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汉

做梦中

首页 >> 并汉 >> 并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重生之征战岁月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军工科技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三国第一狠人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佣兵禁地 
并汉 做梦中 - 并汉全文阅读 - 并汉txt下载 - 并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3章 你们为何要反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0143§ 你们为何要反对

《世语》:……颍川荀彧独将宗族至冀州。而盟主袁绍已夺冀州牧韩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兄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曹操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彧去绍从操。是时,太师董卓威凌天下,操以问彧,彧曰: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又云:《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董征北施仁义,屏四患,崇五政,所图不小,不可小觑。……

董先在等冀州的地震。

袁绍已经开始行动。

公孙瓒已经接管渤海。

并以渤海为中转,往南逐渐蚕食甘陵。

曲义已经改换旗帜,并接应袁绍越过大河北上。

袁绍的外甥高干,带着任务与韩馥麾下辛评、荀谌、郭图等人一起游说韩馥。

“公孙伯圭统率幽州军队南下,各郡纷纷响应。”

“锐不可挡,袁盟主又动作频频,意图无法预估。”

“虽说董并州固守太行,并没有动作,但押送队伍迟迟未传回消息。这并非是好消息。”

“再加曲义率部已与袁盟主汇合。”

“韩冀州可要早做打算呀!”

韩馥越听越害怕,于是向他们寻求答案:

“如今情势已经成这样了,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才好呀?”

荀湛问:

“韩冀州要自己想一想,要论宽厚仁义,能比得上袁盟主吗?”

“若是再加上袁盟主一家为讨伐董卓大业所付出的牺牲。”

“天下英杰义士纷纷归附,你觉得如何?”

韩馥默默想了想:

“我无法与之相比。”

荀湛又问:

“那么,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遇事果断,智能过人,你能比得上袁盟主吗?”

韩馥又答:

“比不上!”

荀湛再问:

“若比家世,数代以来,门生遍布,广施恩德,使天下受惠,韩冀州能比得上袁盟主吗?”

“还是比不上!”

韩馥有些气馁,又有些不情愿。

荀湛接着劝说道:

“袁盟主是当今人中豪杰,韩冀州多处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但如今韩冀州却长期在袁盟主之上。时间一久,袁盟主又岂能屈就。”

“这冀州是天下物产丰饶之地,袁盟主若与董并州、公孙校尉合力夺取冀州。”

“那韩冀州将会立刻陷入困境之中。”

“如今袁盟主是韩冀州的旧交,韩冀州又是袁氏门生,与袁盟主又有结盟共讨董卓之义。”

“我觉得,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

荀湛说到这里,有些迟疑。

但他想了想,决绝地说道:

“就是让出冀州!”

“只要把冀州让给袁盟主,一来袁盟主必然会感谢你的恩情。”

“二来拥有众多英杰义士的袁盟主在拥有冀州后,实力将会大涨。”

“到时,处处与刘虞州不合的公孙校尉也无力与之相争。”

“三来,韩冀州从此拥有让贤的美名,地位超然,将会受人尊敬,到时身份将比泰山还要安稳。”

“四来,如今天下乱象已显,韩冀州温良恭俭,势必无法忍受苍生受苦。”

“让出冀州,会少些烦恼。”

不得不说荀湛不愧颍川荀氏传人。

完全拿捏了韩馥的心理。

韩馥听完以后。

但在心中衡量。

他本就怯懦多疑。

于是同意了高干、辛评、荀湛等人的建议。

但韩馥同意,麾下却有反对之人。

比如长史耿武。

他极力劝阻韩馥:

“冀州人口众多,良田遍布。振臂一挥,便能集结数十万大军。”

“州内豪强,集合支撑,粮食便够吃十年。”

“而袁本初只是一支孤军,连粮草都无法自给。”

“他就像婴儿,不给他食物,他就会饿死。”

“如此仰仗我们鼻息之人,为何还要把冀州交给他呢?”

韩馥叹了口气回答:

“我本就是袁氏门生,才干声望皆不足袁盟主。”

“自知能力不足而让贤,这是连古人都要称颂的行为。”

“你们为何要反对呢?”

秋七月。

司空种拂被免。

董卓改任命光禄大夫、济南淳于嘉为司空。

同样太尉赵谦也被免职。

改任命太常马日磾为太尉。

臧洪听从袁绍的命令进入青州。

董先自然不能没有表示。

他让泰山旅管亥收拢人马。

着力经营泰山地区。

如同太行山黑山师一样。

把控要道,垒筑要塞,积蓄粮草。

同时还要抓紧转型训练。

早日将部属从太平道信徒训练为真正的先锋军部曲。

自从太史慈和管亥进入青州收降黄巾余众。

率先便为北海国相孔融解了燃眉之危,也还了照看母亲的人情。

同样也给青州带来不一样的新前景。

这青州和历史上开始有些不一样了。

首先原本的黄巾里的老弱妇孺已通过牟平港要么南下,要么北上。

所需粮草也大幅减少,所以并不需要向外劫掠。

因此泰山旅在管亥的带领下,并没给周边添麻烦。

泰山郡守应劭,青州刺史焦和、袁绍特使臧洪也不用费心清剿。

而公孙瓒也将不会有东光大胜的战绩,自然也不会被封奋武将军和蓟侯。

其次,泰山旅留下来人马都经过精挑细选。

家中亲人已被安置。

已无后顾之忧。

再加上董先对内扶持太平道建道观,为嵬白山陵园做法事。

对外尊重圣姑张宁。

听说他们的圣姑张宁在汉中新创半匹黄道。

道义与太平道同,但组织更严密。

听说这都得益于董先的指导。

而这些消息都让大家安心。

所以新泰山旅的战斗力更强,同样也更忠诚。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了转运这近三十万人。

虞翻调用了四海四旅所有三十六艘二千料大船和八艘五千料巨船。

二千料大船每趟连同路上食物可运三千人。

五千料巨船可运六千人。

从初平元年开始,近一年里,整整跑了两趟才转运完毕。

虽然辛苦,但也为扶余和夷州岛送去了开荒耕种的人力。

同时这些人日后结婚生子,同样会成为董氏的人力资源。

自然这些人也都会像并州新政那样编户授田。

让他们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不用再颠沛流离。

战争受苦的始终是底层的黔首庶民。

家中但凡有些赀财的,都可以迁徙他乡,从头再来。

而有权势的,同样可以与新管理者达成交换协议,再次立足。

唯有啥都没有的黔首,只能流离失所,流落他乡,受尽苦难。

虽然青州与历史不同。

但也只是少了黄巾的袭扰。

地方豪强依然占据支配地位。

比如北海。

北海国相孔融征召王修为主簿,并任高密县令。

高密孙氏,为当地豪强。

行事素来任侠,门客屡犯汉法。

乡里时有劫案发生。

而这贼人竟躲在高密孙氏宅内。

县乡吏役畏于孙氏威望,不敢抓捕。

于是县令王修,亲率吏役包围孙氏宅院。

孙氏坚守不从。

吏役忌惮,始终不敢上前。

于是王修命令他们:

“不上前者,与孙氏同罪。”

这下迫使孙氏害怕。

只能乖乖交出贼人。

从此,高密豪强都被震慑住了,不敢不听从王修命令。

再比如,国中有人叛乱。

王修听说孔融被围,于是连夜率人赶往。

孔融还未见着王修,便对左右说道:

“能冒死来的,只有王高密而已!”

话音刚落,王修就到了。

王修因此升任功曹。

当时胶东公沙氏因宗族强盛,横行乡里。

还设置营寨壁垒,不肯听从赋役发派。

于是王修带领数人,骑马径直闯进公沙卢的家中。

亲手斩杀公沙卢的兄弟数人。

这令公沙氏族人为之震动。

但却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接着王修安抚其他人。

言明只诛首恶。

自此胶东逐渐安定。

王修就是这样的人。

孔融每次遇到危难。

王修即使正在休沐。

也会立刻赶到解围。

孔融倚仗王修,这才免除多次祸患。

程奂得知韩馥欲让冀州的消息。

于是率近万强弩赶回邺县。

当时袁绍已经到达漳水畔。

程奂从南赶来。

仗着军士声势,招摇而行。

袁绍十分厌恶他。

程奂进入邺县。

对韩馥说:

“袁本初军中欠缺粮食,军心不稳。虽有曹孟德等人。但不足为敌。”

“我们麾下有近万强弩,足可抵御。”

“时间一长,袁本初必然因缺粮崩溃。”

“请韩冀州安心休息,无需忧虑,也不必害怕。”

但韩馥不采纳程奂意见。

他坚持交出冀州牧印绶。

并很自觉地从牧府州寺中搬了出来。

带族人迁居原中常侍赵忠的旧居。

同时让儿子将印绶送给袁绍。

袁绍进入邺县。

韩馥手下见此情形。

纷纷离开。

程奂也是如此。

他和长史耿武率众北上灵丘。

与闵纯、李历、赵浮会合。

袁绍就此兼任冀州牧。

他以盟主的名义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

但却不让他掌兵,同时也不能任命府属。

同时袁绍还重用冀州人审配、朱灵等人。

审配,表字正南,魏郡人。

年少时就是忠烈慷慨,不折节逢迎曲之人。

袁绍领冀州,便委派他为治中别驾,并管理州府事务。

他为袁绍献上自己的谋划:

“袁盟主年方弱冠,便已入仕为官。守孝六年名望便及十三州部。”

“逆贼董卓乱政,无过废立,其心可诛。”

“正是盟主刚直,主持正义。这才阻止朝廷进一步恶化。”

“如今盟主统率冀州,虽有癣芥之患,但终归邪不能胜正。”

“只要你以盟主之名,先安抚董并州,联合刘幽州,诛灭公孙校尉不臣之心。”

“以威德并戎狄,号乌桓,令南匈奴。便可集合十万铁骑。”

“再过河南下,号令兖、豫,东兼焦青州,南召刘荆州。”

“到时定能势如破竹,奉迎天子和文武百官重归旧都,重建宗庙。”

“然后再以朝廷之名,挟天子之威,号令天下,征讨不肯归队的叛将乱臣。”

“如此天下谁还能与盟主为敌?”

“用不了几年,盟主便能完成盖世功业了!”

袁绍听了审配的话,十分高兴。

对大家说:

“审正南说出了我心中抱负和志向呀!”

袁绍还任命韩馥原来的手下朱汉为都官从事。

朱汉原先曾被韩馥辱骂轻慢过。

见袁绍新任冀州牧,有心迎合袁绍。

便擅自发兵包围韩馥住处。

还登屋制造恐慌。

韩馥受惊逃走躲避。

但大儿子被朱汉捉住。

朱汉趁机报复。

他打断韩馥大儿子的双脚。

袁绍十分生气。

当韩馥的面,将朱汉处死。

这让韩馥更加恐惧。

他请求袁绍放自己回故乡。

袁绍同意了。

于是韩馥投奔陈留郡守张邈。

后来,袁绍派使者与张邈商议机密。

使者与张邈耳语。

当时韩馥在座。

想起王匡之事。

以为袁绍图谋自己。

心中忧惧。

于是起身走进溷轩,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己了断了。

朝廷得知韩馥出让冀州牧。

李儒为董卓谋划。

朝廷官职岂能私相授受。

于是任命壶寿为新任冀州牧。

去接掌冀州。

但壶寿只到河内。

便只能停下脚步。

因为冀州魏郡郡守栗攀、赵国国相雍劝、甘陵相姚贡等人已服从袁绍管理。

河内张杨属于董先派系。

他也知道自己地处河内。

实际作用是维持不破不斗的局面。

因此张杨默默地收留壶寿。

鲍信得知袁绍接掌冀州。

并苛待韩馥。

于是写信给曹操:

“袁本初身为盟主,却屡次利用职权,为已谋利。”

“先贪设谋杀王河内,反被董并州所谋。”

“然后如今又谋冀州,迫害韩冀州。”

“长此以往,将联盟将会由内生乱,袁本初也会成为第二个董卓。”

“可事到如今,想要抑制他,为时已晚。”

“眼下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做这件事。到时只会四面树敌。”

“不如暂且到河南经营,联络各方相同志向之士,巩固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待形势变化,再做决定。”

曹操同意鲍信的提议。

他向袁绍禀明,协助刘岱、王肱,驻守东郡。

防止袁术北上。

不得不说,这个理由正中袁绍下怀。

他同意了。

而荀彧率领愿意迁徙的族人终于到了冀州。

但韩馥已让冀州。

虽然袁绍用贵宾之礼招待荀彧。

但荀彧看到袁绍内部派系林立。

而袁绍自恃家世,任人唯亲。

面对跟自己起家的王匡,落井下石。

面对让冀州的韩馥,苛待逼迫。

每当荀彧提起匡扶汉室之事。

袁绍总以公孙瓒据渤海,屡次进犯冀州为由。

顾左右而言它。

荀彧觉得袁绍如此行事,最终无法成就大事。

于是离开袁绍。

当时曹操正在东郡。

得知荀彧南下。

于是亲往迎接。

曹操以董卓权势威慑天下,询问荀彧。

荀彧回答:

“逆贼董卓,肆意暴虐,必将以身败名裂告终。”

荀彧这么说自然有他的切肤之痛。

董卓攻入颍川,荀氏族人可没少受难。

荀彧提起此事,还咬牙切齿,愤愤不已。

随后荀彧又提道:

“如今逆贼董卓已退守长安,恐怕不会再有所作为。”

在荀彧看来。

董卓已失锋芒。

所以只能选择退守。

但天下十三州部。

凉州叛军未平,羌乱时有发生。

司隶又被董先割据河东、河内二郡。

董卓实力受损严重。

而关东联盟。

若是二袁能够齐心合力。

扣除益州刘焉自守。

徐州陶谦不认同袁绍为盟主。

交址未表达意向。

此消彼长。

未尝会输给董卓。

只是现实这二袁争执,形成内耗。

这对讨伐董卓大业形成不利局面。

而这也是荀彧与曹操的共同心声。

随后荀彧又提了一句:

“但董并州治下,行新政,屏四患,崇五政,其志不小,不可小觑。”

荀彧口中说的四患五政乃是为政之术。

四患是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

五政是兴农桑,审好恶,宣文教,立武备,明赏罚。

按荀彧的意思。

这董先能以丰民财,定民心,立其志,养其人,藏富于民等策略吸引众多流民前往。

这才是最大的潜力。

相比其它诸侯只顾眼前的权利纷争。

甚至杀鸡取卵,无长远规划。

董先无疑更高一筹。

更值得曹操重视。

曹操回想董先酸枣会盟以来。

明明都是一起讨伐董卓。

但只有董先讨伐了董卓。

却还被董卓封灵丘侯和征北将军兼并州牧。

甚至还持节钺。

然后还能与董卓和平相处。

如今河东、河内与三辅、弘农、河南。

二董以大河为界。

互相井水不犯河水。

这着实奇怪。

但这董先与自己又有救命之恩。

好在并州与兖州并未直接接触。

再加董先还奉袁绍盟主之命。

还有缓和关系的机会。

曹操在荀彧的启发下,想通事的越来越多。

两人彻夜交谈。

意见一致。

曹操心中大喜。

直接赞赏荀彧:

“文若真是我的张良呀!”

于是任命荀彧为奋武司马。

这时荀彧才二十九岁。

同样没有选择袁绍的还有胡昭与和洽。

胡昭表字也是孔明。

但他是颍川人。

见韩馥的下场。

他心有唏嘘。

所以辞谢袁绍的任命,回归故乡隐居。

而袁绍兼任冀州牧,便安排使者迎接家乡汝南的士大夫。

很多人都选择北上。

但当初不愿接受大将军征召的和洽却有不同看法。

他认为冀州地势平坦开阔。

黔道庶民众多,四面皆可应敌。

必会成为争夺之地。

袁绍虽然能凭此强大。

但也可能因此衰弱。

但荆州不一样。

刘表仅有守成之愿。

且能爱惜人才。

再加有大江阻隔,是个容易坚守的地方。

于是和洽带着族人故旧南下归附刘表。

刘表待以上宾之礼。

但和洽说:

“我之所以没有接受袁冀州的征召,主要是想避开是非之地。”

“如今乱世开启,不能轻易做出选择。”

“昏世之主,时间一长就会面临险境。”

“因为会有小人混在其中挑拨离间。”

于是和洽告别刘表,南渡武陵隐居。

同样避居荆州的还有杜袭、繁钦等人。

有人选择曹操,有人选择刘表。

当然也有人选择袁绍。

比如瘿陶长董昭。

虽然钜鹿郡守司马直心系董先。

而韩馥也明确将中山、常山和钜鹿三郡划归董先。

也得到袁绍认可。

但官员来去,却是双向选择。

因为袁绍家世更盛。

所以董昭选择袁绍。

袁绍也未亏待董昭。

他让董昭接任赵国柏人县令,并参军事。

这意思非常明显。

柏人地处常山、钜鹿、赵国和上党四郡交界。

就像一把尖刀,直抵董先腰肋。

当然也有人选择下扬州。

比如沛国相人刘馥。

表字元颖,他就选择避乱扬州。

有人选择投身乱世,建功立业。

但有人选择读书学习。

比如河内赵商,甘陵崔琰、公孙方、王经,乐安任嘏,北海张逸、孙乾,鲁国刘琰,东莱王基,汝南程秉,山阳郗虑,南阳许慈等人。

他们投身大儒郑玄门下。

此时正避难徐州。

还有人选择继续对抗董卓。

董卓西入长安。

河南尹朱俊因与孙坚沟通,怕被报复而逃往荆州。

于是董卓任命弘农杨懿接任河南尹,重新夺回雒阳。

朱俊听说后,便发起二次讨伐董卓,杀回雒阳。

但雒阳残破不堪,人口凋敝,财源枯竭。

朱俊无奈,只能撤离雒阳,改驻兵中牟。

与占据酸枣的袁绍部属隔着鸿沟水相望。

朱俊爱将孙坚,是袁术手下。

朱俊受难,选择逃往南阳。

这表明两方立场有些不同。

与其说是互为邻居,不如说是互相监看。

只是为了讨董大业,表面相安而已。

董卓得知朱俊收复雒阳。

于是派李傕、郭汜率数万人屯驻河南。

防备朱俊。

朱俊率兵反击,但寡不敌众。

只好驻扎成睾虎牢关,不敢再图谋关中。

李傕、郭汜击退朱俊。

董卓不由大喜过望。

但他自己也很清楚。

未来局面会更加严峻。

尤其是明的不行,便会来暗的。

比如刺客刺杀。

这事可不稀奇。

前有阳球让刺客刺杀蔡邕。

后有刘平让刺客刺杀刘备。

其实董卓自己也是猛将兄。

但年纪大了,日子好了,身材也臃肿不堪,身手不复从前。

于是他把中郎将吕布调到身边,夙夜守护,以防不测。

但董卓生性刚烈,脾气急躁多疑。

有时会因气愤而忘了自己的身份。

吕布曾经因为小事,让他很不高兴。

于是他随手拔出手戟,便投向吕布。

好在吕布身手敏捷,及时躲开。

可明明只是小事,却还要让自己道歉。

虽然董卓接受吕布道歉,表示不再介意。

但越是这样,越让吕布感到郁闷心塞。

于是他的心中,开始怨恨董卓。

不值守之时,常以酒消愁。

甚至也开始敢和董卓的小妾侍婢,撩骚一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洛公子 上位[娱乐圈]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新现代逍遥录 修仙狂徒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 最强狂兵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余生为你着迷 四合院:开局枪决棒梗,我能签到 风流纨绔 圣魄魔道 八零军婚欲又野,凶猛首长宠爆我 萧阳叶云舒 都市偷心龙爪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唐逍遥小神医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在澳洲建国1796 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马超重生大宋朝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 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逍遥小王爷 汉官 殿下无双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 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 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 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 
并汉 做梦中 - 并汉txt下载 - 并汉最新章节 - 并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