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首页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流氓帝师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将门枭虎 王妃你是魔鬼吗 重生之征战岁月 衣冠不南渡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章 良臣谢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沆(公元947年—公元1004年),字太初,洺州肥乡人(今河北邯郸永年区)。公元980年甲科进士及第,公元986年任知制诰,公元992年拜给事中并出任参知政事,公元998年出任宰相,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监修国史。公元1004年7月薨逝,享年五十七岁,死后被追赠太尉并中书令,获赐谥号“文靖”。

关于李沆,我们还是得在他告别之际为他说点什么。其实,我之前对吕蒙正的那些溢美之词是完全可以引用在李沆的身上,因为这二人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但在这里我想另外再说点别的。

若要论及历史知名度,李沆的名字几乎可以说是无人知晓(当然,我说的是在民间层面),可他对赵恒的重要性以及他对宋朝的贡献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言尽的。相比吕蒙正的德高望重以及其识人之明,李沆与之相比其实毫不逊色,他俩都是咸平年间宋朝的镇国之臣,堪称国之两柱石。参照历朝历代的宰辅大臣,能够在历史上享有盛誉且在个人德行操守上做到毫无瑕疵的人并不多见,而能够做到天下为公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但李沆正是其中之一。

别的朝代先且不谈,单论北宋而言,诸如丁谓和蔡京之辈确实有才,而且这二人在位居宰辅之前着实堪称国之良臣,也正因如此他们才得以荣登相位,可在这之后呢?手握执政大权的他们不再一心谋国谋政,而是开始谋一己之私利,他们身上之前被隐藏和压抑的本性和本能开始毫不掩饰地暴露。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们开始穷凶极恶地打击异己,开始不择手段甚至是昧着良知去逢迎皇帝的喜好,至于国家利益和百姓福祉统统被他们晾在了一边。

权力对于这类人而言是毒药,他们也由此而变得与之前的那个自己判若两人,他们成了魔鬼,国之能臣变成了祸国殃民的国之妖孽。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对于之前的他们来说确实重若泰山,但在手握国家权柄之后这个词变得轻如鸿毛。说一千道一万,只需四个字就能解释这一切——德行有亏。

一个人的德行是需要靠修养的,而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在自己的奋斗之路上都会经历风吹雨打,更极端的情形甚至会遭遇烈火的炙烤,意即所谓的蜕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人倒在了半路上,只有一少部分的人活着走了出来,我们把这类人称之为“人杰”。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人杰里面也是有分类的,类似于丁谓和蔡京这种人在经历蜕变之后所秉持的人生理念就是——世界待我以痛,我必让其加倍偿还且要无尽地索取。在他们的对立面,那是一群真正意义上的人杰——世界待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吕蒙正如此,李沆亦是如此。

诚然,李沆并不像吕蒙正那样在人生的早期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和苦楚,但他最为可贵的就是始终保持住了自己的初心。如果说吕蒙正的德行操守是经过淬炼而成的,那么李沆则是天然而成,他就像是一个天生的君子,他的筋骨和气节从始至终都刚直和淳正。有这样的两个人执掌国政,宋朝想乱都是不可能的。有他们在,国家的正气就在,即使有宵小之辈混迹于朝堂却也不敢冒头,只能老实做人。

正气对一个人很重要,对一个国家而言则更是如此。说句不好听的话,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变成奸贼并非是个人操守有多么的高洁,而是他没有机会做奸贼,他没有找到可供其生存的土壤。

天有正气满地春,国失正气妖孽生!

如之前所言,德行和正气这类东西说起来有些缥缈,我们来看看李沆具体的一些言行就可以看出这位被赞誉为“圣相”的宰相到底是何许人物。

赵恒初登帝位之时,李沆将国家发生的水灾、旱灾以及匪盗之事全都逐一奏报,当时的参知政事王旦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当,他认为赵恒作为皇帝不用知道这么多,这些事由他们这些宰执大臣全权处理了就行了。

对此,李沆当即反驳并告诫王旦:“陛下年少,这些事必须要让他知道,如此他才能知道民间百姓的疾苦学会体恤百姓。要不然,正值血气方刚之年的他就会流连于声色犬马,抑或大兴土木追逐享受。国家眼下并不太平,所以陛下还不至于此,但如果将来天下得以大治,那么这些问题和隐患迟早会出现,我到时候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但你王旦将来必然会面临这些问题,此实乃汝辈之忧也!”

果不其然,李沆这话一语成谶。澶渊之盟以后,赵恒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应验了他的担忧,而此后位居宰辅的王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有些失职。

这是李沆的远见,而他的刚直在刘娥被封为美人之事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赵恒更早之前本是打算直接封刘娥为贵妃,他把手诏都拟好了,然后命令太监拿着手诏去找李沆拟旨,李沆的反应是直接当着那位太监的面将赵恒的亲笔手诏给烧了并让太监传话给赵恒:“你就给陛下说,我认为此事不可为!”

这可是在公然违抗皇帝的旨意,而且李沆还直接把诏书给烧了,这种事说严重一点几乎到了足以砍头的地步,可李沆绝不是什么藐视君王的权臣,他的所为只能证明他的忠贞和刚直,绝不以帝王的喜好违心奉迎。此举就算是魏征在世恐怕也得汗颜,而这事如果摊在王钦若或丁谓身上毫无疑问是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结果。

当然,作为一国之宰相,品德高洁不足以说明什么,具有卓绝的远见也不足以证明什么,在这些方面做得再好也不过就是一个深得为官之道的政治老手而已。若要成为一代名相,关键还得看这个人为这个国家和百姓做了什么。

赵恒在登基之后的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而李沆逝世的这一年是景德元年,咸平这个年号前后总计六年,但就是在这六年里宋朝所取得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光辉的印记,史称“咸平之治”。

在这六年里,宋朝的土地耕种面积由赵光义后期的三亿亩增加至五亿亩,这几乎翻了一番,而人口数量也由太宗朝后期的四百万户增加至将近七百万户。此外,在这期间宋朝又实行了一系列的土地税赋减免政策以让百姓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生产,同时又大量裁撤冗官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再又重新制定官员考核细则以澄清吏治。

此外,这几年里宋朝的经贸也达到了立国以来的巅峰水平从而一举奠定了宋朝在中国所有封建王朝里经济霸主的地位。可是,我们需要明白的一个事实是——这一切的成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取得的:西北李继迁不断寇边、辽国几次大举入侵、宋朝花费巨资动用数以十万级的军队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蜀川叛乱、西北大旱及地震、中原大旱、黄河决口、两浙大旱加瘟疫、民间盗匪丛生。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赵恒和他的臣下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在历史上与汉代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并列于青史的盛世——咸平之治。

吕端于公元998年(咸平元年)就被罢相致仕,而吕蒙正则是在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才第三次出任宰相,那么问题来了:咸平年间的那个一直掌理中枢的宋朝宰相是谁?李沆是也!

李沆的突然病故再加上之前吕蒙正的因病辞官,如此一来赵恒自然就等同于在突然之间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举国的重担也就此全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头。对于正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赵恒而言,他在李沆灵柩之前的悲恸和眼泪无疑是真诚且发自于肺腑。

世间只闻天子笑,几人能知君王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有一柄摄魂幡 从红海开始崛起 薄情总裁:老婆不吃回头草 重案迷踪 盖世 最强狂兵 农家小地主 震惊!我竟然穿成了绝色尤物? 快穿,我凭本事打败男主 天庭特招临时工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流年流不去 华夏真相集 有一个侦探所 刚出大学,富婆小姐姐要包养我 总裁的绯闻妻 假千金她回来了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重回现代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特工代号431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汴京风云录 那年那景那些人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梗王饶命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