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红楼梦:精编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白话红楼梦:精编 >> 白话红楼梦:精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流氓帝师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将门枭虎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夏第一宠妃 
白话红楼梦:精编 清风随竹影 - 白话红楼梦:精编全文阅读 - 白话红楼梦:精编txt下载 - 白话红楼梦:精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七回 感秋深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黛玉把宝钗派来的婆子叫进屋里,礼貌地问了好,婆子呈上宝钗的书信。黛玉让她去一旁喝茶,自己则迫不及待地打开宝钗的信。只见信中写道: 妹妹我生辰不好,命运不佳,家中又遭遇诸多变故,家族运势艰难。姐妹几人孤孤单单,母亲也已年迈体衰。再加上家中还有恶言恶语,从早到晚闹个不停。

更不幸的是,又遭遇了飞来横祸,这一连串的事情,就像那狂风暴雨,让人难以承受。深夜里辗转反侧,满心的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我们姐妹向来心意相通,你看到这些,怎能不为我感到怜悯和难过呢? 回想起当初海棠结社的时候,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大家一起赏菊吃蟹,同盟姐妹们相处得欢乐融洽。还记得那句“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每每读到,都不禁感叹我们如同那菊花一般,有着清冷的气节和遗世的芬芳。感慨万千,于是写下四章诗,这并非是无缘无故地呻吟,实在是用长歌来抒发心中的悲痛啊。

悲叹时光的流逝,又到了清秋时节。感伤家中遭遇不幸,独自一人忍受着离愁别绪。母亲已经年迈,我又怎能让她忘却忧愁?无法为她排忧解难,我的内心焦虑不安。(一解) 天上乌云密布,秋风带着寒意,漫步在庭院中,霜打的叶子已经干枯。我该何去何从,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欢乐。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心中悲痛万分!(二解) 鲔鱼有深潭可以栖息,仙鹤有桥梁可以停歇。鱼儿可以潜伏在水中,鸟儿有着长长的羽毛可以自由飞翔。

我却只能满心迷茫地搔首自问,这广阔的天地之间,有谁能了解我心中长久的伤痛。(三解) 银河明亮,寒气袭人,月色倾斜,滴漏声深沉。心中的忧愁难以排解,只能发出哀伤的吟唱,一遍又一遍地吟唱,希望能寄给我的知音。(四解) 黛玉看完信,心中充满了伤感。她又想:“宝姐姐不把这信寄给别人,单单寄给我,看来她也是因为我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啊。” 正在她沉思的时候,只听到外面有人喊道:“林姐姐在家吗?”黛玉一面把宝钗的信叠好,一面开口问道:“是谁呀?”话刚问出口,就看见几个人走了进来,原来是探春、湘云、李纹、李绮。大家互相问了好,雪雁端上茶来,众人喝着茶,闲聊了起来。

说起前年的菊花诗,黛玉感慨道:“宝姐姐自从搬走后,只来了两回,现在干脆有事也不来了,真是奇怪。我看她以后还会不会再来我们这儿。”探春微笑着说:“怎么会不来呢,她总归是要来的。如今她嫂子有些脾气,姨妈年纪大了,再加上薛大哥的事,自然得宝姐姐去照料,哪里还能像以前那样有空闲时间呢。” 正说着,忽然听到一阵呼呼啦啦的风声,吹落了许多树叶,打在窗纸上。过了一会儿,又飘来一阵清香。

众人闻到后,纷纷说道:“这是从哪儿来的香风?这又是什么香味?”黛玉说:“好像是木樨香。”探春笑着说:“林姐姐到底还是改不了南边人的习惯,这都九月了,哪里还有桂花呢。”黛玉也笑着说:“就是啊,不然我怎么不直接说是桂花香,只说好像呢。” 湘云在一旁说道:“三姐姐,你可别这么说。你还记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吗?在南边,这个时候正是晚桂盛开的时候。你只是没见过罢了,等你哪天去了南边,自然就知道了。”探春笑着说:“我能有什么事去南边?而且这些我早就知道了,用不着你们来炫耀。”

李纹和李绮听了,只是抿着嘴笑。 黛玉接着说:“妹妹,这可说不定。俗话说,‘人是地行仙’,今天在这里,明天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就像我,原本是南边人,不也来到了这里吗?”湘云拍手笑道:“今儿三姐姐可被林姐姐问住了。不光林姐姐是南边人到了这里,就是我们几个人也不一样。有的本来就是北边人;有的祖籍是南边,却在北边长大;有的在南边长大,又来到了北边,今天大家却都聚在了一起。

可见人都有自己的定数,人和地方总是有缘分的。”众人听了都点头表示赞同,探春也只是笑笑。 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大家便准备散去。黛玉送到门口,大家都劝她:“你身体才刚好些,别出来了,小心着了风。” 黛玉一边说着话,一边站在门口又和她们亲切地聊了几句,看着她们走出院子。她回到屋里坐下,此时天色已晚,林中的鸟儿都归巢了,夕阳也渐渐西沉。

因为史湘云说起南边的事,黛玉不禁思绪万千,心想:“要是父母还在,南边的景色,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山水秀丽,二十四桥的美景,六朝的遗迹,那该是多么美好。身边有许多下人服侍,做什么事都能随心所欲,说话也不用处处小心。坐着华丽的马车,乘着精美的画舫,看着红杏出墙,青帘招展,那时候我是多么的自在。可如今我寄人篱下,虽说有很多人照应,但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处处留心。

不知道前世犯了什么罪孽,今生才会如此孤独凄凉。真像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啊!” 黛玉越想越伤心,不知不觉中,思绪已经飘到了那遥远的南边,沉浸在自己的回忆和感慨之中。

紫鹃走进屋子,看到黛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心想肯定是刚才大家说起南边和北边的事情,触动了黛玉的心事。于是她轻声问道:“姑娘们跟您说了好半天的话,想必您又费神了。刚才我让雪雁告诉厨房,给您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点虾米,还配了些青笋和紫菜,您觉得怎么样?”黛玉轻声说道:“还行吧。”

紫鹃接着说:“还熬了一点江米粥呢。”黛玉轻轻点了点头,又说道:“那粥啊,应该你们两个自己熬,别让厨房里的人做,这样才好。” 紫鹃解释道:“我也担心厨房里做的不干净,所以我们打算自己熬。就是那汤,我也跟雪雁和柳嫂儿说了,让他们弄得干净些。柳嫂儿说,她会把东西准备好,拿到她屋里,让五儿盯着炖呢。”黛玉叹了口气说:“我倒不是嫌弃别人做的脏,只是我病了这么长时间,很多事都照顾不周,一直麻烦别人。这会子又要人家专门给我做汤熬粥的,难免会惹人厌烦。”说着,眼圈儿又红了。 紫鹃赶忙安慰道:“姑娘您这是想多了。

您是老太太的外孙女儿,又是老太太最疼爱的人。别人想要在您跟前讨好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抱怨呢。”黛玉听了,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刚才说的五儿,是不是之前和宝二爷那边的芳官在一起的那个女孩儿?”紫鹃回答:“就是她。”黛玉又问:“不是听说她要进府里来吗?”紫鹃说:“是啊,本来是因为生了一场病,后来病好了才打算进来,可偏偏赶上晴雯她们闹出了事,就耽搁下来了。”黛玉说:“我看那丫头模样还挺干净利落的。”

正说着,外面的婆子把汤送来了。雪雁出去接的时候,婆子说:“柳嫂儿让我回姑娘,这汤是五儿做的,没敢在大厨房里做,就怕姑娘嫌弃不干净。”雪雁应了一声,把汤接了进来。黛玉在屋里已经听到了,就吩咐雪雁告诉那婆子回去,谢谢她费心了。雪雁出去传达了黛玉的话,婆子便离开了。 雪雁把黛玉的碗和筷子放在小几上,问黛玉:“还有咱们从南边带来的五香大头菜,拌点麻油和醋,您看好不好?”黛玉说:“也行,别太麻烦了。”

雪雁盛上粥,黛玉喝了半碗粥,用羹匙舀了两口汤,就放下了。两个丫鬟把碗碟撤了下去,擦净小几端走,又换上一张常用的小几。黛玉漱了口,洗了手,然后问紫鹃:“紫鹃,香添了没有?”紫鹃说:“我这就去添。”黛玉说:“你们把那汤和粥吃了吧,味道还不错,而且干净。我自己来添香就行。”两个丫鬟答应了,到外间去吃饭了。 黛玉添了香,一个人坐着。刚想拿本书来看,就听见园子里的风从西边一直吹到东边,穿过树枝,发出唏哗喇的声响。不一会儿,檐下的铁马也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很快,雪雁先吃完了饭,进来伺候黛玉。黛玉问道:“天气冷了,我前些日子让你们把那些小毛儿衣服晾一晾,晾过了吗?”雪雁说:“都晾过了。”

黛玉说:“那你拿一件来给我披上。”雪雁去抱来一包小毛衣服,打开毡包,让黛玉自己挑选。 黛玉伸手拿起毡包,发现里面夹着一个绢包儿。她打开一看,原来是宝玉生病时送来的旧手帕,上面还有自己题的诗,泪痕还清晰可见,里面还包着剪破了的香囊、扇袋,以及宝玉通灵玉上的穗子。原来,晾衣服的时候从箱子里翻出来,紫鹃怕弄丢了,就夹在这毡包里了。

黛玉不看则已,一看这些东西,也顾不上挑选穿哪件衣服了,手里拿着那两方手帕,呆呆地看着上面的旧诗。看了一会儿,眼泪不由自主地簌簌往下掉。紫鹃刚从外间进来,就看见雪雁捧着一毡包衣裳在旁边傻站着,小几上放着剪破的香囊、两三截扇袋和铰折了的穗子,黛玉手里拿着两方旧手帕,上面有字迹,正对着它们流泪。 紫鹃一看这情形,知道黛玉是触景生情,想起了以前的事,料想劝她也没用,只好笑着说:“姑娘,您还看这些东西干什么呀,这都是那几年宝二爷和您小时候,一会儿好,一会儿闹,弄出来的笑话。

要是像现在这样互相尊重,这些东西怎么会被糟蹋成这样呢。”紫鹃本想逗黛玉开心,没想到这几句话反而让黛玉想起了刚来贾府时和宝玉的旧事,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流。 紫鹃又劝道:“雪雁还等着呢,姑娘您披上一件衣服吧。”黛玉这才把手帕放下。紫鹃赶忙拾起手帕,把香袋等东西包起来拿走了。

黛玉披上一件皮衣,心情郁闷地走到外间坐下。她回头看到案上宝钗的诗启还没收好,又拿出来看了两遍,感叹道:“虽然我们的境遇不同,但伤心的心情却是一样的。我也不免要写四章诗,编成琴谱,既能弹奏又能歌唱,明天写好寄给她,就当作是和她的诗吧。”

于是,黛玉让雪雁把外面桌上的笔砚拿来,蘸饱笔墨,挥笔写下了四首诗。她又翻开琴谱,借用《猗兰》《思贤》两操的音韵,与自己写的诗配好,然后写下来,准备寄给宝钗。写完后,她又叫雪雁从箱子里拿出自己带来的短琴,调好琴弦,练习了一下指法。

黛玉本就绝顶聪明,又在南边学过一段时间琴,虽然有些生疏,但稍微一琢磨就熟练起来了。她弹奏了一会儿,夜已经深了,便让紫鹃收拾东西,准备睡觉。这里就暂且不说了。

话说宝玉这天早上起床后,洗漱完毕,带着焙茗正朝着书房走去。刚走到半路,就看见墨雨满脸笑容地跑过来,迎头说道:“二爷,您今天可真是运气好,太爷不在书房,我们都放学啦!”宝玉半信半疑地问道:“真的吗?”墨雨忙说:“二爷要是不信,您看,那不是三爷和兰哥儿过来了嘛。” 宝玉顺着墨雨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贾环和贾兰在小厮们的跟随下,两人笑嘻嘻的,嘴里叽叽喳喳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正迎面走来。

看到宝玉,他们都赶紧垂手站定。宝玉问道:“你们俩怎么这就回来了?”贾环回答说:“今天太爷有事,所以放了一天假,说明天再去书房上学。” 宝玉听了,这才转身到贾母和贾政那里把这件事禀明,然后回到了怡红院。袭人看到宝玉回来,便问道:“怎么又回来了呀?”宝玉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她。可宝玉只在屋里坐了一小会儿,就又起身往外走。袭人见状说道:“这是要往哪儿去呀,这么着急忙慌的?就算是放了学,依我说也该养养神,休息一下呀。” 宝玉停下脚步,低下头,可怜巴巴地说:“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好不容易放一天学,要是不出去散散心,你也该心疼心疼我呀。”袭人见他说得可怜,便笑着说:“那就随你去吧。” 正说着,丫头把饭端了过来。

宝玉没办法,只好先吃饭。他三口两口,匆匆忙忙地把饭吃完,漱了漱口,就一溜烟地往黛玉的房中跑去。 到了黛玉房门口,只见雪雁正在院子里晾绢子。宝玉赶忙问道:“姑娘吃过饭了吗?”雪雁回答说:“姑娘早起喝了半碗粥,没什么胃口吃饭,这会儿正在打盹儿呢。二爷您还是先到别处走走,等姑娘醒了再来吧。”宝玉无奈,只好又转身往回走。 一时之间,宝玉无处可去。忽然想起已经好几天没见到惜春了,于是便信步朝着蓼风轩走去。

刚走到蓼风轩的窗下,只觉得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一点人声。宝玉心想惜春可能也在睡午觉,就觉得不太方便进去打扰。 他刚准备离开,就听见屋里传来微微的声响,也听不清楚是什么声音。宝玉停下脚步,仔细聆听。过了好一会儿,又传来“啪”的一声。宝玉还是没听出到底是什么声音,这时只听见一个人说道:“你在这里下了一个子儿,那边你不应吗?”宝玉这才知道屋里的人在下大棋,但一时之间急切地听不出说话人的声音是谁。 又过了一会儿,才听见惜春说道:“怕什么呀,你这么一吃我,我就这么一应,你再这么吃,我再这么应。

我还留着一着儿呢,最终肯定能连得上。”另一个人又说:“那我要是这么一吃呢?”惜春说:“哎呀,我还有一着‘反扑’在里头呢!我刚才倒没防备到你这一步。” 宝玉听着,觉得那另一个人的声音很熟悉,但又肯定不是他们姐妹中的任何一个。他心想惜春屋里应该也没有外人,于是便轻轻地掀开门帘走了进去。一看,不是别人,竟然是栊翠庵的妙玉。 宝玉看到是妙玉,也不敢贸然惊动她们。

而妙玉和惜春此时正全神贯注地思考着棋局,也没有察觉到宝玉进来。宝玉就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她们俩下棋的手法。 只见妙玉低着头问惜春:“你这个‘畸角儿’不要了吗?”惜春回答道:“怎么会不要。你那边的子儿都是死子儿,我有什么好怕的。”妙玉说:“先别把话说得太满,试试看吧。”

惜春说:“我要是打起来,看看你能怎么办。” 妙玉微微一笑,把边上的棋子一接,然后巧妙地一转,吃掉了惜春的一个角儿,笑着说道:“这就叫做‘倒脱靴势’。” 惜春还没来得及回答,宝玉在一旁看得入神,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这一下可把妙玉和惜春都吓了一大跳。惜春嗔怪道:“你这是干什么呀,进来也不言语一声,这么捉弄人。你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宝玉说:“我早就进来了,一直在看你们俩争夺这个‘畸角儿’。”

说着,宝玉一面与妙玉施礼,一面又笑着问道:“妙公平日里轻易不出禅关,今天怎么有兴致下凡走一遭呀?”妙玉听了,突然脸一下子红了,也不回答宝玉的话,低下头自顾自地看着棋局。 宝玉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有些冒失,连忙赔笑着说:“还是出家人和我们这些在家的俗人不一样,头一件就是心能静下来。心一静就灵慧,灵慧了就聪慧。”

宝玉还没说完,只见妙玉微微抬起眼睛,看了宝玉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脸上的红晕越来越明显。宝玉见妙玉不理他,只好尴尬地在旁边坐了下来。 惜春还想接着下棋,妙玉过了好一会儿才说:“等会儿再下吧。”然后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重新坐下,目光痴痴地问宝玉:“你从哪里来?” 宝玉正盼着妙玉能开口,好解释自己刚才的话,可又突然想到:“这会不会是妙玉在考验我,用的机锋之语呢?”这么一想,脸一下子红了,竟回答不出来。

妙玉微微一笑,自顾自地和惜春说起话来。惜春也笑着对宝玉说:“二哥哥,这有什么难回答的,你没听过人家常说的‘从来处来’吗?这都能把你难住,还脸红,跟见了生人似的。” 妙玉听了惜春这话,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心里不由得一动,脸上也热了起来,想必也是脸红了,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站起来说道:“我已经待得太久了,要回庵里去了。” 惜春深知妙玉的为人,也没有过多挽留,把她送到门口。妙玉笑着说:“好久没来这里了,这弯弯曲曲的路,回去的时候我都要迷路了。”宝玉忙说:“那要不要我来给你指引一下路?”妙玉客气地说:“不敢劳烦二爷,还是请二爷在前头走吧。”

于是,宝玉和妙玉告别了惜春,离开了蓼风轩。他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着,渐渐靠近了潇湘馆。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了叮咚的琴声。妙玉好奇地问道:“这是从哪里传来的琴声呀?”宝玉不假思索地回答:“想必是林妹妹在那里抚琴呢。”妙玉惊讶地说:“原来她也会弹琴,怎么平日里从没听人提起过呢?”

宝玉便把黛玉的情况详细地给妙玉讲述了一遍,然后说道:“咱们过去看看她吧。”妙玉笑着说:“从古到今,只有听琴的说法,可没有‘看琴’这一说哦。”宝玉也笑着自嘲道:“我就说我是个俗人嘛。” 说着,二人来到了潇湘馆外,在旁边的山子石上坐了下来,静静地聆听着。那琴声十分清越,音调婉转,让人听着十分入神。 只听见里面传来低低的吟唱声:“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停顿了一会儿,又听见吟唱道:“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又停歇了片刻,妙玉说道:“刚才那首用‘侵’字韵的是第一叠,现在这首用‘阳’字韵的就是第二叠了。咱们接着听。” 这时,里面又传来了吟唱声:“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妙玉听了,感慨道:“这又是新的一段了。怎么她的忧思如此之深啊!”

宝玉也在一旁说道:“我虽然不太懂琴音,但听这音调,也觉得太过悲伤了。” 里面的人又调试了一会儿琴弦。妙玉听着,说道:“这君弦的声音太高了,只怕与无射律不太相配呢。” 紧接着,里面又吟唱起来:“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妙玉听了,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惊讶地说:“怎么突然变成了变徵之声?这音韵简直可以穿裂金石了。只是这声音太过强烈了。”

宝玉不解地问道:“太过了会怎么样呢?”妙玉回答道:“恐怕这样的状态不能持续太久。” 两人正议论着,只听见“嘣”的一声,君弦竟然断了。妙玉猛地站起身来,急忙就要离开。

宝玉连忙问道:“怎么了?”妙玉只是说:“以后你自然会知道,你也不必多问了。”说完,就自顾自地走了。 这可把宝玉弄得满心疑惑,他没精打采地回到了怡红院,这里就先不细说了。 单说妙玉回到栊翠庵,早就有道婆在门口迎接。她走进庵里,关上庵门,坐了一会儿,把“禅门日诵”念了一遍。吃过晚饭,点上香拜了菩萨,她让道婆去休息,自己则把禅床和靠背都整理得整整齐齐,然后屏住呼吸,放下帘子,盘腿坐下,想要断除心中的杂念,进入到宁静的境界。 可坐到三更过后,她突然听到屋顶上骨碌碌地一阵瓦片响动,妙玉担心有贼,便下了禅床,走到前轩。

只见天空中云影横斜,月光如水般洒下。那时天气还不算太冷,妙玉一个人凭栏站了一会儿,忽然听到房顶上两只猫儿一递一声地叫着。 妙玉听到猫叫,忽然想起了白天宝玉说的那些话,顿时一阵心跳加速,耳朵发热。她连忙收敛心神,回到禅房,重新坐在禅床上。可她怎么也无法静下心来,思绪纷乱,就像万马奔腾一样,甚至感觉禅床都在摇晃,仿佛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在庵中。 接着,她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幻象:一会儿有许多王孙公子想要娶她,又有媒婆在旁边拉扯着她,要扶她上车,可她自己不愿意去;一会儿又有盗贼拿着刀棍来抢劫她,逼迫她,她吓得只得哭喊着求救。 妙玉的动静惊醒了庵中的女尼和道婆,她们都拿着灯火过来查看。只见妙玉双手张开,口中流着白沫。

众人急忙叫醒她,却见她眼睛直直地竖着,两颊通红,嘴里还骂道:“我有菩萨保佑,你们这些强徒能把我怎么样!” 众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纷纷说道:“我们都在这里呢,快醒醒吧。”妙玉却说道:“我要回家去,你们找个好人送我回去。”道婆无奈地说:“这里就是你住的地方呀。”

说着,其他女尼赶忙到观音像前祷告,求了一签。翻开签书一看,说是触犯了西南角上的阴人。有一个人说道:“对呀,大观园中西南角本来就没有人住,阴气肯定是有的。” 于是,众人手忙脚乱地又是弄汤又是弄水,想要照顾好妙玉。那个女尼原本是从南边带来服侍妙玉的,自然比别人更加尽心,她围在妙玉身边,扶着妙玉坐在禅床上。 妙玉迷迷糊糊地回头问道:“你是谁?”女尼回答:“是我呀。”妙玉仔细看了看,说道:“原来是你。”接着就抱住女尼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说道:“你是我的妈呀,你不救我,我就活不成了。”女尼一边轻声唤醒她,一边给她揉着身体。道婆倒了茶给她喝,就这样折腾到了天亮,妙玉才渐渐睡去。 女尼赶忙派人去请大夫来看病。大夫们说法不一,有的说妙玉是思虑过度伤了脾,有的说是热邪侵入了血室,有的说是邪祟作祟,还有的说是内外都受了风寒,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后来请来了一位大夫,他问道:“她以前打坐过吗?”道婆回答:“向来都打坐的。”

大夫又问:“这病是昨夜突然发作的吗?”道婆说:“是的。”大夫判断道:“这是因为走魔入火的缘故。” 众人急忙问:“这病严重吗?有没有妨碍?”大夫说:“幸亏她打坐的时间不长,魔性侵入得还不深,还是有救的。”于是,大夫开了一副降伏心火的药。妙玉吃了一剂后,病情稍稍有所缓解。 外面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便开始编造各种谣言,说:“妙玉这么年轻,怎么能忍得住寂寞呢。况且她又长得风流,性格乖巧灵慧,以后不知道会落到谁的手里,便宜了谁呢。”

过了几天,妙玉的病虽然稍微好了一些,但精神还没有完全恢复,总是有些恍恍惚惚的。 一天,惜春正坐在屋里,彩屏忽然进来禀告道:“姑娘,你知道妙玉师父的事情吗?”惜春问道:“她出什么事了?”彩屏说:“我昨天听见邢姑娘和大奶奶在那里说,妙玉师父自从那天和姑娘下棋回去后,夜里忽然中了邪,嘴里乱喊着说有强盗来抢她,到现在还没好呢。姑娘,你说这事儿奇不奇怪?” 惜春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心想:“妙玉虽然自认为洁净,可到底还是尘缘未断。可惜我生在这样的家庭,不方便出家。

要是我出了家,哪里还会有邪魔缠绕,到时候一念不生,万缘俱寂,该多好。” 想到这里,惜春突然心中有所感悟,仿佛明白了什么,于是随口占了一首偈语:“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 占完偈语,她便让丫头点上了香。自己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翻开棋谱,看了孔融、王积薪等人所着的棋谱几篇。

其中“荷叶包蟹势”、“黄莺搏兔势”都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三十六局杀角势”一时之间也难以领会和记住,唯独看到“八龙走马”时,觉得十分有意思。 惜春正沉浸在对棋谱的思考中,只听见外面有一个人走进院子,连声叫着彩屏。不知道来的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山村情事 后宫春春色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新现代逍遥录 我有一柄摄魂幡 美女的兵王保镖 动漫之后宫之旅 余生为你着迷 狂神进化 美食之末世求生 别叫我恶魔 我是大球星 狂撩无嗣男主后,娇媚宿主顶不住 好色小姨 快穿系统之女配上位记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特工代号431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梁逍遥王爷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仙秦:祖龙觉醒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大明1810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烛影迷局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天命逍遥王 回到古代积功德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白话红楼梦:精编 清风随竹影 - 白话红楼梦:精编txt下载 - 白话红楼梦:精编最新章节 - 白话红楼梦:精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