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峰来了兴致,他右手拿起一只小杯,仔细欣赏。
这是一对松石绿釉杯,小巧精致,杯身边鼓,撇口斜腹,圈足。
外壁施松石绿釉,淡雅匀净,内壁洁白如玉。
楚峰看完釉色,然后将杯子翻转,看了一下底足。
底款写着:“大清雍正年制”双线框楷书款。
楚峰看完后,摇了摇头,问道:“晚棠,这对杯子你如何得来的?”
宋晚棠如实说道:“这个是我朋友从高卢国带回来送我的。”
“哦,这样啊。”楚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松石绿釉,也被称为秋葵绿釉。
因为雍正皇帝很喜欢宋瓷的静雅素净。
松石绿釉瓷器便是这一时期创烧的。
这种松石绿釉都是供宫廷使用的。
能成对出现,并且保存这么完整,连细小的划痕都没有,这几乎不可能。”
宋晚棠见楚峰皱眉,心里一沉:“你是说,这对杯子是仿品?”
楚峰笑着点了点头:“聪明,的确!这是一对仿品。你朋友可能被人忽悠了。”
宋晚棠听完,略显惊讶:“这样啊,可是我朋友当时请专家鉴定过了。”
“怎么鉴定的?”楚峰挑眉,这个专家只要一上手,肯定能看出端倪。
宋晚棠回忆道:“她通过手机,直播连线一个鉴宝专家,远程给鉴定的。专家看完说,底款和器型都很符合雍正时期的特征,没有什么大问题,放心买!”
楚峰听完,忍不住笑道:“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个专家看走眼了,不过这也不怪专家。
这对杯子光靠视频鉴定,条件太局限。”
“哦,怎么说?”宋晚棠不解。
楚峰指着杯子解释道:“第一,这松石绿釉是纯色釉,手机光线下真假难分,连我都得上手才能确定。
第二,这底款的确没问题,后接的老胎。
还有人总认为国外没假货,造假者就爱利用这心理,将仿制的瓷器运到国外。
最后这些赝品瓷器被国人当成真品,回流到华夏。”
楚峰这样的例子见多了。
宋晚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还有点疑惑。
“听不太懂吧?那我给变个魔术。”楚峰神秘一笑。
“好啊!”宋晚棠兴趣盎然。
楚峰从身旁一侧抽出一张四方的餐巾纸。
他拿着餐巾擦拭了这一对杯子。
然后,楚峰又给玻璃酒杯倒了半杯水。
之后,楚峰将刚才擦拭过杯子的餐巾纸丢进了水杯里。
“这是做什么?”宋晚棠不解。
“看好了,马上就有效果。”楚峰卖了个关子,眼神盯着水杯。
纸巾刚进水杯,不到几秒,水杯里的水就快速地变成了粉红色。
“这……水怎么变颜色了?”宋晚棠目瞪口呆。
楚峰淡定回道:“这是新仿的瓷器,为了去掉瓷器釉面的贼光,便刷了一层化学药水。你看这粉红,就是药水残留的颜色。”
“原来是这样!”宋晚棠涨了知识。
“我还断定这瓷器是冷接底的。”楚峰继续说道。
“冷接底?”宋晚棠好奇,“啥意思?”
楚峰指着杯底说:“冷接是用特殊胶水将杯身和底足粘上。
热接是老胎底和新杯身一起回炉烧,这样底款会有缩釉和晕散模糊的痕迹。
这杯子底足没动过,所以是冷接。”
宋晚棠追问:“怎么证明?要砸开吗?”
“不需要那么粗暴,有其他方法。”
说着,楚峰朝服务员喊道:“麻烦拿壶开水来。”
服务员很快端来一壶滚烫的开水。
楚峰接过,直接把一个杯子放进水壶里。
宋晚棠围了上来,目不转睛地看。
片刻,便看到神奇一幕。
杯子突然“咔”一声轻响,胎底和杯身竟然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