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首页 >> 赵匡胤演义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红楼群芳谱 入错新房嫁对人 辛亥英雄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三国第一狠人 农家悍女之隔壁猎户是丞相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神圣罗马帝国 
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 赵匡胤演义全文阅读 - 赵匡胤演义txt下载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三回 陈抟爱才收郑印 少王闯营救怀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平东侯高怀亮离开寿州,闯敌营回京搬兵,没想到被困在南唐营中,身受重伤冲不出去了,眼看要死在万马军中。正这时,来了一名黑脸将官,杀进重围来救高怀亮。

高怀亮又惊又喜,忙说:“小将军,多谢你救命之恩。”

黑脸小将说:“老前辈不用谢,咱是自家爷们。”

“你是谁家后代?”

“别着急,我打几阵过过瘾,回头再说话。”说完,黑脸小将把丈八蛇矛枪一抖,“扑楞!”枪缨大似盆口,高声喝道:“哪个过来受死?”这一嗓子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

这员小将是谁呀?是汝南王郑子明之子,陶三春所生,名叫郑印,今年一十八岁。

郑印怎么来在寿州呢?八年前赵匡胤酒醉桃花宫,错杀郑子明。陶三春兵困午门,赵匡胤无奈答应陶三春的条件,将韩氏兄妹处死,为汝南王报仇,封郑印子袭父职。陶三春才出了胸中恶气,叫儿子郑印为父亲守孝三年。郑印虽小很懂事,守孝时,素菜淡饭,每日习文练武。

这一天,月色皎洁,星光眨眼。十岁的郑印,来在父亲的坟前磕个头,然后来到树林外边平川地,打拳踢脚,“叮当”,挺使劲儿,累得浑身是汗。等他收住招数,发现月光下有个人影,顺影找去,在一块青石旁站着一个人,把郑印吓一跳。他来个跨虎小开门。壮壮胆子问道:“谁在哪儿呢?”

就听那人回答:“无量天尊,是贫道。你过来!”

郑印跑到近前借月光打量,是个出家老道。这老道,高挽牛心发髻,骨头簪别顶。身穿银灰色道袍,宽衣大袖,腰系水火丝绦。灰中衣,白布袜子,足登厚底云头鞋。往脸上看,面如三秋古月,慈眉善目,好像刚睡醒,眯缝着。颌下花白胡须撒满胸前。左手拿着拂尘,右手捻着胡须,仙风道骨,仿佛神仙降九霄。老道的身旁有个小毛驴。

郑印是个孩子,好奇,看见小猫、小狗、小马、小驴,都要过去看看转转,他到小毛驴近前一看可高兴了。这条毛驴长得太好看,身上黑毛明光锃亮,还是个白眼圈,白肚皮,白嘴巴,四个小白蹄。郑印乐得去摸驴耳朵。这条小黑驴两耳朵一立,四蹄一蹬,用驴头去顶郑印,郑印急忙连连后退。他还想摸摸驴尾巴,小毛驴一尥蹶子,“当!”就给郑印来一蹄子。郑印被踢倒了。

老道冲黑驴一瞪眼,说:“畜牲,别闹了,他和你玩呢!”

这一瞪眼睛,二目灼灼发光,把郑印吓一跳。那头黑驴儿真听话,耳朵耷拉下来,不动了。

郑印从地上爬起来,看看黑驴儿,再看看老道,不由得肃然起敬。急忙上前施礼,说声:“老道,你好呀!”

老道乐了:“孩子真不会说话,应该叫仙长。”

“先长……先长后不长,就叫老道爷爷。”

“不像话,叫仙长,不叫还让小黑驴踢你!”说完,老道轻轻打个呼哨,这条小黑驴撒欢尥蹶子窜过来,往郑印身上扑。

郑印吓得直躲:“仙长,别累着小毛驴,我叫了。”老道又打个呼哨,小毛驴马上站住不动,晃晃尾巴回到老道身旁。

郑印乐了:“真好玩,这条驴从哪买的?太好了,叫我妈也给我买一头。仙长你从哪儿来的?怎么到我家坟地来呢?”

老道说:“贫道云游访友,路过此处,看见你在练武,想看个热闹。”

郑印问:“我练得好不好?”

老道说:“不怎么样,还不如我那头毛驴本事大呢!”

郑印急了:“你拿我比驴,你骂我!你知道我是谁?”郑印拿出少王爷的样子,攥起拳头。

老道笑着说:“你叫郑印,是少汝南王,今年十岁;你爹叫郑子明,你妈叫陶三春,对不对?”

郑印一听奇怪:“仙长,你怎么知道的?”

“我能掐会算,算出来的。”

郑印说:“我不信!我娘说过,算命爻卦是唬弄钱。都是假的。”

“信不信在你。不过刚才你攥着拳头吓唬人,你以为你是少王爷,飞扬跋扈,仗势欺人吗?你的王位当得不光彩,不是你用本事挣来的,而是你爹拿命换来的。有志气的孩子不能要。你爹当汝南王是帮助赵匡胤打天下挣来的,大家都服气。你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坐上王位,不称其职。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你不害臊呀?”

郑印被说得小脸通红。平时他在府里一呼百诺,多大岁数的人见着他都得磕头,叫句小千岁。他要发脾气打人,打谁谁都不敢还手,从来没听见有人说老道这种话。一想老道说的对,是呀!我爹用命给我挣的王位,不过我也能挣。想到这,说:“我习学武功,将来也能立功建业,像我爹一样。”

老道说:“就你练这挨打招数,练一辈子也没出息!”

郑印不爱听:“你胡说!我妈教我三年了,谁都打不过我!”

“你妈功夫好,心痛儿子,舍不得叫你吃苦,练不出来。”

“能!”

“别不服气,你都打不过我那哑巴毛驴儿。”

“老道,你会武艺?”

“不敢说会,反正比你强得多。”

“我不信,你是老头,打不过我。”

老道说:“不信咱们试试。我在这站着,伸出一只手,你用两只手拉我,要能拉动我,算你有本事。我要输了,那头小黑驴送给你。”

郑印乐得咧开小嘴:“真的?”

“贫道说话算数。”

“仙长!咱可说好:你要输了,把小驴儿给我,咱拉钩不许反悔。”

“郑印,你要拉不动我,你输了怎么办?”

“我……这是坟地,我没啥给你的,要在家里要什么都有。”

老道说:“我啥也不要,只要你输了我叫你干啥你干啥。”

“行。”两个人各伸食指勾在一起,郑印嘴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

郑印高兴了,他才十岁,每天有两个家人陪着他住在小房里,没有孩子玩儿,没有说话的人。每隔一天,陶三春来看看他,教他几个字,再教几招拳脚。平时俩家人只管做饭买菜,郑印就在这块空地摔跟头练把式,太闷了。今天有个老道和他要要,十分高兴。老道走出几步,把手伸出来。“你拉吧!”

郑印别看才十岁,长得高,力气大,又高又壮,从小跟他妈练功,平时有个百八十斤的东西,扛起来就跑。眼前这个瘦老道,我一伸手,就能拽趴下。他骑马蹲裆式站好,伸出两只手,抓住老道的左手:“仙长,你可站稳了!别叫我拉倒摔着。”

说完,双手用力,往怀里一带,嘿嘿!再看那老道纹丝没动,两腿好像生根一般。郑印二次再拉,使出吃奶的劲,累得脸红脖子粗,又没拉动。

老人手腕子轻轻一抖,郑印倒退几步,“扑通”坐在地上。“哎呀我的妈呀!”郑印摔得半天没起来,两眼望着老人。

老人冲他一招手,说:“你过来给我提提鞋。”

“我……我不。”

“刚才你怎么说的?你要输了,叫你干什么你干什么。大丈夫言而有信,快过来,给我提鞋!”

郑印在家里是个娇子,上朝是国家官员,文武见他,都得叫汝南王小千岁。净别人侍候他,他哪侍候过别人?不过这孩子性格憨厚,陶三春教子有方,从来不娇惯,有老有少,孩子诚实可爱。所以,老人叫他提鞋,他知道自已输了,要说话算数。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走到老道近前,伸手提鞋。刚到近前,老道脚一甩,把草鞋甩出五六尺远。嘴里说:“人老真没用,一抬脚把鞋甩掉了。娃娃,去,给我捡回来穿上。”郑印什么也没说,把草鞋捡起,回来给老道穿上。

他刚一直腰,老道直叫:“哎哟哟。”

郑印问:“仙长怎么了?”

老人说:“我身上发痒,大概是虱子、跳蚤在打架,快给我挠挠。”说完,老人转过去。郑印把手伸进老人的衣服里,给挠痒痒。

老人说:“使劲往下挠。哎,这才是好孙子!比我的小黑驴儿强多了。行了!”

老道暗暗点头,此子可教也。只要他肯用功,我叫他七寸的少白蛇也能成龙。就是有野性,得扳扳他的脾气,不然不能用功。想到这,老道抓住黑驴儿身上缰绳,说:“郑印,我走了!”

“哎……仙长你别走呀?”

“有什么事?”

“嘿嘿……仙长你教我两招呀!”

“我会什么?我乃草木之人,土埋半截,还得求别人提鞋挠痒,不中用。”

“仙长有能耐,小毛驴都比我强。我是不行,教我两手吧。”

“学什么?”

“刚才我没拉动,你那劲儿怎么使?还有你教小毛驴儿的功夫教教我,行不?”

“行是行,咱俩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教你啥呀?”

郑印说:“反正叫我认干爹、干爷爷,我不干。”

“谁让你认干亲了?叫师爷!”

“哎!行!哎哎不行。我听说当师爷比师父能为还得大,你会什么?这么办,咱俩比试比试,你要能打过我,我认师爷;打不过咱俩认我娘为师。”

老人听这话乐了,这孩子说话浑,浑就浑点吧!将就材料,谁让我和他有缘呢!“郑印咱俩怎么打?”

“你把我摔倒了,就认师爷。”

“好。”

郑印和他父母学了三年童子功,一般的孩子,十个八个不是他对手,自己也不知道本事有多大。冲着老道左手一晃,右拳奔前心打去,这招叫“黑虎掏心”。老人纹丝没动,没看见抬手,把郑印手脖子抓住,往怀里一带,往外轻轻一扔,把郑印扔出一丈多远。老人飘身跟过去,郑印刚站起来,老人照后背推了一掌,郑印刚爬起来又摔倒了。郑印“扑通”跪下:“师父在上,徒儿给师父磕头。”

“不能叫师父,你的岁数,得叫师爷。”

“师爷!”

“起来吧!你愿意跟我学徒!”

“愿意。”

“能舍得离开你娘?”

“只要学到武艺,给我爹争光露脸,怎么都行!”

“不许想家。”

“我不想。”

“好孩子,你悄悄回屋收拾一下衣服,谁也别告诉,马上出来,我领你走。”

老道又留了一封书信,放在屋里。上边写明带走郑印,上山学艺,叫陶三春别惦念,艺业学成就回家,没落地点。

就这样,老道上了毛驴领着郑印出了汴梁城,来到陕西华阴县,西岳华山希夷洞。这个老道是谁呀?这可是大宋朝名扬四海、妇孺皆知、威震华夏、德高望重的老隐士,姓陈名抟,字图南,号扶摇子,道号希夷,自称睡仙,世人管他叫希夷老祖。

陈抟是亳县真源人,跟三国年间的魏武帝曹操和神医华佗是同乡。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幼时好学,聪明绝顶,又有贤妻娇子。怎奈陈抟看破红尘,视金钱如粪土,拿功名如过眼云烟,崇拜老子,一心入山,修道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他抛家舍业,到武当山出家,在九石岩,服气辟谷二十年,得道之后,云游天下,拜师访友,历尽沧桑。陈抟的文韬武略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后又移居华山希夷洞,常闭门数月不起,故称“睡仙”。后人传说陈抟一觉睡八百年。亳县至今还有陈抟庙。他是苗光义的师父,赵匡胤的朋友,赵匡胤闯关西,到华山和陈抟下棋,连输三盘,将华山输给陈抟。这段传说,至今在民间还广为流传。

陈抟老祖听说汝南王郑子明屈死,可怜陶三春孤儿寡母,才赶到京城看望,见小郑印憨厚可爱,决心把他培养成人,将来为国家报效。故此,把郑印带到华山,传授文武二技。

和郑印一块学艺的还有一人,是太原侯曹彬之子叫曹金山。曹金山住在华山下曹家集,在家学艺,郑印在山上学徒,陈抟分别授艺。

陈抟老祖为教郑印,贪黑起早,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可惜郑印是个粗心人,好武不好文。只跟陈持学会武功,别的没继承下来。转跟八年,郑印长成大小伙子,力大无穷,是员猛将,比他爹郑子明强之十倍。

陈抟老祖每年出去云游一次,多则五个月,少则半个月。郑印在山上练功,也帮助道童炼丹。

这一天,陈抟出游归山,将郑印叫到面前:“孩子!你的武艺足可防身保国,我不再留你,你该下山回家了。”

郑印说道:“师爷,我不走,我舍不得离开你。”

“孩子,国家出了大事,不回去不行,你非一般人,乃是大宋朝的官员,现在宋天子赵匡胤兵伐南唐,被困寿州数年,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你身为国家臣子哪能袖手不管?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良。孩子,你速下山到寿州去,为国效力,咱师徒后会有期。”

郑印听了也着急,问道:“师爷,您叫什么名字?我还不知道。”

陈抟笑了笑:“施恩不求报,要走了,我告诉你,大宋军师苗光义是我的徒弟。所以,我收你当徒孙,你不能管我叫师父,辈太大,不好论,我将来也到前敌帮他们战于洪。”

“师爷!你老心血耗尽,传授武艺,恩重如山,孙徒未能报答。”

“你能为国立功,为民请命,立身扬名,就是报恩。”

说着,陈抟将名姓告诉郑印,又给他画个路途单,怕他走错路,准备路费川资,马匹兵刃。郑印身高力大,给他打造一条丈八蛇矛枪,枪里夹鞭,是陈抟教给郑印的绝技,百发百中。这条鞭是水磨竹节钢鞭。郑印告别恩师、学友,给陈抟老祖磕头,给师叔、师大爷施礼已毕,众道童把他送下高山,洒泪而别。

就这样,郑印没有回家,而是按路途单上的指点直接奔寿州。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住。这一日来到寿州城外,远看敌人连营扎出好儿十里。郑印一想,白天闯营目标大大,夜间闯为好。郑印买点吃的,吃饱喝足了,在树林内休息,战马啃青饮水。

天交二更时分,郑印准备闯营,按帽子,紧大带,提好鞋子,背上钢鞭,把马肚带紧了三紧,推鞍不去,搬鞍不回,认镫上马,两脚磕镫,小肚子一碰铁过梁,战马如飞,直奔南唐大营。正巧,郑印走的是南营门。南营门外设有重重障碍;战壕、土圩子、鹿角丫叉、铁蒺藜、陷马坑、绊马索、翻板、绷腿绳,一般人过不去。常言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人体格好,胆子大,大脑反应快,没有顾虑,这就占了优势。郑印刚刚下山,士气正旺,那管敌营数十里,双手端枪,稳坐鞍鞒。

今天是十四,月亮高挂天边,照得万物生辉。郑印见前边是一道土圩子,这道土圩子能有八尺多高,圩子下边是一道壕沟。挖沟的土垫成了玗子。壕沟边上,插着树丫、铁蒺藜,战马来到近前,郑印用丈八蛇矛枪往树丫上一戳,阴阳把里外翻腕子。把丫叉挑进壕沟。用枪纂一扫马后鞧,这匹马“咴咴”暴叫,鬃尾乱乍,前蹄蹬,后腿蹦,“噌”地一下子跳过战壕。马往前窜,来到了土圩子之上,一个冲锋,下了土圩子,没想到。前边是陷马坑,有三丈深,底下是铺的石灰,用竹竿浮搭在上边,蒙块芦席,撒上浮土,黑夜间看不出哪是地面,哪是陷马坑,战马前蹄过去了,后蹄踩到芦席上,一步蹬空,“扑通!”连人带马往下坠。可把郑印吓坏了,掉下去就上不来,这还了得!

这匹马太好了,这是陈抟老祖特意从西凉马群里选出的良马,身高个大,动作灵敏,后蹄子踩空,它也知道事情不妙,后身往下坠,这是要到哪儿去?不行,别下去!就在这阵,郑印急中生智,丈八蛇矛枪往前一戳,扎到实地上“咔嚓!”进去二尺多深,双手抱住,身体前倾,两腿一夹马肚子,一提丹田气,劲往前使,战马后身分量减轻,人借枪力,马借人力,这匹马,前蹄用力一蹬,往前一蹿,从陷马坑蹿出来。因为用力过猛,往前一闪,差点把郑印甩到地下。郑印惊出一身汗,太危险了,掉下去就没命了,我得小心。

催马往前,又过一道战壕,前边是第二道土圩子。土圩子后边有二百名弓箭手,因为天黑,光听马蹄声,没看清人,来到切近,有唐兵高喝:“对面是什么人,敢来闯营?”

郑印回答:“我乃宋朝大将,是你们要命的黑祖宗!”

唐兵吓坏了:“闯营的来了!开弓放箭。”梆声响亮“梆、梆、梆!”,箭似飞蝗,又如雨点,一齐射向郑印。有人喊:“射人先射马!”又冲郑印的战马,开弓放箭。郑印双手摇动长矛,好像风火轮,上护其身,下护其马,将雕翎箭打落。那位说,为何叫雕翎箭呢?箭头是个三楞透甲锥,中间是箭杆,杆后带着羽毛,有羽毛不摆头,可以掌握方向。因为箭尾带羽毛,所以叫雕翎箭。

放箭讲究射远不射近,郑印到了跟前了,箭没有用了,吓得军卒扔了弓箭,拿起兵刃冲了过来。郑印的大枪开斋了,长矛一抖扎过去,就像竹签穿蛤蟆似的,“扑扑”扎伤无数,很快把南唐营的弓箭手杀散,催马到营门口,守营门的军卒吓得面如纸灰,齐声高喊:“有闯营的了,快关门!”营外有些军卒吓得大叫:“别关!别把我们关在外头。”

里边的军卒不管那些人了,有二十多人推动两扇门,要关上营门。郑印离远看见,“啪、啪、啪!”紧打战马,来到近前,大门刚刚掩上,还没有上闩,郑印大枪“咔嚓”把大门扎透了,前把一抬,后把一压,使上千斤力,大叫一声:“去你的吧!”“呜”地一声,把营门挑下来,扔出两丈多远。往下一落,正落在军卒头上,砸死七个,碰倒了八个。那匹乌骓马,连踢带咬,踏死六七个,这才是虎踏羊群,乌龙搅海。

郑印催马来到营内,大喊一声:“南唐军卒听真:拦我则亡,让我则生!”说完,“啪、啪、啪”一阵厮杀,只杀得死伤无数,血染征衣。

郑印挺枪跃马,正往前杀,猛然发现前边围了一堆人,高举灯球火把、亮子油松,照如白昼,鼓响如雷,杀声震耳,就知道营中正在开战,可不知道谁和谁打。他马上加紧,大枪抡开,“劈拉啪拉”一阵乱砸,打散南唐兵,往中间一看,当中一员老将,被敌将围在当中,浑身是血,后背带着箭伤,已经支持不住。

郑印看了半天不认识。书中交待,老将正是临时大帅高怀亮,从寿州杀出来,他要闯营进京,搬兵求救。没想到马踏敌营,冲不过去,被林文善的两个先锋吕文刚、吕文忠困在营中。突然看见郑印闯营杀了过来,高怀亮心中高兴,行了,来帮手了。边战边喊:“我乃寿州城的元帅高怀亮,闯营的小将军是何人?快来助阵!”

郑印一听立刻就明白了,一阵猛打猛冲,来到高怀亮附近。唐兵见俩人里外一杀,害怕了,不知道来多少人,人心惶惶,前后一挤,挤成人疙瘩,你踩我撞,你打我骂,自己内部乱起来。趁这个机会,郑印来在高怀亮的马前,喊道:“高叔叔别慌,小侄儿到了。”

“小将军贵姓大名?”

“高叔叔!你怎么把我忘了?你过生日我给你磕过头,我是郑印呀!”

“哪个郑印?”高怀亮愣住了,已经分别八年,哪还认得?

郑印说:“我爹是汝南王,我妈是陶三春。”

高怀亮一听恍然大悟:“哎呀!是郑贤侄。”这回高怀亮想起来了,仔细打量,郑印长得和郑子明一模一样,高怀亮又惊又喜,说道:“孩子!想不到今天能见着你,叔叔命不当绝,你从哪儿来?”

“我从我师父山上来,听说你们被围,我来闯营报号救驾来了。”

高怀亮忙问:“你到京城没有?”

郑印说:“没有,直接上这来了。叔叔,你这是怎么了?浑身是血?”

“孩子,万岁和我们在寿州被困六年,里无粮草,外无救兵,派人多次闯营搬兵,都因为杀不出去,死的死,伤的伤,无奈我亲自闯营,受了南唐元帅林文善的暗算,中了两箭,身上还有刀枪伤。冲不出去,也回不了寿州,眼看命丧顷刻,多亏贤侄赶到救了叔叔。孩子,我不行了,你替叔叔搬兵,快走吧!”

郑印说:“叔叔!南唐将军最厉害的是谁?”

“桃文善呀!”

“用不着回京城搬兵,你等一会儿,我把林文善打死,就可以解寿州之危,何必进京撤兵呢,多麻烦!你等着,我去会他。”

高怀亮急忙拦阻:“孩子,不行!林文善刀马纯熟,非凡人可比,我兄长高怀德、常胜将军呼延凤、武状元曹彬都不是林文善的对手,你能行吗?”

“叔叔你太小瞧人了!我乃陈抟老祖亲传,高山学艺八年,我要不行,老祖能叫我下山吗?你看热闹吧!”

高怀亮再次拦阻说:“孩子不行,你新来乍到,不知其中厉害。敌兵数十万,你人单势孤,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叔叔帮不了你,出了闪错对不起陶王妃,你要听话!”说到这,高怀亮不行了,流血过多,头晕眼花,在马上栽栽晃晃,坐不住了。

这时,敌兵又拥上来,高怀亮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说:“贤侄,天要亮了,更不好走,快回去见万岁,有大事要办,不用管我……你快走!”说着趴在鞍鞒上。

郑印这才明白,高怀亮是支持不住了,忙道:“叔叔!咱俩一马双跨,我带你出去。”也不等高怀亮同意,他枪交左手,伸右手长身躯抓住高怀亮袢甲丝绦,往怀中一带,高怀亮扔了兵刃,两脚甩镫,就劲纵身来到郑印身后,双手搂住郑印的腰,郑印问:“高叔叔坐好了没有?”

“坐好了!”

“我先把你送到寿州,回头再战林文善。”说完,两脚踹镫,马往前去。他想出去,出不去了。南唐兵围上来了。

刚才林文善和吕氏弟兄围战高怀亮,被郑印给冲了一下子,林文善气坏了,大骂守营的将官,为什么没看住营门,叫个没盔没甲黑小子杀进来;你们的弓箭是看着玩的?林文善想聚集队伍,不容易,人多忙乱。林文善告诉吕氏弟兄,眼前这两个人不能放走,三千人打个包围圈,外围是火把,里边是手执兵器的军卒,正北方有吕氏弟兄横住道路,这哥俩每人手中一对大锤。

副先锋吕文忠手使一对青铜锤,催马来到郑印马前,高声问道:“黑小子,你是哪来的野人?还敢搭救敌将高怀亮,你一马双跨还想逃出去,真看我们南唐没人了。你家先锋要你的命!”

郑印闻听,沉住气,不慌不忙地说:“我不想打你,叫你多活几天。你拿南唐官吓唬谁?今天我拿你们连营,权当爷的跑马场;拿你们的脑袋,我当球踢。”

吕文忠气得浑身发抖:“好啊!气死我也!”说完,马往前冲,抡起双锤,使个“泰山压顶”往下砸,嘴里喊道:“黑小子休走,看锤!”“呜!”一砸。

郑印的丈八蛇矛枪,来个“野马分鬃”,“刷、刷!”左右一分,双锤被分个大敞门,战马往前一撞,来到吕文忠身旁,吕文忠二次要举锤没举起来。郑印伸左手,在背后抽钢鞭,也没回头,反手一鞭,“啪!”正打在吕文忠后背上。这一鞭力气太大,护心镜打碎,吕文忠被砸得五脏六腑翻个个儿,心里一难受,大口吐血。吕文忠拨马败走,回到营盘吐血不止,活了两个时辰,喘喘气,蹬蹬腿,翻翻眼皮,咧咧嘴,一口气没上来,回姥姥家去了。

再说疆场上,吕文忠的哥哥、正先锋吕文刚急坏了,一心要为兄弟报仇,舞动镔铁轧油锤,从郑印的后边偷偷冲上来,双膀叫足力气,照定高怀亮头上砸下来,想砸死高怀亮。高怀亮身受重伤,枪也没了,双手搂着郑印,没有一点反抗能力,只可缩颈藏头,闭目等死。

就在这一刹那间,郑印听见身后有金风,急忙里脚点镫,镫带绷镫绳,马一打踅,像旋风一样,转过去了。吕文刚的大锤落空了,又因用的劲太大,大锤带得身体往下一栽,差点掉下马去。郑印就势摆动丈八蛇矛枪,马上回身,一个“拔草寻蛇”,大枪直奔吕文刚的软肋。

吕文刚做梦也没想到,枪来得这么快,吓得他手足无措,一腆肚子,那不是找死吗!“噗”地一声扎进去半尺多深。郑印把枪一拧个,往外一带,老肠子、老肚子,全带出来了。吕文刚疼得扔掉双锤,“啊!”从马上栽下来,当时绝气身亡。南唐兵立刻大乱,高喊:“黑小子厉害!”

南唐大帅无敌将林文善在当场看得目瞪口呆,心说:这小子是谁?看来,他是我南唐的劲敌。此人不除,我营难保。想到这高喊:“三军儿郎闪开了!本帅在此。”军卒往两旁一分,林文善冲到当中:“黑脸将官你是何人?”

“我乃山西人氏,子不言父,汝南王郑子明。我名叫郑印,再问就是你家少千岁!”

“噢!”林文善听罢点点头,原来是名人之子,将门之后。不过那郑子明能耐不怎么样,有这么个好儿子。想罢,大叫一声:“郑印!我有几句话,听不听在你。”

“说吧!”

“你父郑子明和赵匡胤是患难之交,帮他打天下,出生入死。赵匡胤坐下江山,就把你爹杀了,你和他有杀父之仇,为什么要保他?赵匡胤能共患难,不能同享富贵,心狠意毒,谁保他,他杀谁。不如投我南唐,我帮你拿住赵匡胤,报杀父之仇。”

郑印听完,勃然大怒:“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父之死,是被奸人所害,皇伯父已经替他报仇。我父子均受皇恩,当涌泉相报。你挑拨离间,没人听你的!你是谁?少王爷枪下不死无名之鬼,报名受死!”

“本帅林文善。”

“噢,是你呀!都是你以小犯上,困住我主万岁。杀了你,进寿州救驾。”说完,抖枪便刺。

林文善摘下巨齿飞镰板门刀,双手一横,接架相还,二人打在一起。林文善边打边核计,从赵匡胤兴兵以来,我还没遇上对手,今天可算遇上强敌,不能大意。林文善和郑印打得难分难解。打了十几个回合,郑印不行了,今天他吃亏在身后有个高怀亮,一马双跨,动转不灵,战马吃力。林文善一见哈哈大笑:“黑小子,拿命来!”

林文善要使绝命刀,劈死郑印。

不知郑印性命如何?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养只小人鱼 玄鉴仙族 男欢女爱 绝品桃花命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琥珀之剑 赤心巡天 魔女的箱庭笔记 美食之末世求生 奇术色医 都市花语 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 独裁者 好色小姨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超级兵器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最近更新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纨绔世子觉醒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大唐储君 请摄政王赴死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大宋河山 三国之杨家天下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烛影迷局 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 赵匡胤演义txt下载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 - 赵匡胤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