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十年,明月园
春华明媚,百花尽妍。
晨起时分,天边方才露出些许熹微,园外便已经陆续排起了长龙。一众朝中官员兼内外命妇们皆早早等候在此,晨雾中,依稀能听得妇人细碎的小话声。
细听下,多是轻声叮嘱家中女眷,待会儿若是见了太后娘娘如何恭敬守礼。
最重要的是,莫要因着过于惊讶,失了仪态。
是的,太后娘娘。
距离上皇离世已然三年,而今日,正是太后娘娘六十六岁大寿。
许是被叮咛的过于频繁,虽有些许不解,人群中,几位衣着绮丽的年轻姑娘还是重重点了点头,举止间愈发端重了许多。
当然也许是被眼前的过于隆重富贵的场景给惊到了………
入眼是一大片旖丽的花海,大片芍药牡丹相映成趣,不远处,各色十八学士同样灼灼娇妍,花园内,光是肉眼可及,便有足足几十种珍奇花卉。
还有些,甚至她们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娇艳浓丽,令人目不暇接,仿佛将整个春日聚积于此,却丝毫不觉繁冗,反倒愈显出十二分的生机勃勃。
或者说,一路走来,眼前的一切皆是如此,一草一木,假山溪流,莫不叫人心旷神怡……
不少人忍不住多瞧了几眼。
且今日,肉眼可见,光是前来祝寿的王公大臣,宗室勋贵,场面隆重到叫人瞠目。
无一不表示了当今对其的重视,就连许多已经年迈不问世事老臣甚至宗亲,都一一在列。
怪不得了,朝中都道当今看中沈太后母家,更甚于自个儿母家齐家呢!
台上,不时传来鼓乐丝竹之声。
一直到五十来岁的当今亲自扶着那位格外传奇的太后娘娘亲自入场,席下众人方才如梦初醒,忙不迭起身请礼。
当然,令人格外惊讶的不止是当今几乎事必躬亲的态度,还有眼前这位顶顶尊贵的太后娘娘……
纵使惊鸿一瞥,也依旧叫人惊艳。
锦绣烟罗,金玉翡翠,满身华丽繁复的珠玉在眼前人身上却是丝毫不显陈冗,更不曾夺去眼前人的丝毫光采,反倒是相得益彰,仿佛本应如此。
重要的是,不是说,太后娘娘已经六十六了吗?
这保养之术,这么厉害的吗?
面上甚至都没有过多的妆容,瞧着最多也就三十来岁,四十不到吧!重要的是,精神奕奕,步伐轻快,眸光澄澈通明,眼中那是丁点儿没有这个年纪沉暮之气。
同侍奉在侧的当今相比,甚至不要年轻了太多。
啊这,太医院医术已经强到这种地步了吗?额,不对,应该是太后娘娘过于好命了吧!
不过转头,瞅了眼已经年近九旬,依旧精神奕奕,据说前几日还乐呵呵带着人爬山看日出的承恩公沈老太爷。
再瞅瞅,如今四十来岁,依旧神采飞扬,正亲密同母亲兄长说着话的永乐公主。
嗯,好吧,破案了,原来是家传渊源啊!
真是,慕了慕了。
不同于闺中少男少女们,对着先帝太后之前的生死绝恋艳羡不已,这会儿一众老臣们,对老沈家这身子骨儿是真的羡慕到眼珠子都绿了。
谁懂啊,在这个普遍寿命不过小几十年,早夭甚至已经基操的时候,这寿数,这身子骨儿的含金量。
尤其在当今身体力行的表达了对太后的亲近尊重,不说大半时日都在这里,每每过来,必然早早前来请安,陪着对方用膳,切磋剑术。
自此,不说每日沈老爷子拜帖层出不穷,每每家中有宴,其中沈老太爷必然是必发帖。就连沈家儿女,虽说能力上,咳咳……想要结成儿女亲家也是层出不穷。
就连当今,也亲手为自家幼子定下了承恩公家的孙女儿。
据说还是那位同当今太后娘娘颇有几分相似。
打从自家大姐入宫后,几乎战战兢兢了大半辈子的沈家弟妹:“……”
不断响起的祝寿词中,瞅着上首年至六旬,依旧风华绝代,金尊玉贵被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捧着,并且格外理所应当,仿佛天经地义的大姐。
席间,沈家两个中年“老人”对视一眼。
大姐这命,真绝了!
这叫啥,享福享了一辈子。