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第一天就实现盈利,销售额六千六百余万元,这可是2000年的六千六百余万元啊!
这还是何雨柱仅仅摆了些大众货,根本没把精品往外摆的前提之下!
因为他就没打算今天卖货,计划中的重头戏在过几天的竞卖会上。
何雨柱看了账目之后不仅没有高兴,反而非常反感。
他的货都是真品,但是要价很高,这也是古玩行得规矩,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而今天买货的人却根本不讲价,见到东西就买,每个人都不空着手。
为什么?
原因大家都知道,何雨柱怎么会不知道呢!
“吴会计,今天收的款是现金多还是刷卡的多?”
“几乎都是刷卡的!”
吴会计也感觉到奇怪,古玩行业也属于零售业,即使价格昂贵,照说也应该有一部分人会用现金的,可是只有几个人用现金买了点小玩意。
她还不知道,那几个用现金的人基本上都是何雨柱发了请柬请来的的,而且他们还讨价还价了。
这里边有事儿啊!绝对有事!
在华夏有一种文化叫作送礼文化,其中就有一种不适合送礼的情况下的送礼方式,买你的东西,不还价!
这种送礼文化其实就是行贿文化。
古董这东西,他的价格几乎跟进货价没关系,十块钱进的可能卖价是十万。
至于值不值?没有这一说法,只有愿意不愿意。
何雨柱的水轩也不例外,比如说古代铜钱,何雨柱按话高价一百块一斤买回来了,一斤大概120枚,平均一枚的价格还不到两块钱。
其中有一枚品相不太好的永昌通宝?,行价一千二百块,溢价有600多倍!而水轩的标价是二千四百块,价格溢出1200多倍!
其中几乎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铸造过钱币,名为?永昌通宝?。因为铸造的数量少,流通时间短,留存量非常少,而价高。)
话说回来,不讲价就买古董那不就相当于送礼吗?
而对于何雨柱来说收礼就相当于受贿。
何雨柱明面上的儿子何晓城和何晓岚结婚都没收过礼,一开始钱对他没有意义,二就是要保持清廉的形象!
他虽然退下来了,他家的孩子也没有在掌权位置上的,但是他的亲家柳成功已经达到了高层,那一层没有几个人,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将来要是有人来用今天的事儿攻讦亲家,他就有口难辩了!
不是何雨柱想的多,而是他不能给自己和亲戚留下任何可能的把柄。
沉思了一会儿,何雨柱开口道:“吴会计,你联系北大教育基金会,跟他们说水轩要把今天的营业收入捐给他们,让他们办一个仪式,要请电视台、报纸和网络上的记者过来如实报道。”
此言一出,整个水轩都安静了!
吴会计和大家都一样,都不敢相信,都难以理解何雨柱这么做的用意,但是何雨柱是老板,钱无论多少都是他的。而他们只是员工,按照老板说的做就对了。
“好的,何先生。”
“等等,买东西的人留下名字了吗?”
“他们绝大部分都开了发票,是留有名字的。”
“那就这么办,记得把今天的买卖说成是义卖,问问税务局那边需不需要缴税,如果需要就依法缴税,交完税再把所有余额捐给北大教育基金。如果不需要缴税就让税务局给个书面回复,然后全部捐了!”
“好的何先生,交给我们您放心吧。”
……
水轩开业第二天就挂出了售罄的牌子,消息传出去整个古玩界除了那些买过东西的都看不懂了。
水轩开业第三天,与北大联合召开捐赠仪式,水轩把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全部捐献给北大教育基金会,金额达到了恐怖的6698万余元!
这个数字的捐赠绝对可以震惊中外了!
重点是水轩捐赠的是营业额不是利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营业额中包括了本金。
而代表水轩出席捐赠仪式的是法人代表魏冬梅女士,并不是何雨柱。
这两点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一些人上不得台面的算计不仅落空了,还起了反作用,交恶了何雨柱,还可能交恶了何雨柱的亲家,那个高高在上的人。
从第二天开始,水轩处于无货可卖得处境,但是何雨柱也没让大家闲着,卖不了货可以收货呀。
现在水轩名气正盛,只要放出消息,门口挂一个收货的牌子,自然会有大把人把货送上门,都不用出去跑了。
经过这次的事儿,何雨柱重新思考了一下,好好滴重新安排了竞卖会。首先主持人不能由自己的人来做了,也不能在水轩搞了。
何雨柱直接交给了香江一个信得过的拍卖公司,拍卖时间也推后了两个月以后。
其次就是拍卖的古董,何雨柱做了调整,把一些可能会有较大争议的古董撤下来,虽然都是复制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老化”,但是万一被某些“爱国者”给误会了呢?
再有就是他把拍卖地点放到了香江,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争议,使拍卖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水轩开业第四天,门口挂出了收货的牌子。
第一个进来的还是个熟人,他就是崔心武。
他处理了一些小事儿就来水轩找何雨柱,想要加入水轩,心愿已了,他也没有牵挂。与其给他的藏书另找主人,还不如留给何雨柱,而且还有谁能比他更能治疗自己的身体呢?
可是他来到水源之后就发现水轩如闹市一般,可以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但是这不是他想要的环境,于是他离开了。
之后接连两天看到关于水轩捐赠的报道,崔心武觉得水轩也不错,何雨柱没有让他失望。
于是今天一大早他来了,看到收货的牌子,他就大声说道:“何爷,不知道我那些旧书你收不收,我要价不高,只要你把我也收下,答应管我下半辈子吃穿住用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