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钟月玄晖

首页 >> 武英殿 >> 武英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楼群芳谱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超时空史记 
武英殿 钟月玄晖 - 武英殿全文阅读 - 武英殿txt下载 - 武英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3章 立高岗阁臣抒良策 治会通尚书踏铁鞋(3)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乐轻蔑地扫了他一眼,感慨万端,人一上百,形形色色,道貌凛然者有之,外强中干者有之,搬弄是非者有之,阿谀奉承者有之。人君高高在上,日理万机,有心思去分辨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吗?倘若分辨不清,小人得势,又怎能治理好国家?转念一想,话既说到这儿,也是个机会,心中那么多想说的,何不向大臣们袒露出来,也让大家明了一直折磨他内心的苦痛是什么! “朕在北平的情势,你们是知道的。大兵压境,燕府被围,里三层外三层,生命旦夕就没了,朕不得不举兵,不得不清君侧以正视听。朕那时没想当皇帝,就愿效周公辅成王 之制,辅建文成为一代明君。建文不知朕的拳拳之心,竟自焚死,置朕于鼎镬之上。朕不 愿落一个天下恶名,还是不想当这个皇帝,禁不住大臣们三番五次劝进,做了皇帝,千古 骂名就落下了。落下就落下吧,朕要尽毕生之力为大明江山再添一幅美景,能不能抹去这 个骂名就不得而知了。朕还要表白的是,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侍奉建文而忠于建文无错。 时当国家危难之际,亲近侍臣一言不发,何其为臣?朕并非厌恶尽心于建文的人,痛恨的只是那些诱导建文坏乱祖宗之法、离经乱政之人。当然,今日为朕做事,就该忠诚于朕。”

十几个文武大臣齐齐跪下,心存感激:“皇上心胸可比天地,臣等粉身碎骨不足以报陛下于万一。”

“起来吧!解缙、胡广等几位阁臣仔细清理一下,有关社稷民生之奏章留下,供朕慢慢细览,其余有关‘干犯’的全部烧掉。”

众人又一齐跪下七嘴八舌赞颂皇上胸怀宽广,襟怀坦白。永乐摆摆手,大家才止住, 慢慢从地上爬起来。

马麟内心早没事了,面子上却下不了台,永乐一说完,他马上接话道:“皇上,臣一 腔热血,赤胆忠心,兢兢业业,全在庶务上。任职刑科以来,观察了好一阵子,各都司、 甚至都督府的奏章里都常有错字丢字的,这是对皇上的不敬。”

“你已经讲过三次,朕也答过三次了。”永乐有些不耐烦,“诸位都要记住,错字改过来,丢字补上去,不要因一字之误喋喋不休,琐碎甚矣!武臣之长在冲锋陷阵,为国尽 忠,能写奏章已是不错,此类琐事以后不许再提。”

“可、皇上,奏章中有不称‘臣’的,是不是大不敬?”马麟仍依依不饶。 “朕今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或因一时疏忽,补上就是了。” 后来还是陈瑛替他说了句话,夸他忠心耿耿,才算圆了场。永乐看他年纪也不小了,又嫌他在身边絮叨,就打发他来山东做了一个无关轻重的右布政使。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马麟依然那样,对给皇上的奏章依然是挑毛病、调歪正,储诞烦透了他,却毫无办法。 宋礼哪有吃宴席的心思?他偷眼看看眼前的几十号人,想着这一顿酒宴不知会花出多少宝钞,实在心疼,为难道:“山东的美意就心领了,皇上一再降旨,询问治运方略,我等心下着急啊!待竣工之时再宴不迟。今日就按方才宋某所言,该回衙的回衙,该随行的随行。时光尚早,这午膳赶到哪儿就在哪儿用,诸位,请了!” 宋礼言毕,扫了一眼金纯和蔺芳,纵身上马,众随从也都纷纷上马。见左布政使储诞也上马了,马麟的精心安排就这样被否决,心头的大火就要由内而外把自己点燃了。 “宋大人,山东境内的汶水、泗水都是从东岸入运,我们还是走西岸便捷些。”潘叔正提醒。 “到了你的一亩三分地,就听你的差遣,走西岸。”宋礼看了潘叔正一眼,很佩服他的眼光。这个苏州人在济宁一干就是近十年,原作为一个知府同知,考评起来自然就不如 史诚祖、贝秉彝那样优秀,但他关于会通河治理的奏疏,切切实实给皇帝出了一道高策。 永乐初年升北平为北京后,皇帝要陆续建设,许多建筑用材特别是千年古木要靠陆路抵北 京,其耗费和艰难难以想象,只有水路才是粮饷、建材以及官员、商人来往的捷径。

宋礼目视前方,无语行路,大堤上,有节奏的马蹄声掩饰着人们内心的翻涌。潘叔正想着自己的奏章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并付诸实施,实在高兴,运河里樯帆林立之时,他若还 在济宁,南来北往,瞬息间真要一帆远影了。储诞虽刚从山西调任不久,思忖着治理成功, 自己借佐治之功顺利回朝,升职最好。宋礼的心思则全在大运河上,两千年了,人世间沧海桑田,河流改道不计其数;历朝历代国都不同,国家各有重心,大运河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他心里琢磨着,便把历史上运河的大致情势勾勒出来。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倚仗国力强盛,准备北上争霸,逐鹿中原,这惯于戏水的人自然要在水上打主意,遂筑邗城,也就是今天的扬州,由此开凿了南起邗城北至淮安的邗沟古 运河,连接起两地间的诸多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和淮水两大水系。

隋炀帝虽说是个暴君,也不管他当时的目的是什么,连接中国南北大运河的修建却让他在中华的历史上风风光光地辉煌了一笔。他先是修了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长达千余里的 通济渠,用黄河之便,把他的京师长安和淮安、扬州连接起来,所以才有了后人所叙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接着便是在汉末旧河基础上,沟通了黄河和沽河,修了连接洛阳 和涿郡(也就是北京)长约两千里的永济渠;最后就是重浚邗沟并南拓,沟通长江、钱塘江和太湖诸水系,建起连接镇江和杭州长约八百余里的江南河。自此,以洛阳为中心,向 东北、东南成扇形展布的大运河全线开通,隋炀帝终于实现了他枢纽天下、临制四海的意图。

隋以后各朝因水源、政治意图虽对运河屡有修浚,大致也没有脱了原有的模子。到了元代,因在北京建都,自淮安转道洛阳、由洛阳拐到山东的大运河就有些蹩脚,再加上黄河的千百次泛滥,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淤塞得不成样子,元世祖再修时,便把运河基本调直,不再拐向洛阳,而是由淮安直上山东,在临清与旧运河相接,就是这段会通河。

“宋大人对运河的掌故如数家珍,在下敬佩之至。”潘叔正道,“我这个人守在运河 边上快十年了,眼之所见,心之所想,睁眼闭眼都是会通河,却从未对整个运河的历史有过这么深的了解,长见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宋礼继续,“皇上让我去采木,我就得思虑哪儿的大木 最好又容易运出来;身膺工部尚书,就得装着天下的山川河利,没有全局之瞰,焉能有局部之思?”

“宋大人好思虑,”蔺芳插话,“我也是个对河流山川地势有兴致的人。在江西吉安作知府时,竟有人诣阙上书,引经据典,说吉安有银矿。我去了几年了,每个县都到过, 看了赣江,进了罗霄山,也翻看了不少古籍,要说林木,那是天下一流的,说有银矿纯属 无稽之谈。”

他的这段事情曾登在邸报上,所以宋礼是知道的。 皇上听说吉安有银矿,大赞江西人杰地灵,就要派人来勘察。蔺芳讯问了上书者,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小人道听途说,惑乱视听。虽审了,全府的人却没人敢和他一起在审讯案 卷上署名,因为,那是皇上肯定并瞩目的银矿啊!然而,待卷宗上达,今上很满意,也就 没有派人来。一件小事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若无他去纠正,千百人进山开矿,数年之后 什么也没有,那将是多大的损失和欺君之罪啊!

“宋大人所荐,任了都水主事,这些日子在下又仔细研读了有关运河的书籍,发现一 个定律,但凡和黄河交汇处的运河最易淤塞。什么原因?一则是黄河的泥沙含量太大,冲 到哪儿淤到哪儿,无所幸免;再就是黄河桀骜不驯,经常泛滥成灾并在中下游的河南、山 东多处决口。唐以前黄河由天津入海,之后或由山东或合淮水入海,不要说人工的运河, 就是许多天然河流也都被它淤得改道算了事。”

几个人一起笑起来。 “仅洪武年间,黄河决口就有八、九次之多,”宋礼像翻看着太祖实录,信手拈来,“最严重的那次是洪武二十四年,我那时刚到户部不久。才四月间,河水就开始暴溢,在河南 原武县黑洋山决口,一路经陈州、项城、太和、颍州、颍上、寿州等六州县入淮;一路由 曹州、郓城两河口漫东平、安山,淤了会通河。第二年又在阳武决口,陈州、中牟、封丘、 祥符、兰阳、陈留、通许、太康、扶沟、杞等十一州县受灾;永乐以来又有两次决口。”

“正如大人所言, 河道治理要通盘考虑,”潘叔正说,“在下疏治会通河之议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方子,要根治运河淤塞之顽症,非有大动作不成,可疏浚黄河那将是个多大的工程啊!”

“多大也得做!”宋礼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一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架势,“俗语讲, 一劳永逸。本官的心思虽不敢说永逸,几年乃至十几年应该没有大问题。可不治黄河,它发一声威,一夏一秋之巨水,我们所有的工程就可能白费了。”

宋礼目视前方,忽然停住,这就是往年黄河决堤的痕迹了。大片大片的潦水连连绵绵, 深深浅浅的水面四处纵横,像刚刚退潮的江滩,有的还冻着一层薄冰,看不到尽头;蒹葭苍苍,满眼荒凉,干枯的芦苇在寒风中摇曳,连远处稀稀落落的村落都毫无生气。寒风中, 不时飘来往年苇根腐烂的腥味。待看到长势不甚了了的麦田时,虽说是东一块,西一块, 不成气候,宋礼两道紧蹙的浓眉才开始放开。

“宋公是让我等先学大禹治水,然后再步隋炀帝修河之后尘了?”为打破这沉闷的气氛,一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金纯突然把两个帝君抬出来,大家脸上才有了暖意。

宋礼道:“蜀先主刘玄德尝言,勿以善小而不为,炀帝之长该学也要学。诸位边走边思虑这会通河的疏治,储大人、马大人的心思也别闲着,我们现在是一股绳。上要为皇上分忧,下要为百姓解难,运河一通那将是无穷的功利,最起码这人拉肩扛的苦差就免去了。 所以,我等绝不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今日通了明天堵的蠢事,我虽不敢说毕其功于一 治,但经我等整治后,不会让后人说三道四,更不会戳我们的脊梁骨。大家尽可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探求疏治良方,宋某于此百听不厌。”

边走边看边议,三天多的光景宋礼等走完了会通河济宁到临清段的全程,临清知府苪鲇迎入府衙内。因协助夏原吉治理太湖之功,九年考满,如今,苪鮎已由昆山知县升任临 清知府,依然是那股子干瘦劲,干练而不媚上。都督周长也由浙江赶到,在临清府等候。 寒暄之后,大家简单用过午膳,就府中开始协商治运方略。随行的工部办事官员因对会通 河每一段高低起伏、水势状况、淤塞情况都做了详细记录,此时便把一张图示放在居中而 坐的宋礼面前。屋里虽摆了炭火,大家仍感到寒意,把手捂在装满热茶的瓷杯上。

“诸位鞍马劳顿,本该歇息一番,”宋礼首先说话,“我是个急性子,不做完差事不踏实, 诸位请将就一些。皇上令我等早来,实是想在枯水之际、夏汛之前动手。就是这个思路, 列位尽可畅所欲言,不必拘泥官职尊卑。”

他这话实是说给潘叔正、蔺芳一帮人听的,就担心他们在一品都督、二品尚书、从二 品的侍郎、布政使等官员面前放不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在大唐做战神 山村情事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神外传仙界篇 春棠欲醉 我有一柄摄魂幡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触手可及的星星 余生为你着迷 霸道总裁毒宠美妻 都市花语 奇术色医 好色小姨 惊悚列车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诡三国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唐奇谭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请摄政王赴死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军统财神爷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红楼大国师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凉州布衣 九霄魂录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合鸣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幼帝传奇 
武英殿 钟月玄晖 - 武英殿txt下载 - 武英殿最新章节 - 武英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