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暄和皇贵妃传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杨仪得知前方有军队拦截,急忙派人前去侦察。不一会儿,侦察的人回来报告,说是魏延烧毁了栈道,带兵堵在那里。杨仪大惊失色,说道:“丞相在世的时候,就料到这个人日后必定会造反,没想到今天真的发生了!如今他截断了我们的归路,这可如何是好?”费祎冷静地分析道:“此人肯定会先向天子上奏表,诬陷我们造反,所以才烧毁栈道,阻拦我们回去。我们也应当上表给天子,陈述魏延造反的情况,然后再想办法应对。”姜维接着说:“这附近有一条小路,叫槎山,虽然道路崎岖险峻,但可以绕到栈道的后面。”于是,他们一方面写表章向天子奏明情况,一方面率领人马朝着槎山小道进发。

此时,后主刘禅在成都,寝食难安,坐立不宁。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成都的锦屏山崩塌,惊醒后便一直坐到天亮,随后急忙召集文武大臣上朝,为他解梦。谯周上前说道:“臣昨夜仰观天文,看到一颗赤色的星星,光芒带着棱角,从东北方向坠落到西南方向,这预示着丞相将有大凶之事。如今陛下梦到山崩,正好应了这个兆头。”后主听后,更加惊恐不安。

就在这时,李福赶到,后主急忙召见他询问情况。李福叩头哭泣,把丞相临终前的话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后主听后,放声大哭:“老天这是要亡我啊!”哭倒在龙床之上,侍臣们赶忙将他扶入后宫。吴太后听说此事,也悲痛得放声大哭,朝中官员无不哀伤悲痛,百姓们也个个落泪。后主接连几天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上朝理政。

突然,有人报告说魏延上表奏称杨仪造反,群臣大为震惊,赶忙入宫启奏后主,此时吴太后也在宫中。后主听后大惊,命近臣宣读魏延的表章,表章大致内容是:征西大将军、南郑侯臣魏延,诚惶诚恐,叩首上奏:杨仪自从掌握兵权后,就率领众人造反,劫持丞相灵柩,还打算引敌人入境。臣已先烧毁栈道,派兵防守。特此奏闻。

读完表章,后主疑惑地说:“魏延是一员勇将,足以抵御杨仪等人,为什么要烧毁栈道呢?”吴太后说道:“我曾听先帝说过,孔明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每次都想杀了他,只是因为怜惜他的勇猛,所以暂且留用。如今他奏称杨仪等人造反,不可轻易相信。杨仪是个文人,丞相任命他为长史,想必他是有可用之处的。今日若只听这一面之词,杨仪等人说不定真的会投降魏国。此事应当深思熟虑,不可草率行事。”

众官正在商议,忽然又有报告说长史杨仪有紧急表章送到。近臣拆开表章宣读: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诚惶诚恐,叩首谨表:丞相临终时,把大事托付给臣,臣按照旧制,不敢擅自更改,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今魏延不遵从丞相的遗言,自己带领本部人马,抢先进入汉中,放火烧断栈道,劫持丞相灵车,图谋不轨。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特此飞速上奏。

太后听完,问道:“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蒋琬上奏说:“依臣愚见,杨仪这个人虽然性格急躁,容不下别人,但在筹度粮草、参赞军机方面,与丞相共事多年,如今丞相临终将大事托付给他,他决不是造反之人。魏延平日里倚仗自己的功劳,自视甚高,别人都让着他,只有杨仪不迁就他,所以魏延心怀怨恨。如今见杨仪掌握兵权,心中不服,因此烧毁栈道,截断杨仪的归路,还上奏诬陷他,企图加以陷害。臣愿用全家老小的性命担保,杨仪不会造反,实在不敢担保魏延。”董允也上奏道:“魏延自恃功劳大,心中常常有不平之气,还口出怨言。以前他之所以不造反,是因为惧怕丞相。如今丞相刚刚去世,他乘机作乱,这是必然的。至于杨仪,他才干出众、机敏通达,深受丞相任用,必定不会造反。”

后主又问:“如果魏延真的造反,该用什么计策抵御他呢?”蒋琬回答:“丞相一直对魏延有所怀疑,想必一定留有计策交给杨仪。如果杨仪没有倚仗,怎么能退入谷口呢?魏延肯定会中计的,陛下不必担忧。”

没过多久,魏延又有表章送到,再次控告杨仪造反。后主正在看表章的时候,杨仪的表章也到了,奏称魏延造反。两人接连上表,各说各的理。这时,又有报告说费祎到了。后主召见费祎,费祎详细地奏明了魏延造反的情况。后主说:“既然如此,那就让董允带着符节去劝解,用好言抚慰他们。”董允领旨而去。

再说魏延烧毁栈道后,把军队驻扎在南谷,守住隘口,自以为得计,却没想到杨仪、姜维连夜带兵从槎山小路绕到了南谷后面。杨仪担心汉中有所闪失,命令先锋何平带领三千士兵先行出发,自己则和姜维等人护送着孔明的灵柩向汉中赶来。

何平带兵径直来到南谷后面,擂响战鼓,大声呐喊。侦察的骑兵飞速报告魏延,说杨仪派先锋何平从槎山小路抄过来挑战。魏延听后,勃然大怒,急忙披上战甲,跨上战马,提着大刀,领兵前去迎战。

双方摆开阵势,何平骑马来到阵前,大骂道:“反贼魏延在哪里?”魏延也回骂道:“你帮着杨仪造反,还敢骂我!”何平斥责道:“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怎么敢造反!”接着,他挥动马鞭,指着川兵说:“你们这些军士,都是西川人,川中大多有父母妻子、兄弟亲朋。丞相在世的时候,对你们不薄,如今你们不可帮助反贼,应该各自回家乡,听候朝廷赏赐。”众军听了这番话,大喊一声,大半都散去了。

魏延见状,怒不可遏,挥刀纵马,直取何平,何平挺枪相迎。两人没打几个回合,何平假装战败逃走,魏延在后面紧追不舍。这时,何平的士兵弓弩齐发,魏延只得拨转马头往回走。他看到士兵们纷纷溃散,更加恼怒,拍马赶上,杀了几个人,却还是阻止不了士兵逃亡的势头,只有马岱率领的三百人没有动摇。

魏延对马岱说:“你是真心帮我,等事情成功之后,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于是,他和马岱一起追杀何平,何平带兵飞奔逃走。魏延收拢残军,和马岱商议:“我们投降魏国,你觉得怎么样?”马岱说:“将军这么说,太不明智了。大丈夫为什么不自己图谋霸业,却要轻易向别人屈膝呢?我看将军智勇双全,两川之中,谁敢与你为敌?我发誓和将军一起先夺取汉中,随后进攻西川。”

魏延听后大喜,便和马岱带兵直取南郑。姜维在南郑城墙上,看到魏延、马岱耀武扬威地蜂拥而来,急忙下令拉起吊桥。魏延、马岱二人在城下大喊:“赶快投降!”

姜维让人请杨仪来商议:“魏延勇猛,再加上马岱相助,虽然他们兵力不多,但用什么计策才能击退他们呢?”杨仪说:“丞相临终前,给了我一个锦囊,嘱咐说:‘如果魏延造反,在临阵对敌的时候,才可以拆开,里面就有斩杀魏延的计策。’现在应当取出来看看。”于是,他拿出锦囊,拆开一看,上面写着:“等与魏延对敌时,在马上才可以拆开。”

姜维大喜,说:“既然丞相有这样的告诫,长史你先收好。我先带兵出城,摆好阵势,你随后就来。”姜维披挂整齐,手持长枪,带领三千士兵打开城门,一拥而出,鼓声震天,排成阵势。他挺枪站在门旗之下,高声大骂:“反贼魏延!丞相可没亏待过你,你今天为什么要造反?”

魏延横刀勒马,说道:“伯约,这和你没关系。叫杨仪出来!”杨仪在门旗的影子里,拆开锦囊一看,按照上面的指示行事。他心中大喜,骑着轻便的马走出阵前,手指着魏延,笑着说:“丞相在世的时候,就知道你日后必定会造反,让我有所防备,如今果然应验了。你要是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那才是真大丈夫,我就把汉中城池献给你。”

魏延大笑道:“杨仪,你这匹夫听着!要是孔明在世,我还怕他三分,他如今已死,天下还有谁敢与我为敌?别说连叫三声,就是叫三万声,又有何难!”于是,他提着刀,拉着缰绳,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一声还没喊完,脑后突然有一人厉声回应:“我敢杀你!”手起刀落,将魏延斩于马下。众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斩杀魏延的正是马岱。诸葛亮临终之时,授给马岱密计,只等魏延喊叫时,便出其不意地将他斩杀。当天,杨仪读完锦囊中的计策,就知道马岱已经埋伏在那里,所以依计而行,果然杀了魏延。后人写诗感叹道: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董允还没赶到南郑,马岱就已经斩杀了魏延,与姜维合兵一处。杨仪连夜写好表章,派人飞速奏报后主。后主下旨说:“既然已经查明魏延的罪行,念在他以前的功劳,赐给他棺椁安葬。”

杨仪等人护送着孔明的灵柩抵达成都,后主率领文武百官,全都身着孝服,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到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流涕,哀声震天。后主命人将灵柩抬入城中,停放在丞相府,孔明的儿子诸葛瞻守孝居丧。

后主返回朝廷后,杨仪将自己捆绑起来,入朝请罪。后主赶忙让近臣为他解开绳索,说道:“若不是你能依照丞相的遗训行事,丞相的灵柩何时才能运回,魏延又怎能被消灭。国家大事得以保全,都是你的功劳啊。”于是,后主加封杨仪为中军师。马岱立下了讨伐叛逆的功劳,后主便把魏延原来的爵位赐给了他。杨仪呈上诸葛亮的遗表,后主看完后悲痛大哭,下旨挑选墓地安葬诸葛亮。费祎上奏说:“丞相临终前,吩咐要葬在定军山,不用修筑墙垣砖石,也不用任何祭物。”后主听从了这个建议。在当年十月的吉日,后主亲自送诸葛亮的灵柩到定军山安葬,还降诏祭祀,追封谥号为忠武侯,并下令在沔阳修建庙宇,四季供奉祭祀。后来,杜甫写诗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还写过另一首诗: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后主回到成都后,突然有近臣上奏:“边境传来消息,东吴派全琮率领数万兵马,驻扎在巴丘界口,不知是何用意。”后主大惊失色,说道:“丞相刚刚去世,东吴难道要违背盟约,侵犯我们的边界?这可如何是好?”蒋琬上奏说:“臣愿担保王平、张嶷率领数万兵马驻扎在永安,以防意外。陛下还需再派一人前往东吴报丧,顺便探探他们的动静。”后主说:“这得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当使者。”这时,一人应声而出,说道:“微臣愿意前往。”众人一看,此人是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担任参军、右中郎将。后主十分高兴,立刻命令宗预前往东吴报丧,并打探虚实。

宗预领命后,直接前往金陵,进宫拜见吴主孙权。行完礼后,宗预见孙权左右的人都穿着素衣。孙权神色严肃地问道:“吴、蜀已经结为一家,你们主公为什么还要增加白帝城的守军呢?”宗预回答说:“臣认为,东边增加巴丘的戍卫,西边增加白帝城的防守,都是形势所需,这都不足以相互质问。”孙权笑着说:“你不亚于邓芝啊。”接着对宗预说:“朕听说诸葛丞相归天,每天都伤心流泪,还让官僚们全都穿上孝服。朕担心魏人趁蜀国大丧之际进攻,所以增加了巴丘的守兵一万人,以便救援,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宗预叩头拜谢。孙权说:“朕既然已经答应结盟,怎么会有背义的道理呢?”宗预说:“天子因为丞相刚刚去世,特地派臣来报丧。”孙权于是取出一支金鈚箭,折断后发誓说:“朕如果违背前盟,子孙灭绝!”又派使者带着香帛和奠仪,前往蜀国祭祀。

宗预辞别吴主,和东吴的使者一同回到成都,进宫拜见后主,上奏说:“吴主因为丞相新亡,也伤心流泪,让群臣都穿上孝服。他们增加巴丘的兵力,是担心魏人乘虚而入,并没有别的心思。现在吴主折箭为誓,不会背叛盟约。”后主十分高兴,重重赏赐了宗预,又优厚地招待东吴使者,打发他们回去。随后,后主依照诸葛亮的遗言,加封蒋琬为丞相、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加封费祎为尚书令,协同处理丞相事务;加封吴懿为车骑将军,持符节总督汉中;姜维被封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各处人马,和吴懿一起出兵驻扎在汉中,以防备魏兵。其余的将领和校尉,都依旧担任原来的职务。

杨仪自认为自己的官职和资历都比蒋琬老,可职位却在蒋琬之下,而且自恃功劳高,却没有得到丰厚的赏赐,心中不满,口出怨言。他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刚去世的时候,我要是率领全军投降魏国,怎么会像现在这样落寞!”费祎便把这话写成密奏,上表给后主。后主大怒,下令将杨仪关进监狱审问,想要将他斩首。蒋琬上奏说:“杨仪虽然有罪,但以前跟随丞相时立下不少功劳,不可斩首,应当贬为平民。”后主听从了建议,将杨仪贬到汉嘉郡为民,杨仪羞愧难当,自刎而死。

蜀汉建兴十三年,也就是魏主曹睿青龙三年、吴主孙权嘉禾四年,三国都没有兴兵打仗。单说魏主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尉,总督军马,镇守边境各处,司马懿拜谢后返回洛阳。魏主在许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又在洛阳建造朝阳殿、太极殿,修筑总章观,这些建筑都高达十丈。此外,还修建了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命令博士马钧监督建造,这些建筑极其华丽,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在阳光下光辉耀眼。曹睿征选了天下三万多巧匠、三十多万民夫,日夜不停地建造,使得民力疲惫不堪,百姓怨声载道。

曹睿又下旨,在芳林园大兴土木,还让公卿们都去背土种树。司徒董寻上表直言劝谏:

自从建安年间以来,战乱导致百姓死伤无数,有的家庭甚至全家死绝,即便有幸存者,也多是遗孤、老人和弱者。如果现在觉得宫室狭小,想要扩建,也应当选择合适的时机,不能妨碍农事,更何况是建造这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呢?陛下既然尊重群臣,赐给他们冠冕,让他们身着华服,乘坐华丽的车子,就是要让他们和普通百姓有所区别。现在却又让他们去背木担土,弄得浑身泥土,这样做既损害了国家的体面,又去做这些毫无益处的事,实在没有意义。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没有忠诚和礼仪,国家如何能存在?臣知道这番话一说出口,必死无疑,但自己就好比牛身上的一根毛,活着既然没有什么益处,死了又有什么损失呢?臣提笔流泪,心中已做好与世长辞的准备。臣有八个儿子,臣死后,还要劳烦陛下照顾了。臣不胜战栗,等待陛下的处置!

曹睿看完表章后大怒,说:“董寻难道不怕死吗?”左右大臣奏请将董寻斩首。曹睿说:“这个人向来忠诚有义,暂且将他贬为平民。再有敢胡乱进言的,必定斩首!”当时,太子舍人张茂,字彦材,也上表直言劝谏,曹睿下令将他斩首。当天,曹睿召见马钧,问道:“朕建造高台峻阁,是想和神仙往来,以求长生不老之方。”马钧上奏说:“汉朝二十四位皇帝中,只有汉武帝在位时间最久,寿命也最长,这大概是因为他服用了天上的日精月华之气。汉武帝曾在长安宫中建造柏梁台,台上立了一个铜人,手中捧着一个盘子,名叫‘承露盘’,用来承接三更时北斗降下的露水,这露水名叫‘天浆’,也叫‘甘露’。用美玉研磨成屑,和这露水调和后服用,可以让人返老还童。”曹睿听后十分高兴,说:“你现在就带人日夜兼程赶到长安,拆掉铜人,把它移到芳林园来。”

马钧领命,带领一万人来到长安,让人在柏梁台周围搭起木架。没过多久,五千人拉着绳索,环绕着木架向上攀登。柏梁台高二十丈,铜柱周长十围。马钧让人先拆铜人。众人齐心协力,将铜人拆了下来,只见铜人眼中潸然泪下,众人都大为震惊。忽然,台边刮起一阵狂风,飞砂走石,如同骤雨一般,接着一声巨响,就像天崩地裂,柏梁台倾倒,铜柱倒塌,压死了一千多人。马钧带着铜人和金盘回到洛阳,进宫拜见魏主,献上铜人和承露盘。魏主问:“铜柱在哪里?”马钧奏道:“铜柱重达百万斤,无法运到这里。”曹睿下令将铜柱打碎,运到洛阳,铸成两个铜人,称为“翁仲”,立在司马门外。又铸造了两个铜龙凤,龙高四丈,凤高三丈多,立在殿前。还在上林苑中种植奇花异木,蓄养珍禽怪兽。少傅杨阜上表劝谏:

臣听说尧帝崇尚简陋的茅屋,却使万国百姓安居乐业;大禹住低矮的宫室,天下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到了殷商和周朝,有的殿堂也不过高三尺,宽度也只几筵而已。古代的圣帝明王,没有极力追求宫室的高大华丽,而使百姓财力枯竭的。夏桀建造璇室、象廊,商纣建造倾宫、鹿台,最终都因此失去了江山社稷;楚灵王因为修筑章华台而招来杀身之祸;秦始皇建造阿房宫,灾祸殃及他的儿子,天下百姓纷纷反叛,秦朝传到二世就灭亡了。不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只满足自己的耳目之欲,没有不灭亡的。陛下应当以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为榜样,以夏桀、商纣、楚灵王、秦始皇为深刻教训。而现在却贪图安逸,只知道装饰宫台,这样必然会有危亡的灾祸。君主就像人的头颅,臣子如同人的四肢,存亡与共,得失相同。臣虽然愚笨怯懦,但也不敢忘记谏臣的职责。如果言辞不够恳切,就不足以让陛下醒悟。臣谨叩棺沐浴,伏地等待陛下严惩。

表章呈上后,曹睿并没有理会,只是催促马钧建造高台,安置铜人和承露盘,又下旨广泛挑选天下美女,送入芳林园。众官纷纷上表劝谏,曹睿全都不听。

曹睿的皇后毛氏,是河内人。当年曹睿还是平原王的时候,两人十分恩爱,曹睿即位后,就立毛氏为皇后。后来,曹睿宠爱郭夫人,毛皇后逐渐失宠。郭夫人美丽聪慧,曹睿非常宠爱她,每天都和她寻欢作乐,一个多月都不出宫门。这一年春天三月,芳林园里百花盛开,曹睿和郭夫人到园中赏玩饮酒。郭夫人说:“为什么不请皇后一起来同乐呢?”曹睿说:“要是她在,朕连一滴水都咽不下去。”于是传谕宫女,不许让毛皇后知道这件事。毛皇后见曹睿一个多月都没进正宫,这天就带着十几个宫女,到翠花楼上消遣。忽然听到嘹亮的乐声,便问道:“是哪里在奏乐?”一个宫官启奏说:“是圣上和郭夫人在御花园中赏花饮酒。”毛皇后听后,心中十分烦恼,便回宫休息了。第二天,毛皇后坐着小车出宫游玩,正好在曲廊间遇到曹睿,她笑着说:“陛下昨天游北园,一定很快乐吧!”曹睿大怒,立刻下令将昨天侍奉的人都抓来,叱责道:“昨天游北园,朕禁止左右的人让毛皇后知道,为什么又泄露出去了!”喝令宫官将这些侍奉的人全部斩首,毛皇后大惊失色。她乘车回到宫中,曹睿随即降诏赐毛皇后死,立郭夫人为皇后,朝中大臣没有人敢劝谏。

忽然有一天,幽州刺史毋丘俭上表,报告说辽东公孙渊造反,自称为燕王,改年号为绍汉元年,建造宫殿,设立官职,还兴兵入侵,搅得北方不得安宁。曹睿大惊,立刻召集文武官僚,商议起兵平定公孙渊的计策。正是:才将土木劳中国,又见干戈起外方。不知道如何抵御公孙渊,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wtw1974 新现代逍遥录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触手可及的星星 仙灵图谱 萧阳叶云舒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极品皇太子 
最近更新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明风再起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李淳风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东方神话集 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三国之杨家天下 凉州布衣 天命逍遥王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