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首页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流氓帝师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回到大唐当军阀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非洲创业实录 大唐之最强酒楼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章 细说南唐(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杨隆演死后,王位由他的四弟杨溥继任,这同样是一个可怜的傀儡。徐温继续在升州遥控朝政,徐知诰则时刻待在吴国的都城充当徐温的影子。按理说,徐温早就该把杨溥搞下去然后自己坐上王位,可他没有,因为他的偶像是曹操,他只愿做周文王。说来也是令人感慨,就在杨隆演正式称王的那一年,徐温本是叫他直接称帝的,可这孩子突然硬气了一回,而且很有可能是此生唯一的一次硬气,他坚决拒绝称帝。

六年后的公元927年,徐温突然感觉自己大限之日将近。此前的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争议的问题这时候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自己的接班人问题。这几年来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一直被外界视为他的铁定接班人,可他的谋士徐玠却说徐知诰毕竟非血亲。快到临终之时徐温似乎才突然想明白这事,于是他派自己的次子徐知询前去广陵接替徐知诰的摄政大权。

徐知诰会乖乖地交出手中的权力吗?这个还真的很难说,但他做好了跟自己的养父翻脸的准备了吗?这个同样很难说。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唯有把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权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反之,他就只能听天由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眼看一场围绕着争权夺利而展开的大乱似乎就要来临,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上天再次向徐知诰伸出了援手——奉命前来接管吴国摄政大权的徐知询刚走到半路上就听到自己老爹已经挂了的消息,他只好随即返身为徐温奔丧。

再后来的事就简单了。徐知诰摆平了所有的试图跟他抢夺最高权力的人以及不服他的人,他就此成了吴国的另一个徐温。他在还是在这一年,徐知诰把杨溥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自己自然是捞了一大堆显赫的头衔。

在广陵当了好几年的土皇帝之后,徐知诰学起了他的养父徐温,他跑到此时已经改名为金陵的升州去遥控朝政,他的儿子则留在广陵当他的代理人。后面的剧情就很熟悉了,徐知诰成了曹丕,他甚至还跟曹操当了一回学生,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傀儡皇帝杨溥的儿子。不过,相比曹丕代父称王之后就猴急地让汉献帝禅位于己,徐知诰的吃相要稍微优雅了一些。

公元935年,当杨溥称帝八年之后,徐知诰这才让皇帝给自己封了一个齐王的爵位。同时,他还被授封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但或许是出于脸皮不够厚的原因,他把大丞相和尚父的尊号都给推辞了。

两年后的公元937年,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徐知诰从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大恩人杨行密的儿子手中接过了象征至高权力的玉玺,他正式受禅登基成为了皇帝,国号大齐,国都定为金陵。

也不知道当徐知诰与杨行密的儿子交换身位的瞬间他是否还会记得当年濠州城下的那个小乞丐以及那个坐在马背上对小乞丐心生怜悯的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呢?四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初的那个小乞丐如今终于成为了万人膜拜的帝王。

又是两年之后,徐知诰恢复本姓李并称自己是唐太宗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十世孙。他由此改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大唐,以示自己为李氏大唐之正统和继统。为了区别于唐朝以及李存勖建立的后唐且地处长江以南,后世将其称之为南唐。关于其唐朝皇帝后裔的身份,李昪在这件事情上面有没有扯淡不知道,但估计这世上也只有他自己才会强迫自己相信这一点。

给一个时间的参照点,李昪称帝的这时候石敬瑭正毫不知耻地端坐在后晋皇帝宝座上称呼耶律德光为干爹。中原大地此时正值大乱之时,而南唐却一步步地在稳定和安宁中走向繁荣富强。

李昪在位七年,除了与石敬瑭发生过一次小冲突外,这几年里他一直休兵免战致力于发展民生积累财富和实力。放眼整个南中国,他的国家无论是财富还是军事实力都是首屈一指,可他没有四处征伐统一南方,以至于他因此而被手下大臣在私底下讥讽为一守财之农夫耳。可是,李昪自有他的战略打算,他的策略是与南方诸国睦邻友好,暗中积蓄实力,然后等待中原大变之时以举国之力入主中原继而定鼎天下,而非把自己的力量消耗在与南方诸国的缠斗中,那样的话无论胜败南唐的国力都势必受损,到时候中原王朝如果在他们的背后捅上一刀就难说不会惨遭灭亡。

临死之前,李昪叫儿子李璟把手指伸到他的嘴里,李璟不明所以但只能照办,李昪用尽力气咬破了儿子的手指,然后说道:“儿砸,疼吗?记住我说的话,别对我们南边的邻居们大打出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便进取中原才是王道。”

历史证明每一个天选之子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对未来做出的每一个预言几乎都是对的,这些人可能真的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使者。不过,遗憾的是,天选之子的儿子们并非也都是天选之子,当李昪死后,新的天选之子另有其人,而那个人的名字叫做赵匡胤。

我这里有一堆的假设和如果,如果李从珂不叫自己的妹夫石敬瑭搬家可能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后晋,燕云十六州就不会落入辽国人之手;如果石重贵知道一点天高地厚也就不会以卵击石去跟辽国决裂以至国破家亡,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后汉;如果刘承佑不那么热血和暴力,郭威和柴荣的子嗣就不会被杀个一干二净,郭威最后很有可能就不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养子柴荣,而柴荣英年早逝之后也就不会出现幼子当国的局面。然而,上述的这些“如果”都没有发生,而那些真实发生的事似乎就是为了给未来的大宋开国之主做铺垫,所谓天选之子真的不是白叫的。

李昪走了,留下的是一个富强繁荣且甲兵数十万的南唐,遗憾的是,他的这个儿子尽管被他咬破了手指却还是不知道疼。明白一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要领悟一个道理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候这代价甚至是惨烈的。

历史可以佐证,五代十国时期帝王家里的那些二世祖们从来都不是省油的灯,更不是能够安下心来的主儿。生于乱世但又成长于富贵之中的他们志向高远,他们热血冲动,他们立志要建立更大的功业,李存勖如此,石重贵如此,刘承佑如此,就连南汉的刘晟也是如此。既然有这么多个如此,那么坐拥当时南中国第一国力的李璟为何就不能如此呢?

这时候的中原王朝也是刚刚换了主人,辽国的好儿子石敬瑭终于死了,这个给宋朝给汉民族挖了一个超级天坑的人终于是死了。他的这个天坑完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在当时以及北宋一朝,他的这个天坑不但让后来的柴荣、赵匡胤和赵光义抓狂,更是让北宋直到灭亡之时都被辽国人死死地掐住了脖子,时刻感觉呼吸困难。燕云十六州,那不仅仅只是意味着一块土地,那是一道大门,是一道由无数关隘和险口以及坚城所组成的铁闸,而石敬瑭慷慨地一挥手把这一切都给葬送了。

再来说南唐的这位二世祖李璟。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看到这句诗你会作何感想?没错,这就是李璟同志的大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他那个名气比他大得多的儿子以及他那个儿子的诗词,他确实在这方面比不了,可在军事上他绝对甩他儿子李煜十八条街。

面对着御座之下由他老爹留给他的这个国富民强且又兵强马壮的国家,再面对着自己这满腔的热血和豪情壮志,然后再看看北边军阀割据和民众苦不堪言的后晋以及周边这些纷纷称王称帝的小国,李璟觉得自己如果这时候不干点啥简直就是在犯罪。可是,北边的那帮凶悍的军阀是不能去主动招惹的,况且后晋又与辽国是父子之国,所以李璟就只能委屈一下身边的这帮邻居。

公元944年,登基不久的李璟急不可耐地挥舞起了他手中的大棒子,他对准的目标则是南边因为争权而发生内乱的南闽国。一年之后,南唐军队凭借其压倒性的军事实力很快就灭亡了整个南闽国。牛刀初试且灭掉一国,李璟随即信心大涨。然而,南唐东面的吴越国显然不会看着南唐进一步坐大,况且南闽又与吴越接壤,于是南唐军队就此在闽地卷入了与吴越以及南闽反抗势力的战争泥潭里无法自拔。

公元947年,中原剧变,后晋为辽国所灭,耶律德光妄图成为中原之主,但因为不懂得爱惜民力且辽军在中原大地肆意烧杀抢掠,一时间中原大地遍地烽火,耶律德光只能放弃经营中原的梦想退回辽国,中原大地就此陷入权力真空时期。李昪生前的那个“伺机可进取中原”的预言成为了现实,可这时候的南唐主力大军陷在南闽根本无力北进中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知远就跟郊游似的直接带兵进入开封成为了中原之主。不过,面对这么大一块肥肉李璟也不是啥也没做啥也没得到,他在淮河流域收编了一些地方武装,招了一些民众,也得了一些地盘,可这与他老爹生前所设计的战略蓝图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公元951年,南唐西边的南楚发生内乱,李璟看准时机对南楚用兵并一举攻灭南楚。由此,南唐进入了军事上的鼎盛时期,其疆域更是空前的广阔,可是这辉煌无比的强盛很快就成了过眼云烟。

南楚虽然是打下来了但却没守住,一年后李璟就全部吐了出去。南唐南边的南汉也是个刺头,趁着南楚大乱之际硬是强行地啃下了桂、连、昭、贺四州之地,而且南汉的皇帝刘晟还曾在郴州这个地方把御驾亲征的李璟给狠狠地暴揍了一顿。南闽就别说了,那地方打下来之后就从来没有安生过,至于东边的吴越,这更是世仇。还有更糟糕的,后汉的节度使李守贞反叛之时李璟还曾派兵策应,最后李守贞被郭威给灭了,这让南唐又开罪于北边的中原王朝。

李璟一时间陷入了焦头烂额之中,当初四处出击的结果竟是现在的四面受敌,这些年的战争让国力和军力都严重耗损,打来打去发现居然什么便宜都没得到。有句话叫做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一看原地杵,李璟的遭遇比这还要悲催,他不是原地杵,而是开了倒车。直到这时候李璟才发现自己老爹的英明之处,而且一统天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面对几乎是血本无归的现实,李璟就此心气不再。

这些年李璟除了打仗之外,他别的事也没耽搁,比如重用奸佞,比如醉情于诗词歌赋、山水林间,再比如沉溺于奢华的物质享受。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南唐在他的统治下依然延续和发展了由他老爹开启的文华风流之风,江南大地遍地学士鸿儒,各种手工业的兴盛以及航运贸易更是为南唐带来了滚滚财富。

就在李璟准备享受人生不再谈什么奋斗的时候,这些年来遍地豺狼虎豹且烽火不断的中原大地上出现了一只空前凶猛的老虎,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柴荣。

在把北汉打得缩回老巢瑟瑟发抖之后,柴荣第二年又从后蜀的手里硬生生地抢回了地处陕甘地带且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秦州、凤州、成州、阶州四州之地,然后他在公元955年的11月下诏讨伐南唐并亲自出征。

柴荣的这篇讨伐檄文写得堪称气势磅礴,然而对李璟和南唐来说则是怒不可遏。原文就不发了,简单地说下大意:“李璟你这个蠢货,你不但跟我这个中原天子作对,竟然还敢僭越称帝。前些年中原大乱,你们纵容凶徒祸害一方,中原发生叛乱之时你们还出动大军进行支援。这些年你们侵占南闽和吴越的土地,在湖南涂炭生灵,你还勾结北边的北汉和辽国想要对我大周图谋不轨。你的种种罪恶实在是太多了,朕再不打你就是天理不容!”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柴荣向李璟演示了一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一顿操作猛如虎”。经过大小数十战的血腥厮杀,除了庐、舒、蕲、黄四州之外,整个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以北的土地尽数被后周强占或吞并。公元958年5月,之前数次拒绝接受求和请求的柴荣突然又决定接受李璟的求和,他的条件是:长江以北之地全部归于后周,李璟去帝号,改称南唐国主,南唐向后周称臣并使用后周的年号。

对于柴荣提出的这些要求,李璟全部接受,曾经风光无限的南唐也就此一蹶不振。一年之后,李璟再遭打击,他的太子李弘冀在杀死会威胁到自己皇位继承权的叔父李景遂之后很快也过世了。李弘冀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叔父呢?因为李璟曾在父亲李昪的灵前发誓说自己的皇位要优先传给弟弟而非儿子。如今弟弟和长子都没有了,李璟被迫将自己的第六子李从嘉封为吴王以便将来继承其大位。他为什么准备把大位传给老六呢?因为他前面的五个儿子此时都已不在人世。

一年后,李璟在忧患中离开了人世,当初的吴王如今的南唐太子李从嘉继位南唐国主。这个李从嘉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号称“千古词帝”的李煜,他本不该成为南唐的国主,可是命运选择了他。这个人和宋徽宗赵佶在很多方面都很像,同样的才华横溢,但也同样地成为了亡国之主,他们本只能是以皇子或王子的身份终老此生,可李煜因为自己前面的五个哥哥全都殒命而登上了王座,赵佶则是因为宋哲宗赵煦的英年早逝且无子而兄终弟及地成为了北宋的皇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天选之子,只是他们这种天选之子不是来负责建功立业称霸一世的,而是来负责为自己的帝国和王国画上休止符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修神外传仙界篇 修仙狂徒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我在异世封神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猎天争锋 踏天境 军少大人,体力好 贵族 别叫我恶魔 流年流不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新京喋血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死不了我也很绝望啊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皇子无双 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隋唐:项羽传承 我四叔是朱元璋 明末人民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