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我在大唐做战神 将门枭虎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试论小京官的仕途变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当苏轼在对蔡襄的书法评头论足之际,朝廷官宣:

授予苏轼同志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主簿;苏辙同志任河南府渑池县主簿。

主簿是古时的官名,相当于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类似今天的文秘人员。

但兄弟俩均未赴任,在当时,这不算是违抗命令,反而会显得很低调且没有野心。兄弟二人专程去拜见了他们在京城做提刑的二伯苏涣,想请教一些新官上任的为政之方。

伯父对苏轼说:做官嘛,说难也不难,就照着你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里那样做就oK了。

苏轼说:写文章倒是容易,但是我从未学习过为官之道,不好入手啊!

苏涣道:你在考场上得到一个考题时,肯定是你的心里已经有了思路,才可以下笔一挥而就。为政也是一样的道理,遇到事,首先要在心里有了正确的处置方法后再做决断,这样就不会犯错了。

嘉佑五年(1060)的六月初九前后,苏轼大伯苏澹的长子苏位不幸亡故。

苏位仅小三叔苏洵五岁,可以说是一起光屁股长大的玩伴,从小在一起也难免会有点感情,因此,苏位的祭文就由知根知底的小叔苏洵代劳了。

苏轼兄弟对于朝廷的任命皆不赴任,仍待在京师调官。

爱才的礼部侍郎欧阳修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有一天,他老人家伙同其时的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知谏院杨畋分别上书举荐苏轼、苏辙兄弟应才识及茂名于体用科。

杨畋,字武叔,号乐道,杨家将之后,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人,曾祖父就是杨业的亲弟弟。

这位忠义的杨家后人杨畋,还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苏轼此前所作的五十篇文章一股脑地奏报给了圣上,以此来举荐苏轼应制科试。有了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提携,苏轼兄弟的科举之路顿时就达到了“保送生”的待遇了。

这时,苏老泉被委以重任修编礼书,暂寓居在雍丘(今开封杞县)。苏轼兄弟则暂居汴京丽景门河南岸接待交址使的京城四驿馆之一——怀远驿,发奋读书以备考。

就是在怀远驿,兄弟俩经常读韦应物的诗,当读到《与元常全真二生》诗中“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句时,兄弟俩不禁恻然感慨之:在今后的居官生涯中,这种“夜雨对床”的时刻还能有几回呢?

冥冥之中,这种对“夜雨对床”的兄弟手足之情,伴随了苏轼兄弟的一生,成为了古往今来同胞之情的典范。

看到苏轼兄弟的茁壮成长,眉山乡校——寿昌院的老师刘巨专门赠诗给兄弟俩以鼓励。

刘巨,字微子,还是那位写出“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的老秀才,诗被苏轼改为“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后,据说对苏轼由是拜服,可谓是念念不忘。

这次,刘老师赠的诗想必也是字斟句酌过的:“惊人事业传三馆,动地文章震九州。老父欲别无他祝,以愿双封万户侯。”不知为何,在我看来,刘老师的诗文水平仍没什么提高,只是较为朴实些,用在鼓励苏轼的特定场合,基本上还算是马马虎虎。

过了些时,朝廷下旨:

天子已准许苏轼应制科考试了,宣择日进殿考试,不得有误!

接到通知的苏轼,赶紧按当时士子的惯有做法,分别上书枢密使富弼,端明殿学士、吏部侍郎曾公亮,以及应举制上两制书。这几篇书文在今天通读起来,二十五岁的苏轼所作,尽是些高中生般慷慨激昂的政论文章,其次不过就是对于几位政坛巨擘的吹捧之辞。当然,这也算是这种年龄段尚未经过官场险恶的读书人的正常举动。

八月初八,父亲苏老泉被委任为秘书省试校书郎。

后得知,这是时任成都府路转运使赵拚在上头为苏洵美言,赞其品行及学识曾誉满乡里,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任命。

赵拚, 字阅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景佑元年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仅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以至于神宗皇帝每当选择益州、杭州这两个重要州郡的长官时,都会对继任者说,“过去赵拚治理此郡,方法最好!”

意思是,伙计们下去就按赵拚的方针办,——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二十多年后,赵拚死后,朝廷命苏轼为他撰写了详尽的歌功颂德的碑文,这也算是苏轼替其父亲还上了一个人情债。苏老泉被举荐后还上书欧阳修与赵拚,以示感谢。同时,还带着苏辙拜谒了赵拚。

此后,苏轼又上书刘敞,与其探讨了求才与气节的话题。苏轼还对刘敞的才气与品行照例是进行了一番的赞美,此时的刘敞将要到陕西路永兴军赴任。

刘敞,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省樟树市),是一位当朝着名的学者、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

庆历六年(1046),刘敞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此人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其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加之由于学识渊博,就连欧阳修也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字贡父),合称为“北宋二刘”。

苏轼在这时还拜访了马正卿。

马正卿,字梦得,杞(今河南杞县一带)人,与苏轼同岁(仅比苏轼小八天),此时任太学正。

宋时,太学为全国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庆历新政后才开始设立太学,后至宋末,方才形成一套完整的学制。太学正大概相当于官学中的老师或行政人员,属基层管理人员编制。

因此,小马的主要职责大概为“掌执行学规,考校训导。”,应该是值班老师一类的。

冬月既望,欧阳修拜枢密副使(国防部副部长)。

父亲苏老泉上了贺启,祝贺恩公欧阳修大人高升,苏轼也替正在涟水军(今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军比县高一级)任知县的二伯苏涣上了贺启(小苏也很会来事啊)。

嘉佑六年(1061)初,二十六岁的苏轼与二十三岁的弟弟苏辙,仍寓居于京师的怀远驿,为了即将到来的仕途前景做着最后的冲刺。

四十年后的一天,秋风乍起,继而雨作不止,饱尝人生颠沛之苦的苏轼不禁又回忆起这段兄弟俩日夜相守的美好时光。可在此时的怀远驿里,兄弟俩一定是嫌时间过得好慢,因为他们心中总想着早日走向官场,去早一点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三月初十,掖县(旧时山东省莱州市称谓)人王俊民(字康侯),高中了状元。

王俊民后来做过应天府(今江河南商丘)发解官,关于此人,苏轼曾作了一篇搞笑的段子还流传了下来:

说的是王状元未高中之前,醉酒后曾坠入汴河,幸被水神救出。水神对他说,你还有三百千的口粮钱没有花销,还不能死!结果,此事被一个久考未中的秀才听说,他也佯装醉酒而掉入汴河,水神也将其救出。他连忙问自己还有多少口粮没有花销,水神说,你还剩多少口粮我不知道,但如果你今天死在这里,你的那三百缸咸菜就无处打发了!

五月初九,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宋祁病故。

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人。关于此人,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他所作的诗词并不鲜见。

宋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两兄弟的名字用字总是极为相似(偏旁部首相同),且都是同时进士及第。

比如前面提到的刘敞、刘攽,还有苏轼、苏辙,这里的宋祁也有个哥哥叫宋郊。想当年,宋氏兄弟也是同举进士,礼部奏报宋祁第一名,宋郊第三名。结果章献太后不乐意了,哪有弟弟超过哥哥的,于是乎就把宋郊擢为第一,把宋祁调整为第十名。宋祁与兄长宋郊并有文名,时称“二宋”。宋祁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直到苏轼后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时,还与时任密州守的宋氏后人——宋国博有诗文唱和。

杨畋此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国家博物馆名誉馆长,虚职)、知谏院(实职)。

北宋设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天章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统称“馆阁”。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故民间戏曲小说中也以“包龙图”称之。

杨畋,这位杨家将的后人,功高至伟,也曾在朝廷上举荐过苏轼兄弟 。因此苏轼对于由杨畋出任谏院负责人感到无比的有信心,于是专门上了贺启。

嘉佑五年(1060)七月,父亲苏老泉被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今属河北廊坊)主簿,与项城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估计也类似于今天的挂职,混点工资而已。

到了秋天,二伯苏涣在枢密副使孙拚的举荐下,以都官郎中的身份出任利州(今四川广元)路提点刑狱。

宋时的都官郎中掌徒流、配隶及京师各官署吏职补换更替,或以功过屡减磨勘。而提点刑狱的全称是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兼检察官。有部电视剧的名字就叫《大宋提刑官》,说的就是南宋提刑官、法医学家宋慈。因宋慈在古代法医学的始祖地位,故古代法医学亦称宋(慈)学。此人还着有《洗冤集录》五卷,于验伤、验尸、血型鉴定、检骨、死伤鉴别、毒物分辨,以及急救法、治服毒药方等,均有记载,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着。

提点刑狱公事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的长官,由朝廷选派,三年一换。提刑司是“路”一级的司法机构,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公事、核准死刑等, 宋代的路大致相当于明清时的省一级行政区划。提点刑狱公事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伯父从京师启程赴利州之日,苏轼也前往送行。

苏轼前往送二伯父赴利州,当船开之后,二伯父还回过头频频地向苏轼招手(屡顾以招),这是一种自然而然、不需修饰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使然。

不想这竟成了永诀,三年之后——伯父苏涣就亡故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山村情事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碧蓝航线界限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剑道第一魔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修神外传仙界篇 穿越三天即流放,大佬被迫造反了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唐人的餐桌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最近更新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 逍遥小王爷 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汉官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星汉西流夜未央 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 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 烽火淞沪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