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第一搅屎棍 三国:从徐州县令开始争霸天下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清话事人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孙行者一个筋斗翻上天空,这一下可把观音院的大小和尚、头陀、幸童以及道人等全都吓了一跳,他们纷纷朝天礼拜,嘴里喊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仙下凡,怪不得大火都伤不了他们!都怪我们那个有眼无珠的老和尚,心思歹毒,结果今天反倒害了自己!” 三藏说道:“大家请起,不必怨恨了。这次要是能寻回袈裟,那便万事大吉;但要是找寻不到,我那徒弟性子可不好,你们的性命恐怕就难说了,怕是没一个人能逃脱。” 众僧听了这话,一个个提心吊胆,纷纷向老天许愿,只求能找回袈裟,保住各自的性命,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孙大圣到了空中,把腰轻轻一扭,转眼间就来到了黑风山上。他停住云头,仔细打量,这山果然风景秀丽。此时正值春光烂漫的时节,只见: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儿啼鸣,却不见人影,花朵飘落,树木依旧散发着香气。雨后天空湛蓝,青山显得更加温润,风吹过时,松树摇曳,像是展开了翠绿的屏风。山间的野草生长,野花绽放,悬崖峭壁高耸;薜萝四处蔓延,佳木葱茏,峻岭与平岗相互映衬。若不是遇到隐居的高人,又怎能寻到打柴的樵夫?涧边有双鹤在饮水,石上有野猿肆意玩耍。山峰连绵,如黛色的螺髻堆积,巍峨高耸,翠色中闪耀着岚光。

行者正在观赏山景,忽然听到芳草坡前有人说话。他便轻手轻脚,悄悄地闪到石崖下面,偷偷地观察。只见有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是一条黑汉,左边是一个道人,右边是一个白衣秀士。他们正在高谈阔论,谈论的是炼丹之术,诸如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之类的旁门左道。正说着,那黑汉笑着说:“后天是我的生日,二位可一定要来捧场啊?” 白衣秀士说:“每年都给大王祝寿,今年哪有不来的道理?” 黑汉又说:“我昨晚得到了一件宝贝,叫做锦襕佛衣,真是件稀世珍宝。我明天就用它做寿礼,大摆筵席,邀请各山的道官,来庆贺这件佛衣,就把宴会称为‘佛衣会’,你们觉得怎么样?” 道人笑着说:“妙!妙!妙!我明天先来给大王拜寿,后天再来赴宴。” 行者听到佛衣这两个字,认定这就是自己的宝贝。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从石崖后跳了出来,双手举起金箍棒,大声喊道:“你们这群贼怪!偷了我的袈裟,还想搞什么‘佛衣会’!赶紧把它还给我!” 接着大喝一声:“休要逃走!” 抡起金箍棒,照着他们的头就打了下去。

这一下可把黑汉吓得化作一阵风逃走了,道人也驾着云跑了,只有那个白衣秀士被一棒打死。行者把他拖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条白花蛇精。行者索性把它提起来,摔成了五七段,然后径直进入后山,寻找那个黑汉。他转过尖峰,越过峻岭,又看到在那陡峭的山崖前,耸立着一座洞府。只见这里:

烟霞缥缈,松柏茂密。烟霞弥漫,笼罩着洞府的大门,松柏郁郁葱葱,环绕着房屋。脚下是枯木搭建的桥,峰巅上薜萝缠绕。鸟儿叼着红蕊从云壑飞来,小鹿在芳草丛中踏上石台。门前时令催开花朵,微风送来阵阵花香。堤边的绿柳间黄鹂婉转啼鸣,岸边的夭桃上粉蝶翩翩起舞。这里虽然地处旷野,但景色却可与蓬莱山下的美景相媲美。

行者来到洞府门前,看到两扇石门紧紧关闭着,门上有一块横石板,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六个大字 ——“黑风山黑风洞”。行者立刻抡起金箍棒,大声喊道:“开门!” 里面有把门的小妖打开门出来问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来敲打我们的仙洞?” 行者骂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孽畜!这是什么地方,竟敢称仙洞!‘仙’字也是你能叫的?赶紧进去通报你们那个黑汉,让他快点把老爷我的袈裟送出来,饶你们这一窝妖怪的性命!” 小妖急忙跑到里面报告:“大王!佛衣会办不成了!门外有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来讨要袈裟哩!”

那黑汉被行者在芳草坡前追赶,刚刚关上洞门,还没坐稳,又听到这话,心中暗自想道:“这家伙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这么无礼!竟然敢在我家门口叫嚷!” 于是喊道:“拿我的披挂来!” 随即穿戴整齐,拿起一杆黑缨枪,走出门来。行者闪在门外,手持铁棒,睁大眼睛仔细观看,只见那妖怪长得十分凶恶:

头戴碗口大的铁盔,漆着火红的颜色,闪闪发光,身上的乌金铠甲亮堂堂的。

黑色的罗袍罩着随风飘动的衣袖,黑绿的丝绦上垂着长长的穗子。

手里拿着一杆黑缨枪,脚上穿着一双乌皮靴。

眼睛里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闪电一般,他正是山中的黑风王。

行者暗自笑道:“这家伙真像个烧窑的,跟挖煤的没什么两样!想必是在这里靠刷炭为生,不然怎么一身这么乌黑?” 那妖怪厉声高叫:“你是哪个和尚,竟敢在我这里如此大胆?” 行者拿着铁棒,冲到他面前,大声喝道:“少废话!快把你老外公的袈裟还来!” 那妖怪问道:“你是哪个寺里的和尚?你的袈裟在哪里丢的,竟敢跑到我这里来要?” 行者说:“我的袈裟,放在正北方向观音院的后方丈里。因为那院里失了火,你这妖怪趁乱偷走,还想用来做佛衣会的寿礼,怎么敢抵赖?快快还给我,饶你性命!要是敢说半个‘不’字,我就推倒黑风山,铲平黑风洞,把你们这一洞的妖怪都碾成粉末!”

那妖怪听了,呵呵冷笑道:“你这个泼猴!昨晚那场火就是你放的!你在方丈屋上捣乱,还吹风助长火势,我才把那件袈裟拿了来,你能怎么样!你是从哪里来的?姓什么叫什么?有多大本事,竟敢说这样的大话!” 行者说:“你连你老外公都不认识吗?你老外公我是大唐上国御弟三藏法师的徒弟,姓孙,名悟空,人称行者。要是问起老孙我的本事,说出来能让你魂飞魄散,立马死在眼前!” 那妖怪说:“我又没见过你,你有什么本事,说来听听。” 行者笑着说:“小子,你站稳了,仔细听好了!我:

自小就神通广大,手段高强,能随风变化,尽显英豪本色。

修身养性,苦苦修炼,熬过无数日月,跳出了轮回,摆脱了生死。

怀着一颗诚心去访道,在灵台山上采药苗。

那山上有一位老仙长,寿命长达十万八千年。

老孙我拜他为师,他为我指明了长生之路。

他说体内自有丹药,去外面寻找不过是白费力气。

我得到了大品天仙诀的真传,若没有根基,实在难以修炼。

回光返照,宁心静气地打坐,让体内的日月阴阳相交。

凡事都不放在心上,减少欲望,六根清净,身体就坚如磐石。

返老还童轻而易举,超凡入圣也并非遥不可及。

修炼三年,练就了无漏的仙体,不再像凡俗之辈那样受煎熬。

在十洲三岛尽情游玩,海角天涯都走了个遍。

算起来也活了三百多岁,却没能飞升上九霄。

我下海降龙,得到了金箍棒这一宝贝。

在花果山做了众妖的首领,水帘洞里聚集着一群妖怪。

玉皇大帝下旨宣诏,封我为齐天的大官。

我几次大闹灵霄殿,还偷了王母娘娘的蟠桃。

天兵十万来捉拿我,层层包围,枪刀密布。

我把天王打得退回上界,哪吒也负伤领兵逃走。

显圣真君杨戬能变化多端,老孙我与他硬拼,不分胜负。

道祖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和玉帝,都在南天门上观看降妖。

后来老君帮了杨戬一把,二郎才把我擒拿到天曹。

他们把我绑在降妖柱上,命令神兵砍下我的头。

刀砍锤敲都伤不了我,又用火来烧我。

老孙我真有本事,一点都不怕。

把我送到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六丁神火慢慢煎熬。

日子一到,我跳出炼丹炉,手持铁棒在天上乱跑。

横冲直撞,无人能挡,在三十三天大闹了一场。

我佛如来施展法力,用五行山压住了我的腰。

整整压了我五百年,幸好遇到三藏从唐朝而来。

如今我皈依佛门,前往西方,要去雷音寺拜见如来佛祖。

你去乾坤四海打听打听,我可是历代闻名的第一妖!”

那妖怪听了,笑着说:“你原来是那个大闹天宫的弼马温啊?” 行者最讨厌别人叫他弼马温,听到这一声,心中大怒,骂道:“你这贼怪!偷了袈裟不还,还敢羞辱老爷!不要跑!看棍!” 那黑汉侧身躲过,拿起长枪,迎了上来。两人在洞口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如意金箍棒,黑色缨枪,两人在洞口展现出强大的力量。一个分心刺向对方的脸,一个举臂护住头部。这个横着挥舞金箍棒,那个直捻黑缨枪。如同白虎爬山伸出爪子,又似黄龙卧道转身迅速。双方你来我往,喷彩雾,吐毫光,两个妖仙实力都不容小觑:一个是修成正果的齐天大圣,一个是成精的黑风大王。这场在山里的争斗,都是因为那件袈裟,双方都不肯罢休。

那妖怪与行者斗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不知不觉红日当空,到了中午时分。那黑汉举起长枪,架住铁棒说:“孙行者,我们两个先收兵,等我吃了饭,再和你继续打斗。” 行者说:“你这个孽畜,也敢称自己是好汉?真正的好汉半天就嚷着要吃饭?像老孙我在山根下,整整被压了五百多年,也没喝过一口汤水,哪里就饿了?别找借口!休走!把袈裟还给我,才让你去吃饭!” 那妖怪虚晃一枪,抽身退回洞里,关上石门,把小怪们都叫了回去,开始安排筵席,书写请帖,邀请各山的魔王前来聚会,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行者攻打洞门,却打不开,也只好回到观音院。本寺的僧人已经把老和尚埋葬了,都在方丈里服侍唐僧。早斋已经吃完,又摆上了午斋,正在那里添汤换水。只见行者从空中落下,众僧纷纷礼拜,把他接入方丈,见到了三藏。三藏问:“悟空,你回来了?袈裟找到了吗?” 行者说:“已经有线索了。还好没有冤枉这些和尚。原来是那黑风山的妖怪偷了袈裟。老孙我悄悄地去找他,看见他和一个白衣秀士、一个老道人,坐在芳草坡前说话。那妖怪也是自己不打自招,他突然说后天是他的生日,要邀请各路妖怪来庆祝;还说昨晚得到了一件锦襕佛衣,要用它做寿礼,举办一场大宴,叫做‘庆赏佛衣会’。老孙我冲到他们面前,打了一棍,那黑汉化作风逃走了,道人也不见了,我只把那个白衣秀士打死了,原来是一条白花蛇精。我又急忙赶到他的洞口,叫他出来和我打斗。他已经承认是他拿了袈裟。我们打了半天,不分胜负。那妖怪回洞去了,说是要吃饭,关上石门,不敢出来应战。老孙我就回来看看师父,先把这个消息告诉您。已经知道袈裟在哪里了,不怕他不还给我。”

众僧听了行者的话,有的合起手掌,有的纷纷磕头,口中都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可算寻到袈裟的下落了,我们这下可有活路了!” 行者说道:“你们先别高兴得太早,袈裟还没到手,师父也还没出得了这门呢。只有等拿到了袈裟,安安稳稳地送我师父出门,那才是你们的好日子;要是出了一丁点儿差错,老孙我可不是好惹的!你们可有好茶好饭给我师父吃?可有好草料喂马?” 众僧连忙满口答应:“有!有!有!绝对没有一丝一毫怠慢老爷。” 三藏说:“自从你走了这半天,我已经喝了三次茶汤,吃了两顿斋饭了。他们都没敢慢待我。不过你还得尽心尽力,去把袈裟找回来。” 行者说:“别急!既然知道了下落,肯定能抓住那妖怪,把原物还给你。放心,放心!”

正说着,上房院主又准备了素斋,请孙老爷用餐。行者吃了一些,便再次驾起祥云,前去寻找。正走着,只见一个小怪,左胁下夹着一个花梨木匣子,从大路上走来。行者猜测匣子里肯定有什么柬帖,于是举起金箍棒,劈头就是一下。可怜那小怪禁不住打,一下子就被打得像个肉饼。行者把他拖到路旁,打开匣子一看,里面果然是一封请帖。帖上写着:

“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是荷。先二日具。”

行者看了,呵呵大笑道:“那个老秃驴,死得一点都不冤!原来他和妖精结党营私!怪不得他能活二百七十岁。想必是那妖精传给他一些什么服气的小法术,所以才有这等寿命。老孙我还记得他的模样,等我就变成那和尚,到他洞里走一趟,看看我的袈裟放在哪里。要是能顺利拿到,马上就带回来,这样也省力些。”

好个大圣,念动咒语,迎着风一变,果然变得和那老和尚一模一样。他收起铁棒,迈开步子,径直来到洞口,喊道:“开门。” 小妖打开门,见是这般模样,急忙转身报告:“大王,金池长老来了。” 那妖怪大吃一惊,心想:“刚才派了小的去下请帖请他,这时候还没到那儿呢,怎么他来得这么快?想必是小的没碰到他。肯定是孙行者叫他来讨袈裟的。管事的,快把佛衣藏好,别让他看见。”

行者走进前门,只见天井中松竹翠绿,桃李争艳,一丛丛鲜花绽放,一簇簇兰花飘香,倒也是个别有洞天的地方。又见二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着:“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

行者暗自思忖:“这妖怪也是个能摆脱尘俗、知晓天命的家伙。” 走进门里,继续往前,来到三层门内,只见里面都是画栋雕梁,窗户明亮,装饰精美。只见那黑汉子,穿着黑绿纻丝袢袄,外面罩着一件鸦青花绫披风,头戴一顶乌角软巾,脚穿一双麂皮皂靴。见行者进来,整了整衣巾,走下台阶迎接道:“金池老友,多日不见,甚是想念。请坐,请坐。” 行者以礼相见。双方见过礼后坐下,接着奉上茶来。喝完茶,妖精欠身说道:“刚才我派小的送了请帖,本想着后日再相聚,没想到老友今日就大驾光临了?” 行者说:“我正要前来拜访,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您的请帖,得知有佛衣雅会,所以急忙赶来,希望能见识见识那件佛衣。” 那妖怪笑着说:“老友可就说错了。这袈裟本是唐僧的,他在你那儿借住,你怎么会没见过,反倒来找我看?” 行者说:“贫僧借来后,因为夜晚还没来得及展开观看,没想到被大王您取了来。又遭遇了荒山大火,丢失了财物。那唐僧的徒弟,又有些勇猛,慌乱中,四处寻找都不见袈裟踪影。原来是大王洪福齐天,收了这件宝贝,所以特地来见识一下。”

正说着,只见一个巡山的小妖前来报告:“大王!不好了!去下请书的小校,被孙行者打死在大路旁边,他照着简帖的内容,变成金池长老,来骗佛衣了!” 那妖怪听了,心中暗道:“我说那长老怎么今天就来了,而且来得这么快,果然是他!” 急忙纵身一跃,拿过枪来,就朝行者刺去。行者急忙从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变回本来的模样,架住枪尖,就在那中厅里跳了出来,从天井中一直斗到前门外。这一下,吓得洞里的群魔胆战心惊,家中的老幼也都丢了魂魄。这场在山头的争斗,比之前更加激烈。好一场厮杀:

那猴王胆大包天,假扮成和尚,这黑汉心思机敏,暗藏着佛衣。双方你来我往,言语交锋,随机应变,丝毫不差。想见识袈裟却没机会,这宝贝实在是神秘微妙。小怪巡山报告祸事,老妖发怒尽显神威。翻身打出黑风洞,枪棒相斗分辨是非。金箍棒架住长枪,声音响亮,长枪迎着铁棒,光芒闪耀。悟空的变化世间少有,妖怪的神通也极为罕见。这个想用佛衣来庆祝寿辰,那个得不到袈裟怎肯善罢甘休?这一番苦战难解难分,就算是活佛下凡也难以化解这场纷争。

他们两个从洞口打到山头,又从山头杀到云外,喷吐着雾气,吹起狂风,飞沙走石,一直斗到红日西沉,仍然不分胜负。那妖怪说:“姓孙的,你先住手。今天天色已晚,不好再打了。你走吧,走吧!等明天早上再来,和你决一死战。” 行者喊道:“小子,别跑!要打就痛痛快快地打,别拿天色晚了来推脱。” 只见他不管不顾,只顾挥舞着金箍棒打过去,这黑汉又化作一阵清风,转回本洞,紧紧关闭石门,不再出来。

行者没了办法,只好也回到观音院。他按下云头,喊道:“师父。” 三藏眼巴巴地正盼着他呢,忽然见他来到面前,十分高兴;可又见他手里没有袈裟,又担心起来,问道:“怎么这次还没拿到袈裟?” 行者从袖中取出那张简帖,递给三藏说:“师父,那怪物和死去的老秃驴原本是朋友。他派了一个小妖送这帖子来,还请老秃驴去参加佛衣会。老孙我就把那小妖打死,变成那老和尚,进了他的洞,骗了一杯茶喝。本想问问他要袈裟看看,他不肯拿出来。正坐着,忽然被一个巡风的小妖走漏了消息,他就和我打了起来。一直打到现在,不分高低。他见天色晚了,就闪回洞去,紧闭石门。老孙我没办法,只好暂时回来。” 三藏问:“你的本事和他比怎么样?” 行者说:“我也强不了多少,只能和他打个平手。” 三藏这才看了简帖,又递给院主说:“你师父该不会也是妖精吧?” 院主慌忙跪下说:“老爷,我师父是人。只是那黑大王修成了人道,经常来寺里和我师父讲经,还传了我师父一些养神服气的法术,所以他们以朋友相称。” 行者说:“这伙和尚没什么妖精,他们一个个头顶圆,顶天立地,脚方正,脚踏实地,只是比老孙我肥胖高大一些,不是妖精。你看那帖儿上写着‘侍生熊罴’,这东西肯定是个黑熊成精。” 三藏说:“我听说古人讲:‘熊和猩猩很相似。’都是兽类,他怎么能成精呢?” 行者笑着说:“老孙我也是兽类,现在不也做了齐天大圣,和他有什么不同?大抵世间万物,凡是有九窍的,都可以通过修行成仙。” 三藏又问:“你刚才说他本事和你平手,那你怎么才能取胜,把我的袈裟拿回来呢?” 行者说:“别管,别管,我自有办法。”

正在商议,众僧摆上了晚斋,请他们师徒用餐。三藏让人掌灯,仍旧去前面禅堂休息。众僧都挨着墙壁,搭起窝棚,各自睡下,只把后方丈让给上下院主安身。此时夜深人静,只见:

银河显现出影子,玉宇一片洁净,没有一丝尘埃。满天繁星璀璨,水面的波浪已经平息,不见痕迹。万籁俱寂,千山之中鸟儿都已归巢。溪边的渔火已经熄灭,塔上的佛灯也变得昏暗。昨夜和尚的钟鼓声响彻四方,今晚却只听到一片哭声。

这天夜里,三藏因为想着袈裟的事,怎么也睡不安稳。忽然翻身,看见窗外已经泛白,急忙起身叫道:“悟空,天亮了,快去寻袈裟。” 行者一骨碌跳起来,早看见众僧在一旁侍候,准备了洗漱的汤水。行者说:“你们用心侍候我师父,老孙我去了。” 三藏下床,拉住他问:“你要去哪里?” 行者说:“我觉得这事儿都是观音菩萨的不是。她有这个禅院在这里,接受这里百姓的香火供奉,却又容那妖精住在附近。我去南海找她,和她理论理论,让她亲自来问妖精讨回袈裟还给我。” 三藏问:“你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 行者说:“快的话,吃完饭就回来,慢的话,晌午也就办成了。这些和尚,你就放心让他们侍候,老孙我走了。”

话音刚落,行者早已没了踪影。不一会儿,就到了南海。他停下云头,仔细观看,只见:

汪洋大海无边无际,水势与天相连。祥光笼罩着宇宙,瑞气映照山川。千层雪浪在青霄怒吼,万叠烟波在白昼翻涌。海水飞溅到四方,波浪在周围滚滚翻腾。海水飞溅四方,发出轰鸣的雷声,波浪滚滚,好似霹雳声响。先不说这水势如何,且看那中间:五彩斑斓的宝叠山,红黄紫皂绿蓝,色彩缤纷。这才看到观音菩萨的绝妙胜境,且看这南海落伽山。真是个好地方!山峰高耸入云,山顶穿透虚空。山中千样奇花绽放,百般瑞草生长。微风轻摇宝树,日光映照金莲。观音殿的瓦是琉璃所制,潮音洞的门用玳瑁铺就。绿杨的影子里,鹦哥欢快鸣叫,紫竹林中,孔雀婉转啼鸣。罗纹石上,护法威严庄重;玛瑙滩前,木叉英武雄壮。

行者尽情观赏着南海那奇异非凡的景色,随后径直按下云头,来到竹林之下。早已在此等候的诸天赶忙迎上前去,说道:“菩萨此前曾向众人提及大圣已皈依向善,对您的善举大肆宣扬。如今您保护唐僧,怎么有闲暇到这儿来呢?” 行者回答道:“因为保护唐僧的途中遇到一件事,特地来拜见菩萨,麻烦诸位帮忙通报一声。” 诸天随即来到洞口,向菩萨通报了行者的到来。菩萨传命让行者进去。行者依照规矩走进洞内,来到宝莲台下,恭恭敬敬地向菩萨行礼参拜。

菩萨问道:“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行者说道:“我师父在赶路时,路过您的禅院。您在此接受人间的香火供奉,却任由一个黑熊精在附近居住,结果他偷走了我师父的袈裟。我多次前去讨要,那黑熊精就是不肯归还。所以今天特地来找您,希望您能帮忙解决此事。” 菩萨说道:“你这猴子说话,怎么如此无礼!既然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为何来找我讨要?都怪你这个顽皮的猴子太过大胆,把宝贝拿出来炫耀,让小人瞧见,而后又行凶作恶,唤风发火,烧毁了我的留云下院,如今反倒跑到我这儿来撒野!” 行者见菩萨这么说,知道她知晓过去未来之事,赶忙再次行礼,说道:“菩萨,请饶恕弟子的罪过,事情确实如您所说。只是那怪物不肯归还我的袈裟,师父又要念那紧箍咒,老孙我实在忍受不了头疼的折磨,所以才来恳请菩萨。希望菩萨大发慈悲,帮我去捉拿那妖精,取回袈裟,好让我们继续西行。” 菩萨说:“那怪物神通广大,本事并不亚于你。也罢,看在唐僧的面子上,我就和你走这一遭。” 行者听了,连忙再次拜谢菩萨。随后便请菩萨出门,一同驾起祥云,很快就来到了黑风山。他们落下云头,顺着山路寻找妖怪的洞穴。

正走着,只见山坡前走出一个道人,手里捧着一个玻璃盘,盘中放着两粒仙丹,正向前赶路。行者与他迎面撞了个满怀,随即掣出金箍棒,照着他的头就是一下,打得那道人脑浆迸裂,鲜血四溅。菩萨大惊失色,说道:“你这个猴子,怎么还是这么莽撞!他又没有偷你的袈裟,和你也不相识,更无冤仇,你为何要将他打死?” 行者解释道:“菩萨,您有所不知。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昨天他和一个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着谈论,说后天是黑精的生日,邀请他们去参加佛衣会。今天他先来拜寿,明天再去参加佛衣会,所以我认得他。他肯定是今天来给那妖怪上寿的。” 菩萨听后说:“既然如此,那就算了。” 行者这才提起那道人查看,原来是一只苍狼。在旁边那个盘儿的底部刻有字,写着 “凌虚子制”。

行者见状,笑着说:“真是巧啊!真是巧啊!老孙我也省事了,菩萨也省力了。这妖怪可真是不打自招,今天就让他自食恶果。” 菩萨问道:“悟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行者说:“菩萨,我有个主意,叫做将计就计,不知道菩萨愿不愿意依我?” 菩萨说:“你说来听听。” 行者说道:“菩萨,您看这盘儿里的两粒仙丹,正好可以当作我们送给那妖魔的见面礼;盘儿后面刻的‘凌虚子制’四个字,就是我们与那妖魔打交道的由头。菩萨如果依我,我就有个好办法,既不用大动干戈,也不必辛苦征战,就能让妖魔立刻遭殃,佛衣马上出现;菩萨要是不依我,那菩萨您往西走,我悟空往东走,佛衣就当送给他了,唐三藏也只能自认倒霉。” 菩萨笑着说:“你这猴子,就会耍嘴皮子!” 行者说:“不敢,这确实是个好计策。” 菩萨问:“你这计策到底怎么说?” 行者说:“盘上刻着‘凌虚子制’,想必这道人就叫凌虚子。菩萨,您要是依我,就变成这个道人,我把这一粒仙丹吃了,再变出一粒,稍微大一点儿。菩萨您就捧着这个盘儿,带着两粒仙丹,去给那妖怪上寿,把大点儿的那粒让给那妖怪。等那妖怪一口吞下去,老孙我就在他肚子里动手脚。他要是不肯交出佛衣,老孙我就把他的肚肠掏出来,织一件袈裟出来。”

菩萨无奈,只得点头同意。行者笑着说:“怎么样,行得通吧?” 这时,菩萨凭借着广大慈悲和无边法力,施展亿万化身之术,心领神会,瞬间变幻身形,恍惚之间,变成了凌虚仙子:

身着鹤氅,仙风飒飒,身姿轻盈,仿佛要步入仙境。

面容苍老如松柏,却又有着古今难见的独特秀色。

行止之间,看似离去却又未曾停留,如同 “如如不动” 的佛性一般,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归根结底,一切皆归为佛法,只是暂借这虚幻的身躯。

行者看着菩萨的变化,赞叹道:“妙啊!妙啊!这到底是妖精变的菩萨,还是菩萨变的妖精呢?” 菩萨笑着说:“悟空,菩萨与妖精,只在一念之间;若论其本质,其实并无区别。” 行者听后,心中顿时有所领悟,转身一变,化作一粒仙丹:

在盘中滚动,位置不定,圆润明亮,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如同道家所说的 “三三” 之数,与炼丹术中的勾漏之法相合,又如同 “六六” 之数,与少翁的炼丹理论相通。

像瓦砾中的黄金火焰,又似牟尼宝珠在白昼闪耀光芒。

外面的铅汞等元素,难以轻易衡量其价值。

行者变的那颗仙丹,终究比原来的略大一些。菩萨认准后,拿起玻璃盘儿,径直来到妖洞门口。只见这里:

悬崖深邃,峰峦险峻,岭上云雾缭绕;柏树苍翠,松树翠绿,林间风声飒飒。悬崖深邃峰峦险峻,果然是妖邪出没、人迹罕至之地;柏树松树翠绿,也适合仙真在此修炼隐居,道意盎然。山上有山涧,山涧中有清泉,潺潺流水声宛如弹奏的琴声,让人听了不禁想洗净耳朵;崖上有鹿,林中栖息着鹤,清幽的仙籁之音在寂静的山间回荡,也足以让人赏心悦目。这正是妖仙有缘得遇菩提,菩萨心怀无边弘誓,垂怜众生。

菩萨看了,心中暗自欣喜,心想:“这孽畜占据了这座山洞,倒也有些修行的缘分。” 因此,心中已然动了慈悲之念。

菩萨走到洞口,守洞的小妖大多都认得她,说道:“凌虚仙长来了。” 一边通报,一边迎接。那妖怪早已迎出二门,说道:“凌虚,有劳仙长大驾光临,让寒舍蓬荜生辉。” 菩萨说:“小道特意献上一粒仙丹,祝大王长命千岁。” 两人行过礼后,方才坐下,又说起昨天的事情。菩萨没有回应,急忙拿起丹盘,说道:“大王,且看看小道的一番心意。” 看准那粒大的仙丹,推给妖怪说:“愿大王千岁!” 那妖怪也推过一粒,递给菩萨说:“愿与凌虚子共享。” 谦让过后,那妖怪刚要吞咽,那粒药便顺着喉咙滚了下去。行者在他肚子里现了本相,用力折腾起来。那妖怪立刻倒在地上,连声哀告,乞求饶命。菩萨也现出本相,说道:“孽畜,若想活命,赶紧把袈裟交出来。” 那妖怪连忙叫小妖取出袈裟。行者早已从妖怪的鼻孔中钻了出来,将袈裟拿在手中。菩萨担心那妖怪再生事端,便将一个箍儿丢在妖怪头上。那妖怪爬起来,拿起枪想要刺向菩萨和行者,此时行者和菩萨早已升到空中。菩萨念起真言,那妖怪顿时又头疼起来,丢了枪,在地上滚来滚去。半空中,美猴王笑得前仰后合,平地上,黑熊怪疼得死去活来。

菩萨问道:“孽畜!你如今可愿意皈依佛门?” 那妖怪连忙满口答应:“我愿意皈依,只求饶我一命!” 行者说:“这家伙,真耽误工夫。” 说着便要动手打他。菩萨急忙制止道:“别伤他性命。我还有用处呢。” 行者问:“这样的怪物,不打死他,留着他有什么用?” 菩萨说:“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 行者笑着说:“菩萨果然是救苦救难的慈悲尊者,一丝生灵都不忍伤害。要是老孙我有这样的咒语,非得念他个千遍万遍!这回就算有再多的黑熊精,也都让他们统统完蛋!”

却说那妖怪苏醒过来许久,实在难以忍受疼痛,只得跪在地上哀求道:“只要饶我性命,我愿意皈依正果!” 菩萨这才降下祥光,又为他摩顶受戒,让他拿起长枪,跟随在自己左右。那黑熊精至此终于收了一片野心,顽劣的性情也在此时得以收敛。菩萨吩咐道:“悟空,你回去吧。好好服侍唐僧,千万别懈怠生事。” 行者说:“多谢菩萨远道而来相助,弟子理应送菩萨一程。” 菩萨说:“不必相送。” 行者这才捧着袈裟,叩头拜别。菩萨也带着黑熊精,径直返回大海。有诗为证:

祥光霭霭凝聚在金像之上,万道缤纷的光芒实在值得夸赞。

菩萨普济世人,心怀悲悯,遍观法界,显现出金莲之相。

此番前来多是为了传经的旨意,这一去原本就毫无瑕疵。

降伏妖怪使其修成正果,一同回归大海,佛门又得回锦襕袈裟。

行者取回了袈裟,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wtw1974 穿越大周 新现代逍遥录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我在异世封神 琥珀之剑 仙灵图谱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穿越陪都之谍战重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何寄锦书来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大梁逍遥王爷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仙秦:祖龙觉醒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明风再起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李淳风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三国之杨家天下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