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首页 >> 华夏风云人物传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开局穿越寡妇村 金牌帝婿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重生之魏帝曹髦 
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 华夏风云人物传全文阅读 - 华夏风云人物传txt下载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章 刘邦沛县举义应时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秦末的苍穹,仿若被一层厚重且阴霾的幕布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几近窒息。沛县,这座地处中原腹地的小小县城,亦未能幸免于秦朝暴政的肆虐。百姓们在繁重如大山般的劳役以及严苛似冰霜的律法之下,艰难地维系着生存,他们心中对秦朝的怨愤,恰似一颗颗潜藏在黑暗中的火种,只需一缕疾风拂过,便能瞬间燃起燎原之势,将这腐朽的统治付之一炬。

刘邦,此时正伫立在人生的关键岔路口,命运的齿轮即将开始新的转动。他原本是沛县泗水亭亭长,平素为人豁达豪爽,不拘泥于小节,又极为喜好结交四方豪杰。在沛县的大街小巷,他的人缘颇佳,许多人都对他的为人钦佩有加。然而,秦朝的统治愈发暴虐无道,身为亭长的刘邦,常常要负责押送徭役前往骊山。一路上,他亲眼目睹了百姓们在徭役途中的种种悲惨境遇,那些瘦弱的身躯在沉重的劳役负担下摇摇欲坠,饥饿、疾病和死亡如影随形。这一幕幕惨状,像尖锐的针深深刺痛着刘邦的心,他对秦朝的不满也在心底如野草般疯狂滋长。

这一日,刘邦又一次接到了押送一批徭役前往骊山的任务。他深知此去路途遥远且艰辛,徭役们不仅要承受长途跋涉的疲惫,到达骊山后,还将面临着繁重到近乎非人的劳作以及严苛得令人胆寒的刑罚。果不其然,在押送的途中,就不断有徭役趁着夜色和混乱偷偷逃跑。按照秦朝那严苛的律法,押送的人若不能将徭役如数安全送达,自己也要受到严厉的惩处。刘邦望着那越来越稀疏的徭役队伍,心中暗自思忖:“这般下去,等走到骊山,我也是必死无疑。与其如此,倒不如放了这些人,我也另谋出路。”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四下寂静的夜晚,刘邦将剩下的徭役都召集到一处空旷之地。他缓缓走上前,亲手解开了捆绑他们的绳索,目光坚定而又带着几分无奈,说道:“兄弟们,这秦朝的苛政,咱们实在是受够了!此去骊山,十有八九是有去无回。我刘邦今日就把话撂这儿,你们都走吧,各自寻条活路去!”众人闻言,先是一愣,脸上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随即有人眼眶泛红,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哽咽地说道:“亭长,您如此仗义,俺们愿追随您!”紧接着,又有几人纷纷跪地,表达着愿意跟随刘邦的决心。刘邦见此,心中甚是欣慰,眼眶也微微湿润,他伸手扶起众人,说道:“好,既然兄弟们信得过我刘邦,那咱们就一起闯荡!”就这样,刘邦带着这十几个壮士,毅然隐匿于芒砀山中。

在芒砀山的日子里,刘邦和他的追随者们过着艰苦却又充满自由气息的生活。他们时常穿梭于山林之间,凭借着打猎、采集野果来维持基本的生计。与此同时,刘邦也时刻关注着山外的局势,他就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猎豹,等待着一个绝佳的时机,好一跃而起,举起反抗秦朝的大旗。

此时,沛县的局势也变得愈发紧张和微妙。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如一阵狂风,迅速席卷而来,在沛县百姓的心中激起了惊涛骇浪。许多人都开始蠢蠢欲动,内心深处渴望着响应起义,挣脱秦朝的残酷枷锁。沛县县令见状,心中惶恐不安,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深知沛县百姓对秦朝统治的不满已积压到了极点,生怕百姓们会突然揭竿而起,到那时,自己的性命可就危在旦夕了。于是,他赶忙找来沛县的主吏萧何和狱掾曹参,商议应对之策。

萧何和曹参皆是心系百姓、心怀大义之人,他们早已对秦朝的统治深恶痛绝。此时,二人心中暗自盘算:“与其让县令继续为秦朝卖命,成为百姓的对立面,倒不如趁机响应起义,还能保沛县百姓一方平安。”于是,萧何上前一步,对县令恭敬地说道:“大人,如今陈胜、吴广已经率先起义,天下响应者如潮水般涌来。沛县百姓对秦朝的统治亦是怨声载道,如果大人能够顺应民心,起兵反秦,想必百姓们定会全力支持大人。”

县令听了萧何的话,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心中反复权衡着利弊。他一方面担心起兵反秦会遭到秦朝的疯狂报复,另一方面又害怕不顺应民意,会被沛县百姓抛弃。曹参见状,又赶忙补充道:“大人,如今局势危急万分,如果大人再不做出决断,恐怕沛县百姓会自行起义,到那时,大人可就危险了。而且,我们听闻刘邦等人在芒砀山已经聚集了一些人,有了一定的实力,若是能将他们召回并与他们合作,我们的胜算会更大。”

县令听了曹参的这番分析,觉得确实有些道理,权衡再三后,终于同意了萧何和曹参的建议。他即刻派樊哙前往芒砀山召回刘邦。樊哙与刘邦乃是连襟,关系极为密切。樊哙领命后,马不停蹄地赶往芒砀山。在山中,他很快找到了刘邦,将沛县县令的意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刘邦听后,心中大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如期待中那般降临了。

刘邦带着他的追随者们,跟随樊哙迅速返回沛县。然而,当他们抵达沛县时,却发现城门紧闭,气氛显得格外诡异和紧张。原来,沛县县令在刘邦回来的途中,又突然反悔了。他心中暗自思量,刘邦回来后,凭借其在沛县的威望,极有可能会夺取自己的权力,自己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想到这里,县令心中一狠,便下令关闭了城门,不让刘邦等人进城。

刘邦见此情景,心中怒火中烧,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与萧何、曹参等人紧急商议后,决定写一封信射到城里,号召沛县百姓起来反抗县令。信中言辞恳切地写道:“天下苦秦久矣!今沛县县令却为秦朝卖命,置百姓生死于不顾,不肯响应起义。若百姓们不起来反抗,一旦秦朝的大军到来,沛县必将遭受灭顶之灾,生灵涂炭。大家不如一起杀了县令,响应起义,共图大事,为自己和家人争取自由和生存的希望。”

沛县百姓收到刘邦的信后,如同干柴遇到烈火,纷纷响应。他们在萧何、曹参等人的暗中组织和带领下,手持棍棒、农具等简陋武器,呐喊着冲进了县衙。县令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愤怒的百姓们团团围住。混乱之中,县令被众人杀死。随后,百姓们打开城门,热烈地迎接刘邦进城。刘邦进城后,沛县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纷纷表示愿意追随他一起反抗秦朝。

然而,此时又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那就是谁来领导沛县的起义军。萧何、曹参等人虽然都是才华出众、有勇有谋之人,但他们深知起义之事风险极大,一旦失败,便会被秦朝株连九族。因此,他们都心存顾虑,不愿意担任起义军的首领。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刘邦,一致推举刘邦为起义军的首领。

刘邦平日里在沛县,不仅对百姓友善,时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而且在处理乡里纠纷时,总能公正决断,让人心服口服。因此,在沛县百姓心中,刘邦早已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物。当萧何、曹参等人提出要推举起义军首领时,众人纷纷喊道:“刘大哥平日里就仗义疏财,有勇有谋,咱们都听他的!”萧何、曹参见此情景,也深知刘邦是最合适的人选,便一同恳请刘邦带领大家起义。刘邦推辞了一番,说道:“此事重大,我刘邦何德何能,怎敢担当如此重任。”但众人态度坚决,言辞恳切地表示非刘邦不可。刘邦见推辞不过,最终肩负起了领导沛县起义军的重任。

刘邦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后,他将沛县的百姓们召集到一处宽敞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而庄重的誓师大会。广场上人头攒动,百姓们的脸上满是兴奋与期待,同时也带着几分对未来的忐忑。刘邦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众人,然后清了清嗓子,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乡亲们!秦朝的统治残暴无道,让我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年来,咱们遭受了多少苦难,亲人离散,家园破败。如今,陈胜、吴广已经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天下响应。我们沛县的百姓也不能再坐以待毙,我们要拿起武器,反抗秦朝的统治,为我们自己和家人争取自由和幸福!我们要让秦朝知道,我们百姓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刘邦的演讲,犹如一把火,点燃了沛县百姓心中的热血。台下顿时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大家纷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声呼喊:“反了!反了!跟着刘大哥,咱再也不受这秦朝的窝囊气!”一时间,叫好声、呼喊声此起彼伏,整个沛县都沉浸在一片激昂的氛围之中,仿佛充满了无尽的力量。随后,刘邦将起义军进行了整编,任命了各级将领。他以萧何、曹参为谋士,负责出谋划策,为起义军的发展制定战略;以樊哙、周勃等人为将领,负责训练士兵和指挥作战,打造一支纪律严明、勇猛善战的队伍。

为了鼓舞士气,刘邦还让人精心制作了一面红色的大旗,旗面鲜艳夺目,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刘”字。这面大旗在沛县的上空高高飘扬,猎猎作响,象征着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正式成立。从此,刘邦便带领着沛县的起义军,踏上了反抗秦朝的征程。

在刘邦的领导下,沛县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他们四处攻打秦朝的郡县,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响应,如同百川归海般加入到起义军的队伍中来。刘邦深知,要想彻底推翻秦朝的统治,仅凭沛县的起义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开始积极地四处联络其他的起义军,共同对抗秦朝,形成一股强大的反秦力量。

不久后,刘邦听说项梁、项羽叔侄在会稽起兵反秦,势力十分强大,在江东一带威名远扬。他便立刻派人前往会稽,与项梁、项羽取得联系。项梁、项羽得知刘邦在沛县也起兵反秦后,十分高兴。他们认为刘邦是一个有胆识、有谋略的人,在沛县又有一定的威望,值得与他们合作。于是,双方约定,共同对抗秦朝,携手为推翻秦朝的暴政而努力。

在与项梁、项羽合作后,刘邦的起义军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一起攻打了许多秦朝的郡县,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相互配合。每一次战斗,刘邦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他也在战争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从一个亭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懂得了如何运用战术,如何指挥千军万马。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秦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如同风雨中的危楼。各地的起义军纷纷向秦朝的都城咸阳进发,试图一举推翻秦朝的统治,结束这黑暗的时代。刘邦也率领着他的起义军,加入了这场浩浩荡荡的反秦战争中,向着咸阳奋勇前进。

在进军咸阳的途中,刘邦的起义军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他们不仅要面对秦朝军队的顽强抵抗,那些秦朝的士兵虽然士气低落,但在长官的逼迫下,仍会负隅顽抗。而且,起义军还要克服粮草短缺、道路崎岖等困难。有时候,他们不得不忍饥挨饿,在荒山野岭中艰难前行;有时候,又要穿越险峻的峡谷和湍急的河流,稍有不慎便会陷入绝境。然而,刘邦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着起义军一次次地战胜了敌人,突破了重重难关。

终于,刘邦的起义军率先到达了咸阳城外。此时的咸阳,已经是一座孤城,秦朝的军队早已士气低落,无心抵抗。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都在盼望着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结束。刘邦见此情景,便下令起义军发起总攻。在刘邦的指挥下,起义军如潮水般涌向咸阳城。秦朝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挡起义军的进攻,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咸阳城破后,刘邦率领着起义军进入了咸阳。他看到了秦朝宫殿的奢华和腐败,那金碧辉煌的宫殿、堆积如山的珍宝,与外面百姓的困苦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秦朝之所以会灭亡,就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和腐败,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于是,刘邦下令,起义军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抢夺财物。他还与咸阳的百姓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刘邦的约法三章,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了咸阳百姓的心中。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刘邦。刘邦在咸阳城中整顿了一番后,便等待着其他起义军的到来。不久后,项羽也率领着他的大军到达了咸阳。

项羽看到刘邦已经率先进入了咸阳,心中十分嫉妒和愤怒。他认为,刘邦是在故意抢他的功劳,心中暗自盘算着要给刘邦一个下马威。于是,项羽便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前来赴宴。刘邦知道项羽的心思,这鸿门宴必定是一场凶险的宴会,但他又不敢不去。若是不去,无疑会给项羽一个出兵的借口,自己的起义军恐怕难以抵挡项羽的大军。于是,他带着张良、樊哙等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鸿门赴宴。

鸿门营帐内,气氛剑拔弩张,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项羽高坐主位,神色冷峻,眼中不时闪过一丝杀意。他的身旁,站着威风凛凛的项庄,手中握着长剑,随时准备听从命令。范增坐在一旁,目光如鹰,犀利而又充满算计,频频向项羽使眼色,暗示他要趁机杀死刘邦。刘邦坐在下首,强装镇定,脸上挂着微笑,但额头上却已微微沁出细汗。他的心中十分清楚,自己此刻身处险境,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张良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局势,手在袖中暗暗握紧,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樊哙站在帐外,焦急地来回踱步,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目光警惕地注视着营帐内的动静,心中默默发誓,若有危险,定要拼死保护刘邦。

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多次暗示项羽,要他趁机杀死刘邦。范增先是举起自己佩戴的玉佩,向项羽示意,可项羽却犹豫不决,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范增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刘邦此人野心勃勃,若不趁早除掉,日后必成大患。于是,他又找来项庄,低声说道:“君王为人仁慈,不忍心下手。你进去,上前给他们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助兴,趁机在座位上杀掉刘邦。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项庄领命,走进营帐,说道:“君王与沛公饮酒,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点头同意。项庄拔出剑,开始舞动起来,那剑影闪烁,寒光逼人,每一招每一式都向着刘邦逼近。

刘邦见此情景,心中害怕至极,脸色变得苍白。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良起身,快步走到帐外,找到樊哙,急切地说道:“情况危急!项庄正在舞剑,他的意图是刺杀沛公!”樊哙一听,瞪大了眼睛,怒目圆睁,大声吼道:“我进去,跟他们拼了!”说着,他一手持剑,一手持盾,强行闯入营帐。樊哙身材魁梧,气势汹汹,如同一头愤怒的公牛。守卫的士兵想要阻拦,却被樊哙用盾牌撞倒在地。

樊哙闯进营帐后,直接站到刘邦面前,怒视着项羽,头发上竖,眼眶都要瞪裂了。项羽见状,吃了一惊,手按在剑柄上,问道:“这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赶忙回答:“这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道:“真是壮士!赐给他一杯酒。”左右的人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一饮而尽。项羽又说:“赐给他一条猪腿。”左右的人拿来一条生猪腿,樊哙把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羽问道:“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大声说道:“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将已亡的秦朝的作为延续罢了,我私意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羽听了,一时无言以对,只是说道:“坐。”樊哙便挨着张良坐下。

过了一会儿,刘邦借口上厕所,带着樊哙等人,偷偷地离开了鸿门。他们沿着小路,快步向自己的军营走去。一路上,刘邦心中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他知道,项羽不会善罢甘休,自己与项羽之间的矛盾也将越来越深。然而,此时的刘邦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项羽抗衡。他只能暂时隐忍,等待着时机的到来,等待着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能够与项羽一决高下。

不久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偏远的巴蜀地区。

刘邦虽然心中不满,但他还是接受了项羽的分封。他深知,此时的自己羽翼未丰,若与项羽公然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他强压下内心的愤懑,脸上露出恭顺的神情,谢过项羽的“恩赐”。

回到军营后,刘邦召集萧何、张良等一众谋士,商讨应对之策。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皆面色沉郁。刘邦一拳砸在案几上,恨声道:“项羽这竖子,竟如此欺人太甚,将我封至那偏远的巴蜀之地!”萧何上前一步,神色镇定地说道:“主公勿急,巴蜀之地虽偏远,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正可作为我们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根基。只要我们用心经营,他日必能东山再起。”

张良微微点头,接着说道:“萧公所言极是。如今项羽势大,我们暂且忍耐,前往巴蜀。但去了之后,不可就此消沉。我们要在那里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招揽人才。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中原局势,等待时机,再图大业。”刘邦听了二人的话,心中渐渐冷静下来,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好,就依二位所言。此次前往巴蜀,虽路途艰险,但我等定要齐心协力,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

于是,刘邦带着他的军队,踏上了前往巴蜀的征程。一路上,山路崎岖,怪石嶙峋,军队行进十分艰难。士兵们怨声载道,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刘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亲自走在队伍中间,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他对士兵们说:“兄弟们,我们这一路虽然辛苦,但这是暂时的。巴蜀之地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到了那里,我们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大家再坚持坚持,胜利就在前方!”在刘邦的鼓励下,士兵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步伐也变得坚定起来。

到达巴蜀后,刘邦立刻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工作。他任命萧何负责管理政务,发展生产。萧何不辞辛劳,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和商业发展的政策。在他的努力下,巴蜀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百姓们安居乐业。刘邦又让韩信负责训练军队。韩信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他根据巴蜀的地形和士兵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在他的训练下,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刘邦还广纳贤才,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他都予以重用。一时间,巴蜀之地人才济济,为刘邦的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邦还时常微服出巡,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他看到百姓们生活困苦,便下令减轻赋税,让百姓们能够休养生息。百姓们对刘邦感恩戴德,纷纷表示愿意支持他。

然而,刘邦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推翻项羽的统治,统一天下。他时刻关注着中原的局势,等待着出兵的时机。终于,机会来了。项羽分封诸侯后,诸侯之间矛盾不断,纷争四起。刘邦得知,项羽的部将章邯在关中不得民心,百姓们对他恨之入骨。而关中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刘邦觉得这是一个攻打关中的好机会。

他与韩信商议后,决定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刘邦表面上派人去修复被烧毁的栈道,做出要从栈道出兵的假象,以此迷惑项羽和章邯。而实际上,他却率领着大军,暗中从陈仓小路进发。章邯得知刘邦派人修栈道,以为刘邦要从栈道进攻,便将主要兵力都部署在栈道附近。当他得知刘邦的大军已经从陈仓杀来时,为时已晚。刘邦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击败了章邯的军队,占领了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的百姓们听说刘邦来了,纷纷夹道欢迎。他们对刘邦的约法三章记忆犹新,对刘邦十分拥护。刘邦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实力大增。他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邦与项羽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虽然刘邦在一些战役中遭受了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在战争中,刘邦充分发挥了自己善于用人的优势。他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让他们各展其长。张良为他出谋划策,萧何负责后勤保障,韩信则在战场上指挥作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刘邦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而项羽则因为刚愎自用,不听从谋士的建议,逐渐失去了优势。

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刘邦的军队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围住。项羽陷入了绝境,他的士兵们军心涣散,纷纷逃亡。项羽见大势已去,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乌江边上。他本想渡江回到江东,重新组织力量,东山再起。但当他看到跟随他多年的士兵们死伤惨重,心中充满了愧疚。他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拒绝了船夫的帮助,自刎而死。

刘邦得知项羽已死,心中感慨万千。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推翻了项羽的统治,统一天下。他建立了汉朝,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深知百姓们在战争中遭受了太多的苦难,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们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刘邦的治理下,汉朝逐渐走向繁荣昌盛。他开创的大汉王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邦也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被后人铭记和敬仰。他从一个小小的亭长,一步步崛起,最终成为一代帝王,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越大周 男欢女爱 曼陀罗妖精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和竹马睡了以后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仙灵图谱 狂撩无嗣男主后,娇媚宿主顶不住 猎天争锋 萧阳叶云舒 都市花语 重生后我带着小青梅白手起家 贵族 竹马他有自闭症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三国之杨家天下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烛影迷局 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华夏风云人物传 司马上松 - 华夏风云人物传txt下载 - 华夏风云人物传最新章节 - 华夏风云人物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