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首页 >> 华夏风云人物传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的侯门悍妻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东汉末年烽火路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非洲创业实录 奋斗在五代幽州 
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 华夏风云人物传全文阅读 - 华夏风云人物传txt下载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章 司马迁着史记成史家绝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西汉天汉三年,酷热难耐的长安城中,未央宫的琉璃瓦在日光的灼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宫殿巍峨耸立,飞檐斗拱间彰显着大汉的威严与荣耀,然而,这看似坚不可摧的宫殿,却也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与朝堂的波谲云诡。

在长安的一隅,有一座略显陈旧的小院,院墙的青砖在岁月的侵蚀下斑驳陆离。院中的老槐树,枝叶繁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枝叶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语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里,便是司马迁的家。司马迁从朝堂归来,脚步沉重如灌了铅,满心的愤懑与无奈。他刚刚在朝堂上听闻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消息,那一刻,整个朝堂仿佛被点燃了火药桶,众人皆对李陵口诛笔伐,言辞激烈,恨不得将李陵千刀万剐。而唯有他,像是置身于这汹涌浪潮之外,内心的声音促使他站出来,为李陵辩解。

司马迁出身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备受尊崇的太史令。司马谈对史学有着极高的造诣和满腔的热爱,在他的书房中,堆满了从古至今的各类史书,那些泛黄的竹简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司马迁自幼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得近乎痴迷的兴趣。他十岁时便能熟练诵读《左传》《国语》等经典史书,书中那些古老的故事,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的脑海中徐徐展开,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神秘大门,让他沉浸其中,如痴如醉,无法自拔。

年少的司马迁,常常坐在父亲身旁,仰望着父亲那饱经沧桑却又充满智慧的脸庞,听他讲述三皇五帝的传说。那些传说中,黄帝战蚩尤,逐鹿中原,部落间的厮杀震天动地,黄帝的英明神武、蚩尤的勇猛凶悍,都在父亲的讲述中活灵活现。还有夏商周的兴衰,夏朝的建立,开启了华夏世袭制的先河;商朝的繁荣,青铜文化的灿烂辉煌;周朝的分封,诸侯林立,礼乐制度的兴起与传承。春秋战国的纷争更是让司马迁心潮澎湃,百家争鸣,诸子的思想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那个动荡的时代,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战争的硝烟弥漫,英雄豪杰辈出。每当此时,司马迁的眼中便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心中暗暗立下志向,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史官,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世间的风云变幻,传承历史的火种,让后人能透过文字,看到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随着年龄的增长,司马迁的学识愈发渊博,他对世界的渴望也愈发强烈。二十岁时,他毅然踏上了漫长的游历生涯。他背上行囊,告别了熟悉的长安,踏上了前往东南的道路。一路上,山川壮丽,景色如画,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异,都让他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在会稽,他沿着古老的河道,探寻大禹治水的遗迹。那滔滔的江水,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大禹率领民众,不畏艰险,疏通河道,与洪水殊死搏斗的场景。他站在江边,闭上眼睛,耳边似乎传来了远古的号子声,那是民众齐心协力与自然抗争的呐喊,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对大禹的崇敬之情。在曲阜,他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瞻仰孔子的故居。他看到了孔子讲学的杏坛,那朴素的讲台,仿佛还留存着孔子的气息。他想象着当年孔子在这里,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那谆谆教诲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他的心田。他还前往孟尝君的封地,深入民间,了解孟尝君礼贤下士的故事。那些门客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报答孟尝君的知遇之恩,不惜肝脑涂地,他们的侠义精神让司马迁深深敬佩,也让他对人性中的忠诚与感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些游历,不仅丰富了司马迁的见识,更让他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不再仅仅从书本上认识历史,而是亲身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鲜活。他深知,历史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记载,更是无数人的生命历程和情感交织而成的长卷,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有着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游历归来后,司马迁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成为了汉武帝的郎中。这一职位,让他有机会跟随汉武帝四处巡游,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他目睹了大汉的辽阔疆域,领略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也见证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如暴风雨般突如其来。

天汉二年,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征匈奴,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李陵深知任务艰巨,但他毫不畏惧,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与匈奴主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持续了数日,李陵的部队奋勇抵抗,以少敌多,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但最终,因寡不敌众,且没有后援,李陵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朝堂震惊,汉武帝大怒,他的威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群臣纷纷指责李陵的叛国行为,言辞之激烈,仿佛要将李陵从历史中抹去。

司马迁与李陵并无深交,但他深知李陵的为人。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继承了李家的英勇与气节。在司马迁看来,李陵此次兵败,实在是因为寡不敌众,且没有后援。他的投降,或许只是权宜之计,日后必定会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怀着这样的想法,司马迁在朝堂上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从李陵的为人、战斗的过程,到他对汉朝的忠诚,一一阐述,希望汉武帝能够冷静看待此事,不要轻易给李陵定罪。然而,他的这番话,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愤怒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为李陵开脱,是对他权威的公然挑战,是对大汉威严的亵渎。

盛怒之下的汉武帝,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阴暗潮湿的牢房里,腐臭的稻草硌在身下,老鼠在角落里窜动。狱卒的皮鞭带着风声落下,每一下都似要将他的灵魂抽离。饥饿与寒冷,如同两个如影随形的恶魔,时刻侵蚀着他的身体。但这些身体上的痛苦,远不及他心中的悲愤。他不明白,自己只是说出了心中的真相,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他望着牢房的天花板,心中充满了绝望和困惑,那曾经的理想和抱负,在这一刻,仿佛变得遥不可及。

不久后,又传来李陵为匈奴练兵的消息。汉武帝更加愤怒,他的怒火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不可遏制。他下令处死了李陵的全家,司马迁也因此被牵连,被判了死刑。按照汉朝的法律,死刑犯有两种减免刑罚的方法,一是缴纳五十万钱,二是接受宫刑。

司马迁家境贫寒,根本无力拿出如此巨额的钱财。摆在他面前的,只有宫刑这一条路。宫刑,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它不仅意味着身体的残缺,更意味着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司马迁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挣扎之中,他想到了死,一死了之,或许可以摆脱这无尽的痛苦和耻辱。他在黑暗的牢房中,独自徘徊,脚步沉重而凌乱,心中的痛苦如汹涌的潮水般涌来。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亲临终前,紧紧握着他的手,眼中满是期待与嘱托。父亲希望他能够继承家族的事业,完成一部伟大的史书,传承历史的真相。那紧握的双手,那殷切的目光,仿佛还在眼前。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志向,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人物,那些波澜壮阔的事件,都等待着他去记录,去传承。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他的内心。

“不,我不能死!”司马迁在心中呐喊。他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比生命更重要的使命。如果就这样死去,他不仅对不起父亲的嘱托,更对不起那些等待他去书写的历史。为了完成《史记》,他决定忍辱负重,接受宫刑。

受刑后的司马迁,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他的身体变得虚弱不堪,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精神也时常陷入恍惚,那些痛苦的记忆如噩梦般缠绕着他。走在大街上,人们异样的目光如芒在背,那些窃窃私语仿佛是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见人,心中充满了自卑和绝望。他望着镜子中的自己,那残缺的身体,让他感到无比的陌生和痛苦。他的头发凌乱,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司马迁不断在内心剖析自己,思索着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意义。他常常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那些游历中的所见所闻,那些与父亲探讨史学的时光,都成为了他心中的慰藉。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家族的期望,更是对历史、对后人的责任。

然而,每当他翻开那些史书,看到那些古人的事迹,心中便涌起一股力量。他想起了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时,在那狭小阴暗的牢房中,推演《周易》,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融入其中;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之间,粮食断绝,生命受到威胁,却依然坚持着书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屈原被放逐,在荒山野岭中,徘徊彷徨,乃赋《离骚》,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悲愤之情。这些古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鼓舞着司马迁。他告诉自己,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打倒,他要完成《史记》,让后人了解历史的真相。

于是,司马迁开始了艰难的创作历程。他每天早早起床,窗外的天空还泛着鱼肚白,他便坐在书桌前,整理着多年来收集的史料。那些竹简堆满了房间,每一片竹简上,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仔细地翻阅着,对比着,思考着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每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在创作过程中,司马迁秉持着严谨的态度。他遵循着当时史学的春秋笔法,注重微言大义,通过对史实的细致编排和用词的斟酌,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评判。他不偏袒任何一方,不以个人的喜好来评价历史人物。对于汉武帝,他既肯定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如派遣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卫青的沉稳指挥,霍去病的勇猛无畏,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拓展了汉朝的疆域,让大汉的威名远扬;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那漫长的商路,连接了东西方的文明,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他也毫不避讳地记载了汉武帝后期的一些过失,如迷信方术,在皇宫中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百姓苦不堪言;还有那残酷的巫蛊之祸,宫中的阴谋与血腥,使得无数人丧生,太子刘据也被迫自杀,整个宫廷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让大汉的根基受到了动摇。

对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小人物,司马迁也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注。他记载了刺客荆轲的英勇无畏,易水河畔,寒风凛冽,荆轲带着必死的决心,踏上了刺秦的道路,那悲壮的场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虽然刺杀秦王失败,但他的侠义精神却流传千古;他描写了商人吕不韦的精明与野心,吕不韦在赵国的街头,偶遇落魄的秦异人,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从一个商人成为秦国的相国,权倾一时,他的传奇经历让人感叹;他还讲述了神医扁鹊的高超医术,扁鹊周游列国,治病救人,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他都一视同仁,他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描写历史事件时,司马迁更是力求真实。他详细地记载了楚汉相争的全过程,从鸿门宴的惊心动魄,刘邦和项羽在宴席上的明争暗斗,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紧张的气氛仿佛能让人窒息;到垓下之战的悲壮惨烈,项羽的四面楚歌,虞姬的自刎,他的失败与绝望,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他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刘邦的豁达与谋略,项羽的勇猛与刚愎自用。

在创作《项羽本纪》时,司马迁对项羽的情感复杂而深沉。项羽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他的勇猛无人能及,巨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以少胜多,那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让士兵们士气大振,成为了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但他的刚愎自用,不听从谋士的建议,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错失了统一天下的良机,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司马迁在描写项羽时,既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又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他的缺点,让项羽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他通过对项羽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思考。

在创作《李将军列传》时,司马迁对李广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李广一生征战沙场,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的箭术高超,神出鬼没,让匈奴闻风丧胆,被称为“飞将军”。然而,李广命运坎坷,始终未能封侯,最后还含冤自杀。司马迁通过对李广生平事迹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他在收集李广的资料时,四处走访,寻找与李广有过接触的人,听他们讲述李广的故事,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李广。他详细记载了李广的每一次战斗,每一次与匈奴的交锋,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李广的英勇和无奈。同时,他也通过李广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封侯制度的不合理,以及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还运用了独特的“互见法”。他在不同的篇章中,多角度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事迹。比如,在《项羽本纪》中,突出项羽的勇猛和霸气;而在《高祖本纪》中,则从刘邦的视角,展现项羽的刚愎自用和有勇无谋。这种写法,既避免了重复叙述,又使人物形象更加全面、真实。通过“互见法”,司马迁将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谨的历史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史记》的创作逐渐进入了尾声。司马迁的身体却越来越差,长期的劳累和精神压力,让他疾病缠身。他的头发变得稀疏,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或许已经不多了,他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部伟大的着作。

终于,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司马迁的书桌上。司马迁放下了手中的笔,他的手微微颤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竹简,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部耗费了他多年心血的《史记》,终于完成了。它从黄帝时期开始,一直记载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涵盖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部史学巨着,也是一部文学经典。

司马迁轻轻地抚摸着那些竹简,仿佛在抚摸着历史的脉络。他知道,这部《史记》,将会成为后世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它将传承着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永垂不朽。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后人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司马迁用他的一生,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着作,他的名字,也将与《史记》一起,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他的坚持和勇气,他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越大周 新现代逍遥录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斩天剑】 曼陀罗妖精 和竹马睡了以后 东汉末年枭雄志 美食之末世求生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仙灵图谱 猎天争锋 都市花语 重生后我带着小青梅白手起家 军少大人,体力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皇太子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明末朱重八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最近更新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纨绔世子的一生 皇子无双 大明伪君子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以捕快之名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权征 天命储君扫天下 
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 华夏风云人物传txt下载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 - 华夏风云人物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