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狗腿子

一念烽火

首页 >> 大明狗腿子 >> 大明狗腿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最强兵王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国军舰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大明狗腿子 一念烽火 - 大明狗腿子全文阅读 - 大明狗腿子txt下载 - 大明狗腿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章 给皇帝办生辰,还能挣钱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京城,奉天殿

朱佑樘一番慷慨激昂,摆事实,讲道理的说辞,说的满朝文武哑口无言。

现在,基本没人反对修建图书馆了。

然而,此时却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有人哭穷了!

户部尚书周经硬着头皮出列质疑:“陛下,各个府县,皆修图书馆,颇耗钱粮!

而且,印刷如此多的书本,耗纸迫多。

臣恐工部无力供应,民间造纸厂,恐怕也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纸!

此法虽利在千秋,臣等也有心支持,却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哪怕是最近一些年,造纸厂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经大幅度提升。

但是,面对动不动要印上几千本书,一本书就要印上千份!

那得要多少纸啊?

恐怕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周经想想都头皮发麻!

朱佑樘脸色沉重了下来,随即看向张山风:“张爱卿,你开设了多家造纸厂,你看?”

狗腿子,戏看完了,该干活了!

张山风脸一黑,将昨晚与云衣和牟双的商议方案,说了出来:“陛下,造纸厂不可能一口气造出如此多的纸张!

哪怕臣再开数倍规模的造纸厂,也是不可能短时间内造出来的!

臣建议,分多批印刷!

臣以为,可以优先挑选紧要的,如农书,医术,兵书,算术等书籍印刷!

先让老百姓用上,后续每年增加,完善,逐步将各类书籍充盈。”

当然不可能一口气印出来!

否则,造纸厂开多了,结果印完了书,造纸厂要么原地倒闭,要么继续过度造纸,搞得纸张价格低廉,甚至完全卖不出去!

两种可能的现象,都是不可取的!

只能分批,长时间完成这项工程。

然后,等印刷书籍的任务完成,老百姓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有更多的人能读书写字,纸张就有更广大的市场。

到时候也许不用关闭造纸厂,还要开设更多!

这就是儒家这帮人永远也学不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不过,张山风刚刚说完,就被怼了。

礼部尚书徐琼不乐意了,反对道:“陛下,农者乃国之根基,优先印刷农书,无可厚非。

兵者乃强国之根本,多印些兵书,亦无不可。

但是!

陛下,医术乃末流,算术更难登大雅之堂!

弃八股考试之书,而优先印刷算术和医书,臣绝不赞同!”

“臣等绝不赞同!”

“……”

徐琼一出声,引来一片附和。

没有意外,几乎一致要求,要将与科举有关的,优先印刷!

甚至,此起彼伏的反对声中,开始了对张山风的攻讦。

有御史弹劾张山风以公谋私,党同伐异,企图压制儒家,弘扬张山风自己的异端学说!

张山风暗自冷笑,他就知道,只要他出声,就会有人为了反对而反对。

反正,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朱佑樘一抚额头,头疼!

一件好端端的,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原本基本已经敲定了,临末了,还玩一出朝堂暗斗!

眼看张山风已经“三花聚顶”,在聚气纳元,准备开怼,朱佑樘不得不出面叫停。

真要双方开怼,图书馆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他很清楚,真要将张山风斗烦了,撂挑子不干了,事情基本黄了。

指望这帮儒家官员,图书馆是不可能建成的,就算勉强建成了,大概率就是个儒家士子的大型诗会酒楼!

他们根本不懂,什么他码的叫图书馆!

朱佑樘咳嗽了一声,止住了纷乱,吩咐道:“礼部和张山风各自列出五百书籍清单,交司礼监!

第一批先印刷一百本,由朕做最后审核。

诸位爱卿,当无异议吧!”

言外之意:你们都消停点,你们只是提建议的,最后劳资来决定印刷哪些书籍!

“臣等无异议!”

眼见效果达到了,朱佑樘冷冷的看了眼徐琼:“此次所选书籍,除了四书五经等,科举所考书籍,其余的书,尤其是农书,一定要用大白话着书!

并且所有的书,包括四书五经,包括八股所考书籍,都要使用张山风所提出的标点符号。

一定要一眼就能看出断句,要让老百姓看得懂!

此事,礼部汇同翰林院负责改编!

如果你们做不好,会有人帮你们做!”

徐琼眼前一黑,就想找个坑把自己埋了。

文言文的古书,翻译成大白话!

而且,还要用刚刚学会识字的老百姓,都看得懂的语言改编!

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徐琼根本不想答应,正准备诉苦推辞:“陛下,臣……”

李东阳赶紧出面,打断了徐琼的话。

他知道:朱佑樘这是下了死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

一把打断徐琼的话,李东阳应承道:“启禀陛下,臣等一定谨遵陛下旨意!”

开玩笑!

陛下都给你把红线画好了,就指望你撂挑子,好让公务员名正言顺的掺和进来!

要是让公务员把活儿给揽过去了,书上写啥,还不是他们说的算吗?

到时候名字叫《论语》,里面教如何算术,你又能怎么样呢?

如果,真的那样了,科举的根都要被挖了!

果然,刚准备爆发的朱佑樘,见到李东阳出面,也就懒得搭理徐琼了。

眼见事情搞定,朱佑樘正准备退朝。

……

“且慢!”

不出意外,还是出意外了。

所有人听到了熟悉的两个字,都是脸一黑。

他们都知道:杀胚要搞事情了!

果然!

搞事情方面,张山风从未让他们失望。

张山风不急不缓的递上奏疏,然后说道:“启禀陛下,陛下自登基以来,勤勉节俭,过往节庆,皆以从简。

此举乃陛下简朴,不喜浪费,亦因前朝贪腐奢靡,国库空虚所至。

自陛下登基,严查贪腐,整肃朝堂,至此官场清廉;

后劝课农桑,改革求富,如今百姓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家有余粮。

最近几年,朝廷清查田亩,农税增长,鼓励通商,新增商税,国库充盈。

如今,陛下的生辰将近,臣想此次陛下的生辰,举办得隆重一些!

陛下以为如何?”

众臣为之一愣,各自表情不一。

因为朱佑樘一直压制奢靡之风,非常排斥大摆筵席,逢年过节,最喜欢干的事情,不是在宫里张灯结彩,而是去张府蹭饭撸串。

所以,十几年不曾大搞庆贺礼仪,很多人都忘了这茬。

很多人仔细想想,张山风说的,似乎有点道理。

也对啊,是该搞搞庆典了!

以前不搞,是因为国库没钱!

前朝贪腐严重,国库都能跑马了。

从前一提到要搞什么大典,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跪下,把乌纱一摘,然后耍赖一般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如今不一样了!

如今,国库每年的收入,都是千万两计算,除去每年的开销,以及官员的分红,还能盈余几百万两!

所以,户部尚书周经虽然感觉有点意外,但也并没有如同当年的李敏那般要死要活。

周经仅仅在内心计算着,户部能接受多大的开支。

没有官员不想大搞庆典!

这是用来彰显业绩,也是这段时间取得成就的最直接展示!

过节嘛,谁不想搞得热闹点。

但是,搞庆典,官与民都一样!

过节办生辰,老百姓要掰着指头,精打细算。

既要一分钱,要花出两分钱的排面,也要根据自己的财力,量力而为。

当官也是如此,怎么搞能搞得很威风,很大气,不能跌了朝廷的份儿。

又要能省则省,不能搞得国库又见底了!

这是个很矛盾,却很现实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预算要搞多少合适呢?

如果是别人提这茬,朱佑樘鸟都不会鸟他。

因为要花钱,要花很多钱!

皇家无小事,别说皇帝生辰,就是每天吃啥,都是大事,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要大搞特搞,以殿上站着的这帮儒家官员,没个几百万两,估计连像样的排面都看不到!

所以,以前礼部也提过,庆贺生辰之类的屁话,朱佑樘压根儿就懒得搭理这帮文官。

几百万两,给小朱搞点营养品,添点新衣裳,或者去赈济一下灾民,给穷苦老百姓免一免赋税,都比搞庆典来的好!

不仅能给自家娃儿搞私货,也能给老百姓添福利,还能在史书上加点业绩,他不香吗?

但是!

这事儿是张山风提出来的!

那么,这事儿就有搞头了。

最不济,户部抠抠索索的不肯出钱,他张山风可是提议的人,总得想办法搞吧。

反正,是不可能花不了内帑一毛钱!

那为什么不搞呢?

要大搞,要大搞特搞!

不用自己花钱,不心疼!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女帝痛哭,她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综影视穿越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废柴光明圣女的异世界求生指南 快穿:病美人仙君又拿白月光剧本 港综:开局死靓仔南,邻居马小玲 小师妹别浪,师尊盯上你了 忘羡的孩子们从天而降 你师兄都无敌了,你们拼什么命啊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混沌不灭珠 仙府:资质平平的我只好苟出长生 背剑之人 诡鼎 穿越异界:我的魔兽争霸系统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伴你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红色脊梁 龙兴华夏 
最近更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秦始皇荡平六国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大明狗腿子 一念烽火 - 大明狗腿子txt下载 - 大明狗腿子最新章节 - 大明狗腿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