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国师 大明第一搅屎棍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佣兵禁地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个人躲进树林,等风头过去,只见一只斑纹猛虎从高峰之上跳到了那只名为“果然”(猩猩)的异兽面前。“果然”见到老虎,虽然吓得浑身发抖,但依旧守着死去的同伴,不肯离开。老虎跳下来时,吼声如山崩地裂一般,它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咬住了死去的“果然”。就在这时,山坡旁隐隐约约射出一箭,直直地朝着老虎的面部射去。老虎中箭后,口中的死“果然”掉落下来,它大吼一声,纵身一跃,离地数丈高,随后重重落下,四脚朝天,眼中插着一箭,一动不动了。

多九公大声喝彩:“真是好箭法,果然是见血封喉!”唐敖疑惑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多九公解释道:“这箭是猎户用的药箭,是用毒草制成的。凡是猛兽中了这箭,不管它多么凶猛,都会立刻血脉凝结,喉咙被堵,所以叫‘见血封喉’。不过虎皮很厚,箭很难射进去,这人能把箭从老虎眼睛射进去,所以药性发作得更快。要不是本领高强,怎么能射出这么厉害的箭!没想到这里竟然有这样的能人,等会儿他出来,我倒要和他见上一面。”

这时,只见山旁又走出一只“小虎”,它走到山坡边,把虎皮揭了下来,竟然是一个美貌少女。她身穿白布箭衣,头上束着白布渔婆巾,手臂上挎着一张雕弓。少女走到老虎跟前,从腰中取出利刃,剖开老虎胸膛,取出一颗血淋林、斗大的心脏,提在手中,收起利刃,卷起虎皮,走下了山。

林之洋说:“原来是个女猎户。年纪这么小,竟有这般胆量!我去吓她一下。”说完,他举起火绳,朝着女子放了一声空枪。那女子连忙喊道:“我不是坏人,诸位先停一停,小女子有话要说。”接着她快步走下来,行了万福礼,问道:“请问三位长者贵姓?从哪里来的?”唐敖回答:“他们两位,一位姓多,一位姓林,我姓唐,我们都从中原而来。”女子又问:“岭南有位姓唐,号以亭的,是您家的人吗?”唐敖说:“以亭正是我的号,你怎么会知道?”

女子听了,急忙下拜说:“原来唐伯伯在这儿。侄女不知道,还请您恕罪。”唐敖连忙回礼,问道:“请问小姐贵姓?为什么这样称呼我?府上还有什么人?刚才取了虎心,有什么用呢?”女子回答:“侄女是中原人,姓骆,名红蕖。我父亲曾担任长安主簿,后来降职为临海丞,因为和敬业伯伯一起获罪,不知去向。官府派人缉捕家属,母亲无处安身,就和祖父带着侄女逃到海外,在这座破庙里勉强过日子。这座山向来荒无人烟,还能容身。没想到去年老虎追逐野兽,把我们的住房压倒了,母亲肢体骨折受伤,疼痛难忍,最终去世。侄女发誓要杀尽这座山上的老虎,为母亲报仇。刚才用药箭射伤了这只老虎,取了虎心,正要回去祭奠母亲,没想到遇到了伯伯。侄女曾听祖父说,伯伯和父亲向来结拜为兄弟,所以才敢这样称呼您。”

唐敖感叹道:“原来你是宾王兄弟的女儿,幸好逃到海外,没遭毒手。不知道你祖父现在在哪里?身体可好?希望侄女带我去见一见。”骆红蕖说:“祖父就在前面的庙里。伯伯既然要去,侄女在前面带路。”

说完,四人没走多远,就来到了一座庙前,庙门上写着“莲花庵”三个字。四面的墙壁都已经腐朽破败,没有和尚道士,只有一座神殿和两间厢房。这里的景象虽然衰败,但好在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把这座古庙环绕在中间,倒也显得清幽雅致。

进了庙门,骆红蕖提着虎心,先去通报,三人随后走进大殿。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迎了出来。唐敖认出是骆龙,急忙上前行礼;多九公和林之洋也跟着见了礼。大家一起让座、献茶。骆龙问了多九公和林之洋的姓名,简单交谈了几句,然后向唐敖感叹道:“我儿子宾王不听贤侄的劝告,轻举妄动,结果导致全家离散。孙儿跟在军前,生死未卜。我自从得到这个坏消息,就带着家眷逃走。偏偏媳妇当时身怀六甲,好不容易逃到海外,生下孙女红蕖,就在这里勉强生活。算起来,已经十四年了。没想到去年老虎把房子压倒,媳妇受伤去世。孙女非常痛恨,因此放弃了书本,整天练习射箭,操练武艺,想要替母亲报仇。她自己做了一件白布箭衣,发誓要杀尽这座山上的猛虎,才肯脱下孝服。果然有志者事竟成,上个月她打死了一只。今天又去打虎,没想到正好遇见贤侄。能在这里偶然相遇,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只是我已经八十岁了,身体常常生病,现在这里除了孙女,还有乳母和一个老仆人。我被我那糊涂的儿子宾王连累,再也不能回到故乡,自投罗网,况且我已经年迈,时日无多。红蕖孙女还年轻,一直困守在这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想恳请贤侄,念在当初我们结拜的情分上,把红蕖当作自己的女儿,带回故乡;等她长大成人,帮她挑选合适的夫婿,让她有个好归宿。我了了这个心愿,就算死了,也必定感恩戴德!”说着,不禁落下泪来。

唐敖说:“老伯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和宾王兄弟情同骨肉,侄女红蕖就如同我的亲生女儿。如今承蒙您的嘱托,把她带回家乡,我自然会好好帮她挑选夫婿,您何必如此相托呢?论起子侄的情分,我原本应该请老伯一同回故乡,侍奉您度过晚年,尽一尽孝心,才不辜负当初结拜的情义。无奈近来武后一味杀戮,唐家子孙几乎被诛杀殆尽,更何况其他人呢?而且老伯过去为官多年,不像那些妇女可以轻易隐藏,如果走漏了风声,不仅我会受连累,恐怕老伯也会担惊受怕,所以我不敢贸然劝您回去。我最初的想法是努力上进,联络几家忠良之士,共同为恢复唐朝的大业出一份力。可无奈我功名未遂,两鬓已经斑白。既不能光宗耀祖,又不能振兴国家、安定大业,在这世上碌碌无为,年纪大了却一事无成,实在惭愧,所以才浪迹海外。如今我虽然看破了红尘,但归期不定,家中还有兄弟妻子,我把这孩子带回故乡,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嘱托。老伯您尽管放心!”

骆龙说:“承蒙贤侄慷慨应允,不嫌弃红蕖,真让我感激涕零。但你们还要做生意,不能耽搁太久,耽误了行程。我住在这破庙里,也没办法挽留你们。”接着他对红蕖说:“孙女,你就拜认唐伯伯为义父,带着乳母,跟他们一起回去,了却我的心愿吧。”

骆红蕖听了,忍不住放声大哭。她一边哭着,一边走到唐敖面前,行四双八拜之礼,认了义父;又和多九公、林之洋行了礼。然后她哭着对唐敖说:“侄女承蒙义父的天高地厚之恩,本应随您回到故土。但女儿有两件心事放不下:一是祖父年事已高,无人侍奉,我怎么忍心远离;二是这座山上还有两只老虎,大仇未报,我怎么能就这么离开。义父如果体谅我的苦衷,就把岭南的住址留下,将来倘若遇到皇恩大赦,那时我再和祖父一起投奔岭南,这样也免得我们两下牵挂。现在如果让我抛下祖父,独自离开,就算女儿心如铁石,也做不出这样忍心害理的事!”

骆龙听了,又再三劝解。无奈红蕖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要等侍奉祖父去世后才肯离开,任凭大家怎么苦苦劝说,她都执意不从。多九公说:“小姐既然有这样的志向,看来一时也难以改变。依我看,与其现在一起到海外,不如等以后再回来,唐兄再把小姐带回家乡,这样岂不是更方便?”唐敖说:“要是日后我不回来了,那可怎么办?”林之洋说:“妹夫这说的是什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将来自然一起回来,怎么会说‘不回来’呢?我真不明白!”唐敖说:“这是我一时失言,舅兄怎么这么较真?”然后他对骆龙说:“寄女有这样的孝心,将来一定会有好报,老伯就别勉强她了。况且她心意已决,劝也没用。”说完,他拿过纸笔,写下了地名。

红蕖说:“义父此去,会经过巫咸国吗?当年薛仲璋伯伯遇难,家眷也逃到了海外。几年前他们路过这里,我和薛蘅香姐姐结拜为异姓姐妹,还在神前立誓,无论谁有机会回到故土,都要带着对方一起走。去年有个做丝绸生意的客人带来消息,我才知道她们现在住在巫咸国。我有一封信,要是顺路的话,求义父帮我寄去。”多九公说:“巫咸国是必经之路,将来林兄也要在那里卖货,带去很方便。”

当时骆红蕖就去写书信。唐敖则托林之洋到船上,取了两封银子给骆龙,补贴他们的生活开销。没过多久,骆红蕖把书信写完。唐敖接过信,不禁感叹道:“原来仲璋哥哥的家眷也在海外。当年敬业兄弟要是听了思温哥哥的话,不采纳仲璋哥哥的计策,唐朝的大业早就恢复了,如今天下怎么会被武周统治!我们彼此又怎么会离散!这都是气数啊,无可奈何!”说完,他向骆龙告辞。大家互相嘱咐了一番,洒泪而别。骆红蕖把他们送到庙外,便回去祭奠母亲,侍奉祖父了。

唐敖三人因为天色渐晚,便顺着原路返回。多九公感慨道:“这么小的年纪,既能够不畏惧艰难险阻,为母亲报仇,又愿意尽孝,侍奉祖父安度晚年,只知道坚守大义,把其他的事情都抛在脑后。可见世间忠孝节义的事情,原本就不在于年龄大小。这姑娘有如此坚定的志向,大概这座山上的老虎以后要被她除尽了。”

林之洋说:“刚才我看到老虎吃那只‘果然’,就想起听人说,虎豹吃人,总是因为那个人前世注定要丧生在虎豹口中;要是没有注定,就算面对面碰上,虎豹也不会吃他。九公,您说这话对吗?”多九公摇摇头说:“虎豹哪敢随便吃人!至于前世注定这种说法,更是毫无根据。以前我曾听一位老翁说得好,他说虎豹从来不敢吃人,而且还非常怕人,平时都是以禽兽为食;那些被虎豹吃掉的人,必定是这个人的行为和禽兽差不多,当虎豹遇见他的时候,虎豹并不认为他是人,只当他也是禽兽,所以才会吃他。人和禽兽的区别,全在头顶上的灵光。禽兽头顶没有灵光,就像‘果然’这类,就算有微弱的光,也是极为罕见。人要是天良未泯,头顶上必定有灵光,虎豹看到了,就会远远地躲开。倘若一个人天良丧尽,罪大恶极,把灵光都消耗没了,虎豹看到他就和看到禽兽没什么两样,这才会吃他。至于灵光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为人的善恶。善良没有恶行,自然灵光有几丈高,不仅虎豹看见会逃窜,就连一切鬼怪,也都会远远避开。就像那只‘果然’,一心想要救死去的同伴,一直守着它啼哭。看它的行为,虽然长着兽的模样,心里却怀着义气,这就是所谓的‘兽面人心’,它头顶怎么会没有灵光呢?就算让老虎当面碰上,也不会伤害它。老虎见到兽面人心的不敢伤害,那见到人面兽心的怎么会不吃呢?世人只知道痛恨虎豹伤人,却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缘故。”唐敖点头赞同道:“九公这番话,真能让人回心向善,给人的警戒可不小。”

林之洋说:“我有个亲戚,为人很好,经常吃斋念佛。有一天,他和朋友上山进香,竟然被老虎吃了。难道像他这样行善的人,头上反而没有灵光吗?”多九公说:“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灵光呢!但恐怕这个人平日里表面上虽然吃斋念佛,可说不定一时没把持住,一念之差,害了别人性命;或者忤逆父母,忘了根本;又或者淫乱别人的妻子女儿,破坏别人的名节。他的恶行太重,就算平日里有些许灵光,突然被大恶笼罩,就像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烧的柴草,怎么能抵挡得住呢?所以灵光立刻就被消耗没了,老虎才会吃了他。不知道这个人除了吃斋念佛,其他行为怎么样?”林之洋说:“这个人其他方面都好,就是忤逆父母。还听说他有男女苟且之事。除了这两样,他一直都是吃斋行善,没有别的坏处。”多九公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这个人既忤逆父母,又有男女苟且、损害别人名节的事,这是罪大恶极,就算吃斋念佛,又有什么用呢!”林之洋说:“照九公这么说,世人要是作了孽,就算极力修行,也没用了?”多九公说:“林兄这说的是什么话!善恶也分大小。用善来抵消恶,就如同将功赎罪,其中轻重有很大的区别,怎么能一概而论呢?就像这个人忤逆父母,淫乱别人妻女,是罪大恶极,怎么能宽容饶恕呢?你却想用他吃斋念佛的那些小善来抵消这两件大恶,这岂不是拿一杯水去救一车柴草燃烧的大火吗?况且吃斋念佛,不过是表面上向善,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要是表面上制造行善的虚名,心里却怀着凶恶,如此阴险狡诈,罪过就更重了。总之,为人最重要的是心地,要是说吃斋念佛的都是善人,恐怕未必。”

说着说着,他们离船已经不远了。忽然,路旁树林里飞出一只大鸟,形状像人,满口猪牙,浑身长满长毛,四肢五官和人没什么不同,只是肋下长着两个肉翅,头顶上有两个人头,一个像男人,一个像女人。额头上还有文字,仔细看去,是“不孝”两个字。多九公说:“我们才说到‘不孝’,就有不孝鸟飞出来了。”林之洋听到“不孝”二字,赶忙举起火绳放了一枪。这只鸟受伤坠地,却仍要展翅飞起来,林之洋追过去,接连几拳,就把它打倒了。三人走上前去仔细查看,发现这鸟不仅额头上有“不孝”二字,嘴上还有“不慈”二字,手臂上有“不道”二字,右胁有“爱夫”二字,左胁有“怜妇”二字。唐敖感叹道:“以前我虽然听说古人有这样的传说,还以为不一定真有其事。今天亲眼看到,真的是一点不错。可见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依我看,这是世间那些不孝的人,行为和禽兽差不多,死后不能再投生为人,身上的戾气凝结,所以变成了这种鸟。”多九公点头说:“唐兄的高见,真是深刻透彻的见解。以前我曾见过这种鸟,虽然有两个人头,但都是男人的模样,并没有‘爱夫’二字;因为天下没有不孝的妇女,所以都是男像。它这人头时常变化,也有两个都是女头的时候。听说这种鸟最通灵性,善于修真悟道。起初它身上虽然有文字,但往往修炼到后来,竟然一个字都没有了。等到文字脱落,再继续静心修炼,用不了几年,脱去皮毛,立刻就能成仙而去。”唐敖说:“这岂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可见上天原本是允许众生回心向善的。”

这时,船上的众水手因为在山泉取水,也过来观看,问清了详细情况后,都纷纷叫嚷道:“它既然不孝,我们就不客气了!它身上这一身漂亮的翎毛,就算带些回去做个扫帚,也是好的。”说完就上前,你一把我一把,只见拔下的翎毛满地飞舞。唐敖说:“它额头上虽然有‘不孝’二字,可都是戾气凝聚而成,和它本身有什么关系呢?”众人说:“我们现在就算是帮它消除戾气,把戾气除尽,将来它少不得要做好人。况且它身上的翎毛实在多,可见它生前吝啬,一毛不拔。如今我们把‘一’字换成‘无’字:它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它拔得一干二净,看它能怎么样!”

翎毛拔完,众人正要回船,忽然看见树林里喷出许多胶水,腥臭无比,众人连忙跑开。接着,树林里飞出一只怪鸟,形状像老鼠,身长五尺,长着一只红脚,两个大翅膀,飞到不孝鸟跟前,随即抱住它,腾空而起。林之洋急忙拿枪装药,对准这只鸟。正要开枪的时候,谁知道火绳沾了水已经熄灭了,转眼间那只鸟就飞远了。众水手说:“我们常年在海外,这样的怪鸟还真是少见。向来九公最是见多识广,今天大概也要被难住了吧。”多九公说:“这种鸟在海外犬封国最多,名叫飞涎鸟。它口中的涎水像胶水一样,要是饿了,就把涎水洒在树上,别的鸟儿飞过,沾上这涎水,就会被粘住。今天它大概还没找到食物,所以口内垂涎。现在抓到了不孝鸟,肯定会把它饱餐一顿。可见这股戾气是万物都忌讳的:不仅人要拔它的毛,禽兽还要吃它的肉呢。”说完,大家一起回到船上。唐敖把信收起来。林之洋取出之前找到的大米,给婉如和吕氏看,她们无不称奇。

随后,船立刻扬帆起航。没过几天,就到了君子国,把船停泊靠岸。林之洋上岸去卖货。唐敖因为一直听说君子国的人喜欢谦让,从不争斗,想来必定是礼乐昌盛的国家,所以约了多九公上岸,想去见识一番。他们走了几里路,离城已经不远,只见城门上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后事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wtw1974 新现代逍遥录 余生为你着迷 魔女的箱庭笔记 王爷的心尖宠妃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生死主 
最近更新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汉水东流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庶民崛起 俄罗斯风云录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国舅凶猛 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凉州布衣 烛影迷局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