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林之洋对着通使热情地说道:“老兄,你要是真的舍得让令爱跟着我妹夫去,那我们就替你把她带走,保证把她的病治好,之后再找机会把她送回来还给你。”兰音满眼泪水地看向通使,悲伤地说道:“父亲,您这说的是什么话呀!母亲已经离世了,父亲您身边又没有其他儿女,女儿我怎么能忍心抛下您远走他乡呢?如今我虽然身患重病,没办法好好侍奉您,但只要能和父亲您团聚在一起,女儿心里就是安稳的,怎么能一下子就和您分隔两地呢?”

通使满脸无奈又充满担忧地说道:“话虽如此,我的儿啊,你的病要是不投奔其他国家,亲自去寻找对症的药物,怎么可能痊愈呢?现在你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要是再耽搁下去,一旦撑不住,让为父的可怎么受得了啊?少不得我也会随你而去。现在我们父女俩虽然要远别,但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过要是你能把病治好,找机会给我寄封信来,为父我心里自然也就踏实了。这么看来,远别这一选择,不但不是下策,说不定还能保全我们父女两条命呢。况且天朝可是万邦之首,各国到那里去朝觐的人多得很,说不定日后你就能搭乘邻邦的船只回来看我呀。你这次远去,虽然不能在家侍奉我,但只要你能让我多活几年,这也就是你尽孝的表现了。如今你有了依靠,我们家的宗祧传承也不用担心了。而且你在船上还有大贤的令甥女作伴,我也就更放心了。为父主意已经打定,我的儿,你就听我的话,乖乖地拜大贤为父吧。这次去了天朝,要是你的病能好起来,将来肯定会有好日子过的。”说着,通使就拉着兰音走到唐敖面前,双双跪下叩头,兰音正式认唐敖为义父,随后又拜见了多九公、林之洋以及吕氏等人。通使也与唐敖行了礼,再三恳切地托付唐敖照顾好兰音。

唐敖急忙还礼,诚恳地说道:“您把儿女的大事托付给我,小弟我怎敢不尽心尽力呢!只是我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辜负了您的信任和托付,心里实在是惶恐不安。此去我定会尽快为令爱治疗疾病。只是我们日后回乡的时候,能不能绕路再到贵处,我实在不能确定。至于令爱的婚姻大事,我也会尽心尽力地妥善办理,以此来报答您的信任,还请您不要担忧牵挂。”

这时,只见通使的仆人抬着银子走了过来。通使介绍道:“这里是白银一千两,其中五百两是我的一点心意,略表敬意,另外五百两就作为小女的药费以及日后婚嫁的费用。至于衣服和首饰,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就不劳大贤费心了。”众仆人随后又抬了八只皮箱上来。

唐敖连忙说道:“令爱的衣饰等物品既然您都已经准备好了,自然应该让她带走;但您所赐的银子,我实在不敢接受。而且说到婚嫁的费用,也用不着这么多呀!还是请您带回去吧,这样我才能答应您的请求。”

通使坚持道:“我身边就这么一个女儿,留着这些银子也没什么用。况且我家里还有些薄田,足够维持生活。还望大贤把这些银子收下,我心里才能踏实。”

多九公在一旁劝说道:“通使大人多赠银两,这无非是他疼爱女儿的心意,唐兄你不如暂且收下,将来等小姐婚嫁的时候,把这些银子都拿出来,多给她置办些嫁妆送过去,这样不是更好吗?”

唐敖听了,连连点头,便命来人把银子装入箱内,抬进了后舱。就这样,通使和兰音这对父女洒泪而别。兰音从此称呼吕氏为舅母,称呼婉如为表姐,带着乳母,就和婉如住在一起。

众人收拾妥当后,便开船出发了。多九公说要到后面去看舵,唐敖打趣道:“九公,您那位高徒向来把舵看得很好,您何必亲自去呢?难道您不想看那些字母了吗?”多九公听了,笑着说道:“哎呀,我倒把这事儿给忘了!”于是,唐敖取出那些字母,只见上面写着:

昌○○○○○○○○○○○○○○○○○○○○

茫○○○○○○○○○○○○○○○○○○○○

秧○○○○○○○○○○○○○○○○○○○○

○○○○○○○○○○○○○○○○○○○○

羌○○○○○○○○○○○○○○○○○○○○

商○○○○○○○○○○○○○○○○○○○○

枪○○○○○○○○○○○○○○○○○○○○

良○○○○○○○○○○○○○○○○○○○○

囊○○○○○○○○○○○○○○○○○○○○

杭○○○○○○○○○○○○○○○○○○○○

○○○○○○○○○○○○○○○○○○○○

方○○○○○○○○○○○○○○○○○○○○

○○○○○○○○○○○○○○○○○○○○

姜○○○○○○○○○○○○○○○○○○○○

○○○○○○○○○○○○○○○○○○○○

桑○○○○○○○○○○○○○○○○○○○○

郎○○○○○○○○○○○○○○○○○○○○

康○○○○○○○○○○○○○○○○○○○○

仓○○○○○○○○○○○○○○○○○○○○

昂○○○○○○○○○○○○○○○○○○○○

娘○○○○○○○○○○○○○○○○○○○○

滂○○○○○○○○○○○○○○○○○○○○

香○○○○○○○○○○○○○○○○○○○○

当○○○○○○○○○○○○○○○○○○○○

将○○○○○○○○○○○○○○○○○○○○

汤○○○○○○○○○○○○○○○○○○○○

瓤○○○○○○○○○○○○○○○○○○○○

○○○○○○○○○○○○○○○○○○○○

帮○○○○○○○○○○○○○○○○○○○○

冈○○○○○○○○○○○○○○○○○○○○

臧○○○○○○○○○○○○○○○○○○○○

张真中珠招斋知遮毡专

厢○○○○○○○○○○○○○○○○○○○○

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三人将那写有字母的纸张翻来覆去地端详了许久,却感觉这些字母如同天书一般,没有丝毫头绪,完全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林之洋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说道:“你看他写的这一圈圈的符号,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呢?依我看,大概是他怕咱们学会了音韵之学,故意设下这么个谜团来糊弄咱们的。”唐敖却摇了摇头,认真地分析道:“他身为一国之主,怎么会做出骗人的事呢?在我看来,他写的这‘张、真、中、珠……’这十一个字,里面必定藏着深奥的道理。如果他真的有心骗人,大可以写一堆生僻难懂的字,何必单单写这十一个字呢?这里面肯定有它的缘由。”多九公听了,点头表示赞同,接着提议道:“既然我们弄不明白,何不去问问枝小姐呢?她在这个国家长大,对于音韵方面的知识,想必会有所了解,说不定能给我们指点迷津呢。”

林之洋听了,马上把婉如和兰音叫了出来,向她们详细地询问这些字母的含义。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兰音因为从小体弱多病,虽然读过几年书,但并没有学习过音韵方面的知识。三人听了兰音的回答,顿时感到兴致全无,原本满怀希望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下来,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在一边。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船抵达了智佳国。林之洋忙着上岸去售卖货物,而唐敖和多九公则上岸去寻找雷丸和使君子这两种药材,因为兰音的病需要这两种药来治疗。可是,他们找遍了智佳国,也没有找到这两种药材。后来,他们打听到有邻国的贩货人家可能有,于是费尽了口舌,说了无数好话,还送了不少买药的钱,才终于买到了一料。拿到药材后,他们立刻按照方法进行炮制。

兰音连续三天服用了六剂药,果然打下了许多虫子。随着虫子的排出,她的肚子渐渐消了下去,病也痊愈了。而且,她的食欲大增,饮食恢复正常,身体状况也和正常人一样了。看到兰音的病好了,唐敖心里十分欢喜,他和多九公、林之洋商量道:“通使身边没有其他儿女,兰音这孩子病好了以后,肯定常常思念亲人。好在智佳国离歧舌国不远,我们不如把她送回去,让她和父亲团聚,一家人骨肉团圆,这岂不是一件大好事吗?”多九公和林之洋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兰音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非常高兴。林之洋接着说道:“我们在这里卖货还需要一些时间,依我的想法,干脆先把兰音送回去,之后我们再回到智佳国卖货,这样也不耽误事。”唐敖觉得这个安排很合理,说道:“这样做那就更好了。”于是,他们马上安排开船,送兰音回歧舌国。

然而,船走了几天,刚到歧舌国的交界地带,兰音突然得了霍乱,上吐下泻,呕吐不止。一开始,大家还能照顾她,可随着病情的加重,兰音吐到后来竟然昏迷过去,人事不知,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胡话,病情十分严重。林之洋看着兰音的样子,皱着眉头猜测道:“这个甥女的病,依我看,只怕是离乡病。”唐敖听了,一脸疑惑地问道:“什么是离乡病呢?”林之洋解释道:“就是一旦得了病,只要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病马上就会好,这种病就叫离乡病。虽然这个怪病的说法是我刚刚编出来的,但是她父亲曾经说过,这个女儿必须投奔外国才能活命,结果到了智佳国,她的病就好了。现在我们送她回来,刚到歧舌国的交界,她就得了这个怪病。从这情形来看,她天生就是个离乡的命,我们何必非要送她回去,白白送了她的性命呢?依我看,我们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说完,林之洋立刻命令水手掉转船头,再次向智佳国驶去。说来也奇怪,船刚驶出歧舌国的交界,兰音的病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兰音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虽然心里思念亲人,但也只好暂时收起了这份思念之情。

在船上闲着无事的时候,唐敖又和多九公、林之洋一起研究那些字母。他们仔细揣摩了很久,唐敖突然说道:“古人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我们现在既然不明白这些字母的含义,为什么不把这十一个字读得滚瓜烂熟呢?今天读,明天也读,读得多了,说不定就能品出其中的滋味了。”多九公听了,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唐兄说得很有道理。况且这些字句也不多,我们又正好闲着,借此机会也可以打发时间。那就先读上两天,看看会有什么收获。不过,这十一个字必须分成句子来读,这样读起来才顺口。依老夫的想法,第一句分四个字,第二句也分四个字,最后一句三个字,你们觉得这样行不行呢?”林之洋一听,高兴地说道:“句子越短越好,越短越合我的心意,哪怕是两个字一句,我也更喜欢。那就请九公教我几遍,我好照着读。”多九公笑着说道:“第一句是张、真、中、珠,第二句是招、斋、知、遮,第三句是、毡、专。这么明明白白的,还用得着教吗?你呀,真像个小学生一样。”

于是,三人开始读了起来,一直读到夜晚,才各自去休息。林之洋生怕唐敖和多九公学会了,而自己学不会被人笑话,于是把这十一个字高声朗诵,就像念咒语一样,整整读了一夜。

第二天,三人又聚在一起,讨论这些字母的含义,讲了半天,还是弄不明白。多九公说道:“枝小姐不懂得音韵,我想婉如侄女心思灵敏,说不定教她几遍,她就能领会其中的意思,也未可知。”林之洋听了,马上把婉如叫了出来,兰音也跟着一起出来了。唐敖把事情的缘由跟她们说了一遍。婉如听了后,把“张、真、中、珠”读了两遍,然后拿着那张写有字母的纸,和兰音一起看了很久。突然,兰音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寄父,您看上面第六行的‘商’字,如果按照张、真、中、珠的读音规律来读,那不就是商、申、桩、书吗?”唐敖和多九公听了,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兰音的意思。林之洋却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句商、申、桩、书,我仔细听了听,还真有点意思。甥女,你怎么会想到这四个字呢?难道你以前见过韵书吗?”兰音摇了摇头,说道:“甥女我从来没见过韵书,可能是连日来听舅舅时常读这些字,听得多了,耳朵都听熟了,不知不觉就说出了这四个字,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说出这一句。”

多九公接着问道:“请教小姐,如果按照张、真、中、珠的读法,那个‘香’字应该怎么读呢?”兰音刚要回答,林之洋就抢先说道:“依我看,是香、欣、胸、虚。”兰音听了,点头说道:“舅舅说得对。”唐敖笑着说道:“九公,您就别再问了。俗话说‘熟能生巧’,舅兄昨天读了一夜,不仅他自己品出了其中的味道,就连寄女也听会了,所以才能随问随答,毫不费力。我们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有再下功夫去读,读得熟练了,自然也就会了。”多九公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他们又读了好一会儿。突然,唐敖像是想到了什么,点了点头,兴奋地说道:“现在我也有点明白其中的意思了。”林之洋一听,马上说道:“妹夫,你真的领会了?那我考考你:如果按照张、真、中、珠的读法,‘冈’字应该怎么读呢?”唐敖自信地回答道:“那自然是冈、根、公、孤了。”林之洋又问道:“那‘秧’字呢?”婉如在一旁接着回答道:“秧、因、雍、淤。”多九公听了他们的回答,皱着眉头,望着他们发愣,想了很久,突然冷笑着说道:“老夫明白了!你们在歧舌国的时候,不知道用什么办法骗到了一部韵书,然后在夜里偷偷地读熟了,现在却来捉弄老夫。这可不行!快把韵书拿出来让我看看。”林之洋急忙解释道:“我们什么时候见过什么韵书了?要是骗了九公,就让我日后遇到黑女,也像你们那样受罪。”多九公疑惑地说道:“既然没有韵书,那为什么你们说的我都听不懂呢?”唐敖认真地说道:“其实真的没有韵书,我们怎么敢欺骗您呢?现在就算跟您解释,您也不会相信。如果要让我讲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一时也讲不出来。九公您只有再把这张、真、中、珠读上半天,把舌尖练得熟练了,体会到了其中的韵味,到那时您就会知道我们不是在捉弄您了。”多九公没办法,只好又高声朗诵起来。

读了一会儿,婉如突然问道:“请问姑夫:如果按照张、真、中、珠的读法,不知道‘方’字应该怎么读呢?”唐敖刚要回答,话还没说完,多九公就抢着说道:“那自然是方、分、风、夫了。”唐敖听了,兴奋地拍手笑道:“现在九公您可明白了吧!这方、分、风、夫四个字,难道九公您也是从什么韵书里看到的吗?”多九公听了,不禁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把这些字读熟了,真的会有这么多好处。”于是,大家又互相问了几句,都能对答如流。

林之洋好奇地问道:“我们只读了张、真、中、珠这十一个字,怎么突然就生出了这么多的读法和规律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唐敖思考了一下,说道:“在我看来,就像五声里的通、同、桶、痛、秃之类的字,只要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其他的字就可以按照这个规律类推。今天我们糊里糊涂地把字母学会了,已经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了;寄女和侄女并没有专门学习,竟然也能听着学会,这更是奇上加奇。而且,真正学习的人还没完全学会,在一旁旁听的人却先学会了。要不是寄女点破了其中的关键,只怕我们还在胡乱猜测呢!但是,张、真、中、珠这十一个字下面,还有许多小字,不知道这些小字又有什么作用呢?”

兰音听了,认真地分析道:“依女儿看来,下面的那些小字,大概都是反切。就像‘张鸥’这两个字,快速地从口中呼出,再仔细地从耳朵里听,就能听出是个‘周’字。又比如‘珠汪’这两个字,快速呼出,听出来就是个‘庄’字。下面的其他字,按照周、庄这两个音来推断,无非也是同母的字,想来肯定是有其用途的。”唐敖听了,有些疑惑地说道:“我们读熟了上面那段,已经学会了字母,为什么还要加上下面这段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多九公想了想,解释道:“老夫听说最近有‘空谷传声’的说法,大概下面这段就是为了这个而设置的;如果不这样,里面就会缺少很多声音,又怎么能完整地传达音韵呢?”

唐敖听了兰音的话,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我因为寄女说‘珠汪’是个‘庄’字,忽然想到上面的‘珠洼’二字,如果按照‘珠汪’的例子来推断,那不就是‘挝’字吗?”兰音听了,点头说道:“寄父说得对。”林之洋也兴奋地说道:“这么说来,‘珠翁’二字就是个‘中’字。原来我也懂得反切了!妹夫,我拍这个‘空谷传声’,里面还有个典故呢,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说完,林之洋用手拍了十二拍,稍微停顿了一下,又拍了一拍,过了一会儿,再拍了四拍。唐敖和多九公听了,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他的意思。婉如却在一旁说道:“爹爹拍的,大概是个‘放’字。”林之洋听了,高兴得眉开眼笑,不住地点头,说道:“将来再到黑齿国,如果遇到国母再考才女,我把女儿送去,说不定能拿个状元回来呢!”唐敖好奇地问道:“请教侄女,你怎么知道是个‘放’字呢?”婉如解释道:“爹爹先拍了十二拍,按照单字顺数就是第十二行,又拍了一拍,就是第十二行的第一个字。”唐敖又问道:“既然是第十二行的第一个字,那应该是‘方’字呀,怎么会是‘放’字呢?”婉如接着说道:“虽然是‘方’字,但是里面包含了方、房、仿、放、佛,阴、阳、上、去、入五声。所以第三次又拍了四拍,才归到去声的‘放’字。”林之洋听了,说道:“你们先别忙着说,我的这个典故还没拍完呢。”于是,他又拍了十一拍,接着拍了七拍,最后拍了四拍。唐敖想了想,说道:“按照侄女说的方法来推断,这是个‘屁’字。”多九公好奇地问道:“林兄,这是什么典故呀?”林之洋笑着说道:“这是当年吃了朱草,浊气下降的典故。”多九公听了,皱着眉头说道:“两位侄女都在这里,你不该说这种玩笑话。而且音韵这门学问,也是很有讲究的,你把‘屁’和学问混在一起说,岂不是有点亵渎了这门学问吗?”林之洋却不以为然地说道:“要是说把‘屁’和学问混在一起就算亵渎,只怕还不止我一个人呢!”唐敖感慨地说道:“怪不得古人说韵学是天籁之音,果然说得没错。今天小弟学会了反切,也算是在歧舌国的辛苦没有白费。”林之洋得意地说道:“日后到了黑齿国,再和那些黑女谈论音韵,她们也不敢再说我们是‘问道于盲’了。”唐敖接着说道:“之前在巫咸国的时候,九公曾经说要把祖传的秘方刊刻出来,用来济世救人,我当时就说‘人有善念,天必从之’。果然,到了歧舌国,就遇到了世子和王后的病症,我们不仅因此学会了字母,九公还发了一笔财。可见,人要是心存善念,不知不觉地就会有很多好事降临。”

这一天,他们的船到达了智佳国。当时正好是中秋佳节,众水手都想饮酒过节,于是把船早早地停泊在岸边。唐敖因为觉得智佳国的风景和语言都和君子国有些相似,便约了多九公和林之洋一起上岸,想要看看智佳国是如何过节的,感受一下当地的节日氛围。同时,他又听说智佳国的人向来精通筹算之术,便想借此机会去寻访一下筹算的来历。

没过多久,他们就进了城。刚进城,就听到爆竹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集市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人们来来往往,有的在挑选商品,有的在讨价还价,人声鼎沸,充满了节日的热闹气息。林之洋看着这些花灯,惊讶地说道:“看这里的花灯,倒有点像我们家乡的元宵节了。”多九公也觉得很奇怪,说道:“确实有点奇怪,这和我们那里的风俗不太一样。”于是,他们找人询问其中的缘由。原来,智佳国的风俗是因为正月的时候天气非常寒冷,过年也没什么乐趣,而八月天高气爽,不冷不热,更适合过年,所以他们把八月初一日定为元旦,把中秋改为上元节。现在正是他们的元宵佳节,所以才会如此热闹。

三人一边欣赏着花灯,一边打听那些精通筹算的人。他们问了很多人,找了很多地方,虽然遇到了几个懂一些筹算的人,但也只是略知大概,并不精通。后来,他们听说有一个姓米的人,对筹算之术非常精通。于是,他们满怀希望地去寻访这个姓米的人。可是,等他们到了米家才知道,这个人已经在上年中秋的时候,带着女儿米兰芬前往中原投奔亲戚去了。

他们有些失望,但并没有放弃,又到四处去打听。找了很久,忽然看到一家门口贴着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春社候教”。唐敖看到后,眼睛一亮,高兴地说道:“没想到这里竟然有灯谜。我们何不走进去看看呢?说不定机缘巧合,能遇到精通筹算的人呢。”多九公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道:“好啊,

唐敖心中好奇,便向多九公问道:“九公,之前在途中我们见到那些眼睛长在手掌之上的人,他们所在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呢?”多九公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是深目国。”唐敖听到这个答案后,灵机一动,随即抬高声音,朝着灯谜的主人问道:“请教主人,‘分明眼底人千里’,打一个国名,是不是深目国呢?”那老者微微点头,面带微笑地说道:“老丈你猜得正是。”说着,便将准备好的赠物送了过来。旁边围观的众人见状,纷纷齐声称赞:“用‘千里’来描绘‘深’字,这构思实在是巧妙绝伦,堪称一绝。不仅灯谜制作得精妙,老丈的猜测也是准确无误,真是做的也好,猜的也好啊!”

这时,林之洋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疑惑地向多九公问道:“九公,我听人常把女儿称作‘千金’,这么说来,‘千金’指的就是女儿吧?”多九公连连点头,肯定了林之洋的说法。林之洋得到确认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边墙上贴着的‘千金之子’,打一个国名,是不是女儿国呢?我去问问他。”林之洋说话嗓门本就大,他的这番话早被那位老者听到了。老者连忙回应道:“小哥你猜得正是。”唐敖在一旁也不禁赞叹道:“这个灯谜里‘儿’字的运用,倒真是别出心裁,十分有趣。”

林之洋意犹未尽,接着说道:“那‘永赐难老’打一个国名……”他的话还没说完,老者便微笑着打断道:“此间所贴的纸条上,只有‘永锡难老’,并没有‘永赐难老’哦。”林之洋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赶忙改口道:“我说错了。那‘永锡难老’,是不是不死国呢?还有上面画的那只螃蟹,是不是无肠国呢?”老者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随即将相应的赠物送了过来。

林之洋摸了摸脑袋,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我满肚子的诗书,还有许多关于‘老子’‘少子’的知识,无奈我这记性不好,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了。”这时,旁边一位老翁好奇地问道:“请教小哥,你说的这部《少子》是本什么书名呀?”唐敖听到老翁的询问,心中不禁暗暗着急,担心林之洋说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林之洋自信满满地答道:“你问‘少子’吗?就是‘张真中珠’。”老翁更加疑惑了,追问道:“请教小哥,那什么是‘张真中珠’呢?”林之洋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我跟你说,这个‘张真中珠’,就是那个‘方分风夫’。”老翁被弄得一头雾水,继续问道:“请问‘方分风夫’又是什么意思呢?”林之洋毫不犹豫地说道:“‘方分风夫’便是‘冈根公孤’。”老翁听了,忍不住笑道:“尊兄你这突然说起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这可比猜灯谜还让人难以捉摸呢。与其和你闲聊这些,倒不如继续猜灯谜了。” 后事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剑道第一魔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修神外传仙界篇 绝品桃花命 我在异世封神 苍海皓云 假面骑士之赤魂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夺嫡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宋歌声声慢 大唐钓鱼人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九霄魂录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纨绔世子的一生 烛影迷局 皇子无双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天命储君扫天下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