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百柒柒

首页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我在大唐做战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将门枭虎 衣冠不南渡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清话事人 三国第一狠人 佣兵禁地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百柒柒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全文阅读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txt下载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2章 格物坊火遍京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格物坊开业前,林向安先让郑佑出面,广邀其圈内的勋贵子弟与文人朋友,携家带眷前来免费体验。

郑佑虽尚未袭封,但众人皆知他是未来的武安侯继承人,大多人都给他面子。

再说郑小侯爷都说好玩的物件,这些小子们,哪有不动心的?

最开始来的,是当初和演武比赛的那些小孩们。

他们玩过之后,爱不释手,于是广邀朋友家人前来体验。

于是宾客云集,坊内热闹非常。

根据这些试玩客人的反馈,林向安对规则、流程或部分产品进行了微调。

这一过程,既是压力测试,也是第一波隐秘而精准的顶级营销。

不到几日,京城上流圈子里便开始流传起格物坊的传闻。

泰和元年,十月初一。

一个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格物坊正式开业。

【备注,前面我写成庙号了,这里改成年号为泰和。】

开业当日,盛况空前。

不过三五日,京城内外便被它的名头搅得沸沸扬扬。

因过于火爆,坊中不得不每日限流。

有达官贵人派家仆天未亮便来排队,只为给自家少爷、小姐抢一个入园名额。

文人墨客聚于茶楼,争论“十八罗汉锁”的第三种解法。

闺阁女眷心生好奇,纷纷派丫鬟来问:“可有能带回府中把玩的巧物?”

坊门前车马如潮,叫卖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智勇奇趣园”的通关木榜上,名字更新得极快。

甚至许多书生较起了劲,埋头苦战。

“同心筑梦园”上,则有父子合力、友朋竞赛,笑声连连。

不过一旬,掌柜的就不得不苦笑着贴出新规:

每日限客五十,会员优先。

即便如此,仍是一票难求。

黑市上,一个入园名额被炒到五两银子,仍有人趋之若鹜。

有人酸言:“这不过是玩物丧志之地。”

立刻就被旁人堵回去:

“您去试试?连宫里那位大学士都说,此中大有智慧,非常之物也!”

坊内,林向安正与两位首席大匠讨论新样式,神情专注;

而郑佑对着账本,指尖轻轻点了点那一串惊人的会员预存数字,唇角微扬。

这已不只是生意。

它成了一场席卷京华的风雅风潮。

*

为了让格物坊更显格调,更深入地融入文人雅士的圈子,使其地位稳固而不流于市井。

林向安与郑佑、两位首席大匠反复商议,最终拍板:

在名家雅集栏目下,开设一套系列主题讲习。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月举办一次。

讲习内容,皆由林向安亲自与两位大匠多番商议后,定下主题,兼具学理与趣味。

若想让格物坊超越“巧技玩物”的层次,必须让“格物”二字名副其实。

在古代,榫卯结构,暗藏在各个方面。

于是确立了五大方向:榫卯与建筑、数学、机械、哲学、民生。

一,榫卯与建筑,以斗拱、梁枋为例,讲解结构原理。

斗拱,才知道有这么多名字讲究,哇塞,古人好厉害~

将书中枯燥的条文化为可视可感的模型,让士人看到手作中的经义。

此举可立刻堵住玩物丧志之口,吸引最正统的经学之士。

二,榫卯与数学,可从《九章算术》切入,揭示结构中的比例、力学与几何之美。

以算理入匠思,将奇技提升为学问。

吸引爱好算学与政务实用之士。

三,榫卯与机械,展示古代“指南车”“记里鼓车”“水碓”等奇巧装置。

指南车,它是一种机械齿轮车辆。车上站着一个木人,无论车子如何转弯、掉头,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正南方。

记里鼓车,双轮马车,每行驶一里,车上的木人会自动敲一下鼓;每行驶十里,另一个木人就会自动敲一下铃

【真的是好高科技,古人真的好厉害!!!】

水碓,利用水力来自动舂米(去掉谷壳)、粉碎矿石的机械装置。

重点解析如何仅凭木质榫卯与齿轮,实现精准计量与复杂运转。

既能满足人们对古代黑科技的好奇,也极具话题性。

四,榫卯与哲学,以“榫为阳、卯为阴”。

阐释“一凸一凹”“一盈一亏”“一张一弛”的天地之理。

引出“不把事做绝,不用尽蛮力”的中庸与和合之道。

让匠理升华为心法,技艺回归人文。

五,榫卯与民生,则以“水车”“筒车”等模型为例。

探讨其结构效率与节力之法,引导听众思考如何改良农具、造福百姓,

以玩归用,体现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

如此一来,格物坊不再只是奇巧玩具之所,而成了融技、理、学、道于一体的文士雅园。

林向安确定课程核心方向后,一头扎进准备工作。

一方面,他让郑佑去搜罗市面上所有与榫卯、构造、工艺相关的书籍。

另一方面,他自己带着主题深入钻研。

不懂的,就请教两位首席大匠与几位高级匠师,一同推演。

凭借过人的学习力与系统的数理逻辑,他将传统榫卯原理与力学、几何原理逐一对应分析。

久而久之,虽不亲自持刀动斧,但在理论与理解层面,连两位首席大匠都不得不承认:

林向安对榫卯之理的通透,已远超他们的匠人思维。

他的投入,也带动了身边的人。

郑佑、赵泽本是凑热闹,却渐渐都被他传染。

一同研读工书、演算比例,从似懂非懂,到慢慢入门,后面就越学越感兴趣。

武安侯听闻自家儿子居然主动买书、研学,不禁暗暗欣慰。

尤其当有人前来探听格物坊的消息。

有的想打听内情,有的想结交合作,也有别有用心者。

问的人越来越多,连武安侯本人都起了好奇心。

当初郑佑说要开铺子做买卖,他只当儿子是学赵泽,图个新鲜。

随手拨了八百两银子当学费,心想就算赔光,只要郑佑能学到东西,了解人间疾苦,磨练心就行。

后来听说儿子缺银,也没来伸手要钱,反倒把自己屋里值钱物件拿去典当。

不过武安侯一面让管家留意着,偷偷将东西赎回,一面暗中留意铺子进展。

他却因公务繁忙,也未深究。

直到有同僚当面夸他儿子能干、铺子生意极好。

再后来,连京中几位达官都提起郑家公子有见识。

他这才让管家来回话,方知那所谓的铺子,竟是如今京中最火的格物坊。

那一刻,武安侯由最初的随意纵容,到暗自惊叹,再到有分寸地支持,

最终化为儿子背后最坚实的倚靠。

既不出面干涉,也默默撑腰。

当他弄清这一切后,心中对林向安的看法,彻底变了。

自家儿子几斤几两,他最清楚不过。

能折腾出如今这番声势,靠的可不是郑佑那点灵光,而是林向安。

原以为那安平粮行已是他本事的极限。

没想到换个行当、换个思路,竟还能闯出更大的名堂。

有人还笑,说他一个举人经商,有辱斯文,一身铜臭气。

可下一刻,他就能开坛讲学,讲起榫卯、论及工理,连京中那些清谈名士都要频频点头称赞。

这样的人,已不是精明二字能概括的。

武安侯心中暗叹,自家儿子啊,这回是真交了个高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wtw1974 背剑之人 1976步步生莲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末世重生后,我获得了无限空间!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关东山,黑刀客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一代天骄 拥有荒古肾体的我,末世无敌了 豪门前妻,总裁你好毒 逍遥人生 半子 崇祯十五年 暖阳巧遇寒冰心 暗里着迷(高干) 鬼叫崖往事 万相之王 差生 
经典收藏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新京喋血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穿越陪都之谍战重生 大唐皇太子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神话版三国 红楼群芳谱 大唐逍遥小神医 大明锤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生死主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冰临谷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史上最强县令 穿越之原始之路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百柒柒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txt下载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最新章节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