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首页 >> 朱元璋到现代 >> 朱元璋到现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暄和皇贵妃传 
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 朱元璋到现代全文阅读 - 朱元璋到现代txt下载 - 朱元璋到现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0章 刘伯温邀请孔希学(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孔希学虽对刘伯温避而不谈改革之事感到有些失望,但又实在不好强求,毕竟对方是邀请自己前来,若是过于执着,反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思索片刻后,他只得微微点头,应允了刘伯温的提议。

不多时,下人们便开始有条不紊地上菜。

一道道精致的菜肴被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桌上,热气从盘中升腾而起,带着诱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大堂之中。

随后,刘伯温热情地伸手邀请孔希学落座,脸上始终洋溢着和煦的笑容,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有过改革立场上的分歧。

饭桌上,刘伯温拿起酒壶,为孔希学斟酒,语气诚挚地开口道,“衍圣公,说起这儒家学问,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孔子乃至圣先师,其教诲如明灯,照亮了华夏数千年的文明之路。”

“他所倡导的‘仁’‘礼’思想,早已融入我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无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历经多少沧海桑田。”

“这些思想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孔希学原本还沉浸在对刘伯温避谈改革的失望情绪里,听到这番话,不禁微微一愣,心中顿时涌起一阵莫名的疑惑。

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疑惑地看着刘伯温,心想,这刘伯温明明是改革派的核心人物,怎么突然对先祖如此吹捧起来?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深意?

刘伯温似乎看出了孔希学的疑惑,却并未停下话语,“就拿这‘有教无类’来说,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让平民百姓也有了接受知识的机会,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

“还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培养出了无数贤才。”

“衍圣公出身孔门,想必对这些思想的感悟更为深刻。”

孔希学微微点头,神色稍缓,但很快又皱起眉头,语气坚决道,“刘大人对儒家思想理解确实深刻,可如今朝堂推行的科举改革,几乎要改变儒家的特殊地位。”

“以往科举以儒家经典为核心,选拔出的人才皆尊崇儒家之道,这才使得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国家也因此有着稳固的道德根基。”

“如今改革,加入那些杂学,选拔出来的人才心思不定,如何能传承儒家的正统?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刘伯温笑着摆摆手,“衍圣公莫要着急,先吃点菜,今日咱们就单纯聚聚,不谈改革这些烦心事。”

“我只是真心钦佩孔子的智慧与胸怀。”

然而,孔希学却丝毫没有放过改革这个话题的打算。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筷子,神色认真且严肃,直视着刘伯温,“刘大人,这改革绝非小事,它关乎儒学传承,关乎国家根基。”

“儒学在我大明的崇高地位,那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经过祖宗们的认可,又在漫长岁月里获得了百姓的真心信服。”

“如今改革,让儒家经典不再是科举的重中之重,日后朝堂之上,儒家的声音怕是要被削弱,这是我绝不能接受的。”

刘伯温微微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衍圣公,改革科举并非否定儒家,而是希望选拔出更全面的人才,以应对当下复杂的局势。”

“儒家思想依然是大明的精神支柱,这一点从未改变。”

孔希学冷哼一声,“刘大人,你说的好听,可实际呢?”

“一旦改革推行,儒家经典被冷落,用不了多久,儒家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这是我们这些儒家子弟的失职。”

这时,电视里的戏班子正唱到精彩之处,激昂的唱腔回荡在大堂。

刘伯温灵机一动,举起酒杯,脸上重新挂上热忱的笑容,端起酒杯,“衍圣公,您看这戏曲,也是传承已久的文化瑰宝,和儒家文化一样,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

“来,为这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也为这传统戏曲,干一杯!”

孔希学此时虽满心都是对改革的忧虑和不满,但面对刘伯温这般热情的举动,实在不好推辞,只得无奈地举起酒杯,与刘伯温轻轻碰了一下,而后仰头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后,孔希学的目光再次落在电视机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忍不住开口批判道,“刘大人,不是我说,这所谓的电视机,不过是奇技淫巧之物罢了。”

“虽说看着新奇,可对我大明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徒增百姓的玩乐之心,长此以往,怕是会让民风变得浮躁,不利于国家的安稳啊。”

刘伯温只是笑着,并未直接否认,而是悠然说道,“衍圣公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不过世间万物,存在即有其意义,这些新奇玩意儿,或许眼下看不到太大用处,但未来如何,谁又能说得准呢?”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倒是明日,我打算去求陛下一趟,恳请陛下恩准,带衍圣公去校场看看。”

“校场?”孔希学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去校场作甚?”

刘伯温神秘一笑,“到时候衍圣公自会知晓。”

“来来来,喝酒,咱们饭后可以出去好好看场表演,您看了肯定高兴。”

孔希学虽满心好奇与疑虑,但刘伯温这三缄其口的模样,让他也不好再追问下去,只能暂且将此事搁在心里,举起酒杯与刘伯温又饮了几杯。

刘伯温看看挂在大厅的表,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到七点了,“衍圣公,咱们吃快点,一会表演就要开始了。”

孔希学虽满心疑惑,但加快了用餐的速度。

饭后,刘伯温带着孔希学来到府外,一辆造型奇特的车子静静停在那里。

这车子模样小巧,没有缰绳,也不见拉车的马匹,周身散发着金属光泽,在日光下显得格外新奇。

刘伯温笑着走到车旁,打开车门,做了个请的手势,“衍圣公,请上车,让您体验下这新奇的出行方式。”

孔希学满脸狐疑,小心翼翼地靠近车子,围着它转了一圈,嘴里嘟囔着,“这玩意儿没有马拉,如何能走?莫不是又是什么奇技淫巧?”

刘伯温耐心解释:“这是老年代步车,靠电力驱动,只要充好电,便能自由行驶,比马车还要便捷几分。”

孔希学将信将疑,在刘伯温的再三邀请下,才战战兢兢地坐进车里。

刚一落座,他就被车内的布置吸引,柔软的座椅、精致的仪表盘,一切都与他平日乘坐的马车截然不同。

刘伯温熟练地坐进驾驶位,发动车子。

随着轻微的嗡嗡声,车子缓缓启动,平稳地向前驶去。

孔希学瞪大了眼睛,双手紧紧抓住座椅扶手,身体不自觉地紧绷起来,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这……这……”孔希学忍不住惊叹道,“竟真的能自己行走,而且还如此平稳。”

刘伯温面一边专注地驾驶着车子,一边说道,“衍圣公,这只是冰山一角,等会儿到了表演场地,还有更多新奇玩意儿等着您。”

一路上,孔希学的目光始终在车窗外和车内的各种装置间来回游走,脸上的惊讶之色愈发浓重。

他怎么也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奇妙的发明,这让他对即将看到的表演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自己一直坚守的传统观念产生了一丝动摇。

不多时,车子抵达了城外的表演场地。

孔希学下车后,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的疑惑愈发强烈。

他转过头,看着刘伯温问道,“刘大人,今日这到底是何表演?如此大费周章,莫不是与校场之事有何关联?”

刘伯温摇头笑道,“与校场之事毫无关联,衍圣公稍安勿躁,待表演开始,您便会明白。”

正说着,守在此地的锦衣卫中有人快步走上前来,恭敬地向他们行礼打招呼,随后便引领着刘伯温和孔希学朝着表演场地内部走去。

孔希学刚一迈入,脚步便猛地顿住,眼睛瞪得滚圆,满脸的不可置信。

只见场地内人头攒动,四周矗立着高大的杆子,上面挂着的灯散发着耀眼而稳定的光芒,不像寻常灯火那般闪烁摇曳,却将整个场地照得如同白昼。

孔希学随着锦衣卫向前挪动,目光在场地中急切地扫视,只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更有不少新奇的装饰和布置,让他应接不暇。

在锦衣卫的悉心引领下,他们来到了一处绝佳的观看位置。

这里视野开阔,能将整个表演场地尽收眼底。

孔希学缓缓坐下,屁股刚沾上座椅,就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这座椅的材质柔软又光滑,和他平日里坐的硬木椅大相径庭,倒是与刘伯温的代步车坐的差不多。

这时,锦衣卫客气地说道:“二位大人,若是在观看过程中有任何吩咐,可吩咐两侧的服务人员。”

刘伯温面带微笑,点头向锦衣卫致谢。

而孔希学则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两侧,这一看,不禁让他微微一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新现代逍遥录 【斩天剑】 东汉末年枭雄志 萧阳叶云舒 从红海开始崛起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极品皇太子 
最近更新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李淳风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东方神话集 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三国之杨家天下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纨绔世子的一生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 朱元璋到现代txt下载 - 朱元璋到现代最新章节 - 朱元璋到现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