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事录

老酒牛牛

首页 >> 古代奇事录 >> 古代奇事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碧蓝航线界限 混沌不灭珠 玄幻:杀猪百万头,我无敌世间 吞天塔 让你摸一下,没让你领悟天道三千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封神之土行大圣 永不解密 少林寺签到三十年,手撕邪魔 最强桃运系统 
古代奇事录 老酒牛牛 - 古代奇事录全文阅读 - 古代奇事录txt下载 - 古代奇事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190章 长安义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唐元和五年冬,寒风凛冽,官道上尘沙飞扬。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官员,身着藏青色官袍,腰佩玉饰,面容冷峻,目光坚定。他便是新任巡察御史苏敬言,此次奉旨前往长安城外的华阴县,查勘当地的赈灾事宜。

苏敬言勒住缰绳,望着眼前略显破败的华阴县城,眉头紧锁。寒风呼啸着卷起地上的枯叶,抽打在斑驳的城墙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城门处,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正蜷缩在角落里,被冻得瑟瑟发抖,他们眼神空洞,面黄肌瘦,透着无尽的绝望。

“大人,这便是华阴县了。”随从李福低声说道,声音里也带着几分寒意。

苏敬言微微点头,翻身下马。他特意身着便服,头戴斗笠,看上去与寻常商贾无异,目的就是想亲眼看看这华阴县的真实状况。一个月前,他接到朝廷密旨,华阴县上报的灾情与实际拨下的赈灾银两似乎存在巨大猫腻,朝廷拨下的五万两白银,本应足以让这小小的华阴县度过灾年,可沿途所见,却令他触目惊心。

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有些甚至已经倒塌,残垣断壁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凉。几个瘦骨嶙峋的孩子蹲在路边,正争抢着一块发霉的馒头,小手冻得通红,指甲缝里满是污垢。远处传来阵阵哭声,苏敬言循声望去,只见一户人家正在办丧事,白色的幡布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给这座县城更添了几分悲戚。

“这位老丈,”苏敬言走到一位正在拾柴的老人跟前,和声问道,“敢问这华阴县的灾情,可有好转?”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上下打量了苏敬言一番,低声说道:“客官是外地来的吧?这话可不敢乱说。知县大人说了,朝廷的赈灾银两已经发放,灾情已经好转了。”苏敬言注意到老人说话时,眼神闪烁,声音也压得极低,似乎在惧怕着什么。

他正要再问,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让开!都给我让开!”一队衙役骑着马疾驰而过,扬起漫天尘土。苏敬言连忙扶住老人,却见老人脸色大变,匆匆抱起柴火就要离开。

“老丈且慢,”苏敬言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递到老人手中,“这点心意,还请收下。”

老人看着银子,犹豫片刻,终于压低声音道:“客官若是想知道实情,今晚子时,可到城西土地庙一叙。”说罢,抱着柴火快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街巷之中。

苏敬言望着老人的背影,若有所思。他转身对李福道:“先找间客栈住下。”

当晚子时,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苏敬言独自来到城西土地庙。破败的庙宇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庙门半掩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香案上的土地公神像已经斑驳不堪,脸上的彩绘脱落了大半,露出了里面粗糙的泥胎。

“客官果然守信。”一个苍老的声音从神像后传来。苏敬言定睛一看,正是白天那位老人。

“老丈,现在可以说了吧?”苏敬言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老人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客官有所不知,这华阴县的灾情,远比朝廷知道的严重得多。去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今年又遭了蝗灾。可那知县郑崇义,却将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两克扣了大半。”

“此话当真?”苏敬言心中一凛,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千真万确!”老人激动地说,“那些银两,都被郑崇义和他的爪牙瓜分了。他们还在账册上做手脚,虚报灾民人数,冒领赈灾银两。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稍有不满,就会被抓进大牢。”

苏敬言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早料到这其中必有蹊跷,却没想到竟如此严重。

“老丈可知,那些账册现在何处?”

老人摇摇头:“这个老朽就不知道了。不过……”他压低声音,“听说郑崇义有个心腹师爷,名叫钱奎,专门替他做假账。此人好赌,常在城东的‘鸿运赌坊’出入。”

苏敬言点点头,又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多谢老丈相告。这些银子,还请收下。”

老人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老朽只求客官能替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做主。”

苏敬言郑重道:“老丈放心,我定会还华阴县百姓一个公道。”

回到客栈,苏敬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起临行前,恩师曾告诫他:“敬言啊,此去华阴,凶险万分。那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当时他还不太在意,如今看来,恩师所言非虚。

第二天一早,苏敬言换上便服,带着李福来到城东的鸿运赌坊。赌坊里人声鼎沸,喧闹声、叫骂声、骰子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汗臭和烟味。苏敬言环顾四周,很快就发现了目标。

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正坐在赌桌前,面前堆着不少银两。他面色苍白,眼窝深陷,一看就是长期沉迷赌博之人。

“这位就是钱奎。”李福低声道。

苏敬言点点头,走到钱奎身边坐下。他故意输了几局,很快就和钱奎熟络起来。

“钱兄手气不错啊。”苏敬言笑道,脸上带着几分讨好的神情。

钱奎得意地说:“那是自然。不过今天这点小钱算什么,等过些日子,还有大把银子等着我呢。”

“哦?钱兄这是要发大财了?”苏敬言装作好奇地问道。

钱奎神秘一笑:“这个嘛……不可说,不可说。”

苏敬言故作遗憾:“可惜啊,我本想着若是钱兄有什么发财的门路,可以带小弟一起。”

钱奎打量了苏敬言一番,见他衣着华贵,出手阔绰,便压低声音道:“看在你我投缘的份上,告诉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

苏敬言会意,取出一锭金子放在桌上。钱奎眼睛一亮,将金子收入袖中:“实不相瞒,过些日子,朝廷会派巡察御史来查账。到时候,我们知县大人自有办法应付。等御史一走,那些银子……”

话未说完,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几个衙役冲进赌坊,为首的正是郑崇义的心腹捕头孙霸。

“钱师爷,知县大人有请。”孙霸皮笑肉不笑地说,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冰冷的寒意。

钱奎脸色大变,连忙起身:“我这就去,这就去。”

苏敬言目送钱奎被带走,心中暗叫不好。看来郑崇义已经察觉到什么,开始清理门户了。

果然,当天下午就传出消息,钱奎在县衙“突发急病”身亡。

苏敬言知道,自己必须加快行动了。他立即派人暗中查访,很快就找到了几个愿意作证的灾民。同时,他也查到了郑崇义贪污的证据——一本藏在县衙后院枯井里的真账册。

然而,就在他准备将这些证据上奏朝廷时,郑崇义却主动找上门来。

“苏大人,久仰大名。”郑崇义满脸堆笑,肥硕的脸上挤出几道褶子,“下官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苏敬言冷冷地看着这个肥头大耳的知县:“郑大人消息倒是灵通。”

“哪里哪里,”郑崇义笑道,“大人奉旨查案,下官自当全力配合。今晚在寒舍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还请赏光。”

苏敬言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是个机会,便点头答应。

当晚,郑崇义的府邸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庭院里摆满了珍馐美馔,歌姬们在一旁翩翩起舞。席间,郑崇义频频敬酒,又让几个美貌歌姬作陪。苏敬言却始终神色冷淡,对郑崇义的殷勤视而不见。

酒过三巡,郑崇义使个眼色,歌姬们纷纷退下。他凑近苏敬言,低声道:“苏大人,明人不说暗话。这次查案,还望大人高抬贵手。这是一点心意,还请笑纳。”

说着,将一个锦盒推到苏敬言面前。苏敬言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厚厚一叠银票。

“郑大人这是何意?”苏敬言冷冷地问,眼神里透着一丝鄙夷。

郑崇义笑道:“大人何必明知故问?这华阴县的案子,只要大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银票就是大人的了。而且,下官在朝中也有几位大人照应,日后定会在大人们面前为大人美言。”

苏敬言猛地站起,将锦盒摔在地上:“郑崇义!你贪赃枉法,克扣赈灾银两,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如今还敢贿赂本官?”

郑崇义脸色一变,随即又堆起笑容:“苏大人何必动怒?这官场上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大人何必为了几个贱民,断送自己的前程?”

“住口!”苏敬言厉声道,“本官奉旨查案,自当秉公执法。郑崇义,你等着接受朝廷的制裁吧!”

说罢,拂袖而去。

郑崇义望着苏敬言远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狰狞之色。他咬牙切齿地说:“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

孙霸从暗处闪出:“大人有何吩咐?”

“去,按计划行事。”郑崇义阴森森地说,“记住,要做得干净利落。”

“是!”

苏敬言回到驿馆,立即开始整理证据。他知道,郑崇义绝不会善罢甘休,必须尽快将这些证据送往京城。

夜深人静,驿馆外忽然传来一阵异响。苏敬言警觉地抬起头,正要起身查看,房门突然被撞开。几个蒙面人冲了进来,手持利刃,直取苏敬言。

苏敬言大惊,连忙抓起桌上的砚台抵挡。但他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是这些杀手的对手。很快,他就被逼到了墙角。

“你们……你们好大的胆子!”苏敬言怒喝道,“我可是朝廷命官!”

为首的蒙面人狞笑道:“要的就是你的命!”说罢,一刀刺向苏敬言的胸口。

苏敬言闷哼一声,倒在地上。他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将手中的砚台塞进了上衣的暗袋里。那是他藏证据的地方。

“搜!把所有的文书都找出来!”蒙面人吩咐道。

几个杀手开始翻箱倒柜。然而他们找遍了整个房间,却始终找不到那本真账册。

“该死!”为首的蒙面人咒骂一声,“撤!”

等杀手们离开后,苏敬言用尽最后的力气,在墙上写下了一个“冤”字。鲜血顺着墙壁流下,染红了他的官服。

第二天,郑崇义带着人来到驿馆,假意发现苏敬言“自缢身亡”。他命人将苏敬言的尸体草草收殓,又伪造了一份遗书,企图将此事掩盖过去。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苏敬言临死前藏起的那个砚台,会成为揭开这桩惊天大案的关键。

苏敬言的灵柩运回老家那天,天空飘着细雨,仿佛也在为这位正直的官员默哀。

苏怀义站在祠堂前,望着那口漆黑的棺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是苏敬言的叔父,在族中素有威望。此刻,他正仔细打量着棺木上的每一处细节。

“大人是自缢身亡的。”护送灵柩的衙役如是说。

苏怀义却注意到,棺木边缘有几处细微的划痕,像是被人匆忙修补过。他伸手摸了摸,指尖沾上一点暗红色的痕迹。

“这是……”苏怀义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叔父。”一个虚弱的声音传来。苏怀义回头,看见苏敬言的夫人柳氏正扶着门框站着。她一身缟素,面色苍白如纸,眼睛却异常明亮,透着一股坚定。

“侄媳妇,你怎么出来了?快回去歇着。”苏怀义连忙上前搀扶。

柳氏摇摇头,目光死死盯着那口棺木:“叔父,敬言他……他绝不会自缢。”

苏怀义一怔:“此话怎讲?”

柳氏从袖中取出小方砚台,手不由得颤抖。那砚台上沾着些许暗褐色的痕迹:“这是在敬言衣服里发现的。我认得这个味道,是……是血。”

苏怀义接过那方砚台,凑近闻了闻,脸色骤变。只见他立即吩咐下人:“去,把棺木打开!”

“不可啊!”族中长辈连忙劝阻,“人死为大,开棺验尸是大不敬……”

“闭嘴!”苏怀义厉声喝道,“我侄儿死得不明不白,难道要让他含冤九泉吗?”

棺木被缓缓打开。苏怀义凑近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苏敬言的脖子上确实有一道勒痕,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胸前的伤口。虽然被人精心处理过,但仔细一看,竟然是被利器所伤!

柳氏扑到棺木前,泪如雨下:“敬言……我的敬言……”

苏怀义强忍悲痛,仔细检查苏敬言的遗体。他发现苏敬言的右手紧握成拳,指甲里还残留着些许墙灰。更奇怪的是,苏敬言的官服上沾着墨迹,但随身的书稿却不见了踪影。

“来人!”苏怀义沉声道,“去查,是谁收拾的敬言的遗物?”

很快,下人回报说是一个叫孙霸的捕头收拾的遗物。苏怀义立即派人去打听这个孙霸的底细,同时暗中派人前往华阴县查访。

夜深人静时,苏怀义独自坐在祠堂里,望着苏敬言的灵位出神。忽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谁?”苏怀义警觉地转身。

“是我。”柳氏从暗处走出,手里捧着一个包袱。

“侄媳妇,这么晚了……”

柳氏将包袱放在桌上,低声道:“叔父,我总觉得敬言留下了什么。这些天,我一直在整理他的遗物。您看这个……”

她打开包袱,里面是几件苏敬言的旧衣。柳氏将衣服一件件展开,指着上面的墨迹说:“敬言生前最爱干净,从不允许衣服上有半点污渍。可这些衣服上都有墨迹,而且位置都很奇怪……”

苏怀义仔细查看,发现这些墨迹大多集中在衣袖内侧和衣襟下方,像是有人匆忙擦拭过什么。

“还有这个。”柳氏又取出那日的砚台,“这是在敬言的书房里找到的。我记得他生前最爱用这方砚台,可奇怪的是,砚台是空的,里面的墨却不见了。”

苏怀义接过砚台,仔细端详。这是一方普通的端砚,但当他用手指轻轻敲击时,却听到一声异响。

“这砚台……”苏怀义眼前一亮,“里面有夹层!”

他立即找来工具,小心地撬开砚台。果然,在夹层中发现了半张书稿。

只见那半张书稿上写着一行醒目的小字:“华阴知县冒赈,以利啖敬言,敬言不敢受,恐负天子……”

“这是……”柳氏惊呼出声。

苏怀义心头一震,自己的侄儿的死果然另有原因!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苏怀义连忙将草稿藏好,快步走出祠堂。

“老爷!”管家慌慌张张地跑来,“不好了,祠堂着火了!”

苏怀义抬头一看,只见祠堂后方浓烟滚滚。他立即意识到,这是有人要毁灭证据!

“快救火!”苏怀义大声吩咐,同时暗中派人将柳氏和那半张草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火势很快被扑灭,但祠堂已经损毁大半。苏怀义站在废墟前,面色阴沉。他知道,自己必须亲自前往华阴县,查明真相。

第二天一早,苏怀义以经商为名,带着几个心腹悄然离开。他假扮成商人,在华阴县四处查访。很快,他就找到了那位曾与苏敬言接触过的老人。

“老人家,”苏怀义将一锭银子放在老人面前,“我是苏敬言的叔父。我想知道,我侄儿遇害前,可曾与您说过什么?”

老人看着银子,又看看苏怀义,忽然老泪纵横:“苏大人……苏大人他是个好官啊!”

在老人的讲述下,苏怀义终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他也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苏敬言遇害前,曾将一本账册藏在驿馆的暗格里。

然而,当苏怀义准备前往驿馆时,却发现有人跟踪。他立即改变计划,派心腹暗中查访,自己则继续以商人的身份周旋。

与此同时,柳氏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自己在女红圈子的关系,暗中打听消息。很快,她就从一个在县衙当差的绣娘那里得知,郑崇义最近正在四处打探苏敬言遗物的下落。

“夫人,”绣娘低声说,“我听说,郑大人派人在找一本账册。他还说,只要找到那本账册,就赏银千两。”

柳氏心中一惊,立即意识到那本账册的重要性。她连夜找到苏怀义,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看来,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了。”苏怀义沉声道,“郑崇义已经察觉到我们在查案,恐怕会对我们不利。”

果然,第二天一早,苏怀义就发现自己的住处被人监视。他立即派人将柳氏秘密转移,自己则继续与郑崇义周旋。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那位曾与苏敬言接触过的老人,竟然主动找到了苏怀义。

“苏老爷,”老人颤巍巍地说,“我……我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息要告诉您。”

老人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块染血的布条:“这是钱奎临死前交给我的。他说……他说这里面藏着郑崇义的罪证。”

苏怀义连忙接过布条,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仔细一看,竟是钱奎的供词,详细记录了郑崇义如何指使他做假账,如何克扣赈灾银两。

“钱奎……他不是已经死了吗?”苏怀义惊讶地问。

老人叹了口气:“那都是郑崇义造的谣。钱奎其实没死,他逃出来了。但……但他伤得太重,把这块布交给我后,就……就咽气了。”

苏怀义心中一震:“那钱奎的尸首……”

“我把他埋在了城西的乱葬岗。”老人低声道,“郑崇义派人到处找他,我不敢声张。”

苏怀义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扳倒郑崇义的关键证据。他连忙问:“老人家,钱奎可还留下什么话?”

老人想了想,说:“他说……他说他有个相好的,在城东的‘醉仙楼’做厨娘。他有些东西藏在她那里。”

苏怀义立即派人前往醉仙楼查访。很快,他们就找到了钱奎的相好——一个叫阿翠的厨娘。

起初,阿翠十分警惕,不肯透露半个字。但在苏怀义的耐心劝说下,她终于松口了。

“钱奎……钱奎他确实留了些东西在我这里。”阿翠抹着眼泪说,“他说如果有一天他出事了,就把这些东西交给一个叫苏敬言的大人。可是……可是苏大人已经……”

苏怀义连忙说:“我是苏敬言的叔父。阿翠姑娘,钱奎留下的东西,现在在哪里?”

阿翠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账册和往来信件。苏怀义粗略翻看,发现这些都是郑崇义贪污的铁证。

“太好了!”苏怀义激动地说,“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就能为敬言伸冤了!”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不好!”阿翠脸色大变,“肯定是郑崇义的人!他们找到这里了!”

苏怀义立即意识到,他们被出卖了。他连忙吩咐手下:“快,带着证据从后门走!我来拖住他们!”

“不行!”阿翠拉住他,“苏老爷,您不能去!那些人都是亡命之徒,您……”

话未说完,房门就被踹开了。几个彪形大汉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郑崇义的心腹孙霸。

“苏老爷,”孙霸狞笑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苏怀义护在阿翠身前,冷冷地说:“孙霸,你好大的胆子!我可是朝廷命官的叔父,你敢动我?”

孙霸哈哈大笑:“苏老爷,您就别拿朝廷吓唬人了。在这华阴县,我们郑大人就是天!来人,给我拿下!”

几个打手一拥而上。苏怀义虽然年过半百,但年轻时也练过武艺。他抄起一根木棍,与打手们周旋起来。

趁着混乱,阿翠抱着木箱从后门逃了出去。苏怀义见状,心中稍安。他且战且退,终于找到机会,从窗户跳了出去。

然而,孙霸等人紧追不舍。苏怀义在巷子里东躲西藏,渐渐体力不支。就在他即将被追上时,忽然听到一声大喝:“住手!”

一队官兵冲了过来,将孙霸等人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新任知府赵大人。

“苏老爷,”赵大人扶起苏怀义,“您没事吧?”

苏怀义喘着粗气:“赵大人……您怎么……”

赵大人笑道:“是柳夫人派人送信,说您可能有危险。我这才带人赶来。”

原来,柳氏一直在暗中关注苏怀义的动向。当她得知苏怀义前往醉仙楼时,就意识到可能会有危险,立即派人向赵大人求助。

有了赵大人的保护,苏怀义终于安全了。他将收集到的证据交给赵大人,同时派人将阿翠和木箱也保护起来。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胜券在握时,一个坏消息传来:郑崇义背后的“朝中大人”已经得知此事,正在向皇帝进谗言,说苏怀义诬告朝廷命官。

“看来,我们必须尽快上京告御状了。”苏怀义沉声道。

就在这时,柳氏忽然想起什么:“叔父,敬言的砚台……那里面可能还藏着什么。”

苏怀义立即取出砚台,仔细检查。果然,在砚台的夹层中,他们又发现了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展开一看,竟是苏敬言亲笔写的奏折草稿,详细记录了郑崇义的罪行。

“太好了!”苏怀义激动地说,“有了敬言的亲笔奏折,再加上我们收集的证据,一定能扳倒郑崇义!”

第二天一早,苏怀义就带着所有证据,快马加鞭赶往京城。他知道,这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郑崇义背后的势力一定也在行动,他们必须赶在前面。

然而,就在苏怀义离开的当天晚上,柳氏的住处突然起火。幸好赵大人早有防备,派人将柳氏救了出来。

“看来,他们是狗急跳墙了。”赵大人冷笑道,“不过,有我在,他们休想得逞!”

与此同时,苏怀义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七天赶到了京城。他顾不得休息,立即前往御史台,将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呈上。

御史们看完证据,无不震惊。苏敬言的亲笔奏折、钱奎的供词、真账册、往来信件……这些铁证如山,将郑崇义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岂有此理!”御史大夫拍案而起,“一个小小的知县,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御史们立即上奏皇帝,请求彻查此案。唐宪宗看完奏折,龙颜大怒:“朕的天下,竟有如此贪官污吏!传旨,立即派钦差大臣前往华阴县,彻查此案!胆敢包庇阻挠者,按诛九族论处!”

钦差大臣带着圣旨,快马加鞭赶往华阴县。与此同时,郑崇义也得到了消息。他惊慌失措,连忙派人销毁证据,企图掩盖罪行。

然而,为时已晚。钦差大臣一到华阴县,就立即将郑崇义及其党羽全部拿下。孙霸等人见大势已去,纷纷招供。

“大人饶命!”孙霸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都是郑崇义指使的!小人只是奉命行事啊!”

钦差大臣冷笑一声:“来人,将郑崇义带上来!”

郑崇义被押上堂时,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他面色惨白,浑身发抖,跪在地上不住求饶。

“郑崇义,”钦差大臣厉声道,“你可知罪?”

郑崇义还想狡辩:“大人明鉴,下官……下官冤枉啊!”

钦差大臣一拍惊堂木:“来人,将证据呈上!”

苏敬言的亲笔奏折、钱奎的供词、真账册、往来信件……一件件证据摆在郑崇义面前。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瘫软在地。

“郑崇义,”钦差大臣冷冷地说,“你贪污赈灾银两,杀害朝廷命官,罪大恶极!来人,将他押入大牢,等候发落!”

与此同时,京城也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些在朝中为郑崇义撑腰的“大人们”纷纷落马。

唐宪宗在朝堂上怒斥:“传旨,凡是与此案有牵连的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朝堂之上,一片肃杀之气。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大臣们,此刻都噤若寒蝉,生怕牵连到自己。

案件审理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最终,郑崇义被判处斩立决,夷其三族,其党羽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那些在朝中为他撑腰的“大人们”,有的被革职查办,有的被流放边疆。

行刑那天,华阴县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亲眼目睹这个贪官的下场。

“郑崇义,你也有今天!”

“苏大人,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百姓们的欢呼声中,郑崇义被押上刑场。他面如死灰,浑身发抖,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威风。

“时辰到,行刑!”

随着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郑崇义的人头落地,百姓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与此同时,苏敬言的冤情终于得以昭雪。皇帝追封他为忠烈公,并下令厚葬。

在苏敬言的葬礼上,柳氏捧着那方砚台,泪如雨下:“敬言,你的冤屈终于洗清了。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苏怀义站在一旁,望着侄儿的灵位,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但更重要的是,他向天下人证明了他侄儿的清白。

葬礼结束后,皇帝特意召见了苏怀义。

“苏爱卿,”皇帝感慨地说,“你侄儿苏敬言,是朕的忠臣,是天下清官的典范。朕要为他立碑,让后世永远记住他的事迹。”

苏怀义连忙叩谢皇恩。

消息传回华阴县,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他们自发为苏敬言立祠,香火不断。

“苏大人,您是我们的恩人啊!”

“苏大人,您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们啊!”

多年后,苏怀义离世。他被安葬在苏敬言的墓旁,永远陪伴着这位忠烈之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洛公子 艳海风波 踏天境 修神外传仙界篇 男欢女爱 触手可及的星星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曼陀罗妖精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东汉末年枭雄志 仙灵图谱 曼陀罗妖精 美食之末世求生 好色小姨 
经典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开局签到,我是叶家无敌老祖 代号修罗最新章节 伏天鼎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力之极尽,粉碎真空 雪国谍影 洪荒:有此义子,我鸿钧想当好人 从成龙历险记归来的路明非 武动乾坤 领主:我有技能天赋树 民国之谍战先锋 婉书华 海贼王之血色大剑豪 我家精灵绝对有问题 (快穿)吊死鬼的春天 女尊世界的白莲花 石榴花开朵朵香 啥家庭啊?流放路上带着千亿物资养男人 
最近更新攻略完女帝就跑?三百年后寄了 赘婿小杨哥重启人生 破天记 斩妖就变强,我靠捡经验肉身成圣 移植修仙:免疫排异的我,杀疯了 神魔以我为食?我进阶吞天神树 太古第一神 杀一怪升一级,诸天万界我无敌了! 逆天武魂:凡人称尊 从小破妄术开始成仙 和女帝双修后,我出剑即无敌 天命宝典 俺不用修炼,吃就行 炼魂师:拘魂炼魄 带着两百项异能开始修仙生活 反派儿子退婚女帝?我反手让他叫娘! 女主婚宴带奸夫悔婚,我杀光女主全家 死了就可以无敌 炉鼎十万年,出世即无敌 剑破九霄 
古代奇事录 老酒牛牛 - 古代奇事录txt下载 - 古代奇事录最新章节 - 古代奇事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