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首页 >> 朱元璋到现代 >> 朱元璋到现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将门枭虎 衣冠不南渡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色泪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大夏第一宠妃 农家悍女之隔壁猎户是丞相 奋斗在五代幽州 重生之魏帝曹髦 
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 朱元璋到现代全文阅读 - 朱元璋到现代txt下载 - 朱元璋到现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3章 臣,乞骸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只见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朕意已决,即日起,废除你所有官身与功名。”

“你这等无视朝堂规矩、肆意妄为之人,不配再位列朝堂!”

此言一出,那位老臣如遭雷击,身体晃了晃,差点瘫倒在地。

他满脸难以置信,嘴唇颤抖着,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终究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瘫坐在地,眼神空洞。

支持改革的大臣们虽然觉得惩处有些重,但见陛下心意已决,也都不敢吭声。

反对改革的大臣们面露不忍之色,却也不敢在此时触怒龙颜。

此时,宋濂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深知,若不是自己在现代学习过诸多先进理念,对科举改革有着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只怕此时此刻,被废除官身与功名的人就是自己了。

老臣听了,眼中涌出泪水,艰难地爬起身,对着朱元璋行了最后一礼,声音颤抖地说道:“老臣谢陛下不杀之恩。”

随后,在满朝文武复杂的目光注视下,缓缓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出了朝堂。

待老臣身影消失在朝堂之外,朱元璋看向众人,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语气凝重地说道:“今日之事,给你们所有人都提个醒。”

“朝堂之上,规矩森严,朕的旨意不容置疑。”

大臣们纷纷齐声高呼:“臣等遵旨!”

朱元璋扫视众人,问道:“对于科举改革,现在还有谁持有不同的异议?”

刘伯温出列,拱手说道:“陛下,科举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臣以为需长远谋划。”

“如今新增诸多科目,学子们需重新研习,这便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他们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学习,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达到科举选拔的标准。”

宋濂接话道:“诚意伯所言极是,臣认为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这三年,学子们既要巩固四书五经的基础,又要学习律法、算术、农桑等新科目,时间紧任务重,三年方能勉强完成。”

朱元璋微微颔首,看向众人,语气坚定地说道:“既然如此,这科举改革后的学习时长便定为三年。”

“在此期间,各部门要紧密配合,为学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天下学子都能安心向学,为我大明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大臣们纷纷领命:“臣等遵旨!”

朱元璋扫视了一圈朝堂,见无人再就科举之事发言,便开口道:“继续奏事。”

李奥正百无聊赖地喝完第三瓶红牛,感觉有些无聊,便掏出手机,准备看会儿番茄小说打发时间,等着下朝。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赵好德匆匆地出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说道:“臣,乞骸骨。

这一声“乞骸骨”,让李奥瞬间精神猛地一振,原本有些慵懒的状态一扫而空。

就连六部官员都是在殿中凌乱,今日的朝堂,状况百出,他们实在是猜不透,接下来到底还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大事。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眼中满是不解与愤怒。

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质问道:“赵好德,你这是何意?”

“朕待你不薄,委你以户部尚书重任,掌管天下钱粮,何等信任。”

“如今正值我大明全力革新、大展宏图之际,你却在此时提出乞骸骨,到底所为何事?”

赵好德额头紧贴着冰冷的地面,磕出了沉闷的声响,声音带着哭腔,满是无奈与疲惫:“陛下,臣罪该万死,可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啊!”

“陛下您答应了魏国公的军校事宜,新建军校、购置军备、聘请教官,桩桩件件都需大量钱财。”

“还有诚意伯提议的宝钞印制问题,筹备印钞工坊、采购特殊纸张和油墨、培训印钞工匠,处处都离不开银子。”

“更别说宋学士的科举改革事宜,编印新教材、开办书院、资助贫寒学子,哪一项不是花钱如流水。”

他顿了顿,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憔悴与绝望。

“陛下,臣每日为筹措各种款项绞尽脑汁,四处奔波,可国库的银子就那么多,拆东墙补西墙,臣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如今臣深感自己才疏学浅,难堪重任,实在不敢再忝居户部尚书之位,恐误了国家大事,辜负陛下的信任,恳请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

此话一出,户部的官员们感同身受,纷纷深以为然地点头。

而其余大臣们则是一愣,显然没想到户部的财政状况已经如此窘迫。

朱元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开口道:“起来吧,除了科举改革事宜需你户部出一些银子,剩下的都由咱的内库出,凤阳中都的营建先停了,你看可行?”

赵好德起身,先是一怔,随即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陛下如此体谅臣下难处,还愿自掏内库填补空缺,臣实在是无以为报。”

“凤阳中都营建停工,虽有些可惜,但能解当下燃眉之急,实乃明智之举。”

“臣定当殚精竭虑,把科举改革所需的银子用在刀刃上,绝不让陛下失望。”

李善长却脸色微微一变,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凤阳中都营建一事,断不可轻易停工。”

“中都乃是我大明根基象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如今已颇具规模,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况且,停工之后,诸多后续事宜难以处理,不仅会影响朝廷威望,还可能引发百姓对朝廷决策的质疑。”

工部侍郎也赶忙出列,神色焦急,语气恳切:“陛下,韩国公所言极是。”

“营建中都的工匠们皆是精挑细选,耗费大量心血才聚集于此,一旦停工遣散,再想重新召集难度极大。”

“而且,已备好的诸多珍稀建材,保存起来极为困难,稍有不慎便会损坏,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朱元璋眉头紧皱,目光锐利地看向李善长和工部侍郎,心里清楚李善长的猫腻。

还未等他开口,徐达已大步上前,抱拳说道:“陛下圣明,此时暂停凤阳中都营建,实乃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

“当下科举改革、军校建设等事务,关乎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与军事力量提升,刻不容缓。”

“相比之下,中都营建虽重要,但可稍作搁置。待国家度过这一难关,再行重启,也为时不晚。”

刘伯温随后出列,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臣支持魏国公所言。”

“如今国库空虚,财政紧张,若要同时兼顾多项重大事务,恐力不从心,反而一事无成。”

“集中财力解决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才是明智之举。”

“至于中都营建停工后的诸多问题,并非无法解决。”

“可对工匠们妥善安置,给予一定补偿和安抚,向百姓阐明朝廷的难处与长远规划,相信百姓也能理解。”

朱元璋满意的看了徐达和刘伯温一眼,在心里对他俩点了个赞。

李善长不甘示弱,再次争辩道:“诚意伯,你所言虽有道理,但中都营建停工,影响深远,这责任你我谁能担当得起?”

刘伯温微微一笑,神色坦然:“韩国公,我等身为臣子,一切皆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若因一时的顾虑而错失解决当下困境的时机,才是真正担当不起责任。”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众人。

良久,朱元璋重重地拍了下龙椅扶手,声音低沉却极具威严:“朕意已决,凤阳中都营建即刻暂停!”

此言一出,李善长和工部侍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还欲再言,却被朱元璋抬手制止:“朕深知中都营建意义重大,也明白诸位爱卿的苦心。”

“但如今科举改革、军校建设等事,关乎我大明兴衰,在这紧要关头,必须分清轻重缓急。”

说着,将目光转向李善长,语气也缓和了几分:“善长,你跟随咱多年,当知咱此举绝非草率。”

李善长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也明白朱元璋所言在理,无奈之下:“臣遵旨。”

工部侍郎见状,也只能应道:“臣等定当妥善处理停工事宜,不负陛下所托。”

朱元璋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此次停工,务必安抚好工匠和百姓。”

“户部拨出专款,作为工匠们……工部选派得力官员……”

“若有谁敢在其中克扣钱财、滋生事端,朕定严惩不贷!”

安排完这些,朱元璋扫视一圈朝堂,说道:“继续奏事。”

怎知,朱元璋说完后,大臣们面面相觑,左右互相打量,似乎都在等待着看还有谁会站出来奏报什么大事。

朱元璋看着大臣们这般模样,心中也是疑惑不解,忍不住说道:“若无它事,那就退朝了。”

就在朱元璋准备宣布退朝之时,一位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出列,:“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朱元璋微微点头:“讲。”

那少卿说道:“陛下,近日来鸿胪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在大唐做战神 山村情事 后宫春春色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神外传仙界篇 新现代逍遥录 我有一柄摄魂幡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动漫之后宫之旅 余生为你着迷 魔女的箱庭笔记 猎天争锋 快穿之男配上位记 仙灵图谱 奇术色医 惊悚列车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特工代号431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蝉动 代号惊蛰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夫子很闲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纨绔世子觉醒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大唐储君 明风再起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李淳风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纨绔世子的一生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大明伪君子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朱元璋到现代 米饭不顶饱 - 朱元璋到现代txt下载 - 朱元璋到现代最新章节 - 朱元璋到现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