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首页 >> 华夏风云人物传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大明第一搅屎棍 衣冠不南渡 抗战之血怒军团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暄和皇贵妃传 
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 华夏风云人物传全文阅读 - 华夏风云人物传txt下载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章 东汉中后期戚宦争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汉,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的王朝,自光武帝刘秀以非凡的谋略与勇气,结束了新朝末年的乱世,建立起东汉政权,开启光武中兴后,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明章二帝时期,延续了这一繁荣稳定的局面,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百姓生活相对安定。然而,历史的轨迹往往充满了变数。进入中期,东汉王朝如同被卷入了一场无尽的权力旋涡,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乱象,如同一场致命的瘟疫,逐渐侵蚀着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根基。

汉和帝刘肇即位时,仅仅是个十岁的孩童,稚嫩的肩膀根本无法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于是,朝政大权顺理成章地落入了他的养母窦太后手中。窦太后临朝称制后,窦氏一族瞬间飞黄腾达,权倾朝野。窦太后的兄长窦宪,更是被任命为大将军,成为朝廷中权势滔天的人物。

窦宪生长在显赫的窦氏家族,自幼便被权力的光环所笼罩,这使他的性格中充满了骄横与自负,对权力的渴望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权力的贪婪,将窦氏子弟大量安插在朝廷的各个关键职位上,从中央的决策中枢到地方的重要衙门,都布满了他的亲信,彻底掌控了朝政的方方面面。

窦宪掌权后,行事肆无忌惮,完全无视朝廷的法度。他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任何人只要稍有忤逆他的意思,便会被他视为眼中钉,遭到残酷的报复。都乡侯刘畅进京吊唁章帝时,因与窦太后频繁接触,引起了窦宪的猜忌。在窦宪扭曲的心理作用下,他认定刘畅意图染指权力,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竟然派人将刘畅刺杀于京城,还妄图通过嫁祸他人来逃脱罪责。事情败露后,窦太后勃然大怒,将窦宪囚禁于宫内。但窦宪为了赎罪,主动请求出击匈奴,试图以战功来换取自由和继续掌权的机会。窦太后权衡利弊后,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窦宪率领大军出征,在稽落山一战中,大破匈奴,一路追击至私渠比鞮海,斩获颇丰。此役过后,窦宪威名远扬,他的权势也愈发如日中天。他不仅牢牢掌控了朝廷的军事大权,还对朝政指手画脚,皇帝的诏令都要先经过他的同意才能颁布。朝堂之上,大臣们大多敢怒而不敢言,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生命和仕途都如风中残烛般飘摇不定。窦宪在权力的诱惑下,内心逐渐被欲望彻底吞噬,他沉醉于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感觉,变得愈发肆无忌惮,全然不顾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

随着和帝逐渐长大成人,他对窦宪的专权跋扈愈发感到不满和愤怒。窦宪的种种行径,让和帝深切地感受到皇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和帝虽贵为天子,却处处受到窦宪的掣肘,一举一动都被窦宪的势力所监视和限制,心中的愤懑与屈辱如同不断堆积的干柴,越烧越旺。然而,窦宪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耳目众多,和帝想要夺回权力,可谓难如登天。和帝深知,要扳倒窦宪这棵参天大树,必须依靠自己的心腹。可是,在窦宪的严密监视下,和帝身边的大臣大多与窦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畏惧窦宪的权势,或是被窦氏的利益所拉拢,真正能让和帝信任的人少之又少,近乎于无。

在和帝苦苦思索对策、四处寻觅可靠帮手时,他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宦官。宦官郑众,为人机敏聪慧,心思缜密,对皇帝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和帝平日里与郑众相处,通过点点滴滴的细节,深知他的为人和忠诚。于是,和帝下定决心,与郑众密谋铲除窦宪。郑众得知皇帝的意图后,心中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这是关乎天下社稷和皇帝尊严的大事,稍有差池,便可能万劫不复。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向和帝表示,愿肝脑涂地,以死效命,助皇帝夺回大权,重振朝纲。

为了不打草惊蛇,和帝与郑众小心翼翼地谋划着每一个细节。他们深知,窦宪手握重兵,麾下猛将如云,一旦行动失败,等待他们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于是,他们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耐心地等待着最佳时机。终于,窦宪出征匈奴归来,和帝敏锐地察觉到,时机已到。他先是不动声色地将窦宪的党羽一一调离京城,分散他们的力量,削弱窦宪的势力根基。然后,在窦宪进宫朝见的那一刻,和帝果断下令关闭宫门,以雷霆之势将窦宪的亲信全部逮捕。窦宪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此时他已孤立无援,身边的亲信被一网打尽,手中的兵权也已被巧妙化解,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和帝成功铲除了窦宪及其党羽,夺回了朝政大权。在这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权力斗争中,宦官郑众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首功之臣。和帝为了表彰郑众的功绩,封他为鄛乡侯,食邑千五百户。从此,宦官这个特殊的群体,开始在东汉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逐渐参与到朝政的核心决策中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然而,和帝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他铲除了外戚势力这头猛虎,却又在不经意间为宦官专权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郑众得势后,起初还能保持低调与谨慎,但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他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他不像窦宪那样飞扬跋扈、肆无忌惮,但也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广收贿赂,只要有人送上足够的钱财珍宝,他便会在朝堂上为其美言几句,或是为其谋取一官半职。他还结党营私,与一些趋炎附势的官员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新的腐败势力,朝堂之上渐渐又被一股污浊的风气所笼罩。

和帝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七岁。他的突然离世,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东汉王朝再次陷入了混乱的旋涡。和帝的皇后邓绥,在慌乱之中立出生仅百日的刘隆为帝,是为殇帝。殇帝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根本无法理政,朝政大权自然又落入了邓太后手中。然而,命运似乎故意捉弄这个王朝,殇帝在位仅八个月便夭折了,这让本就动荡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邓太后无奈之下,又立和帝的侄子刘祜为帝,是为安帝。邓太后继续临朝称制,邓氏一族再度崛起,成为朝堂上的主导力量。

邓太后出身名门,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人还算贤明。她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朝政,试图挽救这个逐渐走向衰落的王朝。她重用有才能的大臣,如张禹、徐防等人,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他们的辅佐下,朝廷在她的统治下还算安稳,暂时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然而,邓太后毕竟是女性,在那个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她的执政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非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邓氏家族的权势越来越大,他们在朝廷中占据了众多重要职位,财富也不断积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嫉妒。一些大臣认为邓氏家族权力过大,威胁到了皇权和朝廷的稳定,开始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推翻邓氏的统治。

邓太后去世后,安帝亲政。安帝对邓氏家族的专权早已心怀不满,多年来在邓太后的阴影下,他虽贵为天子,却处处受限,心中的压抑与怨恨早已达到了顶点。他亲政后,立刻对邓氏家族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他将邓氏家族的成员纷纷贬黜,昔日的高官显贵们一夜之间失去了权势和地位,有的甚至被处死,邓氏家族瞬间土崩瓦解,曾经的辉煌如过眼云烟,消散得无影无踪。而安帝的乳母王圣、宦官李闰、江京等人则趁机崛起,他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迅速填补了权力的真空,成为朝廷中的新贵。

王圣仗着自己是安帝的乳母,自认为有养育之恩,便在宫中横行霸道,目中无人,无人敢轻易招惹。李闰、江京等宦官则与王圣狼狈为奸,相互勾结,他们把持朝政,将朝廷当成了自己的私人领地,卖官鬻爵,只要有钱,便能买到官职,全然不顾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福祉。他们排斥异己,对朝中正直的大臣进行残酷迫害,将那些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的人一一排挤出去,使得朝廷变得乌烟瘴气,正义之声被彻底压制,整个朝堂充满了腐朽与堕落的气息。他们的贪婪和腐败使得国家财政日益紧张,百姓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不断增加赋税,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民间反抗的声音此起彼伏。

安帝的皇后阎姬,也是一个野心勃勃、不甘寂寞的女人。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与王圣、李闰等人紧密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庞大的利益集团。阎姬嫉妒心极强,她见安帝宠爱宫人李氏,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无法遏制。在嫉妒和权力欲望的驱使下,她派人将李氏毒死,手段残忍而又冷酷。李氏所生的儿子刘保,被立为太子。阎姬担心刘保长大后会为其母报仇,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与王圣、江京等人合谋,编造各种罪名,诬陷刘保,最终成功将他废为济阴王。

安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内忧外患不断,犹如一艘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破船。国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洪水、旱灾、蝗灾接连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农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百姓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武器,反抗朝廷的统治。国外,边疆战事吃紧,匈奴、羌人等少数民族不断侵扰边境,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安帝却沉迷于享乐,对朝政不闻不问,整日花天酒地,将国家大事都交给王圣、李闰等人处理。在他们的黑暗统治下,东汉王朝的局势愈发危急,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安帝驾崩后,阎姬为了继续掌控朝政,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秘不发丧。她与阎显等人商议,立北乡侯刘懿为帝。刘懿在位仅七个月便病逝了,命运似乎一直在捉弄这个王朝。此时,宦官孙程等人抓住时机,发动政变,他们经过周密的谋划,联络了一批对阎氏集团不满的宫廷卫士。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孙程等人率领着这些忠诚的卫士,迅速控制了宫廷的关键通道和宫门,与阎显等人的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厮杀,孙程等人终于杀死了阎显等人,成功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顺帝。

顺帝即位后,对孙程等宦官感恩戴德,认为他们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是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大功臣。于是,他将孙程等宦官全部封为侯,史称“十九侯”。从此,宦官的权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孙程等人在朝廷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他们干预朝政,操纵官员的任免,官员的升迁贬黜全凭他们的一句话。他们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有时甚至对皇帝颐指气使,皇帝在他们眼中,仿佛只是一个傀儡,一个可以随意摆布的工具。他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生活奢侈糜烂,修建豪华的府邸,豢养大量的奴仆,与外戚专权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垄断商业贸易,操纵物价,使得民间经济陷入了混乱,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顺帝的皇后梁妠,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梁商是朝中的大将军,家族势力庞大。梁妠为人端庄贤淑,知书达理,深得顺帝的宠爱。然而,梁商却野心勃勃,他并不满足于家族现有的地位和权势,而是利用女儿的地位,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梁商在朝中广结党羽,他以利益为诱饵,拉拢了一大批官员,将梁氏家族的成员纷纷安插在重要职位上,上至中央的核心部门,下至地方的关键岗位,都有梁氏族人的身影。他还与宦官张逵等人勾结,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掌控朝政,实现自己的野心。梁商表面上谦虚谨慎,礼贤下士,对人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实际上却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渴望成为东汉王朝真正的主宰者。

张逵等人虽然与梁商勾结,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张逵等人担心梁商的势力过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在权力的诱惑下,他们的联盟变得脆弱不堪。于是,张逵等人密谋除掉梁商,企图重新夺回权力的主导权。他们向顺帝诬告梁商谋反,编造了一系列看似合理的证据,试图让顺帝相信他们的谎言。顺帝起初并不相信,但在张逵等人的一再劝说和蛊惑下,他开始对梁商产生了怀疑。毕竟,梁商的势力已经如此庞大,让任何一个皇帝都会感到不安。

梁商得知张逵等人的阴谋后,十分惊恐。他深知,一旦顺帝相信了张逵等人的话,自己和整个梁氏家族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多年来的努力和积累都将化为泡影。于是,梁商决定先发制人。他联合宦官曹腾、孟贲等人,向顺帝揭露了张逵等人的阴谋。他详细地向顺帝讲述了张逵等人的计划和背后的动机,拿出了确凿的证据。顺帝得知真相后,大怒,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张逵等人蒙骗,差点错杀忠臣。于是,顺帝下令将张逵等人全部处死,以平息这场风波。

经过这场风波,梁商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他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成为了实际上的掌权者。顺帝对梁商也愈发信任,将朝政大权都交给了他处理。梁商的野心得到了进一步的膨胀,他开始更加明目张胆地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压异己。他的儿子梁冀,在他的影响下,也逐渐成长为一个野心勃勃、飞扬跋扈的人。梁冀自幼便生活在权力的中心,享受着荣华富贵,他对权力的渴望比任何人都要强烈。他在父亲的庇护下,逐渐掌握了朝廷的部分权力,开始为所欲为。

顺帝驾崩后,梁妠和梁商立年仅两岁的刘炳为帝,是为冲帝。冲帝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根本无法理政,朝政大权自然又落入了梁氏兄妹手中。然而,命运再次对这个王朝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冲帝在位仅半年便夭折了。梁氏兄妹又立八岁的刘缵为帝,是为质帝。质帝虽然年幼,但却十分聪明伶俐,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他对梁冀的专权跋扈十分不满,在他小小的心中,已经对这种黑暗的政治局面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一次,在朝堂上,质帝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这句话虽然出自一个孩子之口,但却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了梁冀的要害。梁冀听后,又惊又怒,他没想到一个孩子竟然如此大胆,敢公然指责自己。他担心质帝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威胁到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于是便在心中萌生了一个恶毒的计划。他派人在质帝的食物中下毒,将质帝毒死,手段残忍至极,令人发指。

质帝死后,梁冀为了继续掌控朝政,满足自己无尽的权力欲望,立十五岁的刘志为帝,是为桓帝。桓帝即位后,梁冀的权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被封为大将军,食邑三万户,位在三公之上,成为了朝廷中真正的无冕之王。梁冀在朝中独断专行,飞扬跋扈,他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荣辱,官员们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生活奢侈糜烂,他修建的府第,规模宏大,豪华无比,堪比皇宫。府中的奇珍异宝堆积如山,他还广纳美女,蓄养歌姬,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的府邸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还有专门的狩猎场和跑马场,供他娱乐消遣。为了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梁冀不断加大对百姓的搜刮力度,导致民间经济崩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他的怨恨达到了极点。

梁冀的专权跋扈,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强烈不满。许多正直的大臣纷纷上书弹劾梁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揭露梁冀的罪行,希望能够引起桓帝的重视,严惩梁冀,还朝廷一个清明。然而,梁冀在朝中势力庞大,他的党羽遍布各个角落,这些弹劾的奏章往往还没到桓帝手中,就被梁冀的人截获。那些敢于弹劾梁冀的大臣,也都遭到了梁冀的残酷迫害,有的被罢官免职,有的被流放边疆,有的甚至被杀害。李固、杜乔等大臣,为了维护朝廷的正义,与梁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们多次上书桓帝,言辞恳切地历数梁冀的累累罪行,从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到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恳请桓帝能为江山社稷着想,严惩梁冀。然而,这些奏章无一例外石沉大海,反倒招来梁冀的疯狂报复。李固先是被罢官,后又被诬陷下狱,含冤而死;杜乔也未能幸免,被梁冀派人监视,最终在绝望中自尽。

面对梁冀的种种恶行,桓帝虽心中愤恨难平,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他深知梁冀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自己便会性命不保。但仇恨的种子已在桓帝心中种下,他一面在梁冀面前继续伪装成懦弱无能的模样,一面暗中观察,等待时机。

终于,桓帝与单超、具瑗等五位宦官秘密谋划,趁梁冀稍有松懈之时,发动宫廷政变。桓帝亲自率领御林军,迅速包围了梁冀的府邸,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梁冀见大势已去,自知罪孽深重,与妻子孙寿一同自杀。

梁冀倒台后,被抄没的家产竟达三十多亿钱,相当于全国半年的租税收入,足见其贪腐之巨。经此一役,外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然而,桓帝却因倚重宦官,使得宦官权力急剧膨胀,东汉王朝又陷入了宦官专权的泥沼,政治愈发黑暗,社会矛盾愈发尖锐,离王朝的覆灭也越来越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我在大唐做战神 wtw1974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斩天剑】 动漫之后宫之旅 不是吧君子也防 独裁者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极品皇太子 
最近更新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汉水东流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大宋河山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 华夏风云人物传txt下载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 - 华夏风云人物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