环。又能看到那翠绿的槐树、斑驳的竹子、青翠的松树,历经千年依然郁郁葱葱,相互争艳;洁白的李花、嫣红的桃花、翠绿的柳树,在阳春三月灼灼绽放,尽显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丛中跑出,青鸾对着太阳鸣叫。这里简直就是仙山福地,如同蓬莱阆苑一般。还能看到那山头花开花谢的美景,岭上云去云来的变幻。

三藏骑在马上,满心欢喜地说:“徒弟们,我一路往西走来,历经了许多山水,大多都是险峻陡峭之地,可不像这座山这般景色优美,充满了清幽的趣味。要是离雷音寺不远了,我们可得好好整理仪容,庄重严肃地去拜见世尊。” 行者笑着说:“还早着呢!还早着呢!现在离得还远着呢!” 沙僧问道:“师兄,我们到雷音寺到底还有多远?” 行者回答:“有十万八千里呢。我们这路程,十分之一都还没走到。” 八戒着急地问:“哥啊,那得走几年才能到啊?” 行者说:“就这路程,要是说你们二位贤弟,十来天也能走到;要是说我,一天跑五十个来回都没问题,还能看到太阳;但要是说师父走,那就别想了!别想了!” 唐僧问道:“悟空,那你说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 行者说:“您从年轻走到年老,再从小变回老,这样来回折腾上千次,也还是难走到。但只要您能见性志诚,每一次回首自省的时候,那便是灵山所在。” 沙僧说:“师兄,这里虽然不是雷音寺,但看这景致,肯定有高人居住。” 行者说:“这话没错。这里肯定没有邪恶作祟,一定是圣僧仙辈居住的地方。我们不妨慢慢游玩前行。” 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这座山名叫万寿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叫做五庄观。观里有一位仙人,道号镇元子,别号与世同君。这观里有一样稀世珍宝,是在混沌初开、鸿蒙初判、天地还未形成之时,就诞生的灵根。天下四大部洲,只有西牛贺洲的五庄观才有,它名叫 “草还丹”,也叫 “人参果”。这果子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过三千年才成熟,算下来,短则一万年才能吃到。一万年的时间,也只结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像刚出生不到三天的小孩,手脚齐全,五官完备。人要是有缘分,闻到这果子的香气,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那天,镇元大仙收到元始天尊的简帖,邀请他到上清天上的弥罗宫中,去听讲 “混元道果”。大仙门下的散仙多得数都数不清,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个个都是得道的全真。当天,大仙就带着四十六个徒弟去上界听讲,只留下两个年纪最小的徒弟看家,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一千二百岁。

镇元子叮嘱两个童子说:“不能违抗大天尊的简帖,我要去弥罗宫听讲,你们两个在家可要小心。不久之后,会有一位故人从这里经过,千万不能怠慢了他。你们去打两个人参果给他吃,也算是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 两个童子问道:“师父的故人是谁啊?您告诉我们,我们好接待。” 大仙说:“他是东土大唐皇帝御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如今正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两个童子笑着说:“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是太乙玄门,怎么会和那和尚有交情呢!” 大仙说:“你们哪里知道。那和尚是金蝉子转世,是西方圣老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和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还亲手给我敬过茶。佛子敬重我,所以我们是故人。”

两个仙童听了,谨遵师父的命令。大仙临走时,又再三叮嘱:“我那果子数量有限,只许给他们两个,可别多给。” 清风说:“开园的时候,大家一起吃了两个,现在树上还有二十八个,不敢多给。” 大仙说:“唐三藏虽是故人,但也要防备他手下的人吵闹,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果子的事儿。” 两个童子领命后,大仙带着众徒弟飞升,前往天界。

再说唐僧师徒四人在山中游玩,忽然抬头,看见一片松竹林中,有几层高阁。唐僧说:“悟空,你看那里是什么地方?” 行者看了看说:“那个地方,不是道观,就是寺院。我们快些走,到那边就知道到底是什么了。”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门前观看,只见:

松坡静谧冷清,竹径清幽雅致。往来的白鹤仿佛在护送浮云,上下跳跃的猿猴不时献上野果。门前池塘宽阔,树影悠长,石头开裂,苔花斑驳。宫殿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楼台缥缈,仿佛有丹霞飘落。这里真是福地灵区,宛如蓬莱云洞一般。清幽安静,让人杂念顿消,寂静之中,道心自生。青鸟常常传递王母娘娘的书信,紫鸾时常寄送太上老君的经文。看不尽那崇高的道德之风,果然是神仙居住的清幽之所。

三藏下马,又看见山门左边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长老说:“徒弟们,这里还真是一座道观。” 沙僧说:“师父,看这里景色这么好,观里肯定住着好人。我们进去看看,如果取经圆满东归,这里也算是一处美景。” 行者说:“说得对。” 于是,师徒四人一起走进观里。

又看见二门上有一对春联: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行者笑着说:“这道士口气可真大,吓唬人呢。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在太上老君门口,都没见过这么夸张的话。” 八戒说:“别管那么多了,进去!进去!说不定这道士真有些本事,也未可知。”

等到走进二层门,只见里面急匆匆地走出两个小童。看他们是如何打扮的:

骨骼清奇,神态爽朗,容颜秀丽,头顶扎着丫髻,短发蓬松。

道服自然地飘动,衣襟仿佛环绕着云雾,羽衣的袖子随风飘舞。

腰间的环绦紧紧束成龙头结,脚上的芒鞋轻巧地缠着蚕口绒。

风采超凡脱俗,一看就不是平凡之辈,他们正是清风和明月两位仙童。

两个童子弯腰鞠躬,恭敬地出来迎接:“老师父,有失远迎,请进请坐。” 长老满心欢喜,便和两个童子走进正殿参观。只见这是一座朝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门窗。仙童推开格子门,请唐僧进入殿内,只见墙壁正中间挂着用五彩颜料绘制而成的 “天地” 两个大字,摆放着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打造的炉瓶,炉边还摆放着便于整理香火的工具。

唐僧走上前,用左手拿起香插入香炉,围着香炉拜了三圈。拜完后,回头问:“仙童,你们五庄观不愧是西方仙界的地方,为什么不供奉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却只供奉‘天地’二字来侍奉香火呢?” 童子笑着说:“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我们能接受,下面的可受不起我们的香火。这是我师父的一番心意。” 三藏问:“什么叫心意?” 童子说:“三清是我师父的朋友,四帝是我师父的旧相识;九曜是我师父的晚辈,元辰是我师父的下属。”

行者听了,笑得前仰后合。八戒问:“哥啊,你笑什么呢?” 行者说:“都说老孙我会耍心眼儿,没想到这道童比我还能吹牛!” 三藏问:“你们师父在哪里?” 童子说:“我师父接到元始天尊的简帖,去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了,不在家。”

行者听了,忍不住大声喝道:“你这臭道童!连人都认不出来,在我面前耍什么花样,摆什么空架子!那弥罗宫哪里有太乙天仙请你这小牛蹄子去讲道!” 三藏见行者发怒,担心那童子回嘴,引发祸端,便说:“悟空,别争了。我们既然进来了,又马上出去,显得我们没礼貌。俗话说:‘鹭鸶不吃鹭鸶肉。’他师父既然不在,我们何必打扰人家呢?你去山门前放马。沙僧看守行李。让八戒解开包袱,取些米粮,借他们的锅灶做顿饭吃,临走的时候,给他们几文柴钱就行。大家各司其职,让我在这里休息休息,吃完饭就走。” 于是,他们三人便按照唐僧的吩咐,各自去做事了。

明月和清风在一旁,暗自对唐僧称赞不已,说道:“好一个和尚!果真是西方的圣僧下凡,真性未改。师父让我们接待唐僧,把人参果给他吃,以表往日交情,还叮嘱要防备他手下人吵闹。那三个人长相凶狠顽劣,性情也粗野。幸好把他们支开了,要是在跟前,人参果可就没法拿出来了。” 清风又说:“兄弟,还不知道这和尚到底是不是师父的故人呢。咱们去问问,可别弄错了。”

于是,两个童子又走上前,问道:“请问老师,您是不是从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 长老回礼说道:“贫僧正是。仙童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童子说:“我师父临走时,吩咐我们要远远迎接您。没想到您来得这么快,我们有失远迎。老师请坐,我们去泡茶来招待您。” 三藏连忙说:“不敢当。” 明月赶忙回到自己房间,取来一杯香茶,献给长老。喝完茶,清风说:“兄弟,不能违背师父的命令,我们去取果子吧。”

两个童子告别三藏,一同来到房间,一个拿了金击子,一个拿了丹盘,还特意用绿帕垫在盘底,径直来到人参果园。清风爬上树,用金击子敲果子,明月在树下,用丹盘接着。不一会儿,敲下两个果子,放在盘中,来到前殿,献给唐僧说:“唐师父,我们五庄观地处偏僻,没什么好东西招待您,这两枚本地的素果,权当给您解渴。”

长老一看,吓得浑身发抖,往后退了三尺,说道:“善哉!善哉!今年年景不错,丰收在望,这道观怎么会荒年吃人呢?这分明是还没满三天的孩童,怎么能给我解渴呢?” 清风心想:“这和尚在尘世的口舌是非中,被弄得肉眼凡胎,竟认不出我们仙家的异宝。” 明月上前解释道:“老师,这东西叫‘人参果’,吃一个没关系的。” 三藏说:“胡说!胡说!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才生下这孩子,还不到三天,怎么能当果子吃呢?” 清风说:“这真的是树上结的。” 长老说:“乱讲!乱讲!树上怎么会结出人来?拿开,太不像话了!”

两个童儿见唐僧千推万阻不肯吃,只好端着盘子回到自己房间。这人参果也奇怪,放不得太久,时间长了就会变僵,没法吃了。两人回到房间,一人一个,坐在床边,尽情吃了起来。

哎呀!原来还有这样的事。他们的道房和厨房只隔着一堵墙,这边悄悄说话,那边都能听见。八戒正在厨房里做饭,先前听到说拿金击子、丹盘,就留了心;又听到说唐僧不认识人参果,他们就在房间里自己吃,八戒忍不住流口水,心想:“要是能尝一个该多好!” 可自己身子笨拙,行动不便,只能等行者来商量。他在锅门前,根本无心烧火,时不时伸头张望。

不一会儿,行者牵马回来,把马拴在槐树上,往后走来。呆子连忙招手喊道:“这边来!这边来!” 行者转身走到厨房门口,问道:“呆子,你叫嚷什么?是不是饭不够吃?先让老和尚吃饱,我们到前面大人家再去化缘。” 八戒说:“你进来,不是饭少。这观里有件宝贝,你知道吗?” 行者问:“什么宝贝?” 八戒笑着说:“跟你说,你没见过;拿给你,你也不认得。” 行者说:“你这呆子,竟敢笑话我老孙。五百年前,我访仙问道的时候,海角天涯都去过,还有什么没见过的?” 八戒说:“哥啊,人参果你见过吗?” 行者惊讶道:“这个真没见过。不过常听人说,人参果就是草还丹,人吃了能延年益寿。现在哪里有?” 八戒说:“这里就有。那童子拿了两个给师父吃,老和尚不认得,以为是没满三天的孩子,不敢吃。那童子太坏了,师父不吃,就该让我们,他们却瞒着我们,在隔壁房间一人一个,吃得有滋有味,馋得我口水直流。你能不能去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 行者说:“这容易。老孙去,手到擒来。” 说完,急忙转身要走。八戒一把拉住他说:“哥啊,我听他们在房里说,要用金击子去打。你可得小心行事,别露了风声。” 行者说:“我知道,我知道。”

大圣施展隐身法,悄悄闪进道房,只见两个道童吃完果子,上殿和唐僧说话去了,不在房间里。行者四处查看,看看有没有金击子,只见窗棂上挂着一条赤金的东西:有二尺长短,指头粗细,底下是个蒜疙瘩似的头子,上面有个眼,系着一根绿绒绳。行者心想:“想必这就是金击子。” 他取下来,出了道房,径直往后走,推开两扇门,抬头一看 —— 呀!原来是一座花园。只见:

朱红的栏杆,精美的门槛,曲折的石阶通向山峰。奇花与丽日争奇斗艳,翠竹与青天相映成碧。流杯亭外,一湾绿柳如烟般飘动;赏月台前,数簇乔松像泼了靛青一样翠绿。红彤彤的,是锦巢石榴;绿莹莹的,是绣墩青草。青茸茸的,是碧砂兰花;悠悠荡荡的,是临溪流水。丹桂映照金井边的梧桐,锦槐傍着朱栏玉砌。有红的、白的千叶桃,有香的、黄的九秋菊。荼蘼架挨着牡丹亭,木槿台连着芍药圃。看不尽那傲霜的君子竹,欺雪的大夫松。更有那鹤栖息的庄园,鹿居住的宅舍,方形的池沼,圆形的池塘;泉水流淌,如玉珠碎裂,地上的花朵,似黄金堆积。朔风吹开洁白的梅花,春天点染嫣红的海棠。这真是人间第一等的仙景,西方最出众的花丛。

行者欣赏个不停,又看见一层门,推开一看,却是一座菜园:

种着四季的蔬菜,有菠菜、芹菜、莙荙菜、生姜、苔菜。

还有笋瓜、瓠子、茭白,葱、蒜、芫荽、韭菜、薤白。

窝蕖、童蒿、苦荬,葫芦、茄子都得栽种。

蔓菁、萝卜像羊头一样埋在土里,红苋、青菘、紫芥生机盎然。

行者笑着说:“这道士还是个自给自足的人。” 走过菜园,又看见一层门。推开一看,呀!只见正中间有一棵大树,青枝繁茂,绿叶浓密,叶子像芭蕉叶,向上直有千尺多高,树根有七八丈粗细。行者靠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树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的像个小孩儿。原来果子尾巴处是个蒂,挂在枝头,手脚乱动,摇头晃脑,风一吹,似乎还有声音。行者满心欢喜,暗自称赞:“好东西呀!果然罕见!果然罕见!” 他靠着树,嗖的一下,蹿了上去。

这猴子本就最会爬树偷果子。他用金击子敲了一下,果子 “扑” 的一声掉了下来。他也跟着跳下来寻找,却怎么也看不见。在四周草丛里找了个遍,也不见踪影。行者纳闷道:“奇怪!奇怪!难道这果子有脚会跑?就算会跑,也跳不出这墙去。我明白了,想必是这花园里的土地不让老孙偷果子,把它收走了。” 于是,他念起咒语,叫来了花园土地。土地向行者行礼道:“大圣,唤我来有什么吩咐?” 行者说:“你不知道老孙是天下有名的贼头吗?当年我偷蟠桃、盗御酒、窃灵丹,都没人敢跟我分。怎么今天偷个果子,你就把我的那份抢走了!这果子是树上结的,空中飞过的鸟都该有份,老孙吃一个,有什么大不了的?怎么刚打下来,就被你拿走了?” 土地说:“大圣,您错怪我了。这宝贝是地仙之物,我只是个鬼仙,哪敢拿呀?就连闻一闻的福气都没有。” 行者问:“你既然没拿,那果子怎么打下来就不见了?” 土地说:“大圣只知道这宝贝能延年益寿,却不知道它的来历。”

行者好奇地问:“这果子有什么特别的来历?” 土地说:“这宝贝,三千年才开一次花,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再过三千年才会成熟。算起来,最短也要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有缘的人,闻到它的气味,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不过,这果子与五行相克。” 行者又问:“怎么个与五行相克法?” 土地解释道:“这果子遇到金属就会掉落,碰到木头就会枯萎,遇到水就会融化,碰到火就会烧焦,碰到土就会钻进去。所以敲果子的时候,必须用金器,才能把它打下来。打下来后,要用盘子铺上丝帕来承接;要是碰到木器,果子就会枯萎,吃了也不能延年益寿。吃果子要用瓷器,用清水化开才能食用,碰到火就会烧焦,失去效用。刚才大圣你把果子打落在地上,它马上就钻到土里去了。这土有四万七千年的年头,就算用钢钻去钻,也钻不动分毫,比生铁还要硬三四分。人吃了这果子,所以能够长生不老。大圣要是不信,可以用金箍棒敲敲这土地试试。”

行者立刻抽出金箍棒,对着地面用力一敲,只听 “砰” 的一声,金箍棒被弹了起来,地面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行者惊叹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我这金箍棒,打石头就像粉碎一样,撞生铁也能留下痕迹。怎么这一下,地面却丝毫无损?这么说来,倒是我错怪你了,你回去吧。” 土地便回到自己的庙里去了。

大圣心里有了主意,他爬上树,一只手拿着金击子,另一只手把锦布直裰的衣襟扯起来,做成一个兜子接住果子。他在树枝间穿梭,拨开枝叶,敲了三个果子,兜在衣襟里。然后跳下树,径直来到厨房。八戒笑着问:“哥哥,拿到了吗?” 行者说:“这不是吗?老孙我手到擒来。这果子,也不能瞒着沙僧,叫他一声。” 八戒连忙招手喊道:“悟净,快过来。” 沙僧放下行李,跑进厨房问:“哥哥,叫我有什么事?” 行者打开衣兜说:“兄弟,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沙僧一看,说道:“是人参果。” 行者问:“好啊!你居然认得。你在哪里吃过吗?” 沙僧说:“小弟虽然没吃过,但以前做卷帘大将时,侍奉鸾舆参加蟠桃宴,曾见过海外诸仙拿这果子给王母娘娘祝寿。见过是见过,可从来没吃过。哥哥,能给我尝尝吗?” 行者说:“不用说,兄弟们一人一个。”

于是,他们三人各自享用了一个人参果。八戒食量惊人,嘴巴又大,之前听到童子吃果子时,就馋得不行,现在看到果子,一把拿过来,张开口,咕噜一声就把果子吞进了肚子里。吃完后,他还假装糊涂,看着行者和沙僧问:“你们两个吃的是什么呀?” 沙僧说:“人参果啊。” 八戒又问:“什么味道?” 行者说:“悟净,别理他!你自己先吃了,还来问谁?” 八戒说:“哥哥,我吃得太急了,不像你们细嚼慢咽,能尝出滋味。我都不知道这果子有没有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你就行行好,再去弄一个来,让老猪我好好尝尝。” 行者说:“兄弟,你也太不知足了!这东西可不像米面食物,能让你吃个饱。这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我们能吃到一个,那都是天大的缘分,可不是小事。算了算了!够了!” 说着,他站起身,把金击子从窗眼扔进道童的房间,不再理会八戒。

呆子还在不停地嘟囔着。没想到,那两个道童又回到房间来取茶去献给唐僧,只听见八戒还在叫嚷着:“人参果吃得不过瘾,再给我一个吃才好。” 清风听到后,心里起了怀疑,对明月说:“明月,你听那长嘴和尚说‘人参果还要个吃吃’。师父临走时叮嘱我们,要防备他手下人吵闹,莫不是他们偷了我们的宝贝?” 明月回头一看,叫道:“哥呀,不好了!不好了!金击子怎么掉在地上了!我们去园子里看看!”

他们两个急忙跑到园子里,只见花园的门开着。清风说:“这门是我关的,怎么开了?” 又急忙转到花园后面,发现菜园的门也开着。他们赶紧走进人参园,靠在树下,抬头查看果子的数量,来来回回数了好几遍,却只看到二十二个。明月问:“你会算账吗?” 清风说:“我会,你说吧。” 明月说:“果子原本有三十个。师父开园时,大家一起吃了两个,还剩二十八个;刚才打了两个给唐僧吃,还剩二十六个;现在却只剩下二十二个,少了四个!不用多说,不用多说,肯定是那伙坏人偷了,我们找唐僧算账去!”

两个道童出了园门,径直来到殿上,指着唐僧,前前后后地骂起来,言语污秽不堪,嘴里不停地叫嚷着。唐僧听不下去了,说道:“仙童啊,你们吵什么呢?安静点儿,有话慢慢说,别胡言乱语的。” 清风说:“你耳朵聋了吗?我说的是大实话,你听不懂?你们偷吃了人参果,还不让我说?” 唐僧问:“人参果是什么样子的?” 明月说:“刚才拿给你吃,你说像孩童的那个,不是吗?” 唐僧说:“阿弥陀佛!那东西我一看就心惊胆战,哪里还敢偷来吃!就算我嘴馋,也不敢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你们可别冤枉人。” 清风说:“你虽然没吃,可你的手下人说不定偷吃了。” 三藏说:“这么说也有道理。你们先别吵,等我问问他们。要是真的偷了,让他们赔你们。” 明月说:“赔?就算有钱,到哪里去买啊!” 三藏说:“就算有钱没处买,常言说得好:‘仁义值千金。’让他们给你们赔个礼,就算了。—— 还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干的呢。” 明月说:“怎么不是他们?他们分赃不均,还在那里吵嚷呢。” 三藏喊道:“徒弟们,都过来。” 沙僧听到后说:“不好了!事情败露了!老师父叫我们,小道童在乱骂,肯定是我们偷吃的事泄露了,不然还能是什么!” 行者说:“真丢人!不就是吃个东西嘛!要是说出来,就成我们偷吃了,千万别承认。” 八戒说:“对,对,打死也别承认。” 于是,他们三人只好走出厨房,来到殿上。不知道他们要怎么抵赖,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wtw1974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新现代逍遥录 余生为你着迷 美食之末世求生 不是吧君子也防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请摄政王赴死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大梁逍遥王爷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仙秦:祖龙觉醒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明风再起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